书城哲学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999100000029

第29章 傲慢与偏见 (1)

在哲学史上,黑格尔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史上最完善、最庞大的形而上学世界。康德就搞出了一个不错的世界,结果黑格尔完全不从他的路子上走,自己另来,然后搞得比康德还好。

正因为如此,黑格尔在生前就获得了巨大的声望。话说在黑格尔50岁的时候,他正在柏林大学当教授。不久以后,他就会成为柏林大学的校长,他的学说将被钦定为国家的官方学说。此时的他虽然还没到被举国崇拜的地步,名气也已经很大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人站出来对黑格尔破口大骂。而且骂得超级狠。

他说黑格尔是“一个平庸、无知、愚蠢、令人讨厌恶心的江湖骗子”,说黑格尔的的哲学是“傻瓜喜爱的最空洞无意义的词语展示”,“最讨厌的胡言乱语的废话,使人想起疯子的呓语”,“不值一文的陈词滥调”,“无聊的丧心病狂的叽叽喳喳,在此之前,这些话只有在疯人院里才能听到”,“败坏了整整一代学人”,等等。

这人还打听到黑格尔小时候喜欢看无聊的市井小说,于是他就笑话黑格尔说,我小时候看的都是古希腊著作,黑格尔却看那么烂的书,什么品位啊。

对了,不光是黑格尔,这人连谢林和费希特都骂上了,说那两个人是吹牛大王。

不过这人这么跳脚骂,黑格尔也没搭理他。

是因为黑格尔非常大度吗?也不一定。

讲个故事。

好多年后,当黑格尔挺有名的时候,有个德国自然科学家来柏林演讲。这个科学家比黑格尔还有名,国王都来听他的演讲,每年还给他一大笔钱和假期。结果这个人的第六讲讲到哲学的时候,不点名地骂了黑格尔的哲学。

黑格尔当时没去听,后来一听这事就急了,托人给这个科学家带话说,你什么意思,你要是骂我就痛痛快快跟我说明白了。那个科学家呢,不想把这事搞大,一想反正黑格尔也没来听讲,就想出一计。他不是第六讲骂的黑格尔吗?他把第五讲的讲稿托人给黑格尔带去了。黑格尔拿过来一看,没骂自己的地方啊,以为他误会那科学家了,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所以说,黑格尔对于自己的论敌也不会毫不介意。

但是对于这个骂他的年轻人,黑格尔似乎没怎么着他。或许是因为这个家伙名气太低了,因为当他来到黑格尔任教的柏林大学的时候,黑格尔的同事们也基本没听说过他。

那他来柏林大学干吗来了呢?

踢黑格尔的馆。

这孩子疯了。

估计当时有不少人都这么想。大伙就打听,这人到底是谁啊?这兄弟是有背景啊,还是有靠山啊?结果打听出来了,说这人叫叔本华,没什么背景,也没正经工作,整天闲晃着。出过一两本哲学书,写的是什么不知道,没人看过。

柏林大学是请他来当教授不错,不过是编外的,没薪水。

结果叔本华一来就提出一条件:我要跟黑格尔同一个时间开课。看看是他的学生多,还是我的学生多!

同事们一听,全都同情地看着这个青年:家里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嘛,小同志,何必这么想不开呢?

这回轮到叔本华笑了。

家里有困难?他家要是算有困难,那你们这些教授都可以申请低保了。

爷是有钱人!

了解一下叔本华的家史,你就明白他为什么跟泼妇似的对黑格尔等人破口大骂了。

叔本华的父亲是个大商人,祖上几代都非常有钱。他父亲娶了个年轻的老婆,这老婆也是个名门闺秀,但比丈夫小了有20岁。后来就生下了叔本华。

我以为,叔本华的独特性格,关键就在他父母的年龄问题上了。

因为年龄相差太大,他的父母之间没有什么真正的感情。叔本华的妈妈年轻,喜欢玩,喜欢社交,但是叔本华的父亲很古板,让叔本华母子常年生活在僻静的乡下,很久才来看一趟。叔本华的妈妈独守空闺非常郁闷,就迁怒到叔本华的身上。

大概在叔本华17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变化,他的父亲突然去世,很可能是自杀的。

这对于叔本华的妈妈却是个好消息,她终于可以摆脱丈夫的束缚了,而且继承了丈夫的大笔遗产,成了个富足又年轻的寡妇。

很快,母子搬到了城里的大房子里。叔本华的母亲开始频频出入社交场合,搞沙龙、开party,结交各种文化名人。其中包括跟黑格尔关系很好的大诗人歌德,还有写童话的格林兄弟。歌德的妻子出身低微,上流社会都瞧不起她。而叔本华的母亲却愿意接待她,这一点让歌德很高兴。

终于,成为社交名媛的梦想实现了。叔本华的母亲本人对文艺非常感兴趣,在写作上也算小有成就,大作曲家舒伯特甚至给她的诗谱过曲。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叔本华在其中的尴尬处境。

一方面,对于热衷于社交的年轻寡妇来说,叔本华无异于一个讨厌的累赘。可能歌德对叔本华的赞颂还引起了他母亲的嫉妒。另一方面,叔本华也不满母亲在父亲死后忙于寻欢作乐,更不满母亲猛花本该属于他的遗产。

叔本华还指责他妈妈找了她的一个房客当情人。后来这个房客还在叔本华母亲的怂恿下,向叔本华的妹妹求了婚……我不知道叔本华当时是怎么想的,反正要是我,肯定会气疯了。

但是叔本华父亲的去世对叔本华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可以不听父亲的命令从商,而是研究自己喜欢的哲学了。叔本华25岁的时候,写了他的第一本哲学著作《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写完之后他给母亲寄了一份。

他母亲也特损,评价说:这一本标题怪怪的书一定是为药剂师写的。叔本华立刻反唇相讥:我的书肯定会在你的破书被人遗忘的时候继续流行。

总之,母子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坏。叔本华还对他母亲说过,将来她只可能因为他而留名百世。现在我们知道,叔本华是做到了。

因为岁数的增长,叔本华终于得到了一部分遗产,从此终生吃着这份遗产,衣食无忧。在写完《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第二年,叔本华就离开了他的母亲。从此以后,直到他母亲去世的20多年里,叔本华几乎再没有看望过她。

此时的叔本华不仅在生活上独立了,在哲学的道路上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崇拜康德,鄙视黑格尔。就像我前面说的,觉得黑格尔等人全是欺世盗名的骗子。

但是骂归骂,没人理他啊。终于到了30岁的时候,叔本华最重要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了。

叔本华老激动了,觉得自己这本书太了不起了,解决了所有哲学问题(跟黑格尔一样)。出书的时候他还因为不信任出版商,非常不客气地对人家提出无理要求。结果把那个正直的出版商气坏了,写信骂叔本华说,你得意什么啊你,我怕你那书印出来就是一堆废纸你知道吗?

叔本华根本不信,哥都终结整个哲学了还废纸呢,你懂个屁。书一写完,叔本华就潇洒地去意大利旅游。第二年回国的时候,一路上琢磨着该怎么迎接潮水般的喝彩。然而一下车他就困惑了:咦,迎接我的彩带呢?围追我的记者呢?追着我签名的学生呢?

怎么一个都没有呀?

等回家一打听,他那书啊,一本儿都没卖出去!后来过了一年半的时间,这本书总共卖了不到一百本。文化圈也没什么人响应,也就歌德给捧了捧场。

我们还记得类似的情况休谟也遇到过。结果休谟因此丧失了信心,觉得自己不行。而叔本华可不会。叔本华为此写了一大堆文字,说自己如何超越了这个时代,说自己是伟大的音乐家,其他人都是聋子。总之狂自信,认为自己的学说不被接受全是世人的错。

就在这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他还赞美自己说:“一个天才是很难合群的,因为除了他的独白之外还有什么对话能如此智慧而有趣呢?”

当然,也忘不了加紧骂黑格尔。

又过了一年,叔本华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他被柏林大学聘用(没薪水)。正像我们前面说的,叔本华终于可以和自己的仇敌当面对决了,于是他要求校方把自己的课和黑格尔的课安排在同一个时间。

前面说过,连黑格尔自己都抱怨学生们听不懂他的课,所以那时候黑格尔的学生不算多,一堂课也就300来人。那么叔本华的课上有多少人呢?

基本不超过5个。

只干了半年,叔本华就崩溃辞职了。

太丢人了。

当然,我猜想,叔本华肯定会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自己太超前了、学生太笨了之类,他才不会认为教不好是他自己的原因呢。

反正也有钱,不愁吃喝,从此以后叔本华的哲学事业就只能通过自己写书来完成了。他丝毫没减少对名声的关注。34岁的时候,叔本华打算去意大利旅行,去之前还专门托朋友查一查当地书报提到他的情况。结果呢,自然没查到多少。

大约在快40岁的时候,叔本华眼瞧着自己在哲学界没什么希望了,决定改行当翻译家。结果他翻译的作品也屡次被出版社拒绝。

40岁了,他安慰自己说:“任何有出息的男人过了40岁……难免有一点愤世嫉俗。”

这期间叔本华还有过一段情史。

33岁的时候,叔本华喜欢上一个19岁的年轻女演员,后来两个人大概也上了床。但是那个女演员是个很会在男人中周旋的人。她怀过几次孕,还有私生子,但孩子的父亲不是叔本华,这让叔本华非常嫉妒。但即便如此,叔本华还是很喜欢她,一度考虑和她结婚。

然而10年以后,爆发了一场遍及全欧洲的大霍乱。当时对于霍乱还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成千上万的人因此死亡。当霍乱来到柏林的时候,叔本华决定逃跑。他也想带着那个女演员一起逃,但他提了一个条件,要女演员把那个孩子留下来。

作为一个有正常人性的母亲,女演员当然拒绝了他的要求。结果叔本华也不含糊,毅然抛下了这对母子独自逃跑。从此以后他们就断绝了联系。

不过结局还算不错。到了晚年,那女演员在报纸上看到了庆祝叔本华生日的新闻,两个人又恢复通信,后来叔本华在遗嘱中还给她留下了一笔财产。

虽然叔本华独自逃跑这事不太仗义,但逃跑的决定还是挺明智的。因为正是这场霍乱要了他的宿敌黑格尔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