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黑格尔有才啊。咱是搞哲学的,咱不能现学现卖、写本哲学书挣钱吗?于是黑格尔一边写《精神现象学》,一边跟出版商签了合约,就打算指着这本书吃饭了。
但是呢,黑格尔有着和莱布尼兹、康德一样的毛病,认真、古板。他这《精神现象学》又不是一般的通俗小说什么的,随便写写就完了,所以他坚决宁要质量不要速度,结果就拖稿了。
那边书商已经把他前半部分的书印完了,就等着后面的稿子呢,左等右等也不来,一看都超过约定的日期了。书商也急了,威胁说你要再拖稿就不给你稿费了。多亏黑格尔有个朋友在里面周旋,还自己掏腰包把已经印的那部分买下来,好不容易延长了截稿日期。同时这朋友恳求黑格尔这回千万别再拖稿了。
黑格尔也明白轻重缓急,紧赶慢赶把大部分稿子都写完寄出去了。就差最后几页稿子了,这时候反法联盟进攻拿破仑,战争爆发。结果拿破仑势如破竹,反攻进了德国,而且已经接近黑格尔所在的耶拿了。战争一来,邮局也关门了,黑格尔拿着稿子也没处寄。
但是截稿时间迫在眉睫,就在必须寄稿子的最后一天,法国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耶拿。这时黑格尔也顾不上稿子了,法国大兵在城市里到处晃悠,有的人冲进了黑格尔的家里,黑格尔连忙拿出酒菜招待这些士兵。结果士兵来了一拨又一拨,黑格尔一看受不了,跟房东一起收拾收拾东西躲出去,当然没有忘了带那最后几页稿子。晚上,黑格尔借着营地里的火光写完了《精神现象学》的最后几页。
等法国军队离开耶拿以后,黑格尔回到家,发现他的家已经被洗劫一空。而且等邮局恢复工作以后,黑格尔的那几页稿子也过了截稿日期。
然而结局却比较意外。
首先,那出版商体谅黑格尔的特殊情况,把稿费如数给了。其次,黑格尔并没有因此厌恶拿破仑,反倒更加赞颂法国大革命,赞美他所看到的拿破仑军队。
在黑格尔那里,拿破仑对历史的影响,是符合他的哲学观的。
那黑格尔的哲学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先回想一下康德的理论都有什么问题。
前面说了,其中一个问题出在物自体上。康德怎么能去讲述一个“人类不可能认识”的东西呢?
照一般哲学家的思路,康德的问题出在哪,咱就解决哪。谢林和费希特等人就想办法怎么在理论中消除物自体,或者认为物自体是可以被认识的。然而他们的解决方案都不很令人满意。
黑格尔则比他们要想得更加深刻①。
我们想,物自体这概念出了这么多漏洞,为什么康德还非要用它呢?
我们说了,是因为前面休谟和决定论出现的种种困境,关键在于康德想要通过物自体的概念,把人类理性的认识能力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那么,非要限制人的认识能力才能解决哲学问题说明了什么?说明解决哲学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能力上。
黑格尔就想,会不会是之前所有的哲学流派对形而上学的思考全都出了问题?你想,从笛卡尔到康德,为了讨论这点事这都多少年了,怎么讨论了半天还没解决。要说仅仅是之前的哲学家不够聪慧,这不太可能,那会不会是整个哲学思路全部都有问题?
黑格尔发现了这个问题。
黑格尔认为,之前的哲学家在研究形而上学的时候,都把真理和这世界当做一个独立于自我之外的、固定不变的事物去研究。说白了,这些哲学家都觉得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叫“真理”的东西,就跟事先写好的考试答案一样,等我们去寻找就是了。
这个问题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始就留下了。所谓“我思故我在”就把“我”和世界分成了不同的两个部分。这种二元论的关键就是,我和世界是两回事。
但这怎么可能呢?
我就是这世界的一部分啊,我不仅在观察这世界、研究这世界,我也在影响这世界。
假如承认这一点,那么,我对世界的一切行为——包括研究在内——都会对这世界造成影响。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对科幻小说感兴趣,大概想过这么一种情况:假如这个世界是决定论的,我们可以开发一个机器,预测出未来的一切事情。
假如一个科学家用计算机预测自己的未来,计算机预测到了:这个科学家在某天会出车祸死去。但与此同时,计算机又预测到,当科学家知道自己将要出车祸了,肯定会采取措施避免出车祸。那么因为科学家受到了预测结果的影响,一切计算的数据都会改变了,未来也跟着改变了,计算机又要重新计算。但是新的预测结果又会导致科学家新的反应,一切又要重新计算……
黑格尔认为,我们对世界的研究也有类似的情况。
就是说,我们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对世界进行研究的同时已经在改变世界了。不仅仅是我自己的行动改变了世界,也是因为我的理论影响了其他人。那么当我改变了这世界以后,我要研究的世界也变了,我就得重新研究。我一重新研究,我就又改变世界了,就又得重新研究……
好、好累呀……
这就好比笛卡尔研究的是他之前的世界,而笛卡尔之后的哲学家研究的,是一个包含了笛卡尔和他理论的新的世界。如此反反复复无穷尽也。
那么,如果世界是不断变化的,那还有真理吗?真理是什么呢?
黑格尔说,真理并不是固定不动保存在世界某处的,真理就是世界变化不止的过程。世界越变化到后面,我们就越接近真理。
强调世界是变化的,这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黑格尔哲学观的关键之处在于,他认为世界的变化不是无序的,而是有方向的。
因为一个又一个新的理论代替旧的理论的过程要符合一定的规则。
这就是辩证法。
庸俗点说就是,理论是怎么进化的呢?只要有理论,也就会存在一个反对它的理论。这两个理论互相冲突,在冲突中最后会共同形成一个更高级的、新的理论。这个新的理论又会产生一个新的反对它的理论,继续冲突,继续产生新的理论。那么这些理论就是在朝着更高级的、更完善的方向不断发展下去。
这就是所谓“正题产生反题、正题和反题一同产生合题、合题又产生新的反题”,“正—反—合”的辩证过程。这是人们对辩证法的惯常理解。
而且黑格尔认为,辩证法不只存在于理论的发展中,而是存在于世间万物。大到整个人类历史、自然界的历史,是这么发展的。小到一个人自己的历史,也是这样。
对于历史问题,比如我们过去讲历史常讲,先是有政权(正题),然后有反对政权的反抗者(反题),最后经过斗争,形成了新的政权(合题)。
对于个人问题,比如我们人怎么成长的呢?我们先有一个原有的思想(正题),然后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思想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题)才会引得我们思考,这个思考的结果不可能说最后完全不顾以前的旧想法了(正题)对吧,最后的新思想(合题)肯定是结合了正题和反题。这就代表着我们更成熟了。
我们先不忙着质疑黑格尔。实际上黑格尔之后很多人都觉得他的说法不靠谱,我们先看看黑格尔的世界观会导致什么结论。
首先一个挺好奇,既然世界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展的,那是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黑格尔说,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朝着世界自我认识的方向发展。发展到最后,世界的本来面目就展现出来了,形而上学的发展就完成了,我们就能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真相了。因为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这也意味着世界自我认识了,就万物归一了,就天下大同了。
过去的哲学家觉得,真理是个静止的东西,被动地等我们去了解。而在黑格尔这里,哲学是自己发展的,在发展中自己了解自己,展示自己。
而背后控制这个发展的力量叫做“绝对精神”。所以黑格尔也是唯心主义,他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绝对精神。世界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绝对精神成全它自己。
其次,假如这世界是按照一个固定方向发展的,这个说法很像是决定论啊。这么说我们人类岂不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棋子?人类岂不是没有能力去创造历史了?
黑格尔说,没错。历史有自己的进程,历史不是人类创造的,历史也不是一次次个别事件的堆砌,历史就是辩证法的实践者。我们人类只是历史的工具。当然,在世界自己进化的过程中,我们人类属于比较高级的阶段,因为我们有理性。世界的进化是符合理性的,世界就是要通过人类来认识它自己。
具体说来,那个被绝对精神决定了的,借以认识世界、实现绝对精神的人是谁呢?
黑格尔说:就是我!就是爷本人!
黑格尔认为自己揭示了整个世界、整个绝对精神进步的规律,他已经说明了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完成了绝对精神自我实现的任务。而黑格尔之前的哲学家们的工作,都是为了黑格尔一个人作准备的。黑格尔说,他的哲学就是一切哲学的终结,哲学发展到他这里到头了。
这太狂了吧……也不怪后来的哲学家都看黑格尔不顺眼了。
插一句嘴,如果前面这一大段让你感到头晕,这很正常。我们说过康德的著作难懂,但要比起来,黑格尔的著作更难懂。当他去柏林大学就职的时候,负责管理他的官员问他说,他讲的课是否依然“晦涩难懂、乱七八糟、神经兮兮、混乱不堪”?诗人海涅说黑格尔的书:“说实话,我很少看懂……以至于我相信他是真的不想让人懂。”这可不是别人对黑格尔的偏见,因为黑格尔自己都抱怨过,说他的学生无法了解他的思想。
在黑格尔的学生中有一个骑兵上尉。他很崇拜黑格尔,跑去听黑格尔的课,黑格尔还专门见了他,搞得这哥们兴致很高,专门到书店买了黑格尔的著作读。结果发现,看了半天一句都看不懂。然后他去上黑格尔的课,几堂课下来发现,他连自己记的笔记都看不懂。
那么,黑格尔说了这一大套,有什么用呢?
有那么几条可以说的。
首先,黑格尔的说法有个非常大胆的地方。我们在之前的哲学讨论里,要遵守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事物是不能自我矛盾的。一个事物内部有矛盾就意味着这个事物有问题,一个理论内部有矛盾就意味着这个理论错了。然而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的内部都是有矛盾的。万事万物都是合题嘛,都是从一个正题和反题之间的矛盾过来的。所以矛盾到处存在,而且还是万物不断发展的动力。
其次,黑格尔认为真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中的。这个想法影响了后面的很多哲学家。
再次,黑格尔强调真理是整个世界变化的过程,所以他认为,研究人类必需研究整个人类历史,研究哲学就必须研究哲学史。整个哲学历史代表了人类的哲学知识,你不能给割裂开。所以他有一个很有名的《哲学史演讲录》,讲的是哲学史。
今天我们学西方哲学的时候,公认最好的办法是先学本《西方哲学史》再谈别的。虽然今天哲学老师这么做的动机未必和黑格尔的相同,但是研究哲学要先研究哲学史的风气,是从黑格尔开始的。
最后,黑格尔还有个非常有趣的辩证法。
辩证法也是个争议很大的东西。有些人觉得辩证法完全是在玩文字游戏,正着说也是你,反着说也是你,它有什么用呢?我们不讨论辩证法在今天的情形了,只说黑格尔自己的辩证法。他为了把万事万物都囊括在他的辩证法下,的确有不少牵强的解释。
但是黑格尔提醒我们一件事:很多事情都必须和它的矛盾面同时存在。这要多亏了我们国家多年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让我们很容易理解这一点。
这个观念确实比静止地看待事物要先进多了。
比如我们以前的书上常说,反革命越猖狂地镇压革命者,越说明了它害怕,它快要灭亡了。
小资情调的文章会说,男女之间最悲凉的关系不是憎恨,而是淡漠。因为如果你恨,就意味着你对他(她)还有很深的感情。
再比如,我们后面会说到(想必你也会同意),我们追求个人幸福的最高境界,并不是有钱有权有一大堆美女围着,并不是肉体享乐。我们去看哲学史,也没有任何一个哲学家认为纵欲是快乐之道。连古希腊的享乐主义者,追求的也不是肉欲的极限,而是适度的享乐、劳逸结合的生活。这是因为大家都发现一个问题,肉欲快乐固然很好,但是纵欲和痛苦总是紧连在一起。并不存在某种只给人快乐、不带来痛苦的享乐。这正符合了辩证法的观点。
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我们追求个人幸福的最高境界,不可能是纵欲,而是内心的平静。
这一点我们后面会着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