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自己决斗,赢自己一把
某晚,有位女士来到机场候机。她在机场商店买了一本书和一袋甜饼,之后便找个地方坐下。她沉浸在书里,却无意中发现,那个坐在她旁边的男人竟然如此无耻,不时从他们中间的袋子里抓起一两块甜饼来吃。她试着回避这件事,但当那个“偷饼贼”继续偷食她的甜饼的时候,她越来越气愤。她每拿一块甜饼,他也跟着拿一块。当只剩一块时,他的脸上浮现出笑意,并且略带拘谨,抓起了最后那块甜饼,把它分成了两半,他递给她半块,自己吃了另一半。她从他手中抢过半块饼,并且想道:天哪,这个家伙还真有点意思,但却很无礼,他为什么连感谢的话都不说一句?当机场通知她登机时,她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收拾起自己的物品走向门口,拒绝回头看一眼那个“偷窃且忘恩负义的人”。她登上飞机,坐好,然后寻找她那本快看完的书。当她把手伸进行李,她因吃惊而透不过气来:她手碰到的是一袋甜饼!那个无礼且忘恩负义的“偷饼贼”恰恰是自己!
人生在世不会无“敌”,而最大的敌人则是自己。因为人常看到别人的缺点,却难发现自身的错误;人会劝诫那些误入歧途走向深渊的人,却难以在利益诱惑糖弹袭来之际自洁其身……真正的勇者,应敢于向自己决斗;最后的胜利,属于那些战胜自己的人。
有一天夜晚,一个年轻人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他觉得生活无聊而平淡,厌倦了人世间的孤独和艰辛,决心跳下悬崖。忽然,有什么声音传来,他不禁侧耳倾听,原来是婴儿的哭声。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袭来,他感到如此轻生,实在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他奋力挣脱了死神的诱惑,循着哭声和灯光奔去。这位决心跳崖自杀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成为俄国伟大文学家的屠格涅夫。后来,屠格涅夫曾说过大彻大悟的话:“要想战胜外界,首先必须战胜自我。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都是由人的手所造成。人生在世,意识到自己崇高的任务,那就是他的无上的快乐。”屠格涅夫是同自己决斗的胜者。
有一次,法国作家大仲马和一位官运亨通、飞扬跋扈的青年政客发生了争执。在中间人的安排下,他们商定用抽签来决定各自的命运,输者必须向自己开一枪。结果是大仲马输了。他手里拿着枪,神情严肃地走进另一间房里,随手关上门。大家不安地等待着那一声枪响。可是,等了好一会儿枪声才响,对手和同伴急忙向房间里跑去。打开房门,只见大仲马手拿着冒烟的枪,失望地对大家说:“先生们,最遗憾的事发生了——我没有打中。”大仲马接着说:“恪守诺言固然令人尊敬,但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让生命做毫无意义的牺牲,这样的蠢事不仅我不会做,而且我也不会让我的对手这样做。”大仲马以最幽默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让人觉得他是一名生活的智者和强者,更是同自己决斗的胜者。
一个人,要想战胜别人,首先必须战胜自我。而要战胜自我,就要成为同自己决斗的胜者,在赢别人之前,首先要战胜自己!
自省才有转机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个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么没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有摔伤。”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是摔伤了呢?”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的路上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我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现实生活中这类故事随时都会发生。不少情况下,本以为是自己的优势,但有时却成了限制自己的劣势,而弱势在一定时候就成了优势。弱势,可以让我们多加清醒,优势却常常让我们忘了危险的存在。我们强调发挥优势,根本在于“发挥”,不能及时并善于“发挥”的优势,其实并不是优势,相反则会成为人们赖以自恃傲慢的理由,以至最终成为将自己引入歧途的陷阱。
一个人拥有优势是一件好事情,但如果不用良好的态度驾驭你的优势,优势就会变成陷阱,变成阻碍你继续前进的绊马索。
当人不对自己的优势加以控制时,优势就会控制人。这时人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恃才傲物、浮躁、投机取巧和自以为是。
在我们周围,被优势所控制的人并不少见。他们天生具有独特的才能,对于任何事能比别人更快地领悟。他们非常聪明,但很多时候却经常被自己引以为荣的才华所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你的自信与才华,虽可以让你的成功来得更容易。但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只凭借才华和自信就取得成功。与才华相比,更重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谦虚、不骄不躁。
在日本,一个贴商标的工作要经过两年培训才能上岗。这么简单的工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就是因为他们需要能够在最高境界下工作的人。他们所推崇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稳重踏实的工作态度和不急不躁的办事精神。相对于优势来说,踏实和稳重更加难能可贵。
成功是前进的阶梯,亦是后退的滑梯
2001年10月11日《新民晚报》曾报道:历经5年奋斗曾攒下亿万资产的著名民营企业家俞兆林,因负债累累不辞而别出走美国,昔日门庭若市的上海兆林实业公司现已人去楼空,公司账号被查封,公司资产也被抵押一空。
说到上海,还会想起曾创造“把自家的蔬菜铺子做成年销售额达40亿美元的跨国零售集团”这一传奇神话的日本八佰伴,因扩张速度过快而陷入了“过度扩张和定位不准”的陷阱,不得不于1997年9月18日宣告破产。
还有韩国的大宇集团,10年前在业内也是有口皆碑:在世界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15位,业务涉及重型机械、石化、汽车制造以及钢铁、电子等许多重大领域,总资产曾达到六七百亿美元,被誉为“成功的典范”。如今情况如何呢?大宇旗下的企业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纷纷倒闭,拖欠了无数的银行贷款没法归还,集团本身也在负债800亿美元后于1999年8月宣告破产。集团老总金宇中本人因涉嫌诈骗,被韩国政府通缉。
有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也有人说“成功是失败之母”。其实,失败与成功并非“母子”关系。失败既会2出现在成功之前,也会出现在成功之后;因为成功是前进的阶梯,亦是后退的滑梯。八佰伴前总裁和田一夫告诫说:成功是事业发展的最大危机。成功都是暂时的,事业却是永恒的。如果丧失理智、失去警觉,经不起成功,就会被“成功”侵蚀掉创业的激情、创新的思维、创造的活力,沦为成功的奴隶、成功的囚徒,不得不接受失败的命运。成功本是件好事,但成功了便忘乎所以,那就必然会失败。俞兆林,八佰伴、大宇们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成功当中有风险、有危机,成功越大,风险也越大,危机也越严重。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要经得住失败,更要经得住成功,走出成功的“陷阱”,成为成功的主人。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有危机意识。无锡小天鹅公司有个“末日管理”;世界信息产业巨头比尔·盖茨有句话,叫“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海尔张瑞敏有句话,叫“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IBM的总裁Gerstner也说:“长期的成功只是在我们时时心怀恐惧时才可能。不要骄傲地回首让我们取得过成功的战略,而是要明察什么将导致我们未来的没落。这样我们才能集中精力于未来的挑战,让我们保持虚心、学习的饥饿及足够的灵活。”
灭六国者,六国也。越是处于事业的巅峰,越要保持头脑的清醒,越要理智、辩证地看待“成功”,看待未来,做到居安思危,居危思进,否则就会从“成功”的道路上滑入失败的深渊。必须记住,失败之后会有成功,成功之后也会有失败!
经营自己的长处就能走向成功
在生命的长河中,每一个人都希望成为强者。无数事实证明,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经营好自己的长处。
经营好自己的长处,首先要发现自己的长处。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有强也有弱。每个人都应对自身有个清醒的认识,了解自己的长处所在,进而做到扬长避短。美国《快邮报》的创始人普利策,21岁前还是一个为生活奔波、到处打工维持温饱的退伍兵。有一次他被招聘推销员,受了骗,一气之下写了一篇抨击这个骗局的报道,未料竞被《西方邮报》刊登了。普利策这才发现自己更适合做新闻工作。不久,他便应聘当了一名报社记者。从此他开始经营自己的长处,在新闻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国的国家级新闻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经营自己的长处,就要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勇于拒绝眼前利益的诱惑。20世纪80年代,由于工作突出,河南新乡市的朱保国被上级领导委以重任,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却主动放弃了仕途,选择了到全市效益最差的化工厂当厂长。他自己的解释是:“我这个人对看不惯的事情喜欢直说,这一点在仕途上是大忌,但对办企业却是长处。”正是因为找准并经营了自己的长处,朱保国才能够成为现今中国知名企业——太太药业的董事长,一位个人身价达50亿的财富新贵。
经营自己的长处,还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比尔·盖茨为了圆自己的创业梦,敢于放弃哈佛大学的学业。虽然照常人的目光来看并不明智,但如果没有最初的勇气和自信,今天的世界首富可能就是别人了。鲁迅当年留学日本,是抱着学好医术、当个好医生、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的愿望的。在昂贵的代价已经付出、学业有成很快就要毕业之际,他却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在当时的统治者并不能容忍鲁迅的文笔、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如果鲁迅稍有动摇,就不会成为一代文学大师。
“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你善于发现并积极经营自己的长处,成功的鲜花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
“低不就”则“高不成”
最近北京一家连锁店一次招下岗女工上千人,受到社会各界赞许。但后续报道说,未几日便走了大半,理由是活儿累、收入低、离家远等等。还有一家服装厂,长年不景气,后来把闹市区的厂房辟为商场,合资后原厂迁到近郊,结果不到1个月,近百名女工集体辞职,理由是离家远,收入也高不出多少,工间休息没法儿买菜,上班连澡都不让洗,上访不果,干脆回家。近期有不少招聘大会也是来的多成的少,不少下岗者都想找离家近、工资高、活儿轻松的工作,但是这谈何容易。于是多数的人都是空手而归。
“低不成,高不就”的工作态度使人们难以沉下心来做好现在的工作。这其实就是一种浮躁的心理。他们认为现在的工作太平凡普通,根本不值得自己投入精力去做,对待工作敷衍了事,能应付就应付,能推诿就推诿。整日不是抱怨上司有眼不识金镶玉,就是为自己的“怀才不遇”愤愤不平。
早在十几年前,贾平凹的小说《浮躁》就在全中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当时的文学评论家断言:“十年之后,浮躁蔓延全中国,成为一种社会顽疾。”十几年后的今天,再来看这一论断,不禁为作家的先知和评论家的睿智所折服。
2002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失业率为4.5%(中科院一项调查为7.9%),再就业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棘手工作。无论是初次求职还是再就业应聘,许多人总要带些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所要求取的岗位。殊不知就业者要挑剔岗位,岗位对就业者也不是不挑剔,而主要就是“挑剔”你的素质是否适应。洋行写字楼里有离家近、工资高又体面的职位,但人家要求也高,要外语,要专业,要学历,要经历,有时还得要外貌。可就是这类活儿,并不轻松,上班也不让洗澡,工间休息也买不了菜,还经常加班、出差。也有大嫂们下岗了,再攻计算机、外语、会计、法律什么的,决心再上一层楼,听了也让人感动。可是大多高不成低不就者,这不但是因为专业素质差了一步,更多的是心理素质方面的原因。自身素质与期望值不成比例,找工作自然多空手而返。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人渴望成功。几乎所有人都梦想一觉醒来就成为世界首富,都认为自己注定会成为人上之人,理应享受香车豪宅。如果说在物质贫乏的时代,阻碍人们走向成功的首要原因是人们没有梦想、不敢梦想的话,那么现在,阻碍人们成长和成功的正是如上种种不切实际的梦想。
1991年我去日本时,在东京街头曾感叹人家处处清洁如洗。早上,我走路锻炼见商店前常有工人蹲着跪着刷大理石地面。路边行人如织,赶着上班,刷地的工人旁若无人,专注此道,脸上极其平静,丝毫不见有什么卑微和心理不平衡的神色。后来我问起日本的社会学家,他说,日本的市场经济比较成熟,对人才的需求分工越来越细,人们对自身素质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享受什么样的生活,基本估价差不多,尽管人人都争取更好,但不会因为有人比自己好而不平衡。我们常抱怨机遇或命运不如人家好,但总不能老是打道回府等着好运降临紧?就算是齐天大圣,也得从弼马温干起。
最近看到一项统计资料,全世界的中小企业发展越来越快,到2001年底,欧盟已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以上,就业人数占70%;中国商业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75%的人在此就业。同时,美国企业的技术创新70%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我国出口产品总值中中小企业占到60%。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中小企业大有可为,再就业者不必整天想着大企业、洋企业。但中国人好要“面子”,有些人总认为“高成”不可“低就”,对自身评价过高,对面临的岗位是否会影响自己的身份考虑过多。其实,有不少成功人士并不像人们想象的“起点很高”,甚至在他们有了一定的身份后还干过平常人以为卑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