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吐谷浑、高昌、薛延陀,这些擅长骑射的少数民族总会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骚扰你。但面对这些彪悍的来袭者,李世民厉兵秣马,勇敢地给敌人迎头一击,使得他们相继臣服。
除此之外,跟吐蕃和亲、跟战败的西域少数民族和亲、欢迎各国的友好使节。李世民用自己兼容并包的胸襟和气度开创了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局面,“天可汗”的称号从此荣耀千古。
在李世民那个时期,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人数众多,如何更好地处理唐朝和他们的关系,李世民堪称这方面的表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大棒,一手棒棒糖,恩威并施,才可以真正地让少数民族臣服。历史即将揭开李世民统一边疆的英勇一幕。
(一)南征北战统一边疆
(第一节)抗击东突厥突厥的渊源
突厥和李唐的渊源由来已久,前面我们也很多次讲到这些,突厥是我国古代一个民族,公元前5世纪中叶被柔然征服。6世纪时,突厥游牧在金山一带,因为金山形似头盔,而头盔又被称为“突厥”,所以突厥名字的由来是起源于一座山。
当时的突厥人靠给柔然打铁为生,所以,柔然人又称突厥为“锻奴”。
公元551年,突厥突然强大起来,这时候突厥的酋长阿史那土门就向柔然高层请求通婚,这样可以给自己提高点身价,毕竟通婚后自己跟柔然高层就有了更为密切的关系。
可是阿那瑰可汗可不表示理解,不光没答应通婚,还把阿史那土门骂了一顿:你也不撒泡尿照照,就你也想娶我的女儿,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这一来土门酋长心里的火就上了房,士可杀不可辱,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给你打了那么多的铁,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居然这么一点面子都不给,反了你的!
就在请求通婚的第二年,土门酋长大败柔然,阿那瑰可汗自杀身亡。土门酋长坐拥柔然的一切,包括阿那瑰可汗不肯答应的女人们。
在历史上,铁匠和盐贩是两大高危职业,黄巢,他的上司王仙芝,元末方国珍、张士诚都是盐贩出身。而王薄、李自成、张献忠,还有现在我们说的突厥则全是铁匠出身,看来这些人真的不是好惹的啊!
突厥所处的时代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北齐和北周一直处于打打杀杀的状态。因为实力相当,所以谁也伤不了谁,但是这无形中给了突厥可乘之机。
因为突厥力量强大,谁拉拢了他,就等于无形中给自己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占据了绝对的军事优势。
563年,北周武帝先出招了,他不光给了阿史那可汗很多的财宝,还要求跟突厥求婚,做突厥的女婿。北齐皇帝也不甘示弱,也提出要做女婿,而且给了更多的财物。
突厥人见钱眼开是与生俱来的基因,阿史那可汗权衡了一下这两方谁的钱财多,结果天平就倾向了北齐。但是北周武帝是个厉害角色,软硬兼施硬是成功娶到了阿史那可汗的女儿,也就是李渊老婆的舅妈。
后来阿史那可汗死了之后,他的弟弟佗钵可汗即位,那时候突厥处于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候。兵强马壮,疆域辽阔,每年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坐享北周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美女,还有绸缎、瓷器、生铁什么的。而北齐联姻失败,也害怕突厥一个不高兴,拿自己开刀,每年也是进贡很多的东西。佗钵可汗曾经说过一句话:“吾有南方两小儿孝敬,安患贫穷?”可以说这话是相当的骄傲轻狂,志得意满。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只是暂时的,北周终于在卧薪尝胆之后,一举灭掉了北齐,结束了南北混战的局面。在灭掉北齐的第二年,北周皇帝宇文邕就停止向突厥进贡,还派了五路大军进攻突厥,但不幸的是,宇文邕英年早逝,死在了半路上。
这次不了了之的军事行动彻底惹恼了佗钵可汗,从此突厥和北周就开始形同陌路,成为仇家,经常南下骚扰北周的边境。
后来到了583年,突厥闹起了内战,结果分裂为东西两个突厥。东突厥是隋朝的藩属国,西突厥则在今天的新疆和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立国。在启民可汗当政时期,东突厥和隋朝有过一段蜜月期,两方相安无事。但后来杨广即位,不断地挑起事端,结果惹恼了东突厥的始毕可汗,两方又开始重开战火。突厥一如既往地不间断地骚扰隋朝边境,每次都不空手而回,都要带些东西回家。现在,李世民要面对的就是颉利可汗领导的东突厥。
突厥又来了
就在李世民想要休养生息、好好地治理国家的时候,突厥来添乱了,来侵扰的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前段时间交过手的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
突厥此次突然进攻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因为先前突厥在李唐统一中原的战争中,每次一发起战争,李唐都是急忙派人议和,而且还会附带很多的金银财宝。突厥还是可以像北周时期一样,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享受至高的待遇。但是现在李唐即将统一全国,中原只要有一方坐大,突厥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群雄割据中获利了,他们可不想重蹈自己老祖先的覆辙。所以现在时机刚刚好,李唐还没站稳脚跟,国力也不强盛,正是进攻的良机。所以便率领十几万精骑南下入侵。
八月二十四日,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率领十几万突厥军队进攻高陵。二十六日,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和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率军与突厥在泾阳交战,大破突厥前锋,抓获了突厥将领阿史德乌没啜,杀死一千多人。以为这下突厥还不消停吗?谁知道,不久以后,突厥的大队人马赶到,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抵抗不住潮水般的突厥兵马,被迫后撤。
突厥大军没有了阻碍,前进很快。李世民向全国各地下诏,要求军队前来保卫京城,十万火急。他又急令灵州道行军总管李靖快马加鞭到长安来,一块商议如何击破突厥。
突厥前锋很快抵达长安城下,几万骑兵围着长安城狂跑,霎时间烟尘漫天。这时候救兵还没到,长安城内的正规军也就不过数万人。跟强大的突厥兵相比,现在的长安城就是案板上的鱼肉。突厥精骑嚣张地挑衅,二十七日一天,竟喊了几十次,估计随身带着金嗓子喉宝了。李世民大怒,想要出城攻击敌人。李靖及时制止住了,建议他先从府库中拿出大量财物给突厥可汗,请求和解,稳住突厥,再暗中派精锐部队截断突厥大军的归路,等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歼灭。
李世民一听,拍手称赞。汉武帝当年也曾想在马邑将匈奴的大军全部围歼,但是不幸失手了。现在李世民这招却成功了。李世民派李靖率领三千骑兵、一万步兵直趋幽州,路上跟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的军队会合。李世民在这边跟突厥谈判,如果谈成功了,就放突厥一条生路;如果失败,李世民就拖住突厥,争取多拖几日。等各地援军一现身,突厥军肯定就会后撤,李世民再一路紧压着他,届时李靖卡断突厥的归路,两面夹击,突厥的主力就会被一举歼灭。
李靖按照李世民的指令,月黑风高的时候带兵走了。
八月二十八日,颉利可汗率军来到了离长安城只有四十里的渭水便桥的北边,整个长安城震惊。颉利可汗派遣心腹大臣执失思力进入长安去见李世民。执失思力见到李世民之后,极力炫耀突厥的武力。李世民怎么听得了这么猖狂的话,气得当场就要了结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执失思力一看李世民那架势,知道还是保命要紧,赶紧道歉,李世民才决定饶他一命。萧瑀、封德彝建议李世民按照外交惯例放执失思力回去,李世民觉得这样放他回去就是向突厥承认自己怕他们,于是下令把执失思力囚禁到了门下省。
李世民的气愤自然是装出来的,杀掉执失思力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身为一国之君,必定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宰相肚里尚且能撑船,君王肚里就肯定能撑航空母舰,何况还是李世民这样的明君。为句话就生气根本不至于,现在的又是生气、又要杀人、又是囚禁,不过是为随后的策略做个铺垫而已。处置了执失思力之后,李世民决定亲自出马去会会颉利可汗。
李世民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人来到渭水南岸,与颉利可汗隔着渭水(渭河)说话。不久,大唐军队浩浩荡荡的出城而来,旌旗遍野,铠甲耀日,看得突厥士兵眼花缭乱,根本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马。颉利可汗看到执失思力没回来,李世民又敢挺身而出,就犯上了嘀咕,觉得自己犯了形式主义错误,低估了长安守军的数量。
李世民身经百战,自然清楚地看出颉利可汗的心虚,于是变得更加镇定。他让各军稍稍退后,布下战斗阵形,自己一个人留下来继续跟颉利可汗说话。
唐军退后数百步,李世民一个人威武地站在渭水河边,威风凛凛,不可抗拒。
颉利可汗看到唐军的数量和气势,再看一眼威风凛凛的李世民,腿肚子就有点转筋,而且自己也不见得能够一举攻克长安城。他也明白如果展开持久战的话,李唐驻扎在各地的军队会从四面八方赶来营救,到时候想全身而退就更难了。
在李世民拿出了很多财物给颉利可汗的情况下,双方讲和,于八月三十日在便桥之上结盟,突厥随即撤军。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便桥之盟”。
抓紧时间勤练兵
对于便桥之盟,历史上有三种说法,一是突厥畏惧唐军,二是李世民用沉重的代价换来了和平,所以是渭水之耻。第三种说法是颉利既对攻克长安心里没底,李世民又肯付出一定的代价来换和平,因此突厥乐得撤军。
综合一下就会发现,第三种说法比较合理,因为突厥跋山涉水远征长安不可能还没开打就怕了。而李世民在便桥之盟之后就开始加紧行动,说明他本人是很不爽的,条约签订让他觉得很耻辱。
所以,李世民要突厥付出代价。
便桥之盟后,李世民加紧了对戍卫部队的培训。只有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上去了,才可以自卫,也可以还击。
李世民让皇宫的戍卫部队在显德殿院子里练习射术,并且告诉戍卫部队的将士:我不让你们修池塘盖宫殿,干任何的体力活,为的就是让你们专心练习射术。如果以后没有战争,我就教你们射术;如果突厥再来入侵,我就率领你们上战场,百姓的安危就系在你我身上。
此后,李世民每天都召集好几百名戍卫部队的士兵在皇宫里射箭,而且制定了严格的奖励措施,凡是射得准的士兵一律有赏,他们长官的绩效考核成绩也被列为上等。这和现在的销售制度是一样的,销售员拿到的提成越多,他的上司的业绩就会越好,所得到的奖励也就会越多。
在李世民如此悉心而且明智的训练下,戍卫部队战斗员的技能(射箭技能)肯定会突飞猛进。说不定可以出很多的李广和花荣。但一帮大臣觉得一直这样下去就不妥了,皇帝天天在一群弯弓射箭的士兵堆里混着,万一有人图谋不轨还不是首当其冲地受害吗?
这群人也是为了李世民的安危着想,于是纷纷进谏:地球上是很危险地,你还是回火星去吧!不过他们忘了一点——李世民本身就是地球人。
李世民十几岁就开始征战沙场,十几年来在战场上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要多很多。而且什么样的敌人没见过,薛举父子、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人,个个不是省油的灯,他什么时候畏惧过?如此残暴的敌人尚且不需要逃避,自己手下的将领们还需要回避吗?李世民深知,只有赢得群众才能更好地实现军民团结,建立坚固的统一战线,远离群众才是最可怕的。历史上脱离群众失败的例子很多。
所以李世民肯定是不会听这些大臣的,他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戍卫之士亦加猜忌乎!”
用炽热的情怀温暖自己的手下,还会有人横加猜忌吗?戍卫部队的将士们听了这话,都觉得穿上了温暖牌的保暖内衣。有如此信任自己的上司,还是顶头上司,此时不卖命更待何时?于是他们更加刻苦地训练,战斗力自然是一天一个新台阶。
天要亡突厥谁也拦不住
李世民登基这一年是武德九年,因为他是从自己人那里得到的皇位,所以第二年才改年号为“贞观”。
贞观元年发生了好几件大事,其中也有跟突厥有关的。
颉利这些年不断地入侵大唐,本身也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而且,天公不作美,这一年天降暴雪,史书上记载这次大雪“深数尺”,估计跟我国南方的雪灾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南方出现雪灾,有中央的部署、地方的协调,还有社会人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帮助,肯定是很快就会渡过难关的,最多大家返乡晚一点儿、在家冷一点儿。但那时候的突厥可就不一样了,他们连年征战、四处树敌,人缘极不好。有几个关系好的小邦国,还需要东突厥救济呢,怎么可能给予支援呢。而且,突厥一般是以肉食为主,牛羊吃的是草,一下大雪,食物链的初端出了问题,整个食物链也就崩溃了。赶上现在,有了冰箱,肉食还可以多放几天,那时候什么都没有,突厥人民只好挨饿受冻了。
在这种情况下,颉利要解决吃饭问题,就只好加重对各部落的税收,但是这样一来,就很自然地引发了内部矛盾。
对于李世民来说,这时候出兵突厥是很有机可乘的,但是,前面双方才签订了便桥之盟,如果现在开火,无疑是违背了盟约。李世民对此是左右为难,就找来萧瑀和长孙无忌商量。
萧瑀认为应当出兵攻打,而长孙无忌却认为:在东突厥没来侵犯的情况下,背信弃义又劳民伤财,这不是王者之师所为。李世民最终听取了长孙无忌的意见。不久,回纥和薛延陀等少数民族部落相继叛离东突厥,从东突厥出使归来的郑元踌认为东突厥三年之内必亡,李世民表示赞同。又有大臣来劝说李世民,李世民始终没有同意出兵突厥。他说:“纵使其种落尽叛,六畜无余,朕终不击,必待有罪,然后讨之。”自始至终,李世民遵守着自己的承诺。
但是上天要突厥灭亡,这是什么都挡不住的。
回纥和薛延陀等少数民族部落相继叛离东突厥,颉利可汗自然是非常不爽的,于是派突利可汗去征讨。谁知,突利可汗不争气失败了,颉利可汗一气之下把突利可汗关了起来,还责打了一顿。
突利好歹也是东突厥的实力派人物,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委屈。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起兵反了!
贞观二年初,颉利可汗继续向突利可汗征兵,突利可汗就一面拒不执行颉利的命令,一面向组织靠拢,请求归附李世民。李世民接到突利请求归附的书信后,是“且喜且惧”。喜的是东突厥一衰落,大唐的西北边境也就安定了;惧的是强盛一时的东突厥居然沦落到这个地步,自己稍一不慎,也难免重蹈覆辙。这就是传说中的居安思危的美德。
颉利对突利投机倒把的行为很生气,于是撕破脸,派兵征讨他。突利赶紧派人向李世民求援。这时,李世民觉得左右为难:一边是便桥之盟的承诺,一边是自己的结拜兄弟,究竟应该帮谁?杜如晦认为:跟颉利讲诚信没用,他最爱办的事就是违约,现在不攻打他,以后肯定是要后悔的。最终,李世民采取了一条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违背便桥之盟,又能牵制东突厥——那就是向梁师都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