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的推崇,因此在贞观时期出现了一场书法革新运动,统一了南北朝以来南师王帖、北宗魏碑的自立门户的局面,使王书成为全国书体的正宗。看来,王羲之泉下有知自己在唐朝被尊为书圣,一定会乐得眉开眼笑的。
而且,为了普及并提高书法艺术的水平,李世民还设立弘文馆,传习书法。另外,还把书法作为科举考试录取人才的重要一科,明订“楷法遒美”为科举选士标准之一,你字写不好,估计就会影响你的仕途。看来,高考前老师字要写规范的告诫是非常有见地的。
如此狂热地推崇书法艺术,书法想不火都难。
李世民喜欢书法还有很多的故事。他对王羲之那么喜欢,自然是千方百计地想要得到他的真迹。有一天,他听说《兰亭序》的真迹藏在永欣寺和尚辩才那里,就派监察御史萧翼去谋取。萧翼扮成老百姓,先到了湘潭,然后随商人乘船到越州,经过永欣寺,与辩才和尚见了面。
两人一起谈谈文章,聊聊诗赋,十分投机。天晚了,辩才留萧翼住了下来,萧翼就逐渐把话题转到了书法上。萧翼说:“我的祖辈传下来二王的楷书,小时候因为贪玩,不知道用功练习。现在还留下几本王羲之的真迹随身带着。”说着便拿出作品给辩才看。辩才看了后说:“这些是王羲之的手迹,但不是他的最佳作。贫僧有一本王羲之的真迹,那才是无与伦比的!”萧翼装作惊喜的样子问:“什么真迹?”辩才得意地说:“《兰亭序》。”萧翼假装不信地说:“经过多次战乱,《兰亭序》的真迹怎么会还在呢?肯定是别人仿写的。”辩才和尚见他不信,急了,就从屋梁上取下了自己珍藏的《兰亭序》真迹。萧翼仔细观察,仍然故意说道:“果然就是仿写的。”
两人为此争了起来。辩才也没再把《兰亭序》放上屋梁,而是和萧翼带来的作品一起放在了桌上。等辩才出门,萧翼赶忙拿着《兰亭序》回到了京都,把一切禀报了皇上。李世民得到了《兰亭序》真迹,高兴极了,特别奖赏了萧翼,封他为员外郎。
看来李世民还真不是一般的疯狂追星。
(第四节)走向终点
晚年的李世民身体每况愈下,而且烦心事一件连着一件。在立太子这件事上,李世民有过困惑,也因此感悟出很多生命的真谛,除了皇权、名誉、地位,是不是还有比这些更可贵的东西存在?晚年的唐太宗给我们呈现出更多人性的本质。
政绩不突出的晚年
眼看着曾经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大臣一个个离自己而去,李世民心中自然是非常地难过。人岁数大了,容易感怀很多事,这样的天人永别,自然是最不胜悲情的。此时天下又谣传“唐三代后,女主武王昌”,这一系列的震撼性事件,给唐太宗的心灵以极大的冲击,因此贞观后期,李世民的政绩远没有贞观前期那么突出。
贞观二十二年,天空多次在白昼出现太白星。现在有点天文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再自然不过的天文现象。而且,在现在一定会吸引很多人观看。但是,那时候大家不懂这是什么,于是就找人占卜。太史占卜后说,这是“女主昌盛”的征兆。偏偏李世民又听说民间流传的《秘记》上说,“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下李世民睡不着觉了,他的李家王朝怎能让“武王”取代呢?李家的天下还没坐够呢!于是,李世民开始想尽一切办法要找到这个“武王”,想把他扼杀在摇篮里。
要说李君羡这个左武卫将军还真是倒霉。他是左武卫将军,官职里有一个武,他的爵号是武连县公,又有一个武,他是武安县人,又有一个武,最后他是宫城北门“玄武门”的守将,一连占了四个武。更巧的是,小时候为了好养活,他妈给他取了个小女孩的名字,叫他“五娘”,整了五个武。人要是倒霉了,喝凉水都是要塞牙缝的。李君羡占了五个武,“五”与“武”同音,正好牵连到女主之忌里去。这时候的李世民迷信得很,简直到了丧失理智的地步。不由分说,先把李君羡贬到华州任刺使。后来仍不放心,又借故把他杀了。李君羡到死也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罪,可怜地成了李世民迷信的牺牲品。
李君羡要是知道自己的死跟这个名字有关,不知道要怎么埋怨自己的爹妈呢!
另外,李世民晚年的时候,也有一些不好的表现。首先就是东征高丽,这件事算是得到了朝野上下的反对,但是都没有劝得动李世民。一来看得出李世民那时候的顽固,人老了都比较顽固。二来,也是因为当时李世民急于为太子李治清除隐患。这次战争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完全不能掩盖失败的损失。而且,李世民还在这之后生了病,身体变得不好,成为后来炼丹的直接原因。
后来,李世民要求造船,劳民伤财,竟然引起了农民起义,使得全国上下一起不满。
另外,简朴的李世民晚年也变得奢侈。在贞观十六年的时候,李世民下诏说,太子要用的东西,其他机关不能限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怂恿了太子的奢侈浪费,还给予了“法律文件”上的认可。
李世民自己也开始修建宫殿,贞观十一年在东都洛阳修飞山宫,又在二十一年修翠微宫。
但李世民终究是一代明君。他在晚年的时候,还能反省自己的错误,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对太子李治教诲时反省了自己的一生:“你应该从历史中找古代的贤明帝王作为学习的典范,像我这样的不足以效法。我做了许多错事,比如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常有兴造,犬马鹰隼没有不去的地方,行游四方又劳民伤财,这都是大错,你以后不能像我这样,要三思而后行。”
所以,即使后期李世民有一些错误,这样的反省也让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原谅他了。
求健康食丹药反丧生
史料上曾经说过,对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迷信佛道导致国破家亡,李世民认为这是非常可笑的事,这个教训值得自己一生牢记。而对于图谶迷信,李世民也是非常反对。他曾经说那就是荒唐的事,不能随便喜欢。后来,李世民还说人不论高低贵贱,都逃脱不掉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唐太宗的这番话,讲得何等精彩!他一生戎马,身体强健。在盛年即位,励精图治,从善如流,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和贤惠的长孙皇后日子过得也是有滋有味。这时候的他,自然对求仙问道不热衷,甚至很反感,还曾经嘲笑过秦皇汉武晚年追求长生不老的伪科学行为。看来李世民是古代为数不多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这些看的很淡。
但是,历史的转变总是出乎人们意料的。
随着功业的隆盛与年岁的增高,李世民也与历史上许多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一样,以为人间真的有长生不老的药存在。李世民对仙道丹药的事,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看来,人真的是不禁夸啊!也可能是李世民神话故事听多了,才会这么以为。但是不管怎么说,李世民开始疯狂地追求长生不老的办法,比当初追王羲之的星还要疯狂。
据说这是有一部分原因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常年征战,使得李世民的身体变得不怎么好了。另外加上贞观十九年时他亲征高丽时不幸受的箭伤,再加上战争失利,心情郁闷,回到京城后再次病倒。除了早年的“气疾”外,又相继患有痢疾、胃炎、感冒、风疾等多种疾病。这些小病看似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人岁数大了,身体本来就不好,很可能由这些病引发出别的病。比如说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塞什么的,这些可都是致命的。李世民生病后,没有马虎,身边的大臣也不许他马虎啊!但是,这些病好像扎根在他身体里了,吃了半天药,也没看到什么效果。人生病身子虚,容易恍惚,这时候李世民就恍惚了,相信是有神力在控制着什么,于是开始找那些炼丹的人,为自己炼制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