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医张褒佳行医之道
11426400000006

第6章 在战乱和磨难中砥砺成长(3)

他先是回到家乡,卖了一些土地还了债。接着经人介绍又到西安陇海兴业公司做事。后来,为了养家糊口,就开了一个烟酒杂货铺做些小生意。西安1949年5月25日解放后,他继续做着小生意。张褒佳上高中期间,家里经济拮据,勉强维持他读高中。依靠张褒佳父亲朋友的资助,他得以完成了高中学业。张褒佳高中即将毕业的时候,“三大战役”已经结束。国民党军队退居长江防线负隅顽抗。成都仍是国民党统治,地方黑势力和土匪乘机横行,社会乱成了一锅粥。张褒佳在和同学赵麟、韩之沅接触中,渐渐地了解到全国的政治局势,这才较多地接触到共产党的正面宣传。同时,他从赵麟、韩之沅等先进同学那里了解到共产党和解放军的前途,也看到了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当然,他并不知道赵、韩是不是共产党员。他只是心底由衷地佩服他们。这恐怕也是他以后最终成为其中一员的原始动力吧。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世界庄严宣告成立。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成都。尽管成都没有解放,还在国民党统治之下,进步的青年学生们却已纷纷传播这一惊天动地的大好消息。张褒佳这时亲眼目睹了师生们背地里的欢悦心情,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感染与熏陶。1949年12月25日,美国等西方国家正在欢度圣诞节的时候,人民解放军攻城的炮声响彻成都,成都解放了。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市“军管会”接管铭贤学院。1950年10月,铭贤学院迁回山西省太谷县原铭贤学校旧址。1951年秋,私立铭贤学校结束了四十余年的历史,改为山西农学院。(5)1949年秋张褒佳高中毕业时,为生活计,他考入铭贤学院中国农复会畜牧兽医专科学校。因为铭贤学院成立之始就设立有涉农专业。说心里话,张褒佳不愿意学兽医,他想学医,将来当医生,为人治病。期间,他和同学们被学校派到成都乡下,宣传牲畜防疫、牲畜检疫方面的知识。时值隆冬,他们在乡下吃了不少苦,使他第一次体会了农村社会和农村贫苦农民的生活,培植了体恤劳动人民的感情。下乡回来后,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心结”,就是学医当医生。他两次患病,他的母亲至今还被胃寒症折磨着。所以他在心底对医生这个职业一直钟情着、向往着。

一天晚上,他和同学黄永和闲谈,说想回西北。那时黄永和上的是兽医短期培训班,想留下参加工作。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父亲给他回信了。父亲赞同他的意见,同意他回西安再考学。这样,张褒佳就告别了同学们,于1950年1月底回到西安家里。他的同乡同学黄永和直接在四川康定兽医站参加了工作。他回到西安时,父亲正开着一个杂货铺维持生计。他这时才知道家乡实行了“土改”。家里保留土地三十一亩,多余的分给了无地农民。原来他家住的院落还保留着。他自己对“土改”有了新的认识。正如他参加工作时写的《自传》里吐露的那样:“我觉得应该把多余的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过去有的家有土地有的家没有土地,这不公平。大家都有田种有衣穿有饭吃和睦相处多好啊。”张褒佳开始复习功课,准备参加西北医学院的招生考试。这时候,家里给他安排了一个无可推托、终生有益的插曲,就是让他成亲。此时他小叔张武臣已与北解村的畅亲亲办过喜事,在西解村小学教书。给他说的是邻村芦邑的畅桂菊,桂菊十七八岁,出落得亭亭玉立,秀美大方。1950年春节之后,家里给张褒佳办了喜事。由此,张褒佳和畅桂菊结为百年之好。张褒佳婚后立即投入到复习功课中。1950年夏天,西北医学院招生考试,张褒佳如期参加。考试非常顺利。揭榜那天,张褒佳考入本科。他心里热血翻滚,我要当医生终生事国事人,现在终于如愿以偿啦!国家卫生部按照人才需要,规定1950年入学的全部是耳鼻喉专业。张褒佳走进西北医学院大学教室,第一堂课老师没有讲课本知识,而是让学生念读背诵教室墙上张贴的《世界医学会日内瓦宣言》。《宣言》内容如下:准许我进入医业时:我郑重地保证自己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我将要给我的师长应有的崇敬及爱戴;我将要凭我的良知和尊严从事医业;病人的健康应为我的首要理念;我将要尊重所寄托给我的秘密;我将要尽我的力量维护医业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我的同业应视为我的手足;我将不容许有任何宗教、国籍、种族、政见或地位的考虑介于我的职责和病人间;我将尽可能地维护人的生命。

即使在威胁之下,我将不运用我的知识去违反人道。我郑重地、自主并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约定。1948年于日内瓦这就是张褒佳大学的第一堂课啊!这堂课对于一个志在从事医业的刚刚入学的年轻大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它给他指明了为医之道,指明了为医者所要具备的品德人格,指明了为医者的人生方向。张褒佳回想起自己过去看中医时一些老中医讲的古代大医孙思邈的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之则是含灵巨贼。”世界医学会的日内瓦《宣言》和祖国的传统医学美德何其相似乃尔!我将来要作为一名医生,不可忘记这些至上医德至上人格的教导啊!这堂课,对于刚刚踏进医科大学大门的张褒佳来说,无疑是一次思想的净化和精神的洗礼。对于他一生敬业为医、患者至上、精益求精、竭诚为患者服务,无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启蒙教育引导作用。“我要把所学的一切为大众化的穷人服务,为新中国医学发达而努力!”他参加工作后向党交心时曾经这样写道。大学期间,张褒佳吃住在学校,只有星期天他才回家里看一看。1950年隆冬,张褒佳突然咳嗽并不断加剧起来,身上时而发冷。他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他患了肺结核。他心里不禁一沉:我咋这么倒霉咧!小时候吧,得黑热病,差点儿要命;上中学吧,又得疥疮,折磨得够戗;如今上了大学,自认为经常运动身体强壮了,怎么又患上肺结核啦?治病耽误功课不说,自己痛苦还浪费人力物力。看来,搞好疾病预防是多么重要。医生不仅要会给患者治病,更要会指导人们预防疾病。

如果有一天,单纯治病的医生都失业啦,人类该有多么幸运!他天真地想了很多,不得已还是要停学治病。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治疗期间要与外界隔断接触。那时学院将患肺结核病的学生集中隔离在一栋楼房里,由护士按时发放药品,照顾生活起居。为给他们补充营养,国家还每人每天发放一斤牛奶。他得病之初没给家里人说,可较长一段时间星期天没有回家,家里人急了,母亲和妻子跑到学校打听,才知道他患肺结核病正在隔离治疗。年轻的妻子执意要到学院照顾他,然而学院有规定,不允许家属陪护。同学们要去看他,起初学院也不允许。他一度好像被关在笼子里,是那么无助和无奈。这年春节张褒佳都没有在家里过。尽管医护人员对他很热情,伙食给他安排得很好,可毕竟春节是一年中亲人团聚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当除夕夜鞭炮骤然响起,他一个人躺在病床上,盯着天花板,禁不住心底阵阵酸楚……然而,令张褒佳得到安慰和终生难忘的是,西北医学院为他们治病的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体贴入微的护理服务,使他深深铭记在心底。有一位年轻护士对病人护理服务得非常细致认真。她不仅按时给药,亲自送水,站在身边看着你吃下去,每天定时测量体温,细心地询问治疗、服药后的情况,掌握病情变化,而且帮助他打饭、洗碗、洗衣服。空闲时还陪他在外边晒太阳,陪他聊天,鼓励他战胜疾病。大年三十晚上,她还在护理照顾张褒佳。天色很晚了,张褒佳多次劝她回家,她才离开结核病楼。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和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从临床中深刻理解了为医者之大要,不仅仅在于技术之精,更在于医德之高尚啊!他参加工作后,每每提起那一段患病治疗的经历,都禁不住提起那位年轻护士。张褒佳治疗了三个多月。根据医生建议,又在家里休养了两个多月。转眼到了翌年的春夏之交,大学一年级即将升入二年级。尽管张褒佳自己一边治病一边自学,但还是耽误了不少功课。学校建议他跟新入校的一年级学习皮肤性病专业,因为1951年考入的大学生国家根据形势需要全部安排学习皮肤性病专业。

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愉快地答应了。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自己原先想学皮肤性病专业,因为自己曾经两度被皮肤病所折磨,结果未能如愿。谁料,一场病使他又遂心如愿!美中不足的是多上了一年。可这又何妨?学皮肤性病专业的,懂点儿耳鼻喉专业知识有什么不好呢?张褒佳来到新一年级教室,结识了张志礼、雷光烈、蒲梦麟、张孝友等同学。特别是张志礼,他是山西省原平县人,和张褒佳是山西同乡,小张褒佳一岁,在高中时曾谋过面。两人一见如故,在学习生活中张志礼给予他不少帮助。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党发动了一系列政治运动。1949年前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开展了肃匪打霸、镇压反革命运动,1952年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同时,全国上下还开展着抗美援朝支援前线的运动。可谓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张褒佳在学院里通过政治课和时事政策学习,才第一次真正从理论上懂得了什么叫旧民主主义革命、什么叫新民主主义革命,才懂得为什么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不彻底性,才懂得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是最彻底的民主革命,同时也初步懂得了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为什么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党领导的土改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以及抗美援朝运动,都还是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他感觉自己处在新中国的大学里,思想在一天天不知不觉地进步、升华。他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他的培养教育,他不止一次对家人说,咱家的成分虽然高(他上大学的时候将自己的家庭成分误填为地主,实际上他家土改时被划为富农成分),可学校组织对他不另眼看待,和贫下中农子弟一样看待,一样期待他们进步。西北医学院有出身地主富农家庭的学生入了党,他的思想受到了震动。他想,人家能进步入党,我也要进步,我也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他父亲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西安开了一家杂货铺为生。在历次运动中他帮助父亲认清形势,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紧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大城市开展起来后,他帮助父亲积极参加公私合营。他父亲后来成为西安市供销社一名自食其力的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