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清官贪官各行其道
11918900000006

第6章 外戚巨贪梁冀夫妇(2)

皇帝既是自己立的,梁冀要取得朝廷的封赏那就太容易了,有如左手递给右手。他这个大将军的受封户数达到三万户,大将军府的属官倍于三公(三公属官各30余人),他的弟弟、儿子都封侯,各万户。当时有个弘农人宰宣,是个出名的马屁精,他为了向梁冀讨好,上书给朝廷说:“大将军梁冀有周公辅成王之功,今既封其诸弟诸子,则其妻孙寿宜封邑君。”于是朝廷下诏,封孙寿为襄城君,兼食阳翟租,岁入在五千万以上,其服饰比长公主(皇帝的姑母)。梁商当权的时候,还不敢招摇,自知收敛,以免惹祸。梁冀当权则是小人得志,尽量张扬,作威作福,惟恐别人不知道他的权势有多大。朝廷的重要官员,皇帝身边的侍从,都是他安插的耳目,所以皇宫里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百官得到升迁,先要到梁府谢恩,然后才能去上任。国内外贡献来的奇珍异宝与土特产,要先挑出上等的送进梁府,经他同意之后,才能把剩下来的送进皇宫。

疯狂敛财夫妻比富

梁冀为了敛财,无所不用其极。他除了坐得自己封邑上的收入,把持朝政,在财政收支上大量贪污,卖官鬻爵,收受贿赂之外,还别出心裁地有意制造冤案假案来勒索富户。

梁冀为了发横财,竟然有计划地派出自己的亲信,到全国各处去调查当地的富户,了解其家庭情况,资产数字。然后选好目标,一个一个地收拾。他首先与地方官串通,捏造罪名,买人诬告,把对方逮捕入狱,严刑拷问。那些富人平时养尊处优,禁不起这样的折磨,只好屈打成招,出钱买命,直到家财荡尽。最后是舍财保人者有之,经不起折腾而人死财空者亦有之。总之是大量财富最后都流入了梁冀的府中。《后汉书·梁冀传》中记载了一个实在的例子:

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马乘遗之(先送礼物给他),从贷钱(向他借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指梁家)守臧婢(管库房的女佣),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逃走),遂收考(拷)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没收)赀财亿七千余万。

原来梁冀是看不得别人富有,对于任何富人,他都想去陷害,一定要使别人家破人亡而后已。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看不得别人有钱的变态心理。

梁冀之妻孙寿也是一个怪物,也善于敛财,其手段之狠毒较梁冀有过之无不及。《后汉书·梁冀传》中说她:

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

这些“妖态”是怎么一回事呢?《风俗通》一书中对此一一作了解释。愁眉,是把眉画得细而曲折,显出一副愁容;啼妆,是在眼睛下面化妆,装扮成一副哭过的样子;堕马髻,是把头发梳成髻偏在一边,以示懒散,好像是从马上掉下来的样子;折腰步,是走起路来好像双腿支持不了体重,腰似乎要折断的样子;龋齿笑,笑起来好像牙痛,只能浅笑而不能放声笑。《风俗通》中说,这些“妖态”“始自冀家所为,京师翕然皆仿效之”。看来,孙寿几乎成了大明星,她的一举一动,都成了京师妇女所仿效的对象。真是够招摇,够卖弄的了。

按照中国人做人、处世的态度,即使你的财富来路是正当的,也不必过于张扬,因为这会莫名其妙地招来忌妒,招来仇视;如果来路不正,那就更应该有所收敛,以免引发不测之祸。梁冀和孙寿两人从敛财的本领看来,都似乎很有些小聪明,别人想不到的主意他们都能想得出来。但是从做人、处世的角度来看,他们似乎都是白痴,竟然一再张扬,自找麻烦,直至彻底灭亡。

古今中外的许多富豪,大概都觉得自己已经富了,就应该有点修养,如果处处与人攀比,处处显示自己富有,那就有些小家子气。但是梁冀夫妇不同,他们不但要与人比富,一定要超过别人,而且疯狂得夫妇之间也要比富,“冀乃大起第舍,而寿亦对街为宅,殚极土木,互相夸竞”。夫妇两人竟然隔着一条大街,面对面地盖房子,越盖越高,互相竞赛。

他们夫妇面对面所盖的房子“堂寝皆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户,柱壁雕镂,加以铜漆;窗牖皆有绮疏青琐,图以云气仙灵。台阁周通,更相临望。飞梁石磴,陵跨水道。金玉珠玑、异方珍怪,充积藏室”。他们真有能耐,连西域有名的汗血马都弄到手了。在他们的园林中,“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奇禽驯兽,飞走其间。冀寿共乘辇车,张羽盖,饰以金银,游观第内,多从倡伎,鸣钟吹管,酣讴竟路。或连继日夜,以骋娱恣”。

他们如此暴富,又把自己的暴富如此大张旗鼓地展示在天下人面前,根本不顾别人有何想法。在梁冀当政的20年中间,被他陷害得家破人亡的,何止千万。大家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人人都在翘首等待他垮台那一天。

梁冀前后当权20年,威震朝廷内外。他一家出了三个皇后,六个贵人,就因为这种裙带关系才产生了两个当权的大将军,七人封侯,三人成为“尚公主”的驸马爷,七个妇女食邑称君,成为东汉一代第一大豪门。东汉先后出了窦、邓、阎、梁几大外戚豪门,其中最骄横不法的就是梁冀夫妇。在专制王朝中,能够成为豪门的大致可以分为王侯、宗室、权臣、宦官与外戚等几种类型。比较而言,外戚的力量还比较薄弱,他们没有地盘,没有军队,没有财源,没有声望,可以仗恃的不过是一根裙带而已。梁冀貌似聪明,其实糊涂透顶。是他做主立了汉桓帝,他就以为这个小皇帝永远会听他的话。公元150年,梁太后病逝,桓帝亲政,亲政时已经19岁。梁冀对他还是一点也不尊重,觉得他性格软弱,做不成什么大事,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时的明眼人早已看出,皇帝的年龄越大,梁冀的危机越深,皇帝是不甘心当一辈子傀儡的。但是梁冀毫不在意,照旧作威作福。

159年,汉桓帝已经28岁,他即位已经13年,亲政也已经9年了。这些年来,他一直受到梁冀的压制,无所作为,但是眼见朝政混乱,国事日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直到太史令陈授被梁冀派人拷打至死,梁冀又遣刺客谋刺桓帝身边的人,行刺未遂,阴谋暴露。桓帝实在忍无可忍,这才下定决心,拍案而起。于是他登前殿,召诸尚书,公开下旨,命尚书令尹勋“守省阁,敛诸符节送省中”,命黄门令具瑗与司隶校尉张彪等人发兵千余人包围梁冀府第,命光禄勋袁盱持节前往收缴梁冀的大将军印绶。仓促之中,梁冀、孙寿来不及逃跑,双双自杀。梁、孙两家宗亲一律被斩首。此案牵连公卿列校刺史死者数十人,被免官者300余人,朝廷为之一空。这次事变,由皇帝亲自拍板,直接指挥,事前一点也没有泄密,所以圆满成功。在使者交驰,到处抓捕人犯的时候,全城鼎沸,直到几天之后,市面才恢复安定。老百姓听说梁冀被诛,人人额手称庆,欢声雷动。

事后查封梁冀、孙寿的财产,一律没收充公,共值30余万万钱,抵得上全国半年的租税。汉桓帝奖励这次诛梁有功人员,封尚书令尹勋以下共数十人。宦官中常侍单超、具瑗、唐衡、左 、徐璜五人都立了大功,一日之间均封侯爵,所以有“一日五侯”之说。外戚势力垮台了,但是宦官势力又抬头了。东汉王朝最后还是在外戚与宦官两股势力的恶斗中覆亡。

最可笑的是梁冀、孙寿这两个小人,利令智昏,贪婪到了不知死活的程度。结果是自取灭亡,在历史长河中上演了一幕滑稽剧。这是:

小人得志便猖狂,

夫妻比富更荒唐;

肆意骄横寻死路,

富贵荣华梦一场。

在中相是国个历非代常专重制要王的朝人中物,宰。当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争夺龙椅的时候,最后的成功者所依靠的常常不是手中的百万雄兵,而是一位能干的宰相。例如刘、项相争,要论打仗的本领,刘邦远远不是项羽的对手,十次打仗九次输。他最后取得成功全靠有一位能干的宰相萧何,帮他守住关中这么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在打了败仗之后他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根据地补充人力、物力,直至胜利。老实说,“群雄”之中,有不少人原是盗贼。在他找到了一个军师(就是以后的宰相)之后,才能开创根据地,逐步建立起一个政权来。打天下者,不过是“群雄”(群盗)而已,只有会治天下者,才能建立政权,开创新朝。从这一方面所起的作用来说,宰相比皇帝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