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12056700000030

第30章 群体心理常识(4)

其实在生活中,类似这样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比如我们在一条空旷的马路边散步,当另一个人在我们身后急匆匆地赶过自己时,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加快自己的步伐;当我们骑车上街买东西时,你发现后面有一辆自行车在向自己骑的车子靠近,并正要超越时,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快车速;我们还常常看到,不少演员和运动员在表演和比赛时,观众越多,情绪越热烈,他们的劲头就越足,技术发挥得就越好。

那么,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心理学家认为,人总是有惰性的,单独一个人时,无所谓输赢、好坏,没有人看见,没有人比较,就觉得自己怎样都可以。而一旦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人。甚至更多人,感觉就大不相同,就会感到有人在看着自己。而会情不自禁地想:“他们也可能正在评论我干得怎么样呢,我一定要好好干,让他们瞧瞧,我一定要努力超过他们。”

不论在任何社会环境中,人们都害怕自己被抛弃,总想要别人喜欢和接受自己。很明显,当我们与别人在一起时,这些动机就更为强烈,当别人在身边时,我们总会认为别人可能正在观察自己。也许,我们根本就不认识身边的人,但却可能认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对自己正进行着评价,而社会中的我们又是很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所以就不安起来,也会更加把劲了。

如果对方碰巧和自己做着同样的事情,就会觉得有一种竞争感存在,再说人都是好胜的,谁也不想被别人比下去,于是想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效率。

总而言之,当有旁观者或是同行者在身边时,很容易激发起个人本能的反应,他们提高运动标准或努力展示自己,他们的工作就会进展得很顺利。他人的存在对工作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被称为社会性促进。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促进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的,或者说它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德西效应

小程很喜欢捏泥人,每天都朝思暮想,魂不守舍,上班的时候心不在焉。只想着如何溜号回家捏泥人。后来,他的泥人越捏越好,兴趣越来越大,工资都用来买了捏泥人的工具和原料,自己却顿顿要吃方便面。

这时,有一位工艺商店的老板给了他一个机会,请他专门捏泥人,于是他毫不犹豫点头不止,以为天上掉了金馅饼,爱好变成了工作。

在新公司上班,老板对他实行计件工资,每捏一个10元。乐得他心花怒放,认为从此可以正大光明捏泥人,不但不用偷偷摸摸,看人脸色,还能挣钱,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不久,他就发现每天捏10个泥人成了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激情没了,就只能糊弄。捏泥人进了死胡同,甚至就此讨厌起捏泥人来了,觉得是负担,恨不能立时辞职,此生再不捏泥人。

这似乎是一个职场寓言式的故事,原来对工作热情得不行,即便没有把握,也要付出很多的心血来学习,来尝试,致使欲罢不能。可是当技术越来越娴熟,工资奖金也越来越高时,却发现没有了当初的激情,似乎变成只为那些钞票而工作的机器人。

这种现象,想必是困扰很多职场中人的一个怪圈,不论是老板还是员工本人,无不对此深感困窘,想通过各种方法来摆脱,来克服。实际上,他们在这里是遇到了一个很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说:“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赏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

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这个结果表明,当人们在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和原动力。

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赏却有可能降低人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奇特的德西效应呢?

原因在于人的动机的两重性。激发、指引、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既有外在动机,也有内在动机。所谓外在动机,就是指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

而内在动机则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如人认识到学习和工作的意义,了解到它对自己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就会对学习和工作产生很大的兴趣而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时他们的动机就转化成为内部动机了。一般来说,由内在动机支配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赏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也正因德西效应的影响,现代管理者虽然知道薪酬待遇是一个有效的激励硬件,但是都不轻易使用这件精确制导武器。如果使用不好,可能不仅不能激励员工,还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德西效应提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奖金发得太多,表彰评比活动过滥。并不一定能达到好的效果。如果对员工完成了应完成的任务、履行了应履行的义务、遵守了应遵守的规章制度这些本来就应该做到的一般行为,当做突出表现来进行奖励,或者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就可能出现负效应。

奖励运用之妙,可以达到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但如果一味依赖外在刺激,却也未必能事事如意,毕竟“金钱不是万能的”。而一定要处理好内在报酬与外加报酬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的关系以及同接受者内心感受的关系,避免产生德西效应,使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正如管理学家贝克所说:为工作而工作,才是工作的真谛。希望由工作而获得报酬的人,只是在为报酬效劳而已。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道出了德西效应的真谛。

权威效应

著名空军将领鸟扎尔·恩特的副驾驶员在飞机起飞前生病了,于是临时给他派了一名副驾驶员做替补。能和这位传奇式的将军同飞,这名替补觉得非常荣幸。在起飞过程中,恩特哼起歌来,并把头一点一点地随着歌曲的节奏打拍子。

这位副驾驶员以为恩特是要他把飞机升起来,虽然当时飞机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起飞的速度,但他还是把操纵杆推了上去。结果飞机的腹部撞到了地上,螺旋桨的一个叶片割入了恩特的背部,导致他终生截瘫。

事后有人问副驾驶员:“既然你知道飞机还不能飞,为什么要把操纵杆推起来呢?”他的回答是:“我以为将军要我这么做。”

航空工业界有一个现象叫“机长综合征”,就是在很多事故中,机长所犯的错误都十分明显,但飞行员们却没有针对这个错误采取任何行动,最终导致飞机坠毁。

上面这个故事就是“机长综合征”的一个例子。这个故事同时揭示了心理学上的一个规律,就是人们对权威的信任要远远超出对常人的信任度。

每个人都对身边的人或者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影响力的大小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权威人物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更大的影响。

假如一个人眼部不适,到医院就诊,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有一位眼科专家和一位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大夫供他选择,他会选择哪个人为自己诊治呢?我们相信他一定会选择专家。

一篇医学论文是被推荐到联合国的某个组织去报告,还是刊登在普通杂志上,这种反映医学成就的信息,其影响肯定是不同的。

这些都说明,权威对我们的影响力要超出常人。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了权威的力量:

美国某大学心理系的一堂课上,一位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位来宾——“施米特博士”,说他是世界闻名的化学家。施米特博士从皮包中拿出一个装着液体的玻璃瓶,说:“这是我正在研究的一种物质,它的挥发性很强,当我拨出瓶塞,它马上会挥发出来。但它完全无害,气味很小。当你们闻到气味,就请立刻举手。”

说完话,博士拿出一个秒表,并拔开瓶塞。一会工夫,只见学生们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都依次举起了手。但是后来,心理学教授告诉学生们:施米特博士只是本校的一位老师化装的,而那种物质只不过是蒸馏水。

从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出人们宁可相信权威,而不相信自己的鼻子,这是多么荒唐啊!

权威也许有更多的经验和资历,但是我们应该时刻记住的是,权威也是人,虽然他对我们来说可信度也许比一般人高些,但是在倾听权威的意见时,永远也不要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其实,如果总是相信权威,人类社会根本就不会取得进步。

洛德·卢瑟福是英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因对元素裂变的研究获得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断言:“由分裂原子而产生能量,是一种无意义的事情。任何企图从原子蜕变中获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谈妄想。”但数年后,用于发电的原子能就问世了。目前原子能已经成为主要的发电新能源。在法国,原子能的利用率甚至已占各种能源的40%。

在科学大发现的时代——19世纪,当牛顿发现宇宙定律,伦琴发现X射线后,有科学家曾断言:科学的路已走到头了。以后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尽量使实验做得更精确一些。但不久,爱因斯坦就发现“相对论”,给了科学界一个新视野。

由此可见,权威是相对的,我们自己如果有足够的努力,也可以从非权威变成权威。所以对权威永远不要盲目地服从,而要何留一颗清醒的头脑,去正确地认识。

名人效应

上世纪30年代初。美国有两位大学生打赌,他们寄出了一封不写收信地址,只写“居里夫人收”的信,看它能否寄到居里夫人手里。结果,这封信真的寄到了居里夫人手里。

试想,如果换了一个普通人,信还可能寄到吗?

可见,人们对名人的追随有时比对权威的盲信更加缺乏理性。因为权威毕竟是在某个领域里达到较高造诣的人,而人们对名人的遵从往往和他的专业能力并无关系,而仅仅是因为把名人神化了。

法国文学家歌德失恋后,写出了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轰动一时。小说是一部悲剧,其主人公维特最终因失恋自杀,写得非常逼真感人。没想到,小说发表后不久,社会上青年人自杀的比率骤然升高。这都是受到小说中主人公的感染。在心情悲观的时候模仿主人公而导致的。

当然,只有像“维特”这样的“名人”才会引起这样强烈的模仿效应,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自杀了,肯定无法引起这种大面积的模仿,以至于当局不得不一度将此书列为禁书。

上面这两个例子中对名人的追随和模仿都是非常盲目和不理性的,并且人们对名人的追捧是古已有之。

在有很多时候,人们还会利用名人效应为自己服务。比如明朝年间,江西吉州地方有个名叫欧阳伯乐的秀才到省城赴考时,在行李担上插了一面旗,上写:“庐陵魁选欧阳伯乐”,以标榜自己是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后代。众考生见此便赋诗一首加以嘲讽:“有客遥来自吉州,姓名挑在担竿头。虽知你是欧阳后,毕竟从来不识修(羞)。”

据说,自南唐后主李煜欣赏女人的小脚,以至于此后世代兴起缠足风,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李后主宠爱的名妃为了有一双可爱的小脚,用绫子缠足,结果这种风气蔓延到全国,乃至对后世的无数中国女性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

纵然如此,借名人光的现象在今天也绝不少见。我们可以放眼看一看,一些企事业单位以及商场、酒店、学校、娱乐场所,大都愿意请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名人雅士题写名称;很多书籍也喜欢请名人题签;有的药品、保健品的宣传资料上,常常见到政界高级知名官员的题词以及接见董事长、总裁的照片。

这些原因不外乎是名人更容易被人们买账,而产生的名人效应。还有许多人初次见面,总爱向对方夸耀自己认识某某大人物,一提到那些官居要职的人,即便攀不上亲戚之类,也一定要说成是自己的熟人,或“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其实,这些人都是想“狐假虎威”,借名人之名为自己捞取好处。

在古文《韩非子》中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王袍,因而全国的老百姓都穿紫衣,弄得紫布紫绢大涨价。齐桓公问管仲该怎么办。管仲说:“你若要阻止这种风气,只能自己不穿,再跟别人说你讨厌紫色。”齐桓公这样做,果然没多久老百姓都不穿紫衣服了。

为什么齐桓公的喜好会领导全国的风潮呢?难道是他很精通穿衣之道吗?并不是因为齐桓公更精通服装的设计,而是因为齐桓公是名人,而且是当时齐国最大的名人。所以,人们不仅对权威十分盲从,对名人更容易有超乎寻常的崇拜和信任。名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是一群“特殊”的人类,他们是社会的宠儿,拥有比一般人更大的影响力和权利。这就是名人效应。

其实作为名人,如果只因为自己有点名声,就以为自己是拥有特权者,是高于公众的人物,简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这样的狂妄自大,往往只能为人所不齿。

如某著名影星,走路都要别人让道,只因为他是明星;或者有的名人以为自己拥有特权,人家如果不知道他是谁,他还感觉特别不可思议。相比之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则表现出谦逊的、平民化的风范。希拉里和朋友在一家酒吧喝酒,到打烊的时候,兴致正浓,但是酒吧服务人员不管你是谁,到点了都得走人。作为第一夫人,希拉里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也没有要求任何特殊待遇,而是顺从地接受了。

就实际上而言,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从本质上看都是普通人。每一个人的成就,都不可能纯粹是自己所成就的,在其背后往往都凝结着许多其他人的劳动,只不过名声碰巧属于他而已。而且名声也不一定是永久的。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的人,不仅被人瞧不起,而且迟早要栽跟头的。因此,作为名人,不要被一时的“名人效应”冲昏了脑袋!

社会感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