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新编生活妙招小全书
12070700000008

第8章 识别食品学妙招(3)

牛奶是否新鲜,可以通过以下四点鉴别:

1.观察法:新鲜牛奶色泽洁白或白中微黄,奶液均匀,而不应在瓶底出现豆腐脑状沉淀物质。

2.手试法:把一滴牛奶滴于指甲上,呈球状停留的为新鲜牛奶,如果流走的则不新鲜;把一滴牛奶滴入清水中,能下沉的为鲜奶,不新鲜的浮于水面且立即散开。

3.闻嗅法:新鲜牛奶应有乳香味,而不应有酸味、腥味、腐臭味等异常气味。

4.品味法:新鲜牛奶应微带甜、酸滋味融合而成的鲜美滋味,不应有苦味、涩味等异味。

生活小补丁

现在很多牛奶中都人为添加香精、奶粉、稳定剂等成分,但是奶粉添加过多,乳糖含量就会超标,超过8%~9%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引起腹泻,所以牛奶还是天然的好。

巧识变质酸奶

酸奶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最适宜日常饮用。但是酸奶的保质期一般都比较短,大概在20天左右,对保存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运送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也会导致酸奶变质,而变质的酸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在购买酸奶的时候,除仔细查看生产日期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细心观察:

1.品质合格的酸奶凝块均匀、细腻、无气泡,表面可有少量的乳清析出,呈乳白色或稍淡黄色,吃起来酸甜可口,有酸牛乳特有的香味。

2.有些变质的酸奶则不凝块,呈流质;或者酸味过浓,有酒精发酵味;严重的甚至会冒气泡,有一股霉味;还有的酸奶颜色变深黄或发绿。这些状况都表明酸奶已经变质,一定不要饮用。

食用油要小心

食用油的质量好坏对全家人都会有影响,主妇们可要注意喽。

1.购买食用油时,可先抹一点油在手心,然后双掌合并摩擦十几次,嗅其味,也可用舌头品尝一下。品质正常的油脂清香纯正,如带有酸、苦、辣、麻等气味,说明油已变质。

2.对于已经买回家的食用油,可将其倒入锅中加热,质量好的油应无声响、无泡沫、少油烟。而声响大、泡沫多的油品质低劣,这种油含水分和杂质多,不宜存放。

奶粉优劣巧辨别

商场、超市中的奶粉可谓琳琅满目,除去挑选奶粉的品牌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找到品质优良的奶粉吗?看看下面的窍门吧:

1.看颜色。好奶粉呈天然乳黄色;而劣质奶粉细看有结晶和光泽,有的呈漂白色。

2.尝味道。取少许奶粉放进嘴里品尝,好奶粉细腻发黏,易粘住牙齿和舌头,且无糖的甜味;劣质奶粉放入口中会很快溶解,不粘牙,甜味浓。

3.试手感。袋装奶粉,用手指捏住包装袋来回摩擦,好奶粉会发出“吱吱”声;而劣质奶粉由于掺有葡萄糖等成分,颗粒较粗,故发出“沙沙”的流动声。

4.看溶解速度。把奶粉放入杯中,溶解越快的越不好。用热开水冲时,好奶粉形成悬漂物上浮,搅拌之初会粘住调羹,劣质奶粉则溶解迅速。

5.闻气味。打开包装,好奶粉有牛奶特有的乳香味;劣质奶粉乳香味淡,甚至没有乳香味。

生活小补丁

奶粉用开水冲调,静放几分钟后,如果水奶分离,则证明奶粉已完全变质,不能食用。

掺假香油莫放过

香油是居家必备的调味品,常食用优质香油对身体大有好处,不仅能延缓衰老,润肠通便,减少体内脂质积存,还可以滋润皮肤。中老年人长期食用香油还可以预防脱发和过早地出现白发,对于有抽烟和嗜酒习惯的人来说,长期食用香油可以保护牙龈,有利于口腔健康。但伪劣香油不但使你倒胃口,还会损伤肠胃。怎样区别优劣香油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冷冻。将香油放入冰箱,在零下10℃时冷冻观察,纯香油在此温度下为液态,而掺假香油则开始凝固。

2.加热。将香油放入锅内加热,若混有猪油则发白;混有棉子油会“扑”锅;混有菜子油则发青。

3.油花。将一滴香油加入盛有清水的碗中,纯香油初成薄薄的油花,很快扩散,凝成若干小油珠,而掺假香油油花小且厚,不易扩散。

4.香味。香味浓者可能掺有芝麻香精。

5.颜色。用油提子盛满香油,从高处向原缸中倾倒,纯香油油花呈金黄色,且很快消失。若油花呈淡黄色,说明混有菜子油。

酱油好坏巧辨别

氨基酸是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酱油中富含氨基酸,尤其含有一些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当身体某部位烧伤时,用酱油敷涂,还可止痛。怎样鉴别酱油质量的好坏呢?

1.好的酱油呈红褐色或棕褐色,鲜艳有光。在瓶底部取一滴酱油,滴在玻璃上,在酱油上滴一滴碘酒,若是酱油立即变成蓝黑色,就表明酱油内掺有米汤。因为米汤是淀粉,遇碘即出现蓝黑色。

2.将酱油滴在报纸上,点火燃烧时,如果听到“叭叭”的爆炸声,说明酱油内含水。

3.酱油的颜色不是越深越好。因为酱油颜色是由酱油中的氨基酸和糖类相互作用生成的一种化合物——“焦糖”来决定的,酱油颜色越深,意味着营养物质氨基酸及糖类的消耗越多,颜色深到一定程度,酱油中的营养成分也就所剩无几了。

4.酱油不是越鲜越好。一般来说,豆粕、小麦在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给酱油带来了鲜味。很多消费者认为酱油越鲜越好,于是一些生产厂家为迎合大众的口味,在酱油配兑时添加水解蛋白质、谷氨酸、核苷酸等,虽然可以增鲜,但对人体健康不利。

5.酱油不是价格越高代表等级越高。很多消费者购物时喜欢根据价格高低判定其质量优劣,其实并不尽然。专家认为,优质酱油澄清、无沉淀、无浮膜,色泽呈红褐色,比较黏稠,挂杯持久,细闻有酱香味和酯香味。现在市场上酱油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之分,国家也有明确规定,在酱油的外包装上必须标明质量等级和氨基酸含量。

6.调味汁、酱汁并不就是酱油。在餐馆就餐时,经常看到桌上的瓶瓶罐罐上写有“调味汁”、“酱汁”之类的字样,很多人以为它们就是酱油的代名词。其实,调味汁、酱汁与酱油是两码事。国家在酱油的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其氨基酸态氮每百毫升不得低于0.4克,而调味汁、酱汁不执行酱油质量标准,基本不含氨基酸态氮。

7.并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用来炒菜或凉拌。国家标准明确规定,酱油的用途有烹调和佐餐之分,且必须在标识中标明类型。因为二者在发酵中工艺不同,卫生指标也不同,所以不能互相替代。

掺假味精识别

味精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提纯的结晶体。在感官上应具有正常色泽、滋味,不得有异味和杂物。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利,在味精中掺假,一般掺假物有食盐、白糖、石膏、碳酸钠等。

1.若以食盐作为掺假物,则口尝是咸味,用水浸泡后溶解的液味亦是咸的。正常味精系无色透明,针形呈小杵状结晶,掺入的食盐则系白色粉状结晶,易潮。

2.若以白糖作为掺假物,则口尝是甜味,用水浸泡溶解后的液味亦是甜的。白糖多为白色粉状或方块状微透明结晶。

3.若以石膏作为掺假物,口尝是苦涩味,用水浸泡不溶解,有白色大小不等的片状结晶。若以碳酸钠作为掺假物,口尝是微咸味,用水浸泡溶解后的液味亦如此。

真假碘盐巧识别

家庭应重视碘营养的补充,不要购买非碘盐。因为,非碘盐中所含的各种杂质会给人体带来严重伤害。如果钙、镁含量过多,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腹痛、腹泻;氯化钡含量过多会引起神经系统危害,四肢麻木;亚硝酸盐含量过多会引起中毒,严重的可导致死亡。那么,如何识别真假碘盐呢?

1.看包装:精制碘盐用聚乙烯塑料包装袋,加印有“加碘”或“加碘盐”字样,并标明生产单位、出厂日期,字迹清晰,手搓不掉,袋质较厚,封口整齐、严密。假碘盐所印“加碘”、“加碘盐”字迹模糊不清,甚至用手即可擦掉,包装简单、不严密,封口不整齐。

2.看颜色:精制碘盐外观色泽洁白。假冒碘盐外观色异,或淡黄色,或暗黑色,且不够干爽,易潮。

3.看防伪标志:精制碘盐有激光防伪标志。

4.凭手感:精制碘盐用手抓捏较松散,颗粒均匀。假碘盐手捏则成团,不易散开。

5.闻气味:精制碘盐无气味、无臭味或其他异味。假碘盐因掺有工业含碘废渣,带有硝酸铵等物质,因而有刺激性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