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闻报,如梦初醒,惊恐万状,慌忙停止歌舞,讨论迎敌之策。因主力正在东征,一时调不回来,便仓皇把大批奴隶和战俘释放,全部武装起来,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共约17万(一说70万),亲自率领,开赴牧野。他把奴隶和战俘部署在前面,而将自己亲信的军队控制于后面,准备迎击周师。历史上有名的牧野之战遂靠启开。表面上看,“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但这批奴隶军队平时受尽了纣王的压迫和虐待,都把周军看成是自己的救星,谁也不愿为纣王卖命。姜子牙看准了这一点,即利用战车的机动性、冲击力以及开阔平坦的地形,以成集团方阵的大量战车和勇士猛袭纣军,实施中央突破作战。当姜子牙率军冲入商军阵营时,商军阵前倒戈,杀向后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前徒倒戈”。姜子牙见机发动总攻,空旷的原野上,车轮滚滚,尘土飞扬,战马嘶叫,刀枪撞击,经过一场浴血大搏斗,周军全歼了商军。对姜子牙在牧野之战中的功绩,《诗经·大雅》这样颂扬道:牧野战场多宽广,檀木兵车多堂皇,四匹花马多强壮,我们的统帅师尚父,真像苍鹰在飞翔。
牧野之战一结束,来不及打扫战场,姜子牙立即乘胜催军疾进70里,冲进朝歌,纣王在牧野之战后,自知大势已去,末日已到,逃回朝歌后,于当晚躲进鹿台,大吃一顿,然后,裹上五层珍宝玉衣,令人堆柴放火,自己跳进火堆自焚。武王赶至鹿台时,人物俱焚,只有纣王尸体因裹着玉衣未曾化烬,便对着尸体射了三箭,然后用大斧砍下他的首级挑杆示众,这个万恶的暴君终于受到应有的惩罚。商朝遂告灭亡。
攻克朝歌后,武王和姜子牙又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包括表示臣服的共652国,从而基本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不久,武王建都于镐(今陕西长安沣河以东),西周王朝正式建立。鉴于姜子牙在灭商战争中战功最大,是第一号功臣,也由于齐地(今山东中部)是新拓疆土,当地的部族不服周朝统治,东方莱族的势力向西扩张,此地形势不稳,战事频繁,必须有一个得力忠心的人去统治,且姜子牙又是那里的人,熟悉地形民风,因此,武王在大封功臣时将齐地首封于他。姜子牙谢封往齐,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称齐国。这一年,姜子牙已过90岁。自此,姜子牙名满天下。
东归治齐受封后,姜子牙深感责任重大,率领一支人马昼夜兼程赶到营丘,打退了前来争国的莱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局势稳定后,他不顾年迈,四处察看,东奔西走,了解情况。他发现,这里虽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比较艰苦,但也有优势:东临大海,有渔盐之利;土地广阔,适合种植桑麻;能人多,民风纯朴。姜子牙根据齐地的这些客观条件,从齐地实际出发,制定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发挥当地居民积极性的务实政策。这些务实政策主要包括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
在政治上,姜子牙采取了十字方针:“因其俗,简其礼”,“尊贤上功”。齐地本来是东夷人的家园,东夷人的势力非常强。在对待东夷人问题上,姜子牙以“因”、“简”、“尊”、“上”处理,灵活得当,而且颇有成效。具体来说,姜子牙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治理:其一,对民众实行“平易近民”的软控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俗宽缓阔达,而是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以勇于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国之风尔。”面对这种舒缓达观、自由开朗的社会风尚,姜子牙没有强制推行周礼,而是“因其俗”,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让他们自由选择。其二,保留当地“书社”(简称“社”)。“社”本是以地区为单位,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农村公社组织。它既是农业生产单位,又是开展祭祖、祭天和盟誓词等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姜子牙以为有可取之处,“简其礼”,保留了这种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其三,尊重人才,唯才是举,以功为尚,不重名分,吸引了不少人才。
经济上,姜子牙因地制宜,实行了“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劝女工“极技巧”、“宜桑麻”等经济政策,农工商并重,全面发展经济。由于政策对头,措施得当,推行有力,齐国的经济见效很快。五个月后,齐国就走上了正轨,社会安定,出现了“人民多归齐”的局面。
姜子牙以其雄才大略,取得了开国立政的成功,受封就国后仅仅五个月就回镐京向周公报告施政情况。周公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快,姜子牙说:“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节,顺从当地的风俗,办事讲求效率,所以当地百姓很快就接受了。”周公的儿子伯禽到毗邻齐国的鲁国就封,过了三年才回来报告施政情况,周公问他为什么这样迟,伯禽说:“我到那里忙着变更风俗,建立礼制,现在才有个头绪。”周公听了,叹道:“唉!鲁国的后代怕是要臣事于齐国了。政事繁杂就不容易实行,民俗必定疏远。政事简易而接近民众,民众必然归服。”姜子牙回京后,就留在了首都,与周公等人一起继续辅佐武王。
武王病逝后,年仅13岁的成王姬诵即位,周公摄政。姜子牙和周公一起辅佐成王,两人一武一文,致使武王故后留下的权力真空迅速弥合。哪知周公摄政引来其兄弟和成王的猜疑,为表公心,周公离开王都,姜子牙成为实际上的首辅大臣。他除管理日常事务外,积极劝说成王抛弃猜疑之心迎回周公,他利用武庚即将叛周的事实力劝成王:“武庚定是知道周公出走,才敢于作乱。以我之见,一面速将周公召回,一面整军备战,以防不测。”在姜子牙的努力下,成王终于召回周公。
三监联合武庚叛周后,姜子牙和周公一起制定了平叛军事计划。公元前1023年,东征开始。
按照计划,大军到达洛邑(今河南洛阳)后,绕过管国和蔡国,兵分两路:一路由周公率领,直取武庚盘踞的殷故都,一路由姜子牙率领,绕到殷故都东方,切断徐戎(今山东临沂)、淮夷(今江苏、安徽一带)等国与武庚的联系,断其后援。在周公与武庚大战之际,姜子牙率军绕到殷故都东边,与前来增援武庚的东夷军队遭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部队拼死阻击,终于拖住了武庚援军,为周公击败武庚和三监赢得了时间。双方僵持一段时间后,东南方的淮夷首领突然率兵前来,将姜子牙所率的军队团团围住。姜子牙见势不妙,一面命令队伍全力抵抗,一面派人速报周公。
正在万分危急之时,周公率军赶到,两人合兵一处,力量大增,与夷人在黄河下游展开激战,两天下来,夷人终于露出败象。第三天一早,西周军全部出动,周公、姜子牙都希望在这一天中击败夷人。眼看胜负就要分晓,突然一支队伍杀入,“飞”字大旗迎风飘扬,原来是夷人援军赶到。姜子牙叫来俘虏一问,才知其领军将领是飞廉。此人原是纣王手下一员猛将,商灭后率部投奔夷人。双方战至夜幕降临,仍不见胜负。收兵回来,周公召集众将领商量对策。姜子牙首先说道:“飞廉部下多为夷人,而夷人真正痛恨的是殷商,现在只不过是受骗而来。我认为,不如先避开敌军锋芒,然后速派使者到夷人各部,晓以大义,并向他们保证,只要不再受殷余孽的挑唆,周人一定既往不咎,与他们和睦相处。夷人辨明利害,了解真象,必不战自退,飞廉岂不成了无臂将军。”大家无不赞同,周公也认为是上策。会后,姜太公命周军趁着月夜,撤到易守难攻的地方扎下营寨,一面派兵筹备粮草,一面派能言善辩之士到夷人中去游说。
几个月之后,一些夷人首领带领本部兵马离开了飞廉,飞廉手下将士越来越少。姜子牙见战机成熟,与周公一起突然发动进攻,飞廉自知不敌,率领殷人旧部向东疾逃,周公和姜子牙率领精锐部队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东海边,飞廉走投无路,部下被全歼,自己也被斩首示众。为绝后患,姜子牙与周公两人又率领大军纵横驰骋,荡平了东方所有叛国,还把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东至东海的广阔土地纳入了周版图。
西周大军征战三年,于公元前1021年凯旋而归。周公大封诸侯之时,鉴于姜子牙文武双全,东征中又立下大功,在武王封赏的基础上加封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今安徽淮南),北至无棣(今山东无棣)”都归齐国所有,同时授予他征伐“五侯九伯”之权。东征之后,姜子牙东归治齐,继续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大各方面改革的力度。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齐遂为东方强国,成为周朝强有力的东方屏障。
相传他东归后,利用空余时间总结平生所学及心得,写成《六韬》。由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组成,以周文王、武王与姜子牙对话问答的形式写成。前两卷侧重于阐述战略问题,后四卷多论述作战指导的若干重要原则和战术问题。也称《太公兵法》。因此,他被誉为是“兵家鼻祖”。综观《六韬》,即着眼于战争的根本性质,立足于仁德与道义,又细致讨论了各种具体环境、具体条件下的战争方略,既有政治基础,又有权谋奇计,既有为君为将之道,又有选将观人之术。它对军队的指挥机构组成和职责分析,在古代兵书中更是独树一帜。这是一部全面论述战争和战略、战术的书。《六韬》对后世有重大影响,历代名将多次运用其中原理,后世兵书中也常常引用其观点和字句。后来,辅佐刘邦得天下的大谋士张良,就是因为熟读了《太公兵法》,才使他成为一个足智多谋的“智囊”。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评价道:“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赞叹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作者点评】
姜子牙作为一个军事家,不仅著有《六韬》兵书,而且在战争中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武器效用,在牧野之战中,大破纣军,战车的发明与使用,虽自殷代开始,但大规模运用以及高度发挥突击性能,似以此次作战为首。这对于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各诸侯对战车的重视,有莫大的启示。他辅佐文、武王及成王,功劳卓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灭商后,他被封在齐地,建立了诸侯中的第一大国——齐国。姜太公钩鱼,愿者上钩。实际上是一种待价而沽的作法。比起主动推荐略逊一筹。毛泽东借用《封神榜》里的神话故事说明姜子牙的能耐,其实,姜子牙之所以拥有天下无敌的本领,创下千古伟业,乃是刻苦学习的结果,非神仙所赐。
西周时期,尚未设相。然而,为帝王宰辅者,实有其人,可谓名虚而事实。姜子牙、周公旦等如是,且其襄助周武王灭商,赞画军务,谋定夷蛮,收服四方,使姬周王朝一统天下,实在是功高誉远,彪炳史册。
(刘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