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脸谱:我们时代的集体记忆
12902900000013

第13章 1956年:跑步前进!

人物一:集体赛跑中走路的人——史来贺

他的成功来源于冷静的思考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带领刘庄人20年,把旧社会“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粮。逃荒把饭要,忍痛卖儿郎”的地方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中 原首富村”。

1956年,河南新乡决定将下属的夏庄乡的21个初级社合并成1个高级社,并提名该乡刘庄村的史来贺担任这个高级社的社长。

上级青睐史来贺的原因很简单,史来贺是著名劳模、农业合作化的积极领导者。

史来贺所在的刘庄是当地出了名的“佃户村”、“长工村”。“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粮。逃荒把饭要,忍痛卖儿郎。”1952年秋季,连降大雨,刘庄村眼看颗粒 难收,村民们准备外出逃荒。史来贺和党员干部一起做群众工作,劝说老乡留下来抗灾。他带头改水排涝,抢种萝卜、蔓菁,同时烧砖瓦、磨豆腐、做粉丝、到黄河滩割草,开展多种经营。 到了年底,刘庄人不仅没有闹饥荒,家家户户还吃上了白面馍和饺子。年仅21岁的史来贺被大家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时,史来贺立下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

从1953年开始,史来贺把眼光投向黄河改道在刘庄留下的荒沟荒地。他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20年把一块块的荒地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 稳产田。同时,史来贺改进棉花种植,使刘庄皮棉平均亩产量达到当时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在一线劳动中,史来贺切身认识到了合作生产的好处,发起成立了农业初级社。

可当上级要把刘庄的初级社并入高级社并让史来贺出任社长的时候,史来贺没有同意。他觉得1956年还不具备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的条件,把全乡所有村庄合并为一个高级社不利于农业生产 ,还不如现在以村为单位开展生产。结果,夏庄乡敲锣打鼓,万人宣布夏庄乡高级社成,社长史来贺拒绝到任。相反,史来贺在刘庄把初级社推进为高级社,坚持以村为单位的“小生产”。 上级愤怒之余,拒绝承认刘庄高级社。

也巧了,1956年出现了多年不遇的涝灾。刘庄村民齐心协力生产自救,不仅挺过了困难,年终收获还有增长。而夏庄乡高级社,人心涣散,管理不到位,在大灾年里遭受了大损失,不得不恢 复为以村为单位的小社。史来贺的判断是正确的。

1956年,全国轰轰烈烈全力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各地上马高级社。史来贺可能是极少数抵制这股浪潮,实事求是组织生产的基层干部之一。他的成功来源于冷静的思考和求真务实的作风。 在之后的动荡年月里,史来贺都坚持了可贵的品质。夏庄公社曾派人坐镇各村,指挥“小麦高产放卫星”,荒唐要求每亩地挖地三尺,上粪100车、下种150公斤,实现亩产小麦7.5万公斤。 史来贺抵制了坐镇刘庄的工作组,只同意拿出3亩地搞试验,最终没有造成大的损失;针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时髦口号,史来贺说:“咱农民没苗咋吃饭?谁要草就 叫他吃草好了,咱要除草留苗。”尽管大环境动荡,史来贺顶住巨大压力坚持生产,带领村民办起了养殖场、机械厂、面粉厂、食品加工厂、华星药厂等,使刘庄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工养 农、全面发展、农工商并举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之后,有人要求家庭联产承包,分包村里的财产。史来贺认为刘庄和其他村庄不同,刘庄经济已经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如果划分实力雄厚的集体经济,反而会破坏生产。最后, 刘庄从实际情况出发,兼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把农、牧、副、商、工等统一起来,实行“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惩联产”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如今,刘庄成了远近闻 名的“中原首富村”。

2003年4月,史来贺在河南新乡逝世。

人物二:“努力向学,蔚为国用。”——李四光

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

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

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

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横在社会主义工业化面前的一头大拦路虎就是:缺油。

蓬勃发展的中国工业迫切需要“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的支撑,但当时的中国是个贫油国。除了西北地区有几口小油井外,中国石油基本依靠进口。也就是说,崛起中的工业大国中国是 靠外国石油“输血”维持着的。怎么办?

让人泄气的是,国际地质学界一致认为中国的地质结构决定了这块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下并没有蕴藏石油。

1956年,不信这个邪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率领科研人员和石油工人,开展了石油普查勘探工作。

李四光,蒙古族,原名李仲揆,1889年生于湖北。14岁那年,李仲揆报考武昌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小李仲揆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发现后赶紧修改,“ 十”改成“李”还算容易,可这名字不能叫“李四”吧?李仲揆灵机一动,干脆在“李四”后面加了一个“光”字。没想到,“李四光”的名气越来越大,李仲揆干脆以此名面世了。

李四光是那个年代中国少有的世界级学术大师。他留学日本、英国,常年奔波野外进行田野调查,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学术成果斐然。他创立了地质力学,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 ,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李四光结合自己的理论和中国实际,分析得出中国大陆一定有石油。中国贫油的结论虽然在学理上被推翻了,可还需要现实的支持。中国根据李四光的研究 ,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亲自主持探勘活动,短期内成功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这些油田都是储量丰富、质量上乘的良田,每 年开采的石油数量不但解决了国家建设的燃眉之急,足够中国自用,一度还能出口石油。“中国贫油”的帽子,在李四光和石油工人的共同努力下,被甩进了太平洋。李四光功劳卓越。

任何一个科学家要想取得辉煌的事业功绩,都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李四光在民国时期没有取得辉煌的成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仅验证了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还为国为民作出贡献,就 很能说明问题。他的个人经历在近代科学家中也很有代表性。近代中国科学家都是怀抱科学救国梦想,希望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救国强国,结果屡受打击的一代人。1904年,李四光公派日本留 学,就加入同盟会,是年龄最小的会员。1949年李四光在英国,获知当选第一届政协委员,不顾国民党方面的层层阻拦,于12月启程秘密回国。他的选择是多数科学家的选择。回国后,李四 光担任地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领导职务,主客观条件和大环境都有利于他的科研实践。这才最后成就了“李四光”三个字的闪光威名。

李四光把“贫油国”的帽子从祖国头上摘掉,既是他的胜利,也是中国的胜利,更是科学家个人和大环境相结合的完美产物。

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年纪和劳累原因,身体越来越差。但他还是热情地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年度人物

“跑步进入社会主义!”这是中国人在1956年的响亮口号。人们敲锣打鼓,欢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月15日,北京市的工人、手工业者、士兵、学生和市民等超过2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庆祝北京市农业、手工业全部实现合作化。人们兴奋地交谈的,唱歌 红色歌曲、扭着秧歌,欢庆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夜;入夜,长安街鞭炮声不断,天安门上空也升起了礼花。后来有部表现公私合营内容的电影,取了天安门广场欢庆场面的意境,命名为《不夜 天》。

在欢庆的场面中,昨天的资本家们也和其他人一道载歌载舞,发自内心地庆祝自己的工厂实现了公私合营。他们普遍认同了新的制度和经济管理模式,并且认为计划经济模式能给国家和工厂 带来好处。资本家家族,尤其是接受了新式教育的资本家子女们,更多的是在欢呼通过公私合营可以褪去“剥削”的色彩,成为和工人们一样“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是社会新价值观潜 移默化的成果。

到1956年底,全国农村入社户占总农户的96.3%;90%以上的手工业劳动者加入合作社;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 料的公有制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据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的确值得庆祝。那么巨大的经济变革并没有造成中国经济的破坏,没有打击工人的积极性,甚至没有打击资本家的积极性。相反,国家通过改造,充分利用了国家力 量和企业本身的资源,在五十年代前期极大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发展,让国家和企业都从中受益了。中国社会是在平稳且期待中完成“三大改造”的。这和其他国家类似的国有化或者经济变革 产生社会动荡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三大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显露出了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的苗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造后产生的大批公有制企业也逐渐出现企业活力降低、职工吃大锅饭等问题。五十 年代时有个笑话,借一个餐厅服务员的嘴说了一番话:“新社会好了,我们妇女地位也提高了,同是当女招待,可受气的换了。打我参加工作,我就没给过吃饭的人好脸子,爱吃不吃,不吃 就滚,谁也没请你来。……甭说顾客动手动脚,他就是稍一皱眉,我手里这盘菜就敢扣他脸上!”国营企业门难进嘴难开,冷脸冷屁股都露了出来,这一露就露到了改革开放后。

1956年还提出了“反冒进”的口号,来遏制变革过程中出现的单纯追求速度、工作不细致等问题。史来贺就用实际行动抵制了本地不切实际的冒进行为。

大史记

2月,白雪皑皑的莫斯科召开了苏共二十大。一天夜里,赫鲁晓夫召集代表们做了一个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秘密报告传入中国后,在高级干部和专家学者中流传。中国政府对苏联批判 斯大林的行为持保留态度,基本是一分为二地看待斯大林和他的模式、他的时代。在实践中,中国开始纠正从斯大林模式中学来的部分不当做法。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就是在当年提出的。《人民日报》在7月1日由6版扩至8版。扩版后的7月份,《人民日报》在“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的思 想指导下发表了120余篇批评稿。如果说党报的改革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有距离的话,普通老百姓直接感受最深的可能就是当年提出的“人人穿花衣裳”的口号。政府提出这个口号一方面是 社会环境有所宽松,更重要的是显示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成果。人们的服装一改往日军装、中山装、列宁装一统天下,满大街灰色、蓝色和绿色的场面,出现了新样式新色彩。女性服装的变 化最大,花色布拉吉成为时尚,一度沉寂的旗袍以改良版重新出现。1956年的旗袍款式简洁,腰身宽松,很少用刺绣、镶滚等装饰,面料以棉为主,少用丝毛织物。妇女们将改良旗袍穿在里 面,搭配背心、毛衣、列宁装、军便服等。我们看那时的妇女旗袍照片,既大方得体又透着健康向上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