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脸谱:我们时代的集体记忆
12902900000026

第26章 1967年:样板戏年代

人物一:天天唱样板戏——丁立钢

1967年6月开始,丁立钢所在的红卫兵演出队每天演出。没有演出费,只有三毛钱一场的宵夜费。“小语录、纪念章,四个菜一个汤”,就是对演出的所有回报。

北京城出生的丁立钢从小就跟着大人听京剧,学会了几段戏,有时候还跟邻居们一起唱。所以到1959年夏天报纸上刊登北京市戏曲艺术学校招生考试广告,10岁的丁立钢心里就活动开了。跑 回家跟父母一说,父母还有旧社会思想,觉得当“戏子”社会地位低,不同意孩子考戏校。丁立钢就偷了户口本,上学校报名考试去了,结果考中了。

进了戏校后,一群孩子才知道舞台上的光鲜需要多大的幕后辛劳。从劈叉、拿顶、撕腿、下腰的基本功练起,好多同学都累哭了,有人打了退堂鼓。丁立钢也哭过,但是偷偷哭,不出声,怕 别人知道了笑话。到1961年,倔强的丁立钢已经能在戏校的演出中唱《文昭关》中的伍子胥了。那是在北京日报上登广告、在西单老长安大戏院的公开演出,丁立钢还上了报纸,是正儿八经 的“角儿”。

北京戏校的学习和表演生活在1964年发生了转变。那一年,北京举行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之后北京戏校全改教现代戏了,教学内容中只保留了传统戏的一些选段。传统戏不让演了,丁立钢 等人只好改演现代京剧。十年浩劫开始后,中国戏校成立了《红灯记》红卫兵演出队,北京戏校成立了《沙家浜》红卫兵演出队。学生们组成的演出队,只唱“样板戏”。

丁立钢记得1967年4月,北京戏校红卫兵演出队的部分同学在天安门广场隆重宣誓,然后徒步向湖南韶山进发。走了20多天,队伍走到河南河北交界的地方,接到命令让返回北京到人民大会堂 开会。于是,一溜人又都回来参加了5月底的大会。大会决定密集推出样板戏,演出单位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白毛女》、《红 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8个样板戏团和中国戏校、北京戏校两个红卫兵演出队。

能够接受这么“光荣的政治任务”,年轻人们都很激动,很兴奋。他们很快就接受了军代表管理,每个人领了一套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演员们多数时间都穿军装工作、开会,穿着军装演 出,一集合一片绿,特别有气势。当年,能够进入“样板团”唱样板戏的演员都是“同志”,是政治可靠的象征,地位像解放军战士一样崇高。演员们就是不拿枪的战士,身穿军装走在大街 上特别神气。

从6月开始,丁立钢和队友们开始天天演样板戏,去部队、驻军院校,远的还去过天津和唐山。他演《沙家浜》里的刁德一、《红灯记》里的李玉和,都是主演。地方的接待很热情,虽然没有 演出费,但发小语录、纪念章和四个菜一个汤的伙食。随着物质匮乏的加剧,这样的伙食或者几毛钱的补贴,对样板戏演员来说也很有吸引力。

1971年,丁立钢被分配到了北京市京剧团。现在他已经退休在京,回忆起1967年的样板戏演出时光“确实觉得很光荣,穿军装、演样板戏,还有礼品(部队赠送的),当时真是觉得挺美”。

年度人物

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的评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确定8部作品为样板戏。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 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这些样板戏表现的都是革命题材,都进行了传统戏剧和外国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探索。每部戏必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主线,人物以其阶级归属 、政治态度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正面人物身上集中了所有的优点,而恨不得把所有的缺点都堆到反面人物身上去。在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样板戏占据了大量中国文艺资料,获得前 所未有的推广普及,并衍化为其他文艺形式,比如舞台电影、唱片、图片等等,在全国放映发行。三百多种地方戏曲剧种还对样板戏进行了移植。样板戏被神化,在复制和移植过程中严格要 求不能走样。

在文艺创作枯竭和文艺生活枯燥的十年浩劫期间,曾有“八亿人民八个戏”的说法。样板戏经反复强制性播放,深深引入中国人的头脑,就连不懂戏剧的老农也能哼哼几句。丁立钢的经历是 样板戏强势年代的一个缩影。

样板戏的思维被推广到了其他生活领域。比如“语录歌、语录操”在浩劫初期兴起。有人把毛主席语录的只言片语谱写成歌曲,叫“语录歌”;又给毛主席语录配上体操,叫“语录操”。又 集会时,人们边唱革命歌曲边手舞足蹈,以表达对毛主席的“忠心”,称之为“忠字舞”。“忠字舞”逐渐发展成一个复杂繁琐的仪式,人们手捧(毛主席语录》,胸佩毛主席像章,边跳边 唱流行的《心中的红太阳》、《万寿无疆》、《万岁!万万岁》等几首歌颂毛泽东的歌曲。而且“跳好跳不好是水平问题,跳不跳是对毛主席忠不忠的立场问题。”至于那些“革命对象”, 自然是没有权力跳忠字舞的。于是,神州大地、长城内外,男女老少群起舞蹈,蔚为壮观。此外,还有“样板作家”、“样板诗人”、“样板钢琴演奏家”等等。进入70年代后,“语录歌、 语录操”、“忠字舞”等逐渐消停了下去。

凡此种种,我们都可称之为“样板戏年代”的表现。

大史记

1967年9月5日,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赞比亚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修建坦赞铁路的协定。中国提供10亿元人民币长达30年的无息贷款援助。1976年7月,横贯东非高原、跨越裂谷天堑、连接东 非和中南非的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简称坦赞铁路)胜利建成。坦赞铁路是中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伸出的无私援手。在工程建设中,铁轨一度告急,中国甚至将国内的铁轨运去,保证 了工期。除了硬件外,中国还输出了管理制度和经验。中国铁路的安全规章被翻译成英语,经中国人的口逐条教给坦桑尼亚当地工作人员掌握。有的当地员工缺乏劳动纪律,经常发生火车开 到一半,信教员工下车做祷告导致整体线路停运的情况。中国人就向他们强调劳动纪律。可见,坦赞铁路的成功建成和维护倾注了中国多大的心血。坦赞铁路是中国最大的援外项目。根据解 密的外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中国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经济援助。1973年以后,中国对外援助逐步和国力相结合。

1967年,国家陷入浩劫的同时,也在6月17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同年11月19日,香港第一家免费电视台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无线电视或TVB)首播。TVB成立前,香港只有一家收费电 视“丽的映声”,看电视是上层社会的奢侈行为。几乎没有什么娱乐的香港青年人常常会到凉茶铺花1毛钱点一杯凉茶,耗着看粤语长片。TVB的发展改变了香港人的娱乐方式,拍摄出了一大 批经典电视剧,捧红了一大批影视巨星,被称为“巨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