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一:从女工到工程师——尉凤英
她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她们3个孩子靠打零工、挖野菜、要饭,艰难度日。在旧社会,她从来没有吃饱饭的感觉。有一年春节,家里几乎揭不开锅,母亲在垃圾堆里捡了3个鱼头给做了个 汤,全家就算过了年。解放了,能吃饱了,有工作了,她总觉得身上有股使不完的劲:“没别的想法,就是要报恩!”
1953年1月27日,20岁的尉凤英进入东北机器制造厂当了一名学徒工。一上班,尉凤英就对师傅说:“您分配我干啥都行,我有力气,不怕脏,不怕累!”
对于尉凤英那一代人来说,成为自食其力的工人是光荣、自豪,值得为之全力奋斗的事。
东北机器制造厂是一家大型的军工企业,尉凤英每天天不亮就来车间给机床挂皮带、上油,为师傅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师傅操作时,她细心观察,不懂就问。入厂3个月,尉凤英就能独立操作 机床了。当时妇女的地位虽然提高了,但在一线工人中女工比例还很小。即便有,绝大多数女工在结婚后都要离开一线。1958年1月1日,尉凤英结婚了,但她没有离开生产线;结婚后很快怀 孕了,她依然不想离开一线。为了掩饰怀孕迹象,尉凤英做了件肥肥大大的衣服把自己套起来,每天照常拼命地干活。直到生产的那一天医院电话通知车间,多数工友才知道尉凤英怀孕而且 生产了。工厂允许哺乳期的女工每天给孩子喂两次奶。可尉凤英觉得这要占用两小时工作时间,一年下来等于少干两个月的活。她咬咬牙,说服婆母给孩子喂牛奶。结果,尉凤英的两个孩子 都是喝牛奶长大的。
这就是50年代初期的女工形象:迫切要证明女性的价值,热切投身于生产和工作。这是和共和国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和妇女地位的提升相一致的。可中国传统文化对妇女家庭角色的要求并没 有弱化,女工们不能放弃家务劳动和妻子及母亲的角色。所以,她们拥有了内外双重角色,自愿且无意识地承担了双重压力。
尉凤英的特别之处在于她不仅成功完成了劳动任务,还在于她做出了巨大的科技革新。抗美援朝期间,东北机器厂承担了繁重的支前生产任务。尉凤英加班加点,还不能保证完成任务,有时 为了抢进度还生产出了次品废品。怎么办?只能用巧劲提高生产效率。她看到下线的产品和切削下来的铝末混在一起,工人们还得用手将产品分拣出来,就琢磨着如何实现产品和铝末自动分 离。她走路想、睡觉想,吃饭时一手端碗一手用筷子沾着菜汤在饭桌上画图,最后吃睡在车间,不分昼夜地实验,终于受筛沙子的启发造出了半自动搬把和自动分料器模型。尝到甜头后,尉 凤英科技革新和发明的劲头越来越足,从1953年到1965年,共搞成技术革新177项,其中重大技术革新58项。1964年,仅仅夜校毕业的女工尉凤英被命名为“工人工程师”。
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尉凤英迅速成为全国知名的模范。1965年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向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学习》;尉凤英两次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是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77年,尉凤英主动申请回辽宁工作,得到中央批准,回乡担任某厂副厂长、工会主席,1993年退休。
人物二:五十年风雨无阻的坚守——党素珍
有人说:“这水好甜呀,嫂子,以后你就给我们送水吧。”党素珍郑重地回了一句“行!”就为了这一个字的承诺,党素珍在杜儿坪矿井口处坚持为工人免费服务50年。许多工人在上班的第 一天就喝上了党素珍的热水,最后又是喝着她的水退休的,而党素珍却还坚持在井口。据粗略统计,党素珍50年来挑水30余万担,缀扣子30多万粒,缝补衣服60000余件、手套1200000副、安 全帽100000余顶,修补雨鞋20000多双。
1953年的一天,18岁的党素珍提着一壶水,拿着水杯,步行5公里来到山西西山煤矿杜儿坪矿井口处,等候下井的丈夫李万义升井。
党素珍在井口看到的景象,深深刺激了她,改变了她的人生。她看到那么多工人开山炸石头,打洞挖煤炭,一钻进山肚子就是一整天不出来,出来后都累得东倒西歪。她原本是疼惜丈夫在井 下累了一天,一定又渴又饿,所以来送水的,现在热情地把水分给工友们喝。工友们纷纷表示感谢。有人说:“这水好甜呀,嫂子,以后你就给我们送水吧。”党素珍郑重地回了一句“行! ”
就为了这一个字的承诺,党素珍在杜儿坪矿井口处坚持为工人免费服务50年。
每天早晨4点党素珍就出发了。她挑着一担开水,步行5公里来到井口,为上早班的工人送上一碗开水。后来矿上的交通改善了,党素珍不需要起那么早了。可她还是坚持4点起床,早早赶到矿 上,清扫公厕。夏天,党素珍顶着烈日给矿工捧上清凉去火的绿豆汤、桔子水;冬天,党素珍冒着寒风熬好姜汤、鸡蛋汤,煮好红糖水,递给矿工们。党素珍还主动宣传安全生产,准备茶水 的同时还放广播、放录音,说自编的快板,提醒工友们注意安全。看见哪个工人的衣裳破了,她就拉住缝上几针,临走不忘提醒:“下井要注意安全,大妈在坑口等你平安回来。”党素珍还 负责矿上的阅报栏,瞅准工人下井间隙更换当天报纸,常常忙得连自带的午饭都没时间吃。下午4点,党素珍回家了,顺便清理沿途的10多个厕所。五六点钟到家后,党素珍也不闲着,爬坡上 梁、走家串户地做工人们的思想工作、劝慰后进工人、调解家庭矛盾,有时候也帮矿上做一些程序性的工作。夜里八九点,党素珍终于回家了。可她吃口饭,就开始为第二天的录音、标语、 米汤忙开了。
许多工人在上班的第一天就喝上了党素珍的热水,最后又是喝着她的水退休的,而党素珍却还坚持在井口。矿工们亲切地称呼党素珍为“党妈妈”。党妈妈的那双手总是很黑,一到冬天就裂 满了口子。就是这双手每天烧十几担开水,供应矿上上千名工人。50年来,她用坏了3个保温桶、电热水桶,12台录音机,两台卡拉OK机,300多盘磁带,两个麦克风,5个扩音器……这些东西 加上她制作的16块宣传黑板,每年订阅的十几分报纸,都是党素珍自己掏的腰包。她每年为此支出不少于2000元。
千万别以为党素珍家里很富裕。老人家一辈子没有工作,家里7口人只靠丈夫在矿上的收入生活,家境贫寒。但更大的困难是她要独自面对旁人的不理解和讥讽,甚至嘲笑、诋毁。动乱年代, 有人要“批斗”她;市场经济年代,有人劝她向矿工收费服务,党素珍都挺了过来,坚持原来的做法。
2004年的一天,和往常一样在井口忙碌的党素珍突然昏倒,送医院诊断是患脑梗塞,从此半身不遂。党妈妈这才不得不告别了井口。据粗略统计,党素珍50年来挑水30余万担,缀扣子30多万 粒,缝补衣服60000余件、手套1200000副、安全帽100000余顶,修补雨鞋20000多双。
党素珍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妇女的善良坚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无数像她这样不知名的妇女承担了我们社会的运转和进步。党素珍的形象是跨越年代、地域和种族的。
人物三:新中国第一次普选的见证者——许崇德
经过工作组坚持不懈的上门讲解,就连住得最偏远的村民也都记住了选举,知道过几天要参加选举。许多人第一次在大红纸上(选民公布榜)看到自己的名字,兴奋得不知道手往哪里放。50 年后,一位当年参加选举的老乡,在家里翻箱倒柜,颤颤巍巍找出了一个蓝色的土布包裹,再一层层打开,露出了一张1953年的选民证。
1953年3月1日,中国颁布实行了《选举法》,中国第一次全国普选开始了。
任何“第一次”的事情都困难重重,更何况是全国范围的普选。选举进入中国是民国之后的事情,民国期间举行过几次选举,但都受到性别、财富、民族和教育程度等限制。即便是有限的几 次失败选举,比如民国初年的国会选举、国民政府的国大选举,都出现了各种问题。各地方因为竞争选举,激起风潮,有的强夺票箱,有的捣毁投票所,有的暴行胁迫,更有买票卖票,种种 坏法乱纪的事情,层出不穷。难怪当年袁世凯担心:“诚恐我国民欲藉此选举以求幸福者,将因此选举而得奇祸。”如何保证1953年的选举顺利成功,选出能够真正代表民意民心的第一届人 民代表大会,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