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在曾国藩那里,其次是一种坚忍的毅力与品格。从挺经的角度看,是不仅要挺住,还要挺过去。
第一,是要挺住。曾国藩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曾经说过:“古来大有为之人,每于艰险之时,坚忍支撑得住,可做非常事业。”(《曾国藩全集·书札》)这就是说要挺得住。
曾国藩当年初办团练失利,长沙受辱,凭一句“是男儿,打脱牙,和血吞”的名言忍下一口气,退守衡阳练兵,居然痛定思痛,发奋图强,练出了一支17000人的湘军。咸丰皇帝得知他练出湘军来,连下四道圣旨催他出山作战。曾国藩却知道越是“艰危之局”,越要“将躁急郁迫之怀扫除干净”(《曾国藩全集·书札》),所以他忍住,挺住,虽然不断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嘲讽与非议,坚持不练好兵,绝不出山。
这时,他的老师吴文镕被困湖北,希望他能出兵救援。曾国藩知道太平军在湖北势大,自己兵未练好,出兵也是必败,与其所有的努力必定会付诸东流,还不如忍住等待最好的时机。所以他宁肯反复写信向老师说明情由,也决不贸然出兵。最后吴文镕回信说理解学生的一片苦心,反而劝他一定要坚持、坚忍下去,不要为情势擅自改变自己的原则与主张,并认为最终能挽救天下局势的一定是他这个最倔强的学生曾国藩。吴文镕最终战死湖北黄州(今湖北黄冈)。
吴文镕是清政府的重要人物,他是曾国藩的老师,也是曾国藩政治上的后台。曾国藩倔强到宁肯眼睁睁看着老师战死,还要坚持住“兵不练就,绝不出山”的底线,这种倔强真不是一般的能挺!
先是自己最敬爱的老师战死,紧接着轮到自己最心爱的学生了。曾国藩之所以能办出湘军来,得益于自己最心爱的一个学生江忠源。江忠源是个非常讲义气的人,曾经有湖南同乡在北京病故,当时江忠源在北京,他不仅在其生病期间尽力看护,还在其死后,孤身一人千里迢迢护送灵柩回乡。所以当时北京流传一句话,叫“包写挽联曾国藩,包送灵柩江忠源”。二人一个挽联写得好,一个义薄云天,又刚好是师生,所以名传天下。
江忠源是湖南人中最早办团练的,曾国藩的湘军就是在江忠源办团练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所以当时又有人说:做学问,曾国藩是江忠源的老师;办团练,江忠源是曾国藩的老师。后来江忠源在安徽庐州(今安徽合肥)被困,他并没有主动向老师曾国藩求救,而是咸丰皇帝舍不得江忠源,下令曾国藩速救江忠源。曾国藩还是因为湘军尚未练成,坚决不肯出兵,最后眼睁睁看江忠源战死庐州。事后曾国藩满心悲痛,却也倔强地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事实上,从军事史的角度看,后来学者普遍认为曾国藩当时倔强地不救自己最敬爱的老师和自己最心爱的学生,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这就是他的倔强,他的挺得住。
第二,真正的坚忍,不仅要挺住,还要挺过去,挺到底,挺到成功。
这一点才是曾国藩的过人之处。他一生挫折之事、艰难之境不断,可他始终能“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把坚忍的品格“挺”出生机和活力来。
我们粗略地总结一下,曾国藩自出山办团练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要不停面对的主要有三大难:
一是军事上的挫败,二是官场上的失意,三是生理上的痛苦。
军事上的挫败包括挫折与失败。失败是打败仗,他自己总结过,说一出山就有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后来又有三河之败、徽州之败、祁门之败,总之只要曾国藩亲临前线,很少有不败的时候,所以后来他紧张到不敢亲临前线,只能宿命论地坐在后方指挥。挫折是他的湘军总面临断粮断饷的危机,因为湘军属于体制外的军队,所以筹饷、筹粮非常艰难,再加上各地官僚处处掣肘,曾国藩常年为此发愁,以至为此愁白了头。但就是这样的不停地挫败着、挫败着,他居然熬到了最后,挺到了最后,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政治上的不如意就更多了,曾国藩自己就总结过“生平吃数大堑”,至于像“初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继为长沙所唾骂,再为江西所唾骂”这种动不动就被视为官场异类、被官场唾骂的事就更多了。因为他做官标榜“不要钱、不怕死”,平常又以挺经、刚强、倔强自命,所以他在官场风波不断。当皇帝的咸丰咸老板不待见他,那些满族贵族官员也不待见他,甚至很多汉人官员也不待见他,甚至他身边受过他恩惠的一些人也不待见他,像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左宗棠、沈葆桢后来都与他闹得不可开交。可曾国藩在所有人不待见他的目光中就那么我行我素地走了下去,最后还是“撑着两根穷骨头”走到底,一生清廉自守,一生洁身自好,最终“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让所有不待见他的人彻底服了气,成就了晚清所谓“做官要学曾国藩”的神话。
最能体现曾国藩“挺得住”的还是他与疾病抗争上的坚忍。曾国藩一生患有严重的牛皮癣顽疾,严重到甚至发生了让他晚节不保的纳妾公案,这一点我们在上册里已经详细分说过。就在这种煎熬中,他依然南征北战,甚至还对此谈笑自若。有一次他在战况紧急之时与自己手下大将李续宜谈到自己最近频频发作的顽疾时说:“敝疮亦小愈,然手不停搔,颇以为苦。郑板桥有言:‘隔靴搔痒,赞亦可厌;入木三分,骂亦可感。’阁下既吝此‘隔靴’之赞,鄙人自当此‘入木’之爬。何如?何如?”(《曾国藩全集·书札》)
把每天抓得鲜血淋漓之苦自我调侃为“入木三分之爬”,这种病痛中的诙谐与幽默,大概也是他“明强挺经”四字的最好诠释了。
最后,倔强于曾国藩,更是一种坚韧的意志与精神。这就与曾国藩所说的“立志要倔强”有关了。
倔强不论是不服输的性格还是坚忍的毅力,都是在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时做出的反应,所以曾国藩家训中曾有一句名联,说:“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得空闲之光阴!”但是曾国藩在家书中还说过一句话,他说:
“圣贤之所以为圣,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曾国藩全集·家书》)
这里的“大难磨折”就不是一种环境,而是一种命运了。命运中注定要有苦难,面对这种苦难的命运,能做出精神的准备,并因此具备坚韧意志的人,就真正具有了可以成圣成佛的大智慧。
所以他教育学生时又说:“从古奇人杰士类皆由磨砺中来。艰巨杂役,磨砺也;米盐繁琐,亦磨砺也。”(《曾国藩全集·书札》)艰难困苦是磨砺,这容易理解;连柴米油盐的生活与繁琐细碎的工作也是磨砺,这就说明曾国藩所强调的倔强不是简单的“对外”的,更是深刻的“对内”的,也就是他所说的“男儿立志,必须有倔强之气”。
所以他说:“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以。”(《曾国藩全集·家书》)这说的就是“立志”的“倔强”而非“胜人”的“倔强”。
所以他在解释“明强挺经”时说:“强字须从明字做出,然后始终不可屈挠。”(《曾国藩全集·家书》)只有明白求强是为立志,是为修身,是为超越自我,而非胜过别人的争强好胜,这种倔强,这种明强,才是真正的“挺经”所追求的“刚”。
我们还是来看看曾国藩他自己是如何以倔强之意志、坚韧之精神来成圣成佛的吧。
1854年,曾国藩在湖口被石达开杀得大败,水师精锐尽失,曾国藩情急之下,继靖港之后,二次投江自杀,幸被手下救起,得以不死。曾国藩既遭惨败,又不得不面对惨败后的军事问责。尤其是他自起兵以来,短时间内,一败于岳州,二败于靖港,三败于湖口,可谓屡战屡败。尤其是湖口之败后,在连败之下,甚至很多幕僚都辞别而去,因为大家对他没有信心了,觉得清政府也会因此而轻视他,再跟着他混也没什么前途了。
曾国藩是个讲血诚的人,他虽然惨败,却绝不会像绿营的那些腐败分子一样欺上瞒下,所以他在给咸丰皇帝的奏折里也坦陈自己的失职,把屡战屡败的惨状一一交待清楚,等候朝廷的责罚与处置。
曾国藩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不论是他自己写过的公文或文章还是别人代拟的公文或文章他总是会反复地多读几遍,尤其是在公文发付驿传之前还要再看一遍。就是因为这个好习惯造就了文章大家曾国藩,也造就了以立志倔强而扬名的曾国藩。
曾国藩把给咸丰皇帝的这封请求处置与责罚的军事汇报奏折最后又看了一遍的时候,他突然提起笔来在奏折上又改动了一下。就是这个小小的改动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曾国藩,也使得咸丰皇帝在看完曾国藩的奏折后不仅没有责罚他,还特别下旨劝慰他。要知道咸丰向来不喜欢曾国藩,他刚上台就被曾国藩当廷一顿批评,弄得他恨不得要杀掉这个不知好歹的儒生,后来曾国藩回乡练兵,又几次抗旨不出兵,弄得咸丰对这个倔强的儒生讨厌得很。现在曾国藩连吃败仗,主动要求责罚,咸丰皇帝会因为这篇奏折上改动的几个字就对曾国藩如此改观吗?这几个四两拨千斤、一句动乾坤的字到底是怎么改的呢?
其实很简单,也很有名,曾国藩把奏折里自己“屡战屡败”四字改成了“屡败屡战”。
当然,也有说法是曾国藩手下的谋士替他出的主意,但不管是有人出的主意,还是曾国藩的自我行为,这四字一改,境界立刻大不相同。屡战屡败只是客观的表述,而屡败屡战却一下成了某种精神的展现!什么精神呢?就是那种倔强的、不服输的、坚忍而又坚韧的精神的展现。咸丰看后非常感动,难得地理解了一回曾国藩的一片忠心。世人知此也大多赞叹,说曾文正不愧是儒家修齐治平一完人!
这让我不由想起一个心理学词汇,叫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通过动物研究实验得出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况。他先是把狗关在笼子里,铃声一响,就施以很难受的电击,狗又逃不出来,只能忍受电击。当成为习惯之后,他在铃声响前把笼子打开,然后铃声一响,但在铃声响后到施以电击的这段时间里,狗宁可呻吟着准备接受痛苦也不愿逃出笼子来。塞利格曼称这种因为经常失败所导致的对自我的放弃叫做习得性无助。后来他又通过很多其他的试验方式证明大多数人身上也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这种心理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在反复失败面前因对环境的恐惧最后延伸到对自我能力的怀疑,最后导致对自我的放弃,它的表现就是对命运与挫折的无奈与无助。
毫无疑问,“屡战屡败”这个词序中隐含着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但调整一个顺序,“屡败屡战”这个词序就完全颠覆了这种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的本质不是对恶劣环境的恐惧,而是对失败命运的恐惧,所以曾国藩的屡败屡战颠覆了它,自然就是一种对命运、对自我的超越,所以他所说的倔强,能从性格上面对困难的“不懦弱无刚”上升到对自我超越的“立志的倔强之气”。
所以曾国藩在家训中对“男儿立志须有倔强之气”有一段系统的阐述说:“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从倔强二字做出。吾兄弟皆禀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曾国藩全集·家书》)
功业之道在倔强!文章之道在倔强!孔孟之道在倔强!励志之道在倔强!
这样的倔强绝不是与人争强好胜的逞强,更不是血气方刚的匹夫之勇,也不是简单的不服输、不低头的性格,它的内涵就在于励志奋发、坚忍坚韧、屡败屡战。
后来,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主政,袁世凯为李鸿章的政敌翁同龢当说客,劝李鸿章退位让贤,被李鸿章一顿臭骂。把袁世凯骂走后,李鸿章对当时在场的吴永说:“我偏不退!当年我老师教我挺经,这次倒可用上,我倒是要和他们挺着,看他们如何!”(吴永《庚子西狩丛谈》)看来李鸿章把曾国藩的挺经倔强之法只理解为坚决与对手挺下去,还是没有尽得曾老师的真传。
对明强挺经之“倔强”,还是曾国藩自己的一句名联说得最为透彻: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在《荷马史诗》中,有一位世间英雄叫西西弗斯。他以人的勇气与智慧嘲弄过神,于是神惩罚他每天要把一块巨石推到一座陡峭的山上。但当西西弗斯用尽一天的力气把巨石推到山顶后,神又让巨石滚落到山下,这样,到了第二天,西西弗斯还要用尽所有的力气再把巨石推上山。如此周而复失,西西弗斯屡战屡败,永远继续着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神以为西西弗斯屡战屡败,永远看不到希望,所以会沮丧,会痛苦,这样就是对他最好的惩罚。
哪知道西西弗斯屡败屡战,他把推石本身当成了一种工作,第一天虽然推到了山顶,但第二天还可以再来推过。当别人以为他会陷入失败的痛苦,他却得到了生命的欢乐!
因为屡战屡败确实痛苦,但屡败屡战确实欢乐!
屡战屡败的人一定会输给命运,屡败屡战的人最终却赢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