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传统与文化
15031900000011

第11章 独树一帜的中国书画艺术(5)

湖笔的产地在浙江湖州南浔区善琏镇。湖笔选料讲究,工艺精细,品种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细的如绣花针,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尖:指笔锋尖如锥状;齐:笔锋撮平后,齐如刀切;圆:笔头圆浑饱满;健:笔锋挺立,富有弹性。湖笔分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类;按大小规格,又可分为大楷、寸楷、中楷、小楷四种。湖笔,又称“湖颖”。颖是指笔锋尖端一段整齐透亮的部分,笔工们称为“黑子”,这是湖笔最大的特点。这种笔蘸黑后,笔锋仍是尖形,把它铺开,内外之毛整齐而无短长。这一带的山羊,每只平均只出三两笔料毛,有锋颖的也只有六钱。一支湖笔,笔头上的每一根具有锋颖的毛都是在无数粗细、长短、软硬、曲直、圆扁的羊毛中挑选出来,具有尖圆齐健,毫细出锋,毛纯耐用的优点。

墨的产生与人类书写或描绘的行为紧密相关,自然可以追溯到极为久远的年代。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一些有关墨的文物陆续被发现,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考古材料为人们大致勾勒出了墨的起源和发展轨迹。

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有用朱和墨书写文字的痕迹,表明在甲骨文上书写的文字,红色是朱砂,墨色是碳素单质,这证明朱砂和墨在殷代就开始被巫人用来书写文字了。在商代石、玉、陶器的表面,也曾发现过墨书的遗存。

秦汉时期是墨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中国古代制墨工艺经历了一个大的变革而进入了成熟期。

到汉代,出现了一个善于制墨的田真,并在这时,宫廷设置了掌管纸、墨笔、封泥的官员。据《汉官仪》载,汉墨重点产地在陕西的汉阳,古称“隃麋”,做官的每月可得到隃糜大墨、小墨各一枚。在湖北江陵楚故城凤凰山的一座汉文帝时代的墓葬中还发现了大小不同的几块人造碎墨,可见在汉文帝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用松烟制墨的技术。

到三国魏时,韦诞(字仲将)以制墨著名于世,被人称为“仲将之墨,一点如漆”。后来人们便认为韦诞是墨的发明者。到了晋代,以胶和墨,质量大大提高。

隋唐时代,制墨更加受到重视,政府设官办厂,产地也由前代的扶风、延州扩展到易水和潞州。墨官中最著名者有祖敏,其制墨之妙名闻天下。到了奚超和奚廷珪父子手里,又总结前人经验,改进前人方法,发明了捣松和胶,制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唐末五代由于战乱频繁,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制墨中心亦随之转移。此后,徽墨雄踞天下,在制墨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宋墨在原料配制、艺术加工、种类品质上均较前大为提高和拓展。宋太宗刻《淳化阁帖》时,拓用澄心堂纸,李廷硅墨,称为无上珍品,大臣得之甚感荣光。尤以宋时,中国文治极度昌明,文人辈出,且竞以书法为重,故视墨尤重,取墨甚严,办墨亦甚精。1977年武进南宋墓出土了半锭叶茂实墨,挺坚如玉,光泽如漆,极为珍贵。说明宋时之墨已至尽善尽美境地,足以辅助大书家、大画家的垂名千古,宋人名迹能流传于今日者,名墨之功实不可掩。

元代,蒙古入主中原,由于因君主皆轻视文事,制墨业未有特别的发展,但尚能待续宋的余风,保持原来的成就。

明代和清代前期是徽墨生产的盛世,墨模图案的绘制和漆匣的装潢制作,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当时的墨模由专家操刀雕刻,运用线刻、浮雕及圆雕等多种技法,着力表现各种山水、人物、龙凤等图案文字。图案往往延请书画名家绘制,如明代的丁云鹏、吴左干等,有的是摹仿前代名家的作品。图案须先在墨模大小的竹纸上绘出,然后将图拓印于墨板上,随后以类似木刻的过程雕刻。为了能圆满地表达各派艺术家不同的风格,在刀法、刻线上或遒劲,或秀润,或粗犷,或细巧,各具姿态。

清则康乾均善书,对于制墨极为注意,故御制各种墨精绝千古。制墨名手有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四大家;曹家尤有名,当时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的传说。但后来人所称道的,只剩下胡开文和曹素功两家了。清代制墨业很盛,墨的质量也好,到光绪年间才开始衰落。

到解放后,我国的制墨业才得到恢复。此后制墨业技术不断提高改进,产量逐渐增加。

宣纸

宣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在上古时代,祖先主要依靠结绳纪事,以后渐渐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来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简牍)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木太笨重,于是便导致了纸的发明。

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1957年陕西省博物馆在西安东郊灞桥附近的一座西汉墓中,发出了一批称之为“灞桥纸“的实物,其制作年代早于西汉武帝时代。之后在新疆的罗布淖尔和甘肃的居延等地都发掘出了汉代的纸残片,它们的年代大约比东汉建初至元兴年间的宦官蔡伦所造的纸要早150年至200年。至献帝时,东莱人左伯又对以往的造纸方法作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纸张质量。他造的纸洁白,细腻,柔软,匀密,色泽光亮,纸质尤佳,世称“左伯纸”。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的丰富,造纸的原料逐渐增多。魏晋以后,人们开始采用藤皮草(稻草、麦秆)、橘皮、桑皮、麻竹、荨麻等材料造纸。东晋时,大麻被用于造纸,这种材料造出的纸质地坚韧洁白、耐水浸,这应该是宣纸的雏形。而真正意义上的宣纸要属南朝时安徽歙县等地出产的一种银光纸,当时梁武帝的咏纸诗“皎白如霜雪,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足以说明当时的造纸水平。

隋唐是造纸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的纸品种和式样都基本形成,且出现了对纸的染色工艺。唐代较有名气的纸有扬州麻纸和以青檀树皮为原料制成的宣纸,还出现了一些新品种,如鄱阳白、澄心堂纸等。笺纸染以颜色,是当时的一大特色,仅四川的蜀笺,就有深红、粉红、明黄等10种色纸。

五代制纸业仍继续向前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此纸“滑如春水,细密如蚕茧,坚韧胜蜀笺,明快比剡楮”。这种纸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宋代继承了唐和五代的造纸传统,出现了很多质地不同的纸张,纸质一般轻软、薄韧,上等纸全是江南制造,也称江东纸。纸的再利用开始于南宋,以废纸为原料再造新纸。

元代造纸业凋零,只在江南还勉强保持昔日的景象。明清时期,我国造纸业继续发展,笺纸、宣纸的制作工艺日趋精湛。在制作工艺上,除施胶、加矾、加蜡、染色、印花、砾光、洒金银等技术,人们还采用豆板、拱花的印刷方法,制造出各式工艺精美的笺纸。清代,宣纸作为主要书写材料,其产地扩大,名目众多。除玉版宣、罗纹纸、六吉纸、夹贡外,还有不少特制纸,如南禹县布纸、湖南来阳棉纸等。到了清代末年,机器造纸技术引入我国,造纸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据史料记载,砚起源于黄帝时代,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它见证了伟大华夏文化的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砚的制作和雕琢水平的不断提高,砚材种类的多层次发展,文化艺术的定向融入,使砚集雕刻、绘画于一身,浓缩了中华民族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的各种信息,逐步从单纯的书写工具变为有相当高艺术品位的观赏品和收藏品。它集历史、艺术、使用、欣赏、研究、收藏价值于一身,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传统艺术,是华夏艺术殿堂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

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用具,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相适应的,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曾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近年考古发现砚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一直可以上推至5500年前黄帝时。

砚是文字产生之后,随着文字交流的频繁和书写中其他工具(如墨、毛笔)的出现而形成的。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砚、墨,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书写砚和人造墨。该砚用鹅卵石打磨成圆饼形,没有一点纹饰雕刻,旁边附有杵棒。质地比较粗糙的墨锭为圆柱形,要用杵棒助研。

砚的显著发展是在西汉时期。西汉砚大多为配置有精致木盒或彩绘漆盒的长方形石砚。从此,砚逐步从实用性的书写工具中脱胎,步入了工艺品的殿堂,玉砚、漆砚、陶砚应运而生,成为汉代人们社会地位和财富的标志。

东汉时期,砚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转折点。在造型上大多为圆形、三足、有盖,有的还附有磨石,其工艺水平较以往有明显的提高,在装饰上采用了透雕、浮雕相结合的手法,三足和边沿及盖还常常刻有动物图案的纹样,如云龙、鸠鸟等。但从实用的角度看,秦汉时期的砚从质到形都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仍处于初创的阶段。

魏晋南北朝到隋统一的三百余年中,瓷器大量出现,替代了昂贵的铜、漆器。圆形三足的青瓷砚,成为魏晋南北朝砚的主要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