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发展”的目标,邓小平用全球化视野和世界眼光看待和设计中国的发展问题,并从战略上思考中国的“持续发展”向题,提出了四种有区别侧重,又是联系和统一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强调要正确认识与处理地区之间不平衡发展问题,实现区域经济或区际间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而增强一国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二是跨越大发展论。强调在世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中国发展,必须发挥后发优势,走跨越式发展道路,“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借鉴一些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三是国民经济台阶式发展论。邓小平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上各国发展的经验,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的发展经验,以世界眼光提出要抓住时机,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认为通过不断创造出几个经济增长率比较高的发展阶段,使国民经济不断上台阶,是能够办得到的。四是经济、生态、社会的整体发展论。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是一个系统的发展思想,是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三者的统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体现。邓小平反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植树造林”、“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把教育搞上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基本观点。可以说,邓小平的发展观体现了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是要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样才能在全球经济的大调整、大竞争、大发展的潮流中,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三、邓小平的全球化视野与现代科技观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一场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与高新科技的发展和运用推动着现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世界历史”日益成为“全球村”、“地球村”的历史,“全球村”、“地球村”迎来了“光与电”的时代。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社会”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开发和利用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其影响涉及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组织结构、资源的重新分配、国家的经济安全等。可以说,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变革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邓小平在1985年指出:“世界新科技革命快速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
我国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视不够,措施不够得力,所以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科学技术还很落后,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有一定_的差距,这种差距集中起来实际是生产力的差距,而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因此,在当代“世界历史”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能否加速科技发展,尽快缩短在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进步、在生产力方面的发展差距,建立对于资本主义具有相对优势的社会主义,进而使社会主义不断巩固和发展并取得最终的胜利,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够实现,真正成为世界强国和经济大国,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从世界历史的每一个变化中寻找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机缘和重点。他既看到了世界科技的变化、我国科技的变化、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存在差距的落后现状,又看到了科技的发展对生产、劳动者、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他结合当代世界的“世情”和中国的“国情”,系统地阐发了他的现代科技观。首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判断,对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邓小平指出:“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由于科技发展,“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邓小平充分看到科技的巨变及其在现代化生产中所发挥出的巨大作用,看到了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其次,邓小平断言,“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告诉我们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世界历史性过程,在世界各国都加速推进现代化的历史时期,中国如果没有科技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力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现代化的实现。这一切都取决于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再次,邓小平以前瞻的视野看到:“下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要求中国重视高科技,发展高科技,迎头赶上高科技时代,要不然就会落后于世界的发展。
最后,邓小平还提出:发展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因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如何抓教育?邓小平从当代世界发展和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可见,邓小平是把中国的科学、技术及教育的发展,纳入到全球科教发展的潮流之中,借助全球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动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这就为实现“跨越”但又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指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
四、邓小平的全球化视野与现代体制观
实现“跨越”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根据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形态,如何按照“跨越”的取向继续走下去,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留下的一个理论空白和实践空白,也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碰到的一个“世纪性话题”。按照马克思的设想,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跨越的只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而与之相关联的生产力发展阶段是不能超越的。而马克思还要求跨越国家“汲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并以此作为跨越国家的“出发点”。那么,“跨越”国家要汲取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肯定成果”又是什么呢?马克思并未展开说明。
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跨越资本主义阶段,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当作教条,长期坚持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经济,抗拒体制改革,结果导致社会生产力未能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的原因之一即在于此。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世界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条件下形成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才形成了完备的市场经济。西方国家是最早确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市场经济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搞计划经济的国家,为了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僵滞局面,通过积极主动或被迫的改革,纷纷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加之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世界市场、资源配置、世界经济运行的秩序,几乎都是由自由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安排,这一切大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邓小平不仅看到了跨越国家碰到的难题,也看到了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搞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不但看到资本主义制度取得的肯定成果,也看到了市场经济全球化的现实。他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实事求是的胆略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本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还讲:“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反映了邓小平对建设规律认识的重大理论飞跃,从根本上解除了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成为我党制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它表明:由于是初级阶段,因而经济市场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由于是社会主义,因而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思想,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仅解决了实现“跨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途径问题,更重要的是建构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形态,使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够用一种新的经济体制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新的“世界历史”阶段实现与世界经济、世界性的市场经济接轨,走向世界,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充分利用世界资源,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加速发展自己,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也为我国十多年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所证实。邓小平的现代体制观,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单位:天水市委
省委党校第8期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