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婚姻:决定女人一生的密码
15076900000034

第34章 女人在婚姻中要学会承担责任(2)

爱对方,就要善待对方的家人。首先,礼数要做足,首次登门一定要多带礼物,很多老人家都很看重这个。当然东西不必很贵重,关键在于你心里头是否惦记着他们。其次,每周抽出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陪老人家聊聊天,请他们给你看看你爱人小时候的照片,并怂恿他们谈谈对爱人的记忆。天下的父母通常都很喜欢谈自己的孩子,哪怕孩子已长大成人,仍会津津乐道、乐此不疲。这时,你不能信奉“沉默是金”,要仔细倾听,并在他们中间歇息的时候,真诚地提一两个问题,诸如:“是这样的吗?”“后来呢?”

聪明的人往往会用各种“小伎俩”,把公婆、岳父母哄得开开心心,让爱人心里美滋滋的。拥有这样的爱人,婚姻才会幸福,也是家庭和谐的保障。

人一上岁数,难免有些孩子气,子女是他们在世上的延续,是他们唯一的心灵安慰。犹如一场接力赛,他们跑完了前一棒,交到你手后,不放心地跟着跑一段,直到看你进入状态,才放心地停下。

你的爱人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父母,那么他一定不会爱任何人。女人尤其要记住,哪怕是咬伤自己的舌尖也不能说婆婆半点儿不是,毕竟她的血液中流淌着你熟悉的因子,何况在某个早晨,你很可能会发现突然有了她的血脉。有一天,你也会白发如霜,尊重老人,就是尊重你以后的岁月。

当女人嫁给男人的时候,就要想好:爱人是可以选择的,但公公婆婆、大姑子、小叔子却是无从选择的,既然你选定了对方,你就要对他的家人照单全收。即使你对丈夫的一大堆难以打发的七婆八姨厌烦透顶,也不能冷冰冰地拆他的台,让他痛苦地充当“夹心饼干”,如果你们之间真的很难共容,那就借此展示一下你化敌为友的大将风度吧。他的兄弟姐妹有事,要急他所急;他老家来了穷亲戚,不要面露鄙夷(因为鄙夷他的亲戚就是鄙夷他的过去);小孩子过百日,要记得早早地把红包备好……善待他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一旦哪天你们夫妻失和,他们联合起来对付你,也会手下留情。

夫妻可以吵架,床头吵架床尾和;他和家人可以吵架,血浓于水嘛——而妯娌姑嫂间一旦吵架,则芥蒂永存。在他当着你的面数落家人不是的时候,你只可劝解,切不可一时失态,随声附和。记住,来自亲友团的支持会直接影响你未来的婚姻品质。如果通过努力,你们真的彼此喜爱,生活就会温馨许多。

对一切学会感恩吧。感谢他们,把最深爱的人交付到你手上;感谢他们,让你可以通过一些琐屑的温暖来表达你对爱人的爱。也正因为生活中的这些琐琐碎碎,让你们彼此感动、互相珍惜着,一路向前,做彼此最好的朋友。

要懂得“小爱”虽可贵,“大爱”价更高,大爱才是最合理、最好的爱人方式。

给孩子温馨的家,做个好榜样

教育好孩子,是每位父母的最关心的事,也是最难做好的事;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成才,成为时代的佼佼者。那么,如何让你的孩子成为时代的佼佼者?关键在于做父母的如何教育了。古人说得好:“子不教,父之过;女不教,母之过。”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都像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面将要画什么,这就取决于做父母的要在上面给他(她)画什么了。父母的每一个动作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种影响对孩子可能是终生的。

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如果父母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恩爱的,家庭是幸福的,爸爸、妈妈无论任何时候都爱他(她),把爸爸、妈妈当成朋友,那么孩子有任何事时都会愿意主动和父母讲,经常跟父母沟通。这对孩子和大人都有好处。

然而,一个不温馨的家庭和不计后果的父母,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杀手。北京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共亲手审批了629名未成年犯罪者。她发现,“问题少年”往往是“问题父母”的产物,每7个编造谎言犯诈骗罪的少年中,有6个少年的家长不诚实;每14个偷拿他人财物犯盗窃罪的少年中,有13个少年的家长崇尚金钱、贪小便宜;每15个持械斗殴犯故意伤害罪的少年中,有12个少年的家长性格粗暴、爱与人争斗、动辄打骂孩子。

可见,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暴力的种子,也可以在他们的心中撒上爱的种子。当孩子带着一颗单纯、透明的心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他们对父母有着一种天然的完全的信任,父母说那是花鸟、树木,他们就会认为那就是花鸟、树木,父母说天是蓝的、水是绿的,他们就会认为天是蓝的、水是绿的。如果父母将黑的说成白的,将红的说成绿的,他们也会毫不怀疑地认为那黑的是白的,那红的是绿的。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父母说什么他们会信什么。在这个阶段,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对父母所给予的信息是反射式的接收,父母的生活态度和言行举止,父母的心理和人格,就是孩子向这个社会学习的最好教材,就是孩子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面镜子。

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掌握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谐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好孩子。孩子的童年是否幸福,完全取决于父母。一个人有了幸福的童年,才会有一个好的人生开端!

言传身教影响孩子

首先,在孝敬老人方面,父母要以身作则。有位名人说过:“孝道是一道栅栏,既保护着父母,也规范着子女,使父母不用悔恨。”

时代发展到今天,给每一个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人父母,首先要培养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影响孩子,用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母亲每天都在帮年迈的奶奶洗脚,孩子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当母亲正准备自己洗脚时,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帮母亲端来了一盆热腾腾的水……”相信大家对中央电视台的这条公益广告都不会陌生。但很遗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拥有更多的相反例证。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也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因此要教育好孩子,必须教会孩子“孝顺、忍耐、谦让、宽容、与人方便”。孩子对父母具体行为的体验往往比枯燥、空洞的语言说教更有效果。

列夫·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人年纪很大,吃饭时,口水、鼻涕不断。儿媳妇嫌他脏,就把他赶到灶边去吃饭。有一次,老人不小心把碗打破了,儿媳妇破口大骂:“老不死的,以后用木盆吃饭!”过了几天,夫妻俩发现儿子在拿斧头做一件东西,一问,儿子一本正经地说:“我在做木盆,等爸妈老了吃饭时用,免得打破碗。”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作出榜样,用好的思想品德、作风去熏陶和影响孩子。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特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有命运的收获。为了在这块土地收获“命运”,我们要细心呵护,绝不能让它一片荒芜。如果外面的空气有点儿污染,那么我们就要小心地为它拂去浮尘;如果窗外下着小雨,那么我们就要小心地为它撑起一把伞。

其次,父母的言行要一致。这要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要先这样做到。

某机关大门前是一条宽阔的主街道,街道正中是禁止通行的“双黄线”,而往前边不远处有一横穿马路的地下通道。要到马路对面的公园或体育广场去玩耍、去运动,一些家长为了少走几步路,手牵着孩子横穿马路的“双黄线”。周末,一位七岁左右的小女孩要求父母亲与她一起从旁边的地下通道过马路,但其父亲硬拉着孩子要横穿马路,孩子说:“这样不安全,老师不让这样过马路,你们也是这样告诉我的,我们要走地下通道。”但父亲轻描淡写地对孩子说:“没关系,有爸爸保护你。”在此后的半个小时内,10多对父母带着孩子穿过了马路,但从地下通道绕过去的只有1对!

“身教最为贵,行知不可分。”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告诫教育者的一句话,其实用在家庭教育中也一样适合。无声的“身教”往往胜过有声的“言教”。老师教育孩子过马路时要走地下通道或“斑马线”,说上10遍、20遍,也比不上家长带孩子走一次地下通道或“斑马线”。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很多优秀品质的养成,都与家长的言传身教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