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127

第127章 中国画论作者及有关作者篇(8)

【江元祚】明代藏书家。字邦玉,号横山六松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活动在崇祯年间。筑草堂于西溪横山堂上,建藏书楼名为“拥书楼”,广储图史,辑校典籍。喜诗文,与四方名人高士往来赠诗酬唱,终日不尽。与项圣谟合编《墨君题语》二卷,题句多为墨竹,间有画松兰者。着有《宗传图考》、《诵经威仪》、《全孝图说》,编辑有《孝经大全十集》、《玉台文苑》、《孝经汇目》等。(冯志洁)

【鲁得之】1585~1660。明代画家、书法家。

初名参,字鲁山,后以字行。更字孔孙,号千岩、竹史、千岩道人、西湖鲁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侨寓嘉兴(今浙江嘉兴)。李日华入室弟子。能诗文,善书画。书法从欧阳询、颜真卿入门。擅写墨竹,从吴镇得法,上窥文同、苏轼,笔法清秀,形态逼真,以笔简为贵。亦善画兰,纵笔自如,俱极潇洒。晚患臂疾,以左手写竹,风韵尤佳。对于画竹论述尤多,要求画竹从情、理、势中求意趣、墨韵,主张“写梅取骨,写兰取姿,写竹直以气胜”。重视画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形象的情景交融,反对单纯追求笔墨意趣的玩味。强调以书法入画,他说:“凡写竹干如篆,固矣。而剔枝用行草法,则参差生动”。着有《鲁氏墨君题语》、《竹史》、《细香居集》。传世画作有《兰石丛篁图》轴、《为王石谷作墨竹图》(均藏上海博物馆)等。(冯志洁)

【项圣谟】1597~1658。明代画家、鉴赏家。

初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别号胥山樵、松涛散仙、大酉山人、莲塘居士、存存居士、鸳湖钓叟、逸叟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着名收藏家项元汴之孙。幼承家学,工画善诗,曾以秀才进国子监读书,明亡后以卖画为生。擅长山水、人物、花卉,尤以山水画见长。初学文徵明,进而追摹宋元名家,笔法融会了宋人用笔的细密严谨和元人的空灵韵致,设色明丽,风格清隽,论者谓士气、作家二者兼备。其作品风格鲜明,在明清之际的画坛上独树一帜。着有《朗云堂集》、《清河草堂集》,与江元祚合编《墨君题语》。(冯志洁)

【孙凤】明代书画装裱工。字鸣岐,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活动在明晚期。雅善装潢,颇喜读书。人有以古昔书画求装潢者,则录其诗文跋语,积久成帙,编撰而成《孙氏法书名画钞》。此书分列法书、名画。法书录原文及题跋,名画仅录题记,是惟一一部由书画装裱工人编撰的书画着录书籍。(冯志洁)

【赵琦美】1563~1624。明代收藏家、校勘家、目录学家。原名开美,字仲朗,号玄度,又字如白,号仲郎,自号清常道人,常熟(今属江苏)人。

用贤子,以父荫补官南京督察院照磨,累迁刑部郎中。好聚书,筑脉望馆,收藏富极一时。着有《铁网珊瑚》、《洪武圣政记》、《伪吴杂记》、《脉望馆藏书目》、《容台小草》、《和禅诗》等。(冯志洁)

【郁逢庆】约1573~约1640。明代书画收藏家。字叔遇,别号水西道人,嘉兴(今属浙江)人。着有《郁氏书画题跋记》,成书于崇祯七年(1643)。此书乃纪其所见唐宋元明法书名画,抄录题跋,汇集而成。书中汇录了许多绘画题跋,是古代画论的宝贵资料。书中着录的很多作品流传至今,对于研究考察古代书画名迹收藏流传及鉴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冯志洁)

【汪砢玉】1587~?。明代收藏家、书画家。

字玉水,号乐卿,自号乐闲外史,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人,寄居秀水(今浙江嘉兴)。崇祯年间官山东盐运使判官。父爱荆,与项元汴友善。收藏古籍、法书名画富于一时。着有《珊瑚网》,着录自藏、眼见、抄集的书画,详录款识、题跋及诸藏家收藏品目,间有自撰的画论跋语。书中搜集编辑诸家所藏书画品目,前所未有,此为创格。(冯志洁)

【朱之赤】明代收藏家。字卧庵,号烟云逸史、卧庵道士、卧翁、卧道人,休宁(今属安徽)人,侨寓长洲(今江苏苏州)。生卒年不详,活动在明万历至清代康熙年间。家中所藏书籍、书画极富。少为诸生,明亡,乃弃举业,为南京朝天宫道士。

精鉴别,能书法,通天文术数。着有《朱卧庵藏书画目》。(冯志洁)

【孙承泽】1592~1676。清代书法家、书画鉴藏家。字耳伯,一作耳北,号北海,又号退谷,别号退谷逸叟等,室名万卷楼,山东益都人。家富收藏书籍、碑帖、书画,精书画鉴别,工书。着有《庚子销夏录》八卷。所收作品多为作者自家所藏,间录所见。(褚庆立李淑辉)

【王时敏】1592~1680。明末清初画家。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明代大学士王锡爵孙。以祖荫仕太常寺奉常,人称“王奉常”。入清不仕,以书画自娱。擅画山水,与董其昌、王鉴、程嘉遂、李流芳等共称为“画中九友”,且为清初“四王”和“清六家”之一。家富收藏,每遇名迹,即不惜重金搜求,曾遍摹家藏的宋、元真迹,“每得一秘轴,闭阁沉思”,曾得到董其昌等人的指点。重传统,崇古法,当时和王鉴推为画坛领袖。

着有《王烟客全集》、《西田集》、《王奉常书画题跋》、《西庐画跋》等。(褚庆立李淑辉)

【王鉴】1609~1677。明末清初画家。字玄照,后改字圆照,一作元炤,号湘碧,别号染香庵主,室名染香庵,太仓(今属江苏)人。王世贞曾孙,崇祯六年(1633)举人,后仕廉州知府,入清不仕。出生于书香门第,画工山水,与时敏同以临古擅长。家富收藏,名迹甚富,为清初“四王”之一。

着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四声纂句》等。(褚庆立李淑辉)

【龚贤】1618~1689。清代画家。又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柴丈人,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居清凉山半亩园,以课徒为生。工画山水,取法董源、吴镇,能重视写生,自开生面。用墨层层染渍,浓郁苍润。后人把他与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合称“金陵八家”。兼工诗文。

善用墨,继承与发展宋人“积墨法”,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风格。着有《画诀》、《龚半千课徒画稿》、《草香堂集》、《半亩园诗草》、《半亩园尺牍》等。均为画家经验之谈,总结了山水画基本技法,所论树石画法独多,对于初学者很切实用。(褚庆立李淑辉)

【傅山】1607~1684。清代书法家、画家。

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公它等,阳曲(今山西太原市)人。在诗、文、书、画诸方面,造诣颇深。傅山的书法各体皆精妙。尝语人曰:“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所画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入逸品之列。着有《霜红龛集》十二卷、《荀子评注》以及今人辑注《傅山论书画》。(褚庆立李淑辉)

【吴其贞】1609~1678。清代鉴藏家、古董商人。字公一,号寄谷,室名梅景书屋,安徽新安人,一说休宁人。少读书,嗜好骨董,于崇祯至顺治年间经营古书画,时来往于江、浙、皖诸地,与当时诸名鉴藏家过从甚密,善鉴别书画。曾收藏过不少极高艺术价值的名迹,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从火中抢救后成了两段,他辗转收藏过其中一段。着有《书画记》。该书所记载的晋、唐、宋、元古代书画作品,是我们今天在书画鉴藏和鉴定方面的宝贵资料。(褚庆立李淑辉)

【周亮工】1612~1672。清代文学家、篆刻家、书画鉴藏家。字元亮,号栎园,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后寓居金陵(今南京)。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入清累官两淮盐运使、福建按察使、布政使、户部右侍郎,终江宁督粮道。善古文、工书画、精篆刻。书善分隶、草书,画善山水,风致秀润而有逸韵。精鉴赏,家藏书籍、字画、篆印极富。

着有《读画录》、《赖古堂集》、《印人传》。(褚庆立李淑辉)

【郭础】活跃于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石公,号横山,扬州江都(今江苏江都)人。明朝崇祯举人,清顺治九年(1652)

及进士第,官至顺德知府。家境富有,喜好收藏书画,且藏善本书数千册。工诗文,擅书法,喜画山水,笔法腴润,近似李流芳。编着有《历朝画识》、《集陶诗》。其中《画法年纪》是其与程邃共同编撰的,与《历朝画识》实为一书,前为画法年纪,载历代善画者姓氏,且列有小传。(褚庆立李淑辉)

【刘体仁】1618~1677。清代画家、书画鉴藏家。字公勇,号蒲庵,室名七颂堂,安徽颍川(今安徽阜阳)人。崇祯举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吏部主事,吏部考功郎中。性嗜古,喜藏书,精鉴赏金石、书画、古器物。善画山水,萧疏旷远,寄兴天真,家常畜画师代为捉刀。着有《七颂堂识小录》等。(褚庆立李淑辉)

【徐沁】活跃于明天启至清康熙年间,生卒年不详。清代绘画理论家。字冰浣,号埜公,别号委羽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一作余姚人。崇祯中为诸生,明亡后尝投黄宗羲所募集“世忠营”效力,抗清兵败后,隐居委羽山麓,以躬耕、灌园自给。顺治中见明室复国无望,遂以着述排遣忧郁。着有《明画录》。(褚庆立李淑辉)

【方亨咸】活跃于明天启至清康熙年间,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小字姐哥,字吉偶,号邵村,号龙瞑、心童道士,安徽桐城人。少詹事拱乾子。顺治四年(1647)进士,累官御史。能文,书精小楷,画山水仿黄公望,与程正揆、顾大申时称鼎足,曾绘《百尺梧桐卷》。花鸟意态如生,擅画雀雏,生动自然。平生足迹几遍天下,所作不规矩于古人。着有《邵村论画》等。(褚庆立李淑辉)

【王宏撰】1622~1702。清代绘画鉴藏家。

又名王弘撰,字文修,一字无异,号山史,别号待庵、山翁等,室名读易庐、砥斋,陕西华阴人。少年读书华山下,精研易理,崇祯时为博士弟子员,后与顾炎武相识,投合无间。康熙十八年(1679)召博学鸿儒科试,以病辞而不赴。精通经史,工于诗文,对金石之学颇有修养,兼工书法,行草逼似王羲之,而兼具颜真卿与米芾笔意。善于鉴赏法书名画,尤喜品画,以为画虽一艺,古人以之澄怀观道,不可与他玩好之物等视。着有《砥斋集》等。

其中《砥斋题跋》是《砥斋集》卷二录出另行刊印之本,为其题书籍、书画、碑帖之作,共六十七则,且以论画者为多。(褚庆立李淑辉)

【笪重光】1623~1692。清代画家。字在辛,号江上逸史、江上外史,自称郁冈扫叶道人,晚居茅山学道,改名传光,号逸光、逸叟,别号铁瓮城西逸叟等,室名松子阁、郁冈精舍,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工诗,精古文辞,朴健豪放。书画名重一时,书法苏、米,笔意超逸,与姜宸英、汪士铉、何焯齐名,称四大家。善画山水,其情逸趣,横溢笔端,肥而不俗,湿而不涸。兼写兰竹,家富藏书,庋有碑帖、书画,精鉴赏。着有《画筌》、《书筏》、《东书堂帖》、《茅山志》等。其中《画筌》是其所着山水画论,该书荟萃历代画论画法,去粗存精,并用骈体文字写成,便于记诵,堪称画论中杰作。(褚庆立李淑辉)

【朱耷】1626~1705。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字刃庵,号雪个、个山、个山驴、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明亡后,落发为僧,法名传綮,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与清合作。于绘画、书法、诗文、篆刻都有很高的造诣。其画笔墨简朴苍劲,意境荒凉寂寥。着有《八大山人诗钞》。(褚庆立李淑辉)

【顾复】活跃于明崇祯至清康熙年间,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绘画鉴赏家。字来侯,号方泾上农,籍贯不详。爱好书画,与王烟客、吴子敏、王石谷为友,善鉴赏书画。着有《平生壮观》。(褚庆立李淑辉)

【姜宸英】1628~1699。清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室名真意堂、老易斋等,浙江慈溪人,中年寓居苏州。康熙三十六年(1697)赐进士第三名,授编修年已七十。精经史之学,善诗文,初以布衣荐修《明史》,与朱彝尊、严绳孙称“三布衣”。工书画,精于鉴赏。画工山水,笔墨遒劲,气味幽雅。着有《湛园札记》、《书谱》、《湛园藏稿》、《姜先生全集》等。其中《湛园题跋》是其题书画、碑帖之作,共六十五则,代表了其书画上的见解。(褚庆立李淑辉)

【朱彝尊】1629~1709。清代文学家、画家、书画鉴藏家。字锡鬯,号竹坨,又号醧芳(一作醧舫)、鸥舫,别号长芦钓叟、小长芦钓鱼师、金风亭长、松风老人、第六十一洞天武夷仙掌峰天游观道士,室名曝书亭、娱老斋、醧坊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布衣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与姜宸英、严绳孙合称“海内三布衣”。工诗,与王渔洋称南北二大宗。工书画,书善八分,画工山水,烟云苍润得书卷气。家富藏书,累庋八万余卷,晚亦藏有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