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136

第136章 中国画论着述及有关着述篇(2)

【续画品】中国画品评着作。又作《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一卷。主要版本有《历代名画记》引本、明人翻刻南宋本、《百川学海》本、《王氏画苑》本、《津逮秘书》本、《说郛》本、《佩文斋书画谱》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美术丛书》本、《中国画论类编》本、《画品丛书》、《中国书画全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排印本等。本书撰写于南朝梁承圣元年(552)之前。

为续补谢赫的《画品》而作。姚最在本书的序中认为:谢赫对画家采用的分品目以区别优劣高下的方法多失其实,故而《续画品》所录画家“但叙时代,不分品目”。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绘画批评方式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受到政治上选举用人的“九品中正制”趋于衰退影响。全书所录《画品》成书后的画家共二十人,若加光宅寺僧威公,即得二十一人,始于萧绎,终于解蒨,对他们的绘画艺术分别加以评论。《续画品》的序中,作者开宗明义:“夫丹青妙极,未易言尽,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端。”表现出其主张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绘画艺术发展观,也为画家重视生活积累提出了要求。在品评画家时姚最基本上采用了谢赫的“六法”标准,而多有创新,很多观点和语句均成为经典绘画理论。尤其是提出了“心师造化”的主张,对于绘画创作和丰富中国画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续画品》继《古画品录》之后,一同汇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的艺术生活事迹与绘画作品艺术风格概况,实为珍贵的绘画史资料。他的写作也开创了至唐代延续不衰的续写《画品》先例,对后代产生很大影响。(冯超)

【贞观公私画录】中国画着录书。又名《贞观公私画史》。唐代裴孝源撰。一卷。成书于贞观十三年(639)。主要版本有明人翻刻南宋本、《王氏画苑》本、《说郛》本、《唐人说荟》本、《四库全书》本、《美术丛书》本、《画品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等。此书是受唐汉王李元昌之命,记录了魏晋以来宫廷及佛寺、私家所藏前人名画二百九十八卷,屋宇壁画四十七所。着录的绘画作品,先载画名,后列作者,并注明《梁太清目》、《历代名画记》着录及来源等情况。收录的壁画则分别记录朝代、寺庙名、作画者、所在地。在此书的自序中,作者对绘画的发端和创作进行了精辟的论述。该书为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着录着作,被视为“着录之祖”。(冯志洁)

【后画录】中国画评品着作。一名《后画品》、《帝京寺录》。唐代释彦悰撰。一卷。成书于唐代贞观九年(635),初名《帝京寺录》。主要版本有明人翻刻南宋本、《王氏画苑》本、《津逮秘书》本、《佩文斋书画谱》本、《丛书集成》本、《中国画论类编》本、《画品丛书》、《中国书画全书》本、《画学集成》本等。该书就所见长安各寺院名画,系以品题,藉以续写姚最《续画品》。录郑法士、田僧亮、展子虔、董伯仁、阎立本、范长寿、尉迟乙僧等二十七人,记时代、官职并对其绘画艺术加以简洁而精辟的评论。《后画录》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部重要的评品着作,它继续了六朝时代的审美风尚和理想,客观反映了隋唐之际画坛的概况。(冯志洁)

【续画品录】中国画品评着作。又作《画后品》、《后画品》、《后画品录》。唐代李嗣真着。主要版本有《历代名画记》引本、《中国画论类编》本。

本书所载是继谢赫《古画品录》后补遗所得,包含了汉魏至隋唐时期的画家,按上、中、下三品排列,每品又分上、中、下三等。惜今均散佚,其内容被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引用多达十八条,分别为评论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郑法士、展子虔、阎立本等十九位画家。明代以来,如《王氏画苑》、《说郛》、《佩文斋书画谱》、《美术丛书》等丛书汇刻中李嗣真名下的《画品》均系伪书,当代谢巍、王伯敏均有考辨。俞剑华辑《中国画论类编》采自《历代名画记》,重新再现了原书的部分面貌。(冯志洁)

【山水论】中国画论着。传为唐代王维撰。

一卷。主要版本有明嘉靖《类笺王右丞诗集》、《王氏画苑》本、《古今图书集成》本、《佩文斋书画谱》本、乾隆《王右丞集注》刊本、《美术丛书》本、《中国画论类编》本、《画论丛刊》本、人民美术出版社排印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等。本篇为指导山水画创作的短论。全文以“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作引领,内容涉及山水画的构思观察、构图布局、空间透视、疏密远近、画题画意、林木技法以及四时季节、风雨朝暮变化不同特征的把握。全文文字通俗工整,极便记忆;议论详尽,见解精辟。其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体味细致入微,充分反映出随着唐代山水画的发展,人们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认识也在逐步深入,是中国山水画成熟期的创作经验的总结。(冯志洁)

【山水诀】中国画论着。又称《画学秘诀》。

传为唐代王维撰。一卷。主要版本有明嘉靖《类笺王右丞诗集》、《王氏画苑·詹氏补益》本、《绘事微言》本、《画史会要》、《说郛》本、《古今图书集成》本、《佩文斋书画谱》本、乾隆《王右丞集注》刊本、《美术丛书》本、《中国画论类编》本、《画论丛刊》本、《中国书画全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排印本等。该篇对山水画创作作了全面的概述,分别介绍了山水、道路、人家、寺观、树石、泉瀑、舟帆等表现对象的布置、画法和比例透视,着重论述了山水画经营位置的要义。强调“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极力推崇水墨山水。提出了“咫尺之间,写千里之景”、“游戏三昧”、“妙悟”等绘画理论主张。文章从不同侧面体现了王维的绘画审美趣味和“以禅论画”的绘画禅学思想。为唐宋之间山水画技法及创作经验的总结,代表了唐代山水画成熟期的艺术水平,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本篇有些内容与《山水论》似乎相同,最初为郭熙父子《林泉高致》载入。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着录,题为唐王维撰。明人将其收入王维的诗文集。(冯志洁)

【画断】中国画品评着作。唐代张怀瓘着。

主要版本有《中国画论类编》辑本。原书惜久已亡佚,一部分内容经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引用而得以流传。全书对魏晋以来画家及绘画采用神、妙、能三品,定其等格,每品目下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分别评论。持论态度严谨客观,其中对于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三家平情立论,于推崇中,分别三人的优劣,千余年来一直被论者所认可。《唐朝名画录》、《图画见闻志》着录。(冯志洁)

【画拾遗录】中国画品评着作。唐代窦蒙撰。引录书籍有《历代名画记》、《佩文斋书画谱》、《中国画论类编》等。原着早在北宋初期已亡佚,现今保留的内容是依附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得以相传。该书引录窦氏对田僧亮、董伯仁、阎立本、范长寿、尉迟乙僧等十四位唐代画家的评论,很多观点是针对彦悰《后画录》的反驳,反映作者独到的艺术主张,也是对唐代绘画创作和审美认识的实际状况记述和评价。其中评阎立本“直自师心,意存功外”,评尉迟乙僧“澄思用笔”、“气正迹高”,见解独到,多被引用。(冯志洁)

【绘境】中国画论着。唐代张璪撰。原文今已散佚,《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有着录。明代王绂《书画传习录》说“《绘境》一篇,大含细入,非粗工所能领略”。其内容已不可知晓,盖论述绘画之要诀,求绘画之意境也。他在中国绘画史上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高度概括了绘画创作过程中反映客观景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的相互作用,对中国画创作和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冯志洁)

【唐朝名画录】中国画品评着作。又名《唐画断》、《名贤画录》。唐代朱景玄撰。

一卷。主要版本有《太平御览》本、《太平广记》本、明人刊本、《王氏画苑》本、《学津讨源》本、《四库全书》本、《美术丛书》本、《画品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画学集成》本等。全书收录了唐代一百二十余位画家,以“神、妙、能、逸”四品分别排列。其中“神、妙、能”三品中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对于“不拘常法”的画家则入逸品,且不分等次。该书采用了评传式写法,在记述画家生平、擅长、轶闻、画迹的同时,也对每一位画家的艺术造诣和成就进行了评论,融叙事与品评为一体。此书不仅是一部重要的画品着作,更是现今已知的中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着作。书中的品评排列以及自撰序文、画家评论无不成为唐代绘画理论的结晶。其编写形式,开创了以分品列传体撰写绘画断代史的先例,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冯志洁)

【历代名画记】中国画史论着作。唐代张彦远撰。十卷。

成书于大中元年(847)。主要版本有明人翻刻南宋临安府陈道人书籍铺本、明刻本、《王氏画苑》本、《续百川学海》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人民美术出版社秦仲文、黄苗子点校本(1963)、《画史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画学集成》本、贵州人民出版社承载注释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及江苏美术出版社俞剑华注释本(1964、2007)等。全书分为绘画论述和画家传记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一至三卷,分别为:叙画之源流、叙画之兴废、叙历代能画人名、论画六法、画山水树石、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论顾陆张吴用笔、论画体工用搨(拓)写、论名价品第、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叙自古跋尾押署、叙自古公私印记、论装褙裱轴、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论古今之秘画珍图等十五个题目,论述绘画发展历史和作品鉴藏概况,广泛涉及画史、画理、画法、品评、鉴藏及寺观壁画等各方面。后一部分四至十卷为历代画家传记,以时代为序,上自传说中的轩辕,下至唐代会昌元年(841),计三百七十二人。内容广泛采录前人着作,融入亲身搜访所得,评述结合,保存了许多今已散佚的古代绘画历史和理论方面珍贵史料。《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绘画通史专着,在中国绘画史学和理论批评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意义。作者对此前的绘画发展史实和绘画创作经验进行了系统全面总结,集中阐述了其绘画艺术的理论观点,为后人研究古代画家生平思想和艺术创作提供了珍贵史料,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冯志洁)

【笔法记】中国画论着。又作《山水笔法记》、《山水受笔法记》、《画水山录》。五代荆浩着。

主要版本有南宋临安陈道人书籍铺刻本、《王氏画苑》本、《佩文斋书画谱》本、《四库全书》本、《美术丛书》本、《画论丛刊》本、《中国画论类编》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等。此书是在其长期绘画实践中诞生的,对山水画的创作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全文以对话的文体,借用石鼓岩间一位老者的口气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绘画理论。荆浩的这篇关于山水画的理论专着所表现出来的美学思想自成体系,不但对山水画,而且对中国画其他画种都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文中提出了一系列山水画中的重要因素——“画松凡数万本,方如其真”的刻苦写生精神;“六要”法则——气、韵、思、景、笔、墨,这是荆浩专门为山水画的创作制定的六条标准,显然是谢赫“六法”的继承和发展;关于“图真”以及“似”与“真”的关系,以“气质俱盛”之“真”,即神形兼备作为追求的目标;山水画的“神、妙、能、巧”的品评标准;用笔用墨的“筋、肉、骨、气”四势;“有形”病与“无形”病等等;他还强调了“子既好写云林山水,须明物象之源”,是说要带着疑问去师法造化,努力寻找万物之间不同的精神特质,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做到气韵生动。然而,在前面不厌其繁地强调了绘画的法则、用笔的技巧、品评的标准之后作者却以“可忘笔墨,而有真景”作为结语,不由引起人们的深思,对绘画的规矩法则的遵循固然重要,但游乎于规矩法则之外,忘却笔墨才算是中国画创作中的最高境界。(张曼华)

【山水诀】中国画论着。传为北宋李成撰。

一卷。主要版本有明詹景凤《画苑补益》本、《绘事微言》本、《佩文斋书画谱》本、《画学心印》本、《中国画论类编》本、《画论丛刊》本。全篇论山水布置、笔墨及山岩水流、林木树石、人家亭寺等画法,以“游戏三昧”为目的。法度明晰,通俗易记,是山水画发展成熟的经验积累。其中一些内容与宋代嘉定中期李澄叟《山水诀》颇为近似。(冯超)

【画龙辑议】中国画论着。北宋董羽撰。一卷。主要版本有《林泉高致集·附录》、《唐六如画谱》本、《中国画论类编》本、《中国历代画论》本。董羽,字仲翔,毗陵(今江苏常州)人。善画龙鱼,尤长于海水,精思妙绝。初仕南唐李煜为画院待诏,后随李煜归宋,授图画院翰林艺学。全文二百多字,首先以把握“神”与“气”作为画龙之道。将龙的形貌特征归结为“三停九似”,语句形象生动,精炼易记。着力追求“挥毫落墨,随笔而生”的艺术境界。(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