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142

第142章 中国画论着述及有关着述篇(8)

【艺苑卮言】艺术品评着作。明代王世贞着。八卷,附录四卷。成书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主要版本有万历世经堂刻本、《四库全书》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明人文集丛刊》等版本的《弇州四部稿·说部》、《历代诗话续编》本、《佩文斋书画谱》、《中国画论类编》节选。本书其中八卷,基本上是对于诗文的评论。附录四卷,论述词曲、书法、绘画。论画数十条,涉及画理、画法、画史、画风及鉴定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对明代画家生平行迹、风格传承多有记载评述。总体上看,议论广泛,立论精当,倡导自然,富于创新。在划分画史重要变革时指出:“人物自顾、陆、展、郑以至僧繇、道玄一变也。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其间“书与画通”条,以书喻画,列举得当,非精于书法及考鉴,难出此论。论及当时画坛,推崇吴门画家及文人画,轻视浙派和明代院体画家。(冯超)

【中麓画品】中国画品评着作。明代李开先撰。一卷。成书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主要版本有《函海》本、《丛书集成》本、《美术丛书》本、《画学集成》本、《中国画论类编》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续四库全书》本、《四库存目丛书》本。该书仿谢赫《古画品录》和姚最《续画品》体例,对明代嘉靖以前的画家加以品评。不过品第方式与前代品评有所不同,虽分五品,每品之中,优劣兼陈。全书分为五篇,第一篇论诸家梗概;第二篇列举各家擅长的画种,设“六要”括诸家所长,分“四病”指出各人所短;第三篇搜罗尺寸之长,使无遗漏;第四篇分别等次,而不列高下;第五篇论述各家师承之源。李开先论画追求自然,推重风骨,提出了“笔端有造化而胸中备万物”的主张。在绘画品评上提出了“六要”,即:神笔法、清笔法、老笔法、劲笔法、活气法、润笔法;“四病”,即:僵笔、枯笔、浊笔、弱笔。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能够独树一家之言,持论和当时一般文人画论的观点全然不同,在各品中极力推崇浙派画家,而轻视当时声势颇大的吴派画家。以戴文进、吴伟、陶成、杜堇为第一等,倪瓒、庄麟为次等,而沈周、唐寅居于四等。(冯超)

【吴郡丹青志】中国画史论着作。一名《国朝吴郡丹青志》。明代王穉登撰。一卷。成书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主要版本有《宝颜堂秘笈续函》本、《续说郛》本、《广百川学海》本、《丛书集成》本、《画史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四库存目丛书》本等。本书记述明代活动在吴郡(今苏州)地区的画家生平事迹,以品第分类,画家传后各作赞词。所载画家共二十五人,其中“神品志”一人:沈周,附三人:沈恒吉、沈贞吉、杜琼;“妙品志”四人:宋克、唐寅、文徵明、张灵,附四人:文嘉、文伯仁、朱生、周官;“能品志”四人:夏、夏昺、周臣、仇英;“逸品志”三人:刘珏、陈淳、陈栝。“遗耆志”三人:黄公望、赵原、陈惟允;“栖旅志”二人:徐贲、张羽;“闺秀志”一人:仇氏。是一部地方性画家传记资料文献,对考查明代吴门画家的风格特征及擅长师承颇有可采之处。不过此书收录不够全面,记述过于简略,有些品评措辞空泛,未必允当。(冯超)

【雪湖梅谱】中国画论着。明代刘世儒撰。

二卷。成书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主要版本有明万历二十三年刻本、清初墨妙山房印本。其中一些经典画论为画论汇编着作所辑录。刘世儒字继相,号雪湖。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见王冕画梅而悦之,至废寝食。学成,遂负笈买履,走名山幽谷,扁访梅花之奇,尽得其情态。时人称其行年九十,画梅八十年。书中主要内容为:“写梅十二要”、“画梅歌诀”、“梅病”、“梅花二十四式”并作图谱二十四幅、“题画梅诗”并汇录了《华光口诀》、扬补之《论写梅》等。为其数十年画梅经验所得,有关画梅之法可谓详尽而完备。其中“写梅十二要”被视为画梅经典:一墨色精神,二繁而不乱,三简而意尽,四狂而有理,五近远分明,六枝分四面,七势分长短,八苔有粗细,九侧正偏昂,十萼瓣大小,十一攒簇稀密,十二老嫩得宜。论述涉及笔墨布局、裁取章法、情性理趣等,实为画梅之要诀,对后世影响极大。(冯超)

【王氏画苑】中国画学论着汇编。明代王世贞编。有万历三年至四年(1575~1576)间郧阳刊本,万历十八年(1590)王氏淮南书院重刊本、明刊本、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泰东图书局影印万历十八年本。凡十卷,所收画学着作十五种:谢赫《古画品录》、李嗣真《续画品录》、彦悰《后画录》、姚最《续画品》、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沈括《图画歌》、荆浩《笔法记》、王维《山水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刘道醇《圣朝名画评》、朱景玄《唐朝名画录》,陈询直《五代名画补遗》(按:陈询直乃刘道醇之误)、邓椿《画继》、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米芾《海岳画史》。谢巍《中国画学着作考录》评曰:“是编似仓促成帙,体例未善:一、不以作者时代为次,亦不按画品,画史等类编。二、任意合数书为一卷,或合原书数卷为一卷,不便检阅。三、书中有小注,不标明何人所注,如《贞观公私画史》有小注云: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尚有某图某图,则非原注。”(周积寅)

【画苑补益】中国画学论着类编。明代詹景风编。有万历十八年(1590)王氏淮南书院重刻《王氏画苑》本、明刊本,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泰东图书局影印《王氏画苑》本。是编继《王氏画苑》而作,凡四卷,所收十六种:梁元帝《山水松石格》、王维《画山水秘诀》、荆浩《论画山水赋》、李成《山水诀》、郭熙《林泉高致》、郭思《画论》及《纪艺》、《宣和论画杂评》、韩纯全《山水纯全集》、李澄叟《画山水诀》、无名氏《论画山水歌》、李廌《画品》、华光《梅谱》、李衎《竹谱详录》、张退工《墨竹记》、董逌《广川画跋》。谢巍《中国画学着作考录》评曰:“此编所辑诸书,有失考,删节不当者,如郭若虚与郭思误作一人。采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录其第一卷《画论》,却删《叙诸家文字篇》,题作郭思《画论》,而于目录中作《山水论》,又录《纪艺人名目》而删诸篇小传,题为郭思《纪艺》。《林泉高致》删去《画记》。李廌《画品》抽去李式样画跋、赵德麟跋。《宣和论画杂评》,乃摘《宣和画谱》之序引,而不做说明。李衎《竹谱详录》原为十卷,删去一卷,仍称《详录》。诸书阙失甚多。又有《华光和尚梅谱》,擅改原书名《画梅谱》,以致成伪。故上述诸书不宜作校勘底本。所收张退工《墨竹记》,不见他书收载,洵属可贵。”(周积寅)

【赵氏铁网珊瑚】书画着录着作。又名《铁网珊瑚》。明代赵琦美集撰。十六卷。成书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主要版本有万历刻本、雍正六年(1728)年希尧刊本、《四库全书》本、雍正欣赏斋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艺术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明清流传的刻本及抄本,或未署作者名,或题明代朱存理编撰,《四库全书》始作赵琦美。卷末赵琦美自序称:是书乃根据万历间家乡秦四麟所藏的旧本并参校焦竑家藏本汇集而成。此前的版本只有《书品》和《画品》各四卷,在互校的基础上,汇集了自己所见的书画名迹题跋,增为《书品》十卷、《画品》六卷,刊刻行世。由此可见,现行本是经过几家集录和增补而成。书中着录古今书画名迹,按书画分类,以时代为序,包括碑帖、法书及绘画名迹,绘画自唐代阎立本《洪崖仙图》至明初王履《华山图》。所录作品,详尽记录款识和题跋文字,时有作品考鉴及收藏处所记录。

是书搜集繁富,涉及诗、词、铭、赞、记、序文体,文字内容着录极为完备。所录王履《华山图》册序记题跋十二篇,题诗多达一百五十首,此图流传至今,没有任何着录超过于此。又如着录赵孟頫《水村图》,记元明四十余家诗文题跋。这些内容,不但保留了许多珍贵的画史、画论资料,也足以补益宋、元、明诗文总集与别集。(冯超)

【书画跋跋】书画题跋着作。明代孙鑛编撰。三卷,续编三卷。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主要版本有清乾隆五年孙氏居业堂刻本、《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艺术丛书》影印本、《中国书画全书》本。本书名为《书画跋跋》,是因为王世贞先有《书画跋》(《弇州山人题跋》)刊行于世,鑛又跋其所跋,论述辨义,补阙匡正。在编排上分墨迹、碑刻、画各一卷,其续编亦相同。在“墨迹”、“画”的各卷中汇录了作者大量的题跋,所跋绘画作品时间自唐至明代,画家有王维、阎立本、周昉、黄筌、范宽、文同、苏轼及元四家、明代吴门大家等。题跋内容有述史论理,有评鉴考证,是一部有关书法绘画理论的重要着作,也为后来书画鉴定者引用取证的宝贵资料。此书明以来未有刊刻本流传,仅有抄本。乾隆五年(1740)六世孙得其抄本刊刻印行。(冯超)

【画笺】中国画论着。明代屠隆撰。一卷。

主要版本有《广百川学海》、《宝颜堂秘笈》、《丛书集成》、《四库存目丛书》等版本的《考盘余事》印本及《绘事微言》本、《中国画论类编》本、《画学集成》本、《中国书画全书》本。本书为明人从屠隆《考盘余事》中辑录。全篇共二十六条,论及鉴赏、古画、画法、品第、装裱、绣画等内容。主张绘画要以天生活泼为法,反对单纯追求形似。总体上重自然,讲意趣,认为不能以似与不似品第绘画,反对一味临仿古人。推崇士大夫绘画,讲求书画相同。其中对于装裱形制、绢素质地以及赏鉴把玩古人绘画均有独到见解。(冯超)

【画说】中国画论着。明代莫是龙着。一卷。主要版本有万历《宝颜堂秘笈》本、华淑《闲情小品》本、《广百川学海》本、《续说郛》本、《美术丛书》本、《丛书集成》本、《画论丛刊》本、《画学集成》本、《中国书画全书》本、《四库存目丛书》本。该书辑录有关画史、画论、画法论述十六条。其间借禅论画,以李思训为北宗,王维为南宗,列唐宋间山水画家传承体系,提出了“画之南北二宗”的观点,推崇王维的“南宗”绘画,给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所论笔墨画法,见解独到,谓有轮廓而无皴法,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谓之“无墨”。论述继承与创新时,主张“画家以古人为师”,强调在“集其大成”基础上“一变其法”,“自出机杼”。在形神关系上提出:“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本书的内容在董其昌《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画眼》、《画旨》或有辑载,或大意相同。当今学者认为《画说》出于其先,当是后人辑录过程中附于董氏,且董其昌对这些论述多有阐发,抒其独得之见。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画说》中的内容均出自董其昌笔下。(冯超)

【书画史】中国画论着作。又名《眉公书画史》。明代陈继儒撰。一卷。主要版本有《宝颜堂秘笈》本、《眉公杂着》本、《广百川学海》本、《说郛三种》本、《丛书集成》本、《美术丛书》本、《四库存目丛书》本。本书辑录有关书画及杂言六十二则,涉及绘画者不足一半。主要记述书画家逸闻遗事,所见书画名迹及题诗跋语。随手所记,未加分类,其中亦有书画无关的内容,称“史”不当。对于研究元明画史画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冯超)

【书画金汤】中国画论着。明代陈继儒撰。

一卷。主要版本有《宝颜堂秘笈》本、《眉公杂着》本、《广百川学海》本、《说郛三种》本、《丛书集成》本、《四库存目丛书》本。本篇最初附于作者的《书画史》后。名曰“金汤”,意喻其旨为论述书画收藏赏鉴保护的方法,以求使之固若金汤。题名“善趣”、“恶魔”、“庄严”、“落劫”四目,各目下列举十余事,以为品题。其间内容对于书画赏鉴、收藏保管及了解当时风尚均有一定参考价值。(冯超)

【妮古录】中国书画论着。明代陈继儒撰。

四卷。成书于明万历二十年之际。主要版本有明刊本、《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本、《美术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四库存目丛书》本。

本书卷前有自序,内容为杂记自己所见、所闻、所藏及古代典籍中有关书画碑帖、古玩器物之事,尤以历代书画者为多。其间对于历代绘画名迹评论赏鉴,颇有深致;遗文轶事,亦足供今天参证考鉴。

书中保留了一些历代绘画墨迹的收藏流传资料和与当时画家交流情况的记录,尤其是关于董其昌的一些记载,是研究明代晚期收藏、绘画的珍贵资料。(冯超)

【画旨】中国画题跋着作。明代董其昌着。

一卷。主要版本有《容台别集》本(崇祯三年刻本、《四库禁毁丛刊》影印本)、《画论丛刊》本、《画学集成》本。本书内容采录于《容台别集》卷四。系其孙董廷辑录绘画题跋一百五十五则,名曰《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