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051

第51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31)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北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后》:“道子画人物,如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法度:规矩、规范。苏轼称赞吴道子作画技法熟练,技艺超群,出于规矩,得之妙理。(荆琦)

【从笔墨处求法度,从无笔墨处求神理】(传)明代王绂《书画传习录》:“学者从笔墨处求法度,从无笔墨处求神理,更从无笔无墨处参法度,从有笔有墨处参神理。针线细密,脉缕清微,早作夜思,心摹手追,如是者一二十年,不患不到能手地位。”“法度”和“神理”分别是指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画家必须遵循的方法和规律。笔墨技巧是画家表现能力的直接反映,所以笔墨成为衡量作品高下的重要标准,清代王学浩《山南论画》开篇即云:“作画第一论笔墨”,因此画家多从笔墨中求法度气韵,如唐岱“气韵由笔墨而生”、龚贤“笔墨相得则气韵生”、恽南田“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等。“无笔墨处”虽是画面中的空白处,但中国画讲究“空灵”、“淡泊”、“幽远”,提倡“计白当黑”,所以“无笔墨处”也就成了考验画家构思能力所在,画家也因此要合理把握虚实有无之间的关系,从无笔墨中求神理。清代蒋和《学画杂论》载:“虚实相生,乃得画理。”(任大庆)

【从无笔无墨处参法度,从有笔有墨处参神理】(传)明代王绂《书画传习录》:“学者从笔墨处求法度,从无笔墨处求神理,更从无笔无墨处参法度,从有笔有墨处参神理。针线细密,脉缕清微,早作夜思,心摹手追,如是者一二十年,不患不到能手地位。”这是在一般理法之上,王绂对书画学习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在中国画中,“无笔无墨处”是虚景,“有笔有墨处”是实景,虚景的表现当然远远难于实景,因此,如果画家能够把“无笔无墨处”处理成画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法度不失,这看似无心却是用心的虚景便是最妙之处,即“笔虽未到,其意已到”。清代方士庶《天慵庵笔记》云:“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景也。因心造景,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衡是非、定工拙矣。”比较而言,“有笔有墨处”是反映画面主体的实景,容易直接表现,而在“无笔墨处”则最能体现画家思想境界与精神气韵,这是笔墨技法之外的更高层面。(任大庆)

【理尽法无尽,法尽理生矣】清代原济《大涤子题画诗跋·题春江图》卷一:“书画非小道,世人形似耳。出笔混沌开,入拙聪明死。理尽法无尽,法尽理生矣。理法本无传,古人不得已。”石涛把“理”看作体现事物本质的“乾坤之理”,而把“法”看作表现这种本质途径的“笔墨之法”,而最终反映的“大道”是通过“画之理、笔之法”来表现的。“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得笔墨之法者,山川之饰也。知其饰而非理,其理危矣;知其质而非法,其法微矣。”画理依据乾坤自然常理而定,画法依据画理而生,画理也依据画法而变。因此石涛认为,物有常理但画无定法,画理有尽而画法无尽,“无法而法”后的“至法”往往促成新的画理产生,最妙之法是依于理而近乎道。(任大庆)

【自然之理法与画中之理法】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自然之理法,画外之师也。画中之理法,心灵中积累之画学泉源也。两者融会之后,进而以求变化理法,打碎理法,是张爱宾之所谓‘了而不了,不了而了也’。然后能瞑心玄化,造化在手。”自然之理法是大自然的山川草木都有其基本的属性,表现在绘画造型中指符合物象的形态规律。清代布颜图在《画学心法问答》中曾比方,若将眼睛画在眉毛之上,将牛马的四足描于脊背之上,则大不合自然之理法,是“僻涩而不通矣”。

方薰也说:“冠不可巾,衣不可裳,履不可屩,亭不可堂,牖不可户,此物理所定而不可相假者。”宋徽宗批评宫廷画家描绘孔雀升墩时右脚为先;苏轼指出“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东坡题跋》记载牧童取笑戴嵩画牛掉尾而斗,这些皆是违背了自然理法。所以,画家要以造化为师,从事物纷繁的表象中找到规律性的特征,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黄公望“皮袋中置描笔”,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范宽“卜居于终南太华岩隈林麓之间”都是为此。

画中之理法是指作画要符合矩度、措置合理,是指构图、笔墨及创作的一切基础和法则。如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说“理之所在,如高下大小适宜,向背安放不失,此法家准绳也”。清代蒋和也认为“树石布置须疏密相间,虚实相生,乃得画理”。这个画理的掌握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是积累的学识修养,是画家临画临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画面综合处理能力的体现。画理合宜是专业画家的基本功,赵希鹄把“山水林泉模糊遮掩,屋庐高大不称,桥彴强作断形,山脚水源无来历”指为谬笔,饶自然把“水无源流”、“路无出入”、“石止一面”、“树少四枝”等作为画家禁忌,都是强调了“画中之理法”的重要性。潘天寿进而认为,两者融会之后可变化理法,打碎理法。他曾说:“学画时,须懂得了古人理法,亦须懂得了自然理法;作画时,须舍得了古人理法,亦须舍得了自然理法,即能出人头地而为画中龙矣。”王维画雪中芭蕉、东坡以朱笔画竹,是打破了自然之理法;马远、夏圭边角构图、梁楷泼墨简笔写意,是打破了画中之理法,这些都是以无法生有法的例子。(任大庆)

【法我相忘,方穷至理】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摹仿古人,始乃惟恐不似,既乃惟恐太似。

不似则未尽其法,太似则不为我法。法我相忘,平淡天然,所谓摈落筌蹄,方穷至理。”即摹仿古人之法,最初惟恐不似,后又惟恐过似。不似是未能获得古人的画法,太似则不能形成自家风格。因此,应做到法我相忘,排除一切杂念,才能不为画法所拘,达到主体精神的高度自由,从而参透画理精微玄妙之处。《庄子·人间世》曰:“虚者,心斋也。”

又于《庄子·大宗师》中提出“坐忘”的概念:“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心斋”,即空虚的心境。“忘”,即“吾丧我”(《庄子·齐物论》),是无功、无名、无己的境界。惟有“心斋”、“坐忘”,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方薰提出的“法我相忘”就近似于庄子“心斋”、“坐忘”的境界,而“方穷至理”即是实现对画道、画理的参悟。

另外,《庄子·田子方》中“解衣般礴”的故事,也生动地说明了画家作画时应超越法度与利害观念的束缚,其创作才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挥,以平淡天然的笔墨创作出真画来。(谢江岚张曼华)

【法从理中来,理从造化变化中来】王伯敏编《黄宾虹画语录》:“法从理中来,理从造化变化中来。法备气至,气至则造化入画,自然在笔墨之中而跃现于纸上。”是说绘画技法是依据画理规律产生的,而画理是从所描绘事物的特征变化发展来的。(任大庆)

【画者欲自成一家,非超出古人理法之外不可】王伯敏编《黄宾虹画语录》:“画者欲自成一家,非超出古人理法之外不可。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如果画家陷于古人传统理法之中而缺乏自我,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画家。“自成一家”的标准应是在融会贯通古人技法的基础上,有画家自己的思考,进而创新出一种与前人迥异的表现方法,从而形成独特的个人面貌,并最终得到画家与理论家的广泛认可。历代名家无不是“具古以化”、独抒己见的,正如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中云:“如一北苑也,巨然宗之,米芾父子宗之,黄、王、倪、吴皆宗之,宗一鼻祖而无分毫蹈袭之处,正是其自立门户而自成其所以为我也。”这类观点从清代石涛开始逐渐流行,《石涛画语录》提出“借古以开今”,董棨《养素居画学钩沉》提出“用古人之规矩而抒写自己之性灵”,到后来黄宾虹“学画不能只靠古人,要靠造化自然,要有自己主张,使能从规矩范围中变化出来”,潘天寿“继承前人,目的是为了创新”,李可染“以最大的功力钻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攻出来”等名言都是谈论画家如何出入古人理法的问题。(任大庆)

7.养气论

【养气】“养气”说是关于画家的艺术涵养的理论。“养气”说的思想基础可追溯到《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养气,即个人的情感意志与社会道德要求交融统一的过程。当社会道德成为人的内在要求时,个人的精神就达到了一种“至大至刚”、无所畏惧的境界,这就具备了浩然之气。

南朝梁刘勰最早把“养气”概念引进艺术理论之中,后来也运用到绘画创作领域。北宋郭熙强调画家必须加强主观的修养,所谓“人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还提出“所养欲扩充”、“所览欲淳熟”,并分析了“所经之不众多”、“所取之不精粹”等弊病。清代龚贤认为“读书养气”是“画苑家之急事”。张式认为:“学画当先修身,身修则心气和平,能应万物。”松年认为:“惟静穆、丰韵、润泽、名贵为难。若使四善皆备,似非读书养气不可。”石涛认为:“盘礴睥睨,乃是翰墨家平生所养之气。”

王昱认为“未作画前全在养兴”,“养兴”才能使画家“兴发”(“感兴”),进入“妙会”(“神思”)的状态。(周积寅)

【饱游饫看】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奇崛神秀,莫可穷其要妙,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而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杳杳漠漠,莫非吾画。”“饱游饫看”是指艺术修养的深度和广度,是艺术创作之前的审美熏陶,即要求外游多看,深入自然造化,游览名山大川。“饱”是吃足的意思,“饫”也是充足的意思,郭熙“饱游饫看”不仅仅只对自然山川,还要求面向现实生活,放开胸襟,充分体会所游所看到的事物、情态,这样才能在创作中“穷其要妙”、“夺其造化”。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画辨》云:“今名画工绝无,写形状略无精神,士夫以此为贱者之事,皆不屑为。殊不知胸中有万卷书,目饱前代奇迹,又车辙马迹半天下,方可下笔,此岂贱者之事哉?”道理与郭熙如出一辙。元代黄公望提出:“不读万卷书,不知道理之渊博;不行万里路,不知天地之广大。”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画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这些都可以看作对“饱游饫看”的进一步阐释,成为古今艺术家提高个人修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必备条件。(陈见东)

【烟云供养】明代陈继儒《妮古录》:“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米友仁八十余神明不衰,无疾而逝,盖画中烟云供养也。”本指道家嚼食吞气以祈长生,后常用在山水画家身上,指游历山水间,欣赏真山真水之美景或是品味美妙的山水画,都有怡情养生之效果。山水以烟云为神采,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云:“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能得山林清气烟云的供给滋养,自然多寿,如清代王昱《东庄论画》云:“昔人谓山水家多寿,盖烟云供养,眼前无非生机,古来各家大耋者居多,良有以也。”(张曼华)

【以气胜得之】清代石涛《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一:“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意懒则浅薄无神,不能书画。”这里的“气”,一是指绘画作品中充实的气势和内蕴;二是指画家个人旺健的精神气质。石涛认为画家无论老手还是初学者,养“气”是关键,画家个人的精神气质旺盛起来,作品才能“精神灿烂”;反之“意懒”而提不起精神来,作品就会显得浅薄无神。石涛以画家个人气质入手,强调了主观精神与作品意韵之间的关系。(陈见东)

【蒙养】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笔墨章第五》:“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墨也以神。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能受蒙养之灵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无笔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受蒙养之灵,是有笔无墨也。”蒙养:最早见《周易·梦》:“蒙以养正,圣功也。”孔颖达疏:“能以梦昧隐默,自养正道,乃成至圣之功。”《石涛题画选录》自释云:“写画一道,须知有蒙养。蒙者因太古无法,养者因太朴不散。不散所养者无法而蒙也。未曾受墨,先思其蒙;既而操笔,复审其养。思其蒙而审其养,自能开蒙而全古,自能尽变而无法,自归于蒙养之道矣。”俞剑华《石涛画语录标点注释》:“蒙养——修养习练的意思。”吴冠中《我读石涛画语录》释云:“看来蒙养是指在混沌无法中创自家之法,仍是一画之说的同一概念(但石涛在别处也用蒙养一词,则似另有含义)。”陈培一《石涛画语录新解》:“其‘蒙’与‘蒙昧’、默隐有类似之处,但属于对大自然与画法的认识,他的‘养’有修养之意,却又具体指实现自己对大自然及画法的认识。”(周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