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省钱两不误
15695200000029

第29章 自我保健:未病先防,胜于治病(5)

不要害怕用脑,用脑越多,大脑内各种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越多,形成的条件反射也越多,脑子就更灵活。科学家经常测试,发现勤用脑的人,大脑不易疲劳,脑神经细胞保养良好,尽管年龄增长,却能避免老年性痴呆。而整天无所事事,无所用心的人,不仅智力降低,而且大脑容易萎缩和早衰。据有关资料报道,勤于用脑者的智力比用脑少的人要高出50%。有些人早已步入老年,仍然思维敏捷,思路清晰。相反,有的人刚到中年,就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这和是否勤用脑有很大关系。古人主张“博学强记”,“博学”可增强记忆,“强记”又可促进“博学”,二者相辅相成,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关键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年人积极有效地参加脑力运动,不仅可以延缓大脑衰老,而且可以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

3.节欲健脑

脑萎缩是由于脑退行性变化,大多是在正气不足,机体衰老中不注意自我保养、自我预防而产生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要生髓,通于脑,脑为髓海。脑为元神之府,脑髓不足则头晕耳鸣,目无所视。”大脑的活动有赖于肾精的充养。人老则气血衰竭,肾精枯槁,面黄发白,筋骨无力。节欲可养精,养精才能健脑养神,延缓大脑衰老。反之,性生活过度,则伤精耗神,未老先衰,头脑昏昏,智力减退,精神萎靡,百病丛生。

4.“健脑”锻炼

每日清晨起床后,到户外散步,或做保健操;打太极拳,或做气功锻炼等等。清晨空气新鲜,大脑可得到充分的氧气,唤醒尚处于抑制状态的各种神经机制。在学习、工作疲劳时,应调节一下环境,如听听悦耳的音乐、美好动听的鸟语,或观赏一下绿草、鲜花等,这些活动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提高大脑的活动功能。

5.手指运动健脑

手指功能的技巧锻炼可促进思维,健脑益智,如用健身球锻炼。即手托两个铁球或两个核桃,不停地在手中转动,长期坚持会有良好的健脑作用。经常进行手指技巧活动,能给脑细胞以直接刺激,可以增强脑的活力。使其功能发达,保持着整体平衡。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就是这个道理。

6.按摩健脑

清晨起床,将两手十指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做“梳头”动作12次;然后两手拇指按在两侧太阳穴,其余四指按住头顶,从上而下做直线按摩12次;最后,两拇指在太阳穴用稍强的力量做旋转活动,先顺时针转,后逆时针转,各12次,上述按摩早晚各做一次。经常坚持按摩,可收到提高智能,养神健脑的效果。

中年自我保健十法

中年是人生转折的峰顶时期,身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开始出现缓慢衰变。中年人往往承受着工作、学习、生活的超重符合,因此从内心体验到有一种“精力不济、力不从心”的疲劳感。近年来,国外许多康复医学专家从中国古老的中医宝库中寻觅养生保健的秘诀,这里介绍的“中年保健十法”便是一例。这是一种省时、易学、简便并且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1.搓脚心法

每晚用热水洗脚后。取坐姿搓两脚心,每次5~10分钟。按摩脚心,有益精补肾作用,能活跃肾经内气,防止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2.意守丹田法

当工作、学习引起疲倦时,闭上眼睛,舌抵上腭,排除杂念,使整个意念集中在脐下的丹田部位,时间可灵活掌握。做完之后会感到精力充沛。

3.强壮心脏法

经常按压手心的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可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脚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

4.壮腰健肾法

扭摆腰部。以起保健肾脏功能作用。站立,两手插握在腰部,上身向前稍倾,慢慢将腰部左右扭摆,动作逐渐加快,使感到发热时为宜。

5.暖肾法

每晚临睡前,用两手交替轻轻按摩睾丸各81次,动作如手中握着两个球来回滚动。

6.按摩小腹部

每晚临睡前。将手放在丹田部位,先顺时针按揉36次,再逆时针按揉36次。有理气、助消化、健胃之功效。

7.按压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用手指甲按压足三里穴,以感到麻胀为度,经常按压有益健康。

8.牙齿保健法

大、小便时,将嘴闭住,咬紧牙关;经常叩齿,长年坚持可保护牙齿坚固,不易脱落。

9.促进睡眠法

每晚睡前30分钟,先擦热双掌,而后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瞳子胶”等穴位;然后两手分别向两侧额角后而下。食指经“耳门”穴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40次,可治疗神经衰弱症,促进睡眠。

10.散步法

坚持每天散步是极有效的健身之道,饭后散步有助于消化。散步时间可灵活掌握。

中年男性,别再“背”受折磨

不过才刚刚40岁而已,可你在写完一篇论文或者搬了几口箱子后,却感觉到了背部难忍的酸痛。

此时,医生会告诉你,大部分男性背痛的首发年龄是30~45岁,这个年龄段是背部关节发炎及自然退变的开始,而肌肉损伤也是导致背痛的最常见原因。好在背痛常常不用通过药物或手术就能缓解,关键是要利用一些方法来预防背痛。

1.让背部休息

人在坐着时后背的压力要大于站立时,因此,如果你必须长时间坐在桌前或者乘坐飞机、火车,那就要经常改变一下姿势,每小时起立一次,四处走走,让背部得以喘息。

2.宁跪勿弯

不要弯腰来捡东西,这会使背部紧张,加大受伤的风险。如果要做一些需要弯腰的工作,不如使用长柄的工具,或把工作放在高一点的台子上来操作。

3.多用腿部

在提举物体时,不管它多重,都应该采用这样的安全姿势:弯曲膝部,保持后背直立,运用腿部的力量来拿起东西。因为,腿部力量远大于背部力量,多用用腿部能避免背部受伤。另外,如果不知道物体有多重,那就先试着推一下。如果太沉,不要逞强,叫人帮忙吧。

4.宽松着衣

下身穿得过紧会妨碍你平时,尤其是抬东西时弯膝或其他一些动作,所以有弯腰动作或要搬运东西时,一定要宽松着衣。

5.变换姿势防静脉曲张

男人们常常忽视静脉曲张的出现,多数是由于浓密的腿毛掩盖了静脉曲张。但是,有10%~15%男性的小腿会在40岁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通过各种努力来预防它们的发生。

6.减肥

如果你很胖,那么一个循序渐进、有益健康的减肥措施将是十分必要的。

7.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

你的食物中应该含有大量的纤维素,保持肠胃健康、大便通畅,可以防止便秘引起的精神紧张。

8.别吸烟

吸烟会增加罹患潜在静脉疾病的危险性,这些疾病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静脉曲张。

1.工作时多变换姿势

工作时不要连续坐上两三个小时,应经常站起来走一走。一天5小时或更长时间都处于坐或站姿势的人,静脉曲张的发生率较高。

养眼明目有方法

眼睛与其它器官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因其它疾病影响会逐渐退化和衰弱。如何养目来增进健康呢?根据我国传统的养目方法,结合现代医学有关知识,可归纳出八种养目方法。

1.熨眼

早晨起床后,先将双手互相摩擦,搓热后将手掌置于双眼上。反复3次后,再以食指、中指轻微按压眼球或四周,可缓解双眼疲劳,使眼睛炯炯有神。

2.运目

两脚分开与肩宽,挺胸站立,头稍仰,瞪大双眼,尽量让眼球不停转动,先从右向左转10次,再从左向右转10次。然后停止转动,放松肌肉,再重复上述运动。如此反复3遍,可以起到醒脑明目之功效。

3.浴目

以热水、热毛巾或蒸气熏浴双眼,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还可用中药浴,即将菊花、大清叶、桑叶、竹叶之类的中药煎水,趁热先以蒸气熏眼,待水温后,再以药水洗浴双眼。久之,可清热、消炎、明目。

4.养目

平时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和搭配,如粗细粮搭配、荤素菜搭配等。另外要多吃蔬菜、水果,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适当吃些海带、胡萝卜、芹菜、动物肝脏等。

5.摩目

闭目,以双手的中、食二指分别按压双眼球,适当地有节奏地加压(以不感到不适为度),可略带旋转动作。此法对老年人,特别是青光眼患者最为适用。但患眼病或做过眼部手术的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不可用力过猛。

6.极目

晨起选择空旷、空气清新的场所进行,身体自然直立,两目先平视远处一个目标,如树梢、塔尖或山峰等。此时尽量放松眼睛,坚持1~2分钟后,逐渐将视线移近,直到眼前1尺左右,注视约1分钟,然后将视线由近而远移到原来的目标上。

7.惜目

用眼不要过度,无论男女老少,都要注意节约用眼,如读书、写字或看电视不要持续时间过长,一般40~60分钟左右即休息5~10分钟。

8.护目

不要久处强烈的阳光或灯光下,更不要在强光下读书看报、电视的光度也不要太强。如果夏日出游,要戴适合的太阳镜。另外,各种屈光不正的患者应配戴合适的眼镜等。

春捂秋冻,不容小视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是一条保健防瘸的谚语,其意思在于劝导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春捂秋冻”的深意。

1.春捂有讲究,千万别盲目

“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这两句谚语都是在提醒人们要春捂。由于初春气候多变,乍暖还寒,早晚温差较大,且常有寒潮来袭,加上此时人体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对外界适应抵抗能力较弱,如果衣着单薄,极易感受风寒。特别是老年人,抗病力差,稍受风寒,会使血管痉挛,血液黏稠,血流速度减慢,引起脏器缺血,易发生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中风、冠心病等疾病,危及健康。唐代医家孙思邈就主张“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食不消,头痛”,穿衣宜“下厚上薄”,以养阳收阴。这种防寒保暖方法,能够维护人体正气,抵御邪气。

因此,初春时节,人们一定要做好防风御寒准备,不要顿减衣物,被褥也不可马上减薄,应时备夹衣,根据气候寒热变化,随时添减,以安度早春。

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因而不能把衣裤鞋袜穿得过于单薄,尤其是老人不要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还有女性不要过早穿短裙。寒风刺骨入下身,容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