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故事中,赵是何等的可恶!陆生又是何等的可悲(他完全有可能成为赵一类的假道学);只有陆氏尚有一点人气,是个明白人,却只能无可奈何地自我牺牲。陆有别的选择吗?恐怕没有。康熙时,流传甚广的《女学》颇可说明女人面对的处境:
男女之防,人兽之关,最宜慎重,不可紊也。女子守身当兢兢业业,如将军守城。稍有一毫疏失,则不得生,故曰:无不敬也,敬身为大焉。别嫌明微,必防其渐,正本清源,必慎其始。可贫可贱,可死可亡,而身不可辱。
由此已可看出,礼教倡导宣扬禁欲于前,官方鼓励表彰于后,唯其如此,才能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扇起炽烈的禁欲之风。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
(《大明会典·旌表门》)
这是利益驱动。这一手实在太厉害了!鞭牛与喂草相结合,守贞者可名利双收。节烈行为的表彰制度确立后,产生了轰轰烈烈的全民争创活动——
明兴,著为规条,巡方督学岁上其事,大者赐祠祀,次亦树坊表,乌头绰楔,照耀井闾。乃至于僻壤下户之女,亦能以贞白自砥,其著于实录及郡邑志者,不下万余人,虽间有以文艺显,要之节烈为多。呜呼!何其盛也!岂非声教所被,廉耻之分明,故名节重而蹈义勇欤?
(《明史·列女传》)
荣誉面前人人平等!“僻壤下户之女”也能通过节烈获得名扬四海的机会!别的本事没有,拒绝跟人发生性关系总是可以做到的。于是全国各地节烈人物纷纷涌现,各级官府争相上报材料。节烈成风不仅是礼教弘扬的证明,也是官员政声颇著的资本,所以百姓、官员两方面都有积极性。除去浮夸、攀比之类水分,各地每年向上报送的节烈人数,自理学兴起之后呈直线上升之势。明时登录在各地方一级的节烈妇女,已不下万人;在《古今图书集成》中,收录的明代节烈已有三万六千名之多。至清代,小小一个安徽休宁县,节妇烈女竟出了二千二百多人!
这些“有幸”“留名青史”的女子似乎“死得其所”,而那些连姓名都不著于世的无名女子,又是为谁而受煎熬甚至死亡——
汪氏与泰兴戴氏世为婚姻,戴氏有子曰弘毅,妇之父许以女妻之,即节妇也。节妇未嫁而弘毅死……节妇至戴氏,临丧次哭之甚极哀,见者皆为感动。比其父母还,而节妇遂不肯行也,曰:“吾今且为戴氏妇,非汪氏女也!”父母舅姑皆不从。节妇志益坚,卒不能强也。遂老于戴氏。今节妇年四十,盖已守志二十余年矣。
(《戴名世集》)
从戴名世的记述来看,汪女很可能跟戴弘毅没有任何实际交往,只是有个许嫁的父命而已。在尚未说到嫁娶的情况下,戴弘毅忽然早逝,照说这跟汪女根本就没什么关系。但汪女跟随家长前往吊唁之后,竟宣布从此已不再是汪家女儿,乃是戴家媳妇了——因为她已经进了死者家门,就算是死者的人了!这么个还不省事的少女,就此开始了她漫长的守寡岁月!至记述此事时,她已经年届四十,守了二十几年了。此举就连戴名世都不知道该属何种节烈!
礼教就像盆景艺术,可以按其需要塑造出各式各样根病枝残的奇异花木。上面那位汪女“情”到深处“志益坚”,哪管“父母舅姑皆不从”——铁了心要追求她的节烈英名。如果父母的性命陷于危险中,需要女儿牺牲“节烈英名”去解救又该怎么办?《阅微草堂笔记·卷三》中提供了一个例子——
明崇祯末,孟村有巨盗肆掠,见一女有色,并其父母絷之。女不受辱,则缚其父母加炮烙。父母并呼号惨切,命女从贼。女请纵父母去,乃肯从。贼知其绐己,必先使受污而后释。女遂奋掷批贼颊!与父母俱死,弃尸于野……
这是一位连姓名都没留下的节烈女子。贼人用烧红的烙铁来对付她父母,除非她满足贼人的淫欲,否则父母命将不保。父母受不了酷刑折磨,要她顺从贼人。她要贼人先放人而后奸;贼人不相信她,要先奸然后放人。这女子计无所出,竟至求死,以扇耳光激怒贼人,终于丢了父母性命并搭上了她自己。这在道学家看来,死得何等英烈!何等痛快!然而,以一己的道德满足令全家罹难,不知道这笔账该如何算?
由于社会推崇,官方鼓励,节、烈妇女人才辈出,一代代传承下去就积淀成为一种“传统美德”,甚至“英雄主义精神”了。据说,1989年中国公映的电影《最后八个人》,曾经历了一段幕后发生的“未遂杀人”案。送审影片中有个情节是这样的:战场上,三个日本鬼子在轮奸一位战败的八路军女兵时,藏身在隐蔽处的一个老八路举起枪,将最后一颗子弹射向了受凌辱的女战友!然后冲出来大呼:“这儿,中国人!”再后来,自然是拼了个鱼死网破……应该说,这个情节具有“虚构的真实性”,就是说,它在中国人的文化环境中极有可能发生。从故事本身来看,这情节也够感染人的。但是,持现代观念的主审人认为这太不人道,于是情节被改成:老八路那最后一颗子弹射向了万恶的日本鬼子,经过一番英勇搏斗,剩下的两名鬼子也被杀死——姑娘没有遭到奸污,敌人也被消灭了!
公映的电影便是那个经过改写的“人道主义”版本。不错,原版本是丑恶的——老八路有什么权力枪杀遭凌辱的女战友?把自己的命也搭进去值吗?但原版本更像生活:老八路从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伦理道德观不应有“西化”的成分;他倒应该跟《儒林外史》中王秀才面对女儿之死的心态相同才对——与其受辱还不如死了干净!改过的本子倒是文明多了,但却分明地透着一个“假”字。真正的西方人,如果碰上此类事情会发生些什么呢?意大利有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小说叫《历史》,其中有个情节是:母女俩被一群法西斯士兵轮奸。在这个过程中,女儿竟然对某个参与轮奸她的士兵发生了好感,因为比较起来他不那么粗暴。然而非常可恨,他们在完事后枪杀了母女俩!人们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会产生受害母女该死的感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