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师德休养
16037100000020

第20章 教师心理素质(1)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教育机制赖以产生的基础,能帮助教师避免教育失误,减少挫折感的产生,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下列心理品质:

一、敏锐的感知能力感知能力就是调动各种器官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敏锐的感知能力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

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几十个学生,边讲、边写、边教,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注意到违反纪律的征兆,巧妙果断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排除各种干扰,维持课堂纪律。同时还要注意时间的进程,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语、举止和表情。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分配注意力、观察敏锐、判断准确、反应迅速。

二、坚韧的意志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多变性,在教师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观和客观的困难很多,如果没有坚韧的意志品质,就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一个教师必须能够坚定果断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能够约束自己的动作、言语、抑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这个职业要求于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是要求自制。”如果教师这个职业没有沉着、自制和耐心,就不可能以宁静和善的态度处理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

三、对学生无私的爱热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这是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与学生朝夕相处所形成的职业情感,是教师克吸重重困难作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大的心理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在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智慧、才能和知识,用自己的心血培育学生成长。教师不需要向学生索取什么直接的报酬,唯有期望学生成才,把目睹学生成才作为人生最大的乐趣。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爱。是爱而不纵,怨而不弃。是炽热的爱与原则的、公正的、合理的要求相结合。教师的爱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影响着学生智力、情感、个性的成长。

爱学生应成为教师性格的组成部分。

四、创造性的思维教育工作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工作之一,它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熟悉几十种专业的工作人员,但是没有——非对此深信不疑——比教师更富有求知精神,不满足现状,更充满创造思想的人。”教师要把几千年来创造与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组成为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体系,还要运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言语给学生讲解,要通过周密细致、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可以说每上一堂课,就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一次艺术加工的过程。每一堂课上,教师都在运用着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五、为人师表的意识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各方面都应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一切人的表率。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而且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可以说没任何东西能够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的职业是直接以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品格,所以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能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心理品质。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

心理健康指的是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与绝大多数人没有显著差异的个体的状态。心理正常、行为正常通常被作为心理健康的同义语。

判断心理是否健康是健康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许多心理学家从多种不同行为表现的角度进行观察,提出了一些不同标准。我们认为,正常心理应具备以下八项标准:①智力水平处于正常值范围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②心理与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③情绪稳定,积极与环境相适应;④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⑤能适应社会,能协调好自己的人际关系;⑥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境相适应;⑦不背离社会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使合理要求获得满足;⑧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差距不大。确定心理是否健康的绝对标准十分困难。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判断心理是否健康一般可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①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原则。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形式或内容均应与客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保持一致,即同一性。人的心理行为若与外界失去同一性就难以为人理解。

②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原则。一个人的认知、体验、情感、意志行为在自身是一个完整和协调一致的统一体。这种整体性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基础。例如,遇到一件令人庆幸的事,应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及相应的表情,并以欢快的语调和行为来表达,如果一个人用低沉不快的语气叙述一件愉快的事件,或者对痛苦的事件作出欢快的反应,那就是不健康的异常状态。

③人格的稳定性原则。人格(个性)是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一切生活中显示其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没有重大变故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人,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说明他的心理行为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这就要考虑他是否出现异常。

正确的人生观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

人生观是个人对人生目的、意义及行为价值的总的观点。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并以观点、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于人的个性倾向之中。它不仅决定着人对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着人的行为及其方式。

教师的人生观集中反映在教师对教学工作、同行及学生的态度和具体行为上,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教师把发展党的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神圣职责,积极向上,努力进取,那么,他对待教学工作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认真学习教育理论,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对待同行积极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和睦相处。

对待学生,言传身教,严格管理,热情帮助,以学生的进步为荣。教师的辛勤工作不仅会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而且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同行的尊敬,受到社会的赞许和支持。这必然会引起教师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有益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如果教师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把从事教学工作看作一种谋生的职业,甚至当成“副业”,那么,他对待教学工作、学生和同行的态度和行为便迥然不同了。

对待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尽量推诿,能省则省,能拖则拖;对待奖金争多叫少;对待同行不是积极合作,而是争名争利;对待学生不是热情帮助而是漠然视之。消极应付的态度不仅导致教学成效的低劣,而且会使学生失去对教师的尊敬之情;与同行的关系也变得紧张;同时也会受到社会的指责。其结果,使教师本人失去良好的人际环境,引发消极的情感体验如焦虑、痛苦、県徨,最终必然危害其心理健康。

由此可见,正确的人生观不仅对党的教育事业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教师保持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

教师怎样评估自己的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和康复力

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康复力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它们是衡量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志之一。

意识水平是人调节意识活动的能力。评估意识水平的高低主要以人的注意力水平为衡量标志。注意力水平越高、意识水平越高,注意力水平与意识水平成正比。注意力不集中(如不能专注于某项工作、不能专注地思考问题、注意涣散、丢三落四等)往往是某些严重精神疾病的前兆。但注意的稳定性过强,如强迫观念的注意固定则属于心理障碍。

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有赖于社会交往的发展。个体的社会交往若被剥夺,就会出现心理障碍。正常人在社会交往中,择友而交,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从品德、才学、思想等方面着眼。社会交往能力差的人表现为两种极端现象:一种现象是与亲友隔绝往来,对人冷漠无情。另一种现象是过分无选择地与人交往,并十分热情和兴奋。

这两种现象的共同本质是对社会交往缺乏目的性,没有或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质有错误认识。

康复力指人在蒙受精神打击和刺激后心理创伤的复原能力。生活中任何人都难免遭受打击或受到冤屈,造成心理创伤。遭受心理创伤以后,情绪波动、行为可能暂时偏离常规,或出现躯体或精神症状,严重的会轻生自杀。评价康复力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①康复的时间,有人在受到心理创伤以后,能很快恢复正常状态,而有人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②对造成伤害的精神刺激的敏感性,如对别人无意中谈到类似于对自己造成伤害的事,过于敏感,并引起恐惧、焦虑和情绪激动等心理反应。这种反应愈强烈,康复力越差。

恰当地评估自己的意识水平、社会交往力和康复力,对于教师正确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很有裨益。

教师怎样评估自己的适应能力、耐受力和控制力

适应力、耐受力和控制力是衡量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

适应力是人对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认同力,这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人虽然可以在实践中能动地改造社会和自然以适应自己的需要,但毕竟无法按自己的意志左右自己的生存环境(含生活环境、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人际环境、个体内环境等),因此,被动地适应和主动地适应环境,都是不可避免的。

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工作单位的改变、生活待遇的变化、物价的升降、居所的迁徙、家庭的变故都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影响。对于环境的变故能否很快适应是评估教师适应能力的主要标志。

如果对环境的变化很久无法适应,甚至焦虑不安,血压变化、心悸失眠等,则属于适应力弱的标志。同时,神经活动类型也是评估教师适应能力的一个标志。灵活型的人适应力强,而不灵活型的人适应力较弱。

耐受力是指人对精神刺激或压力的承受力或抵抗力。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压力或精神刺激,过度的竞争、亲人的亡故、个人躯体的病变都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压力。

评估教师的耐受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①对精神压力的反应强度,耐受力低的人反应强度大,如有人亲人亡故时悲痛欲绝、甚至立刻昏厥。相反耐受力高的人反应强度小,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②对长时间精神刺激的反应。有人在长时间的精神刺激下,出现心理异常,有人则能以克服这种精神刺激作为人生的动力,显然前者耐受力低,后者耐受力高。③神经活动类型也对评价教师的耐受力有一定作用,强型的人耐受力强,弱型的耐受力差。

控制力是指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或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人的情感的表达、情绪反应的强度、动机的趋向和取舍、思维的过程都可以受人的意识的控制。评估教师控制力的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思维是否流畅;情感表达是否恰当;举止是否得体;对待挫折和变故是否能理智地处理;动机是否恰当,需要是否现实。

恰当地评估自己的适应力、耐受力、控制力,对教师保持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人的心理,从其产生的过程来看,它是物质的生理过程的产物;而从其产生的根源来看,它又是现实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类机体的结构和机能的特点,以及周围环境的特点,必然对人的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生理因素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社会因素则对心理的健康发展起主导作用。

在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中,以下三种最为重要:

1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指一个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体格、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特点,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特点等。在这些生理特点中以神经生理特点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强型的神经系统能承受繁重、长时间的工作负担;而弱型的神经系统在强烈、持久的刺激下,就可能发生崩溃;灵活型的神经系统,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而不灵活型的神经系统则对变化过多的环境难以适应。

2.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是人体内分泌各种激素的细胞团,如脑下垂体、甲状腺、生殖腺等。这些对人的心理产生间接影响。

如甲状腺亢进的人,除发生眼球凸出,心悸手颤等症状外,也会使患者出现神经过敏,情绪易激动等心理症状。而功能不足又会引起智力迟钝、记忆衰退、情绪淡薄。

3.生理病变。教师躯体的疾病或损伤也会造成心理活动的缺失或障碍。心脏病会引起精神活动的异常,如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疲劳过度以及严重的营养不良会引起感觉迟钝、记忆力和判断力降低、精神不振等。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家庭因素。生活的窘迫、子女就业的困难,夫妻关系的不和睦等都会直接危害教师的心理健康。

2.工作环境。这包括自然环境和学校的人际环境。上班乘车的拥挤、噪声的纷扰;过度的竞争,教学工作中的过失,与同行之间关系的紧张也会给教师产生巨大心理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的异常,如:过度焦虑、记忆力减退、心悸、精神萎靡。

总之,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了解这些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

导致心理异常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噪声、污染、过度竞争等外部因素是导致心理异常的主要条件,但这些条件也要通过心理活动的内部矛盾发生作用。这些矛盾如得到顺利解决,人的心理就会健康发展。这些矛盾的激化则会引起心理的异常变化。导致心理异常的内部矛盾(内在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需要需要是个体对内、外环境有所需求的主观状态,它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它以兴趣、爱好等具体形式表现于人的行为中。人的需要与社会所提供的条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教师不仅有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也有对精神生活的需要,教师希望取得事业的成功和学生的爱戴。教师的这些需要能够通过自己努力工作而得以满足。因此,这些需要是合理的。但如果教师追求不切实际的名利地位,自己又不努力工作,这样教师的需要就会与社会现实产生巨大落差,产生矛盾。这样矛盾长期持续地发展便会导致心理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