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十讲
1632600000019

第19章 人才观与乱世生存伦理的多元化(3)

从原则上,无论是上门面试,还是跨国买断,都打破了旧有的君臣尊卑之别,体现了统治者对人才的重视。有统治者的倡导,社会上对才能的重视自然不断加强,社会人才观和政府人才观开始走向合流。

)3.伯乐和良马的互动双赢

作为人才的使用者孙权和作为人才的鲁肃之间互动的走向双赢的过程里有一种互相倚重、互相勉励的精神和相互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这使得孙吴政权能够立国兴邦,最终走向三国鼎立的道路。

良马跑出的伯乐生涯

人才受到重用,一般被称为是遇到了“伯乐”,而有的时候,有才能的人却难以施展抱负,所以唐朝的韩愈会感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显然,韩愈把人才和用人区分开来,把君主的用人政策当做了君主的人才观。

实际上,君臣关系、用人态度等问题,都不是君主单方面的事情。政治,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一个人搞不成政治,光杆司令根本无法建立一个政权。君臣关系,就是一个适应性的问题,或者在性格上适应,或者在政治目标上适应,或者在某一具体政策上适应。适应是双方的,是一个互动的存在,这一点在任何政权中都是常理,只不过在和平的年代,适应是主流,所以反而不被人们重视,到了乱世,适应性的问题才突出出来。

太平盛世的环境下,人们觉得君主要善于发现人才,人才并不需要表现自己或者和君上进行联系,所以,唐代选拔官员,直接说是“选人”,好像和选秀女没有什么区别一样,都是上级单方面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太平盛世下,国家是统一的,人才无论在哪里,要做的都是国家的官,国家只有一个,人才却有成千上万,于是,参与国家政权的资格,就变成了稀缺资源,相对而言,人才就是比较饱和的常数了。国家作为买方,自然有选择作为卖方的人才的大权,人才却只能有两个选择——做官,或是不做。所以,大一统的时代,在人才选拔上,是卖方市场,而卖方市场又是以国家政权的人才需求作为出路的,所以在互相选择的问题上,十分不平等,没有互动,只有封建王朝对人才录用的垄断。

乱世就不同了,政权不止一个,可以供人才自由选择,这样一来,大一统状态下的卖方市场,开始转向了乱世的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并存的局面。当买方所控制的资源不再稀缺时,平等选择就有了可能性,而垄断被打破之后,在自由选择的状态下,政治、人才等资源的配置就会走向优化。某一个政权和某一些人才在自由选择之后,君臣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政权因采纳了人才的建议而日趋强大,人才因在政权中受到重用而名利双收,达到双赢的状态,是乱世中政权的理想状态。

孙吴政权在孙策军事征服江东之后建立,江东本身人才便没有中原多,再加上孙策执政时期的强硬态度,使孙吴政权的人才比较匮乏,孙策时期真正举足轻重的文武大臣,只有张昭、周瑜、太史慈几个人而已。孙权即位之后,着力进行文治,也注重打开局面,广泛网罗人才。事实上,孙权是成功的,在孙吴政权存在的几十年间,最重要的一批大臣,大多是在孙权执政时归入孙吴政权的。

孙权接掌政权的时候,在人才的储备上,孙策渡江时期的人才已经所剩无几,创业大臣的子孙能力普遍不高,无法委以重任,江东大族和孙吴政权进行着冷战对峙,所以,孙权面前摆着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人才花名册。如何改变这一不利局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士人们对孙吴政权是不大买账的,因为孙策当年以高压政策巩固统治,杀了很多士人,孙权上台之后,能否改变孙吴政权“白色恐怖”的形象,是十分关键的。

孙权非常想改变这种为人才所抛弃的被动局面,他也知道,当下最关键的,莫过于营造出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而周瑜对鲁肃的劝说,正是孙吴政权的破冰之旅。

鲁肃和周瑜的关系不错,周瑜又在孙策手下得到重用,所以,在政权内部缺乏人才时,周瑜就想到把鲁肃介绍进来共图大计。鲁肃为人豪爽,家境良好,所以不必为生计发愁,他做官还是不做,完全取决于是否能够让自己的人生锦上添花,而不是混饭吃。因此,鲁肃求职的起点比较高,加上他平时乐善好施,在江淮一带颇有影响,周瑜就认为,如果要说服了鲁肃,一定会让孙吴政权既能得到鲁肃这个非常之才,又能对外改善形象。

周瑜先是把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孙吴这边,让鲁肃不得不和自己进行协商,而当时恰好赶上孙策遇刺身亡,鲁肃怕江东的大家族趁机对孙氏集团发难而殃及池鱼,所以踌躇不前,不愿马上前往。周瑜此时按照孙权的既定方针,对鲁肃说:

“当年汉光武帝的大功臣马援说过,‘现在的时代,不但君主要选择臣子,臣子也要选择君主’。

“现在我们主公孙权喜欢亲近贤才,招纳士人,对有特殊能力和突出才干的人也十分重视,都收录在帐下。

“而且我听那些先知先觉的人说,能够代替汉朝政权的真命天子必将出现在东南,从形势来看,孙权正属于这样的人物,请仔细考虑考虑。”

如果按照正统的君臣观念来看周瑜这番话,肯定是大逆不道的,因为他不但没有强调自己政权的惟一合法性,而且还告诉鲁肃他可以随便选择在当时任何一个军阀的手下做事,只不过是选择正确与否而已。而且,周瑜当着一个不知以后去向如何身份如何的鲁肃,评论自己的君上,也不是人臣之道。但是,这番话,恰恰是在孙权的授意和授权下说出的。

周瑜这番话,里面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使用马援对光武帝刘秀说过的话来说明臣子选择君主的自由,意在说明自己劝鲁肃来孙吴不是强买强卖,而是帮助鲁肃选择君主;第二层意思,是把孙权对待人才的态度和任用人才的风格介绍给鲁肃,让鲁肃心中有数;第三层意思,是用那些子虚乌有的天命说法来劝说鲁肃,告诉他要选择一个有前途的君主,那就是孙权。

周瑜的第一层意思,引用了马援的话,告诉鲁肃,现在是双向选择的时代,不但君主要选择大臣,大臣也要选择君主,必须慎重才行。马援当年说这番话的时候,正是王莽篡夺了西汉政权自称皇帝的时候,一时间各地反莽武装群起,各有名号,俨然一个个独立的政权,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和三国时期非常相似,都是中央失势而地方豪强军阀并立的时代。周瑜引用马援的话,一是为了告诉鲁肃,眼下的时代和刘秀起兵时的情况并无不同,都是群雄纷争的年代;二是为了让鲁肃认识到“臣择君”的重要性。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如果选择君主时出现了失误,将会影响一生甚至是子孙的发展。可以说,周瑜用马援的话,把劝说鲁肃投靠孙吴这一政治目的先放在为鲁肃个人前途着想的起跑线上,并且设身处地提出乱世中君臣互动适应的重要性,自然会让鲁肃产生听下去的欲望,因为鲁肃也想要从周瑜那里获得一些信息,知道他对当时各地军阀的评判,好决定自己的归宿。

周瑜的第二层意思,正是从为鲁肃着想这个出发点开始阐发的。他没有直接告诉鲁肃大臣选择君主的时候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君主,而是对孙权的用人特点进行了概括分析,意在说明孙权是个值得效命的君主。如果说第一层意思里面周瑜用马援的话让鲁肃产生了共鸣,那么第二层意思里面,周瑜又单刀直入地向鲁肃推荐孙权这一君主,则是以第一层意思为伏兵的基础上,语言策略的“阵型变化”。

但是,仅仅说孙权重视人才,在鲁肃心中,分量还是不够的。当时的曹操,已经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颇有君临天下的气概,相比之下,其他的地方势力多少都有些底气不足。所以,周瑜还需要渲染一些能够让鲁肃作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这就是周瑜话中的第三层意思——用“天命”的说法抬高孙权,称他为将来要取代汉朝的新君主。可以说,周瑜的个人关系,孙权的用人政策和本来子虚乌有的“天命”结合在一起,最终使鲁肃决定投奔孙权。

鲁肃选择孙吴政权,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件重要的大事。对孙吴政权来说,这是孙策去世之后,在招收人才、稳定内部士人之心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孙权本人来说,他得到了鲁肃这样一个能够为他指点大局的臣子;对孙吴的文武群臣来说,这是第一代文武组合周瑜和张昭之后,出现的具有发展潜力的核心人物;对孙吴统治下的江东大族来说,这是一个孙吴政权重视士人、愿意和长江一带士人交好的信号。在这几层的重要性基础上,鲁肃成为孙权执政后仅次于周瑜的重臣,这是孙吴政权给予鲁肃来投奔的信任,而鲁肃为孙权献计献策,孙权几乎言听计从,孙权对鲁肃的一些缺点也能大度宽容,使鲁肃更加尽心尽力为孙吴国家政事服务。鲁肃这匹千里马的功劳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孙权这个伯乐获得的利益也越来越多。

具体来说,鲁肃进入孙吴政权之后,立即和孙权进行会谈,在会谈中,鲁肃提出了孙吴政权日后的发展方向。在孙吴的历史上,这是一个可以和蜀汉政权的“隆中对”相比拟的立国方针。当时孙权刚刚见到鲁肃,寒暄了一阵之后,便屏退左右,和鲁肃进行秘密磋商。

孙权问鲁肃:“现在汉朝统治已经接近倾覆的境地,四方诸侯连年征战不休,我继承了父亲和兄长的事业,想要成为齐桓公和晋文公那样辅佐周天子而名垂青史的人物。您现在既然来到我这儿,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辅佐我成就心中的事业?”

鲁肃不假思索,回答说:“当年汉高祖刘邦想要辅佐义帝楚怀王,但最后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他还是自己做了皇帝,这都是因为西楚霸王项羽残害楚怀王的结果。现在的曹操,就如同当年的项羽,他既然如此暴虐,您又何必仅仅想做一个齐桓公或者晋文公呢?按照我的看法,现在汉朝已经是不可能复兴了,曹操也不可能在一日之间除掉。为了您的大业着想,我们现在惟有在江东经营,据鼎足之势在手,观望天下局势的发展。现在北方的战乱很多,我们可以乘着他们的纷争,剿灭江北的黄祖,进而攻打刘表,一直把势力扩展到长江的尽头(上游)去,然后再进行称帝的计划,这正和汉高祖的事业相似啊。”

鲁肃的这个计划十分具有远见,他认为无论是要保有长江天险抵御北方强大的曹操势力,还是进而北上中原争夺天下,都必须控制长江的中上游,让江东政权所占据的长江天险作为一道防线真正做到没有后顾之忧,并且具有广阔的后方和可以几路出兵的进攻路线。当时,孙吴虽然号称有长江天险在手,但实际上只是具有扬州一带的长江沿线而已,而长江中上游的荆州、益州,分别处在刘表和刘璋的统治下。鲁肃看到了占据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性,也看出了刘表和刘璋统治的昏庸暗弱,所以建议孙权对这两个地方下手,切中了要害,又看到了未来。可惜的是孙权当时没有马上接受鲁肃的意见,因为当时他还面临着一个更大的考验,就是如何整合江东内部的各种政治力量,形成一个稳固的政权基础。不过,他对鲁肃的这个立国方针心中有数,更加尊敬鲁肃,无论是大臣们私下打小报告说鲁肃的坏话,还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鲁肃与其他大臣意见不同,孙权的立场都站在鲁肃的一边。

到了刘表去世之后,鲁肃再次提出要夺取荆州作为下一步攻占益州的基础。此时孙权在江东内部已经基本和各派政治力量达成了谅解,所以马上派鲁肃去经营此事,不过刘备已经介入了荆州的内部斗争,所以,鲁肃这次没有夺下荆州,而是带回了诸葛亮,为共同抗击曹操进行商谈。可以说,孙刘联盟的达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鲁肃在孙权面前的努力,否则,以刘备的区区势力,孙权是不可能和他建立同盟的。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孙权对鲁肃的倚重和信任。

无独有偶,在赤壁之战胜利后,孙权接见鲁肃的时候,持鞍下马迎接,他笑着问鲁肃:“这样显出你在我手下不可动摇的地位了吧?”鲁肃竟然作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不,这还不够呢!”众人听了之后都十分惊诧。落座之后,鲁肃才徐徐回答说:“希望主公您能够一统天下,建立帝业,到时候来接见微臣,微臣才真的算是不可动摇呢。”孙权听了之后抚掌大笑。孙权和鲁肃之间这一问一答,可以看出孙权对鲁肃的看重,以及鲁肃对孙权的期望。君臣之间可以这样开诚布公,而且能够互相勉励,这正是作为人才的使用者孙权和作为人才的鲁肃之间互动的走向双赢的过程。正是因为有这种互相倚重、互相勉励的精神和相互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孙吴政权才能够立国兴邦,最终走向三国鼎立的道路。

伯乐策划的良马之路

伯乐和千里马的互动,除了上面这种君主对有才能的大臣重用、优待,大臣对君主尽力辅佐,君臣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勉励的情况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毕竟,上面那种孙权和鲁肃的互动关系,是建立在鲁肃本人在投奔孙权之前就具有很高的个人素质和韬略的基础上,换成现在的话说,就是具有各方面的特长,并且有相关的工作经验。那么,对于不具备这些特长但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新人”来说,如何实现伯乐和千里马的双赢呢?

君主们都喜欢任用有经验有能力的大臣,因为这不需要更多的培训投入,但任何人都是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的,如果只是为了短期的收效,不重视培养人才,不注重训练千里马,那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会再有千里马了。所以,对于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人才来说,也许他们没有经验,但是君主也要尽力去发现、发掘,甚至培养、锻炼他们在某方面的才能,才能让“丑小鸭”变成天鹅,让小马驹变成千里马。

孙权手下的大将吕蒙,就是由孙权这个伯乐培养出的千里马。吕蒙出身军旅,跟随孙权到处征战,没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所以他只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武将,虽然曾经在周瑜的指挥下,在赤壁大战中取得了显赫的战功,但只是一个作战勇猛的将领,还不能成为指挥大军的将帅,更不要说做出将入相的全面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