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十讲
1632600000004

第4章 分分合合背后的历史玄机(3)

这就好像一个三岔路口,三个国家心中都打着自己的算盘,统一还是分裂,要看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所以,鲁迅在评论三国时代的时候,说过一段十分经典的话:“他们都是自私自利的沙,可以肥己时就肥己,而且每一粒都是皇帝,可以称尊处就称尊。”(鲁迅《南腔北调集·沙》)这正是切中肯綮的论断。魏蜀吴的统治者,都是沙子,他们在一起,就是一盘散沙,无法一下子凝聚成一团,只能在加入其他有黏性的物体之后,合为一体才有可能。

加入其他物体,让散沙凝聚成团,这是三国走向统一的一种可能性,可以称为历史三岔路口的第一个岔路口;另外,维持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也是当时的一个可能。江东政权的开创者孙策在临死之前,就对他的继承者孙权说过,如果要率领军队进行攻城略地的厮杀,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要带领江东文武大臣和江北的政权对抗,发展内部实力和经济,我比不上你。孙策的意思十分明确,他认为孙权继位之后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北上进攻统一中国,而是确保江东的独立,不被北方的曹操所吞并。可以说,孙策的这番话,可以看做是一种分裂主义的思路,这种几个政权同时存在并且分庭抗礼的可能性,可以视为第二个岔路口。

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呢?当然有,那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毛泽东所说的“联合政府”的问题。几个国家一起坐下来谈判,通过协商达成谅解,实现三方共治,这就是第三个岔路口。大概看到这儿大家都会说,三方共治怎么可能呢,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嘛,这简直是痴人说梦!其实不然,许多世界上其他国家认为不可思议的政治文化现象,在中国照样可以产生,比如“禅让”制度。皇帝甚至可以因为“天命”的启示而把皇位拱手让给他人,放弃自己的江山,在近代的民主制度和选举制度没有出现之前,这种不流血而实现政权交接的方式,只有中国才存在,足以让世界瞠目结舌。

事实上,中国古代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共治”的局面。在战国后期,因为各国都疲于争战,所以想出一个拥立霸主停止纷争的办法,大家坐在一起商议,最后决定,立两个“帝”,秦国的国君称为“西帝”,齐国的国君立为“东帝”。二帝并立,使东西的战争矛盾得到了暂时的缓解,也让东西国家都有自己的庇护了。这一情况,和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有些相似,一面是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面是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二者相持不下,分庭抗礼,遇到大问题,大家就要坐在联合国商量商量。

三国时期,怎么实行三方共治呢?他们不是都作为地方势力的代表,无法听从别人的领导而只能要求自己独霸天下吗?可能性还是有的,关键之处在于,是否你有着对敌方形成重大威胁而敌方又难以攻陷的军事要地。从三国时代的军事史来看,当时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存在:蜀汉政权在北部有通向关中的要道汉中,在东部有威胁孙吴的益州长江水道;孙吴夺取了蜀汉的荆州之后,也占据了荆州要道,扼住了蜀汉东下的咽喉,在长江一带也有随时可以进攻曹魏的京口附近的军事要塞。曹魏看起来是最没有战略要地的地方,但是曹魏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国土广大,国力强盛,并且占据了中国历代统治的中心中原地区。而且,曹魏也十分注意加强边防建设,在与蜀、吴交界的地区,实行了屯田,让士兵和农民结为一体,并且修建关隘,这关卡隘口的作用和北方的长城相似,可以互相接应,抵御敌军。就这样,三国之间虽然战事不断,但是在没有出现大的形势逆转之前,互相也拿对手没有办法,这就是建立三方共治联合政府的可能性。

从逐鹿到寻羊

我们是后人,所以三国时代的历史对我们来说已经毫无悬念可言,我们也知道最后还是通过一个国家依靠军事实力吃掉了另外两个,实现了军事征服的国家统一。不过,如果在当时,上面所说的三种可能性:军事征服、分裂割据、三方共治,都是同时存在的,而且当事人自己也不知道最后这个三足鼎立的局面会走向什么样的结果。这才是历史的精彩之处,各种可能性同时存在,而且在这样的多种可能性下,一个国家选择基本国策只能选择一种,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没有人知道,也没有必要知道,因为当事人都等不到谜底揭晓的那一天。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一家人丢了一只羊,发动了全村的人去找,但是找着找着,到了一个岔路口,有很多分岔通向各方,人们困惑了,因为此处歧路太多,根本不知道羊是往哪个方向去了,于是无功而返。三国时代也是一样,因为一下子有了太多的可能性,而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应该顺着哪条路,大家都不知道,有点无所适从。

有个哲学家说过,太多的自由,有时候也是一种灾难。在三国时代,面对如何走向统一的问题,也是这样。因为有三个并立的政权,在通过战争实现统一这个首选方案里面,选择哪个来统一都有三种可能,更何况是分裂和共治这两个备选方案了。而且,每个国家还都有自己的利益所在,谁也不可能一下子接受自己任人宰割的命运。所以,分裂格局才会维持了几十年,才让统一的趋势明朗起来。

三个国家在历史的三岔路口上,各有各的想法,总的概括,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吴国一度动过迁都武昌的想法,这个想法自然立足于保持长久的统治,远离濒临前线的建业,过几年舒坦的分裂生活。这个提案后来被否决了,吴国的大臣们编出一个歌谣,叫做“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他们还是希望国家能够有所作为,向北突进的。曹魏则一方面练兵养马,一方面加强经济建设,给农民优厚条件,让士兵开垦荒地,发展商业,作出打持久战的准备,看样子似乎要和敌人周旋几百年一样。蜀汉同样不甘示弱,它们虽然地处偏僻,但也有易守难攻的优势,所以诸葛亮可以放心地先对内政进行一番整顿,然后对境内的南方各族进行征服,把自家后院安顿好了之后再出兵北伐。三国的这种既注重维持现状,又不放弃通过战争手段实现统一的策略,成为几十年中几个国家共同的策略,正如鲁迅所说“可以肥己时就肥己,可以称尊处就称尊”。

可以说,如果三个国家都极力加强军备,一心为了统一,那么这个分裂的局面可能还要维持更长时间,因为一旦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进行战争动员,那么这个政权内部的凝聚力就会十分强,因而也十分难以被征服。当年罗马经历几十年才征服了地中海国家迦太基,就是因为迦太基人进行了全民战争动员,拼死抗拒罗马军团的结果。而三国时代,虽然曹魏的国力比其他两国强盛,但是也没有形成压倒性优势,所以一旦各国都朝着军事征服这条岔路上努力,鹿死谁手还真的很难说。

如果三个国家都为了维持现状进行分裂的准备,深沟高垒坚壁清野呢?这自然是第二条岔路的可能性了。这也很难行得通,从孙吴企图迁都武昌来维持分裂局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当时孙吴内部的大部分大臣反对这一政策,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如果安于分裂,那么国家就将没有希望,最终一定会被吞并。久而久之,如果真的奉行分裂原则,那么国家内部一定会有大的分裂产生,首先是军人因为没有立功的机会、得不到升迁而会产生暴动,然后是大商人、大地主们因为不能进行无限制的财富扩张而怀有怨恨,这样一来,别说维持现状,就是维持国内稳定都有危险。而蜀汉政权在诸葛亮去世之后,正是因为姜维要坚持诸葛亮的以战争保和平原则和费袆坚持休养生息的原则有了冲突,费袆占了上风,姜维和费袆、杨仪等产生了矛盾,蜀国内部也出现了纷争,所以蜀汉政权才会成为首先被军事征服的国家。

再来看曹魏,曹魏内部倒是一直比较强调南征蜀、吴,但是在司马懿父子掌权前后,曹魏内部也出现了一股反对战争甚至漠视政治的潮流,这就是当时的那些清谈名士们的“浮华”风气。这种风气一开,对曹魏的上层士大夫们影响极大,所以,无论是曹魏的皇帝魏明帝,还是后来掌权的司马懿父子,都对这股思想潮流进行严厉的打击,魏明帝对这群名士的首领何晏、邓飏等进行终身禁锢,司马懿甚至直接杀掉那些以浮华标榜自己的名士。正是因为内部可以就走向统一的问题达成共识,所以虽然曹魏政权内部有司马懿父子与曹魏王族政治斗争的动乱,但丝毫没有影响这个政权的立国政策。通观魏蜀吴三国,也只有曹魏是真正把统一作为国策贯彻始终的,所以,最后的赢家是来自北方的曹魏和曹魏的继任者西晋,政策的统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如何从岔路走向合流

曹魏要坚持统一作为根本的国策,蜀汉和孙吴都是在统一与分裂之间摇摆,这样说来,还是有多种可能性存在的,为什么最后还是统一占了上风,分裂变成了历史呢?究竟是什么力量在背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呢?

要知道,国家,本身就是一种观念,一种政治观念,而有了这种观念,就会派生出一整套的规划和设计,这就是国家制度的设计。当统治者们按照这些设计去安排各级的官员和政府,把国家观念实体化之后,国家就真的成为精神和物质上的复杂存在了。三国时代,并不缺乏国家的实体化,每个政权都有一套完整的班子,而且还很有效率,甚至蜀国出了阿斗这样的败家子,孙吴出了孙皓这样的暴君,还能维持十几年的统治。

三国时期,要想确定究竟历史向何处去,关键在于精神。当年,在黑暗的东汉政府统治下,张角兄弟不就是凭着一个没有什么教义的宗教组织,号称“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就真的发动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起义吗?所以,在分裂多年以后,在人们心中对争战厮杀产生厌倦之后,如何调动人们的精神,使之朝着统一的方向努力,就成了决定国家是要统一还是要分裂的一个关键所在。

如果谁放弃使用武力进行统一的追求,谁的内部就会产生内讧和政治分裂。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所以孙吴和蜀汉都在摇摆中无所适从。其实,蜀汉和孙吴之所以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就在于它们使用了“两手准备”,在是否要进行军事统一的问题上摇摆不定,让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国家是不是真的有实力去完成军事计划,自然会厌恶没有收效的无休止的战争了。

曹魏和西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停地暗示民众,我们的军事力量是最强的,足以征服天下,现在之所以不马上出兵,是为了让国内百姓有几年的安定生活,等百姓生活好起来了,我们自然会起兵统一天下。这种战略上的考虑十分有效,在民心的争取上颇为得力,为曹魏和西晋政权保证了兵源和后备。

在具体的战术上,曹魏和西晋用兵的一大特点,就是重兵压境之后,采用怀柔政策,让对方失去斗志,然后一举消灭敌军。羊祜作为西晋大将,在孙吴前线多年,致力于经营前线,安抚孙吴,让孙吴的将领都不再对他有防备,孙吴的百姓也觉得他并不是来杀人放火的强盗,自然更加没有战斗的意思了。而且,经过多年的分裂,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一家的大一统观念产生了作用,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平民百姓,都希望结束这种连年战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