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湖之县”与星宿海
考察三江源地区,离开西宁后我准备第一站是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去。“多”在藏语中是河的上游之意,“玛多”便是“黄河源头”了。
被雄伟的巴颜喀拉山、积石山和阿尼玛卿山环绕的玛多县被称为黄河第一县,曾有“千湖之县”的美誉,藏族的历史文献上称它是“一处美如仙境、水草茂盛、牛羊遍地”的地方。
黄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藏语的意思是雄伟而美丽的山。在它的山沟间静静地流淌着几条甘冽的清泉,这些清泉慢慢地汇成了几个晶莹的小湖泊,在绿草如茵的滩地上像几颗璀璨的宝石,这便是“惊涛澎湃”的黄河最初的源头。几股清泉汇集成卡日曲,“曲”是藏语“河流”之意,而“卡日”的意思是“红铜色”,因为小河要流经第三纪红色地层,洪水期总是夹带着棕红色的泥沙,因此便有了“卡日曲”之名。卡日曲与约古宗列曲、扎曲汇合后,向东北流入星宿海,然后再向东流入玛多县的扎陵湖和鄂陵湖两大淡水湖。流过玛多县之后,黄河便绕积石山南麓,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跋涉之途,经青海、四川、甘肃进入宁夏青铜峡……向大海奔突。
黄河源头地区的星宿海(又名星星海)其实并不真正是海,藏语称之为“错岔”,意为“花海子”,是高原上的一片草滩和沼泽,典型的高寒草甸。东西长30多公里,南北宽10余公里。夏天,草甸上百花盛开,黄色的报春花、紫色的龙胆紫、黄色和紫色相间的马先蒿……以及各种各样不知名的小花簇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个姹紫嫣红、彩色缤纷的花球。高原上强烈的阳光,使这些小花变得十分艳丽,整个沼泽和草地便成了花的海洋,“花海子”之名也就从此诞生了。
黄河源头的三条支流——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扎曲——汇集后慢慢地流到了这里,高原上从大地渗出而又重新渗入大地的小河,并不习惯惊涛拍岸和匆匆奔驰,它们像高原上的牧羊姑娘一样,在快活的微风吹拂下,自由自在地在山谷间倘佯,温柔的、散漫的河水无拘无束地在沼泽地随意四溢,便形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湖泊。夜晚,在高原宁静的月光和星光照耀下,沼泽和湖泊闪闪发光,宛如温柔而忧郁的姑娘偶尔绽出了灿烂的微笑,又像闪烁的群星落在了高原上,和天上的银河连接在一起,于是便有了“星宿海”之名。
《西宁府新志》中,曾有一段对星宿海极为生动的描写:“星宿海形如葫芦,腹东口西,南北汇水汪洋,西北乱泉星列,合为一体,状如石榴迸子。每月既望之夕,天开云净,月上东山,光浮水面,就岸观之,大海汪洋涌出一轮冰镜,亿万千百明泉掩映,又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少焉,风起波回,银丝散涣,眩目惊心,真塞外奇观也。”
你能想像到这种奇观吗?
夜间如此,白天的星宿海又是另一种风姿。在高原明亮的阳光下,百花盛开,星宿海的河道和大大小小的湖泊全都光彩夺目,宛如孔雀在绿色的草原上展开了美丽的羽翼,于是聪明而又富于想像力的藏胞们又给它取了一个名字——玛涌,意即“孔雀滩”。而流经这里的黄河上游便被称为“玛曲”,意即“孔雀河”。在藏族同胞中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玛曲和玛涌是一对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年轻人用汗珠和泪珠变成的,而那些四处散漫的河道呢?是姑娘的发辫。
难怪一位法国旅客万里迢迢来到这里后,曾经感叹道:“我翻遍了世界地图,终于发现了一个最美丽的地名,就是星宿海。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到中国看一看,到底什么样的地方,配取这样美的名字……现在来到这里后,我终于明白了……”
玛多县除了具有“黄河第一县”的特殊地理位置外,在藏文化中也有重要地位。它是藏民族英雄格萨尔王长期活动的地方。
相传格萨尔王公元1027年诞生于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1114年圆寂,享年87岁。他8岁时就被流放到青藏高原和黄河源区,12岁时就被授命为岭国国王。当时雪域高原群雄并起,四分五裂,战火连天,老百姓们生活十分困苦。智勇双全的格萨尔坚定地站在反对侵略和主持正义的立场上,庄严宣称:“世界上妖魔害人民,抑强扶弱我才来,我要革除不善之王,我要镇压残暴和强横。”他南征北战,统一了高原上150多个邦国和部落,为民族的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藏族人民创作了史诗《格萨尔王传记》。全诗共150多万行、1500多万字,比著名的荷马史诗还要长三倍,前苏联、德、法、意、日、美、蒙、印度、加拿大等国都有研究这部史诗的专门机构。
而岭国正是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黄河源头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因此在玛多县到处流传着关于格萨尔王的传说,并且还保留着许多有关格萨尔王遗迹,是独特的藏族文化十分发达的地方。
漫长的“天路”
听说我要去玛多县,青海省民族委员会经济处处长多才旦便热情地送了我一条洁白的哈达,祝福我“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同时还特意给玛多县一位副县长打了电话,请他关照。而青海省政府办公厅的一位秘书长和一位年轻的处长却担心地表示反对,年轻处长一再真诚地说:
“玛多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缺氧,有高原反应,我们当地人都害怕去,您已经60多岁了,怕出问题……”
对秘书长和处长的好心我十分感激,但是冰雪之源和万水之宗的江源地区,却以它不可思议的神奇和魅力紧紧地攫住了我的神经,让我欲罢不能。
于是我笑着回答这位好心的年轻人:“我要写长江上游和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西宁,咋能不去源头地区看看?没关系,我会小心的,有问题我会马上返回!”
他仍然十分担心,摇着头面色凝重地说:“出了问题想回来,恐怕就来不及了……”
“不要紧,去年我去过四川的甘孜地区,翻过了雀儿山去德格和白玉,雀儿山海拔也是5000多米哩!”年轻人的神色使我紧张,我在说服他,实际也是在说服自己。
“甘孜怎么能和青海比?”不知什么时候秘书长已经来到我们的身后插了嘴,“我去过甘孜,那里条件好得多,你最好不要去玛多……”
年轻处长再次恳切地说服我:“您要什么资料,我们可以提供,还可以提供光盘,您实在用不着到现场去!”
“资料和光盘都是经过别人的眼睛和大脑过滤的,而我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我笑着回答道,再一次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秘书长和处长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也并没有危言耸听。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昔日风光十分美丽的玛多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全县草场共3400来万亩,其中可以利用的大约2700万亩,但这2700万亩中竟有2400万亩退化和沙化,而且沙化和退化的面积还在以每年17~20%的速度持续增加。由于严重退化,15亩草地还养不活一只羊。据当地县政府统计,全县原有大小湖泊4000多个,1998年已经有1000多个干涸,2001年又干涸了800多个,幸存的水位也持续下降。在这个海拔最低也达4000多米的地方,年平均气温只有–3°~4℃,绝对最低气温达―48℃,全年没有真正的夏天。高寒、干旱、大风是玛多的特点,年均降水量只有3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达到了1300多毫米。不但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方,而且是人类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
玛多和四川甘孜州的石渠县一样,在干旱、退化的草原上,鼠害十分猖獗。全县鼠害面积已达2200多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60%左右。有的地方已经沦为可怕的“黑土滩”,狂风一起,黑沙漫天。而玛多县又多风,有时一年中刮大风的日子达170多天。大风往往伴着沙尘暴,最长的一次沙尘暴竟整整持续了7天,整座县城变成了真正的“风狱”!1999年2月到3月发生的百年不遇大风和沙尘暴,竟夺去了5.47万头牲畜的性命!许多牧民无法生存,被迫逃往他乡甚至远走四川,据统计,逃亡的牧民高达全县总人口的40%……
历史上玛多县城曾有过一次搬迁,1957年建县时县城本在黄河边,但当时黄河上游水量很大,怕淹了县城,便搬到了现在的地方。但20世纪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青海省内黄河的流量已减少了23%,玛多县的干旱更为严重,于是有关部门又在开始考虑,是不是让玛多县再次搬迁——进行生态移民了。
两次搬迁,截然不同的两种原因和两种背景,其中的内涵多么值得深思而又多么让人叹息啊!
由于生态环境恶劣,氧气稀薄,许多内地人到了玛多后高原反应便十分强烈,有的会患上一些奇奇怪怪的疾病;有的会意识恍惚、手脚浮肿甚至阴囊膨胀充血;有的会面色黑紫突然晕倒,鼻孔往外窜血,根本无法止住;最危险的便是患了肺水肿——这在高原上是致人死地的疾病,十有八九会把躯体永远留在雪域高原上。不光是内地人,就是从青海东部农业区去到玛多、果洛和玉树的年轻人,也有不少因高原反应而长眠不起的。
但是,性格倔强的我,在采访中总是不愿退缩,我一再告诫自己,切切不可半途而废。
同时我也祈求雪域高原上的圣山圣水保佑我,让我最终能够完成这次艰难的调查和探访。
从西宁市到玛多县共507公里,青藏高原上的公路素有“天路”之称,它盘旋于世界屋脊之上,艰难而漫长,当地人说,由于路况不好,汽车要走十几个小时。
我去汽车站买票时,售票员告诉我,到玛多县每天只有一班车,但这两天车坏了,得等几天,于是我只得自己租了一辆绿色的“夏利”。司机小包是下岗工人,他向我保证,当天一定早早地就可以赶到玛多,我怀疑,他向我解释道:“我明天还要送人去青海湖哩,把您送到玛多后,我连夜就得赶回西宁。”
汽车沿着214国道前进,活跃的小包告诉我,这是当年的“唐蕃古道”,文成公主进藏就是走的这条路。
和青海湖边一样,一路的农田里都是金色的菜花。夏牧场上有白色和黑色的帐篷,草地上到处是紫色和黄色的花朵,一群群绵羊也像一丛丛盛开的百合花。7月底是草原的黄金季节,也是剪羊毛的时候,沿途看见许多牧民正在帐篷前剪羊毛,场镇上有一辆辆送羊毛的汽车。被脱去了厚厚的皮衣后,羊儿们变得苗条活跃了许多。
离开西宁往西南方向仅仅走了160来公里,在塔拉滩一带,路边便出现了大量沙丘,有的地方流沙竟掩埋了公路。司机小包说,春天这里刮风的时候更多,经常遭遇沙尘暴,这一段公路基本会被流沙掩埋。我们的“夏利”驶进这一段时,虽然车窗紧闭,但无孔不入的沙尘仍然涌了进来,除了弄得坐垫上、衣服上满是尘土外,还毫不客气地侵入了鼻孔和口腔。西宁市的出租车有个特点——一般不会安装空调,紧闭车窗后十分气闷,有时我忍不住便把车窗推开小小的一条窄缝,但铺天盖地的沙尘又逼得我不得不把它使劲关严。
一路都是上坡路,海拔越来越高,阿卡山口高3900米,鄂拉山口高4498米……青海高原的风光的确和四川西部高原的风光很不相同。川西高原到处都是雪山和森林,站在峰顶上放眼一望,四处都是重重叠叠的山,绵延不绝,耀眼的雪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雪线下面有黑郁郁的森林,虽然曾经过“五把斧头一齐砍”的浩劫,但许多地方又长出了稚嫩的次生林,有时还会让人惊喜地看到真正的原始森林。在云霞飞动中,雪山和森林仿佛变成了一幅幅巨型油画,而且这油画还在蜿蜒飞舞。
但是青海高原上留下的森林却很少很少,当地有关部门曾告诉我,黄河源头已经没有森林,长江源头还有一些。从西宁到玛多的路上,雪峰也很难看到,只在花石峡峡口远远地看到了一座。一路上没有多少一马平川的大草原,更多的是线条柔和的小丘,有的像姑娘丰满的乳房,有的像孕妇隆起的腹部,有的像大海起伏的波浪……绿茵如海,牛羊如珠,也自有一番诗情画意。
当然,昆仑山、祁连山、阿尼玛卿山都有许多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而现代冰川的景色更加宏伟壮观,只是从西宁到玛多的公路上我却无法看到它们了。
一路上最美的山峰在花石峡一带。花石峡已在玛多县境内,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草原明显退化、沙化,但山峰却极美、极奇特。峻峭逶迤的山峰下半部是碧绿的萋萋芳草,上半部却是裸露的白色和粉红色的岩石,远远望去,仿佛蓝天上镶嵌了一丛丛绿叶衬托、含苞欲放的鲜花,又像一群穿着绿裙的少女在天地间伫立,“花石峡”的美名便由此而来。
高原上风沙太大,路上碰到了一些骑摩托车的牧民,全都戴着美国三K党一样的头套,只露出两只骨碌碌转动的眼睛。当地戏称这种头套为“强盗帽”。颜色不是三K党的白色,而是红色或黑色的。
自从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后,西部各省最明显的表现便是争先恐后地修路,有位学者曾说,“世界的进步从路开始”,西部地区可能对此深有体会,青海表现得尤为突出。我走过的地方基本都在修路,而且路基都垫得很高,有的竟高达两米多。考其原因是由于高原上到处都是冻土带,过去修的一些柏油路一到春天便翻浆,路基下陷,遍地洼坑和泥潭,司机们叫苦不迭,一面开车一面骂娘,还常常在前不巴村后不巴店的地方抛了锚,垫高路基便是为了对付冻土带。但是,由于路段大量经过高原沼泽,许多筑路公司认为筑路时先修一条便道成本太高,便省略了这道工序。而从西宁经玛多再到南面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又仅仅只有这一条通道,既没有铁路更没有飞机,拉货运人都靠它,于是便常常堵车,我们的“夏利”在花石峡附近便遭遇了堵车的悲剧,这一堵便是三个小时。
当时天已经完全黑了,高原的寒气袭进了车窗,尽管是7月底,我却不得不穿上了羽绒服。在堵车的无聊、无奈和麻木中,小包和我都沉默了,但陡然发生的一个惊险场面,却一下子激活了我们的神经。
一辆满装着十几吨甚至20多吨的十轮载重大卡车从黑暗中带着汹汹然的霸气向我们冲了过来,风驰电掣中后轮旋风般地卷起了碗大的一块石头,“乒”地一声砸在我坐位旁边的车身上,然后并没有刹一刹车,仍然风驰电掣地绝尘而去。
小包立即跳下了车,检查车身上的伤痕。
我问他:“怎么样?砸坏没有?”
“砸了两个坑……”小包又沮丧地拉了拉车门,“车门已经变形,打不开了!”
“你为啥不把他挡住?”
“怎么能挡住?在青海没有这个规矩,砸就砸了,谁会赔你?”
沉默了一会儿后他又喃喃地说:“这一趟跑得真冤枉,没想到路这么难走,今天晚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玛多,明天的生意耽误了,车又被砸坏,钱也没挣到!”
我同情地问道:“修这车得花多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