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宽心的活法
1752400000012

第12章 淡泊名利才能无忧无虑(2)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体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它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一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噼里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慢多了。

当欲望产生时,再大的胃口都无法填满,贪多的结果只会带来无穷尽的烦恼和麻烦。

贪婪是一种顽疾,而且人们非常容易成为它的奴隶。一个贪求厚利、毫不知足的人,等于是在愚弄自己,希望什么都能够得到,岂料到头来却失去一切。

其实,生活中最宝贵的就是保持内心的平衡。如果一个人过分贪婪,那他肯定把握不好必要的尺度,这样就很容易受到伤害。有一则寓言也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同样的道理:

从前有个特别爱财的国王,一天,他跟神说:“请教给我点金术,让我伸手所能摸到的都变成金子,我要使我的王宫到处都金碧辉煌。”

神说:“好吧。”

于是,第二天,国王刚一起床,他伸手摸到的衣服就变成了金子,他高兴得不得了,然后他吃早餐,伸手摸到的牛奶也变成了金子,摸到的面包也变成了金子,他这时觉得有点不舒服了,因为他吃不成早餐,得饿肚子了。他每天上午都要去王宫里的大花园散步,当他走进花园时,他看到一朵红玫瑰开放得非常娇艳,情不自禁地上前抚摸了一下,没想到玫瑰也立刻变成了金子,他感到有点遗憾。这一天里,他只要一伸手,所触摸的任何物品全部变成金子,后来,他越来越恐惧,吓得不敢伸手了,他已经饿了一天了。到了晚上,他最喜欢的小女儿来拜见他,他拼命地喊着不让女儿过来,可是天真活泼的女儿仍然像往常一样径直跑到父亲身边伸出双臂来拥抱他,结果女儿变成了一尊金像。

这时国王大哭起来,他再也不想要这个点金术了,他跑到神那里,跪在神的面前苦苦哀求道:“神啊,请宽恕我吧,我再也不贪恋金子了,请把我心爱的女儿还给我吧!”

神说:“那好吧,你去河里把你的手洗干净。”

国王马上到河边拼命地搓洗双手,然后赶快跑去拥抱女儿,女儿立刻变回了天真活泼的模样。

追求可以成为一种快乐,欲望却永远都只是生命沉重的负荷。

我们常常感到活得很累,其实只是因为我们所求的太多。我们总希望拥有的越多越好,爬得越高越好,不断地索取,心灵自然无法得到休息。

每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物质作基础,但是对物质的索取必须有一个度。物质可以无限制地增加,但是你却未必都能享受,家有万贯,别人每餐吃一碗,你未必能吃十碗,别人晚上躺一张床,你未必能躺十张床。

为什么不换一种活法呢?抛弃欲望的重负,轻松愉悦地享受人生不是更好么!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回首往昔,如果头脑中只剩下金光银影,却没有美好欢愉,生命岂不毫无色彩可言。

所以,抛开那些无益的欲望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吧,“清心寡欲,无所需求”,你的人生便不再“累”了。过快乐的生活需要拥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颗自由的心,一份简单细致的人生态度。清心寡欲,我们才不会活得那么累。

不被外物所诱惑

人们常常会羡慕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其实人的理想生活状态也应该像鸟儿一样,欢呼于枝头,跳跃于林间,与清风嬉戏,与明月相伴,饮山泉,觅草虫,无拘无束,无羁无绊。这才是鸟儿应有的生活,才是人类应有的生活。然而,这个世界上总是还有一些鸟儿,因为忍受不了饥饿、干渴、孤独乃至于“爱情”的诱惑,从而成为笼中鸟,永永远远地失去了自由,成为人类的玩物。

与人类相比,鸟儿面对的诱惑要简单得多。而人类却要面对来自红尘之中的种种诱惑,金钱、名利、权势等。于是,人们往往在这些诱惑中迷失了自己,从而跌入了欲望的深渊,把自己装入了一个个打造精致的所谓“功名利禄”的金丝笼里。

春秋末年,范蠡为了谋取功名,到越国辅佐越王勾践,被封为大夫后升至上将军。

此时,越国与吴国结仇,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兵马准备攻越。越王勾践想先发制人去伐吴。范蠡就劝随勾践说:“大王不能这么做,我听说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战争是违背道德的,争斗是各种事情中最末等的事。违背道德,好用凶器,干末等之事,老天爷也是不赞成的,所以无故起兵是不利的。”但是勾践不听劝告,于是吴越两军交战,结果越军大败,越王勾践被吴军包围。这时,勾践悔之莫及,就向范蠡请求救国之策。因此,范蠡就建议勾践派人去给吴王送厚礼,并向他们求和。于是,勾践就派文种去向吴王求和。

文种多次求见,吴王夫差才同意勾践的请求,撤兵回国,但要把勾践夫妇带回吴国做臣子并伺候自己。勾践把国家大事托给大夫文种,自己带上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做人质。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住在先王坟墓劳的石头屋里,为吴王养马。吴王每次出去,都要勾践为其拉马。范蠡就更苦了,他在人前与勾践一起伺候吴王,在人后还要伺候勾践,还得不断活动,给人送礼,观察形势。勾践有时忍不住了,范蠡还得安抚他,以免前功尽弃。这样过了3年,吴王夫差认为勾践真的臣服自己了,于是就把他们放回了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为了能使自己牢记亡国的耻辱,不让在卧室内铺放锦绣被褥,只铺上柴草,还在屋里挂一个苦胆,每次吃饭之前,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以提醒自己时刻不要忘记曾经的耻辱。勾践觉得范蠡的才能和忠诚都可信任,就打算把国政交给他。范蠡却说:“操练兵马、行军打仗,文种不如我;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文种。”于是勾践就把国家政事交给文种,让范蠡负责操练兵马。

后来范蠡在苎萝山上找到一个名叫西施的美女,说服她为国舍身。范蠡亲自把西施送往吴国,夫差被迷住了,日夜与西施在姑苏台上作乐。西施牢记范蠡的嘱托,总在夫差面前说越国好话,于是夫差就放松了对勾践的警惕。越王勾践礼贤下士,在范蠡、文种两人的齐心辅佐下,经过10年艰苦奋斗,使得越国实力逐渐强盛了,并做好了向吴国复仇的准备。

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越国出兵打败了吴国,从此不再向吴国称臣进贡。5年之后,即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越军攻到姑苏城下,围城3年,终于彻底打败吴军,夫差自杀。勾践率越军横行于江淮一带,成了霸主。

后来越王勾践论功行赏,范蠡作为一个从始至终辅佐勾践完成霸业的有功之臣,却不恋虚名,不图富贵。作为大臣,他辅佐主公完成了大业,圆满地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事业。功德圆满之后,范蠡要开辟自己新的生活。于是,他给勾践留下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越王勾践:“当年主公受辱于会稽山,主辱臣死。现在天下已定,请主公给臣下降罪处死。”之后,范蠡乘船不辞而别,永远地离开了越国。在走的时候,范蠡没有忘记老朋友文种,也给他留下一信,说明鸟尽弓藏的道理,并劝他也远走高飞。但是文种并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终于被勾践逼得自杀了。

范蠡泛海北上来到齐国,更名换姓为鸱夷子皮。他带领儿子们不问政事,只经营生产,没有多久,家产多达千万。齐国国王听说他有如此才能,叫他当宰相。他叹息道:“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引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他又交还相印,散发资财,只带亲属和少量珠宝,离开了齐都,躲到陶这块地方,从此改名为陶朱公。

范蠡在陶居住了十九年,曾经“三致千金”,就是散了又挣、挣了又散三次,成为天下首富。后来他又离开了陶地,只带着西施浪迹太湖,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名利财货,声色犬马,这一切都会令人心迷神醉,永无止境地追逐,结果使人身体精神两受疲累。范蠡助越灭吴后,他的个人成就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但是,他却是个头脑十分清醒的人,他选择了急流勇退,弃政从商;之后,又千金散尽,过起了隐居生活,不被外物所诱惑,实在生活得惬意自如。

得而勿喜 失而勿忧

俗话说福祸相依,说的就是福与祸总是相伴相生的道理,因为得与失是一个统一体。人的一生,既有夺目耀眼的时候,也有暗淡萧条的时候。当好事降临到你的头上时,不要狂喜不已,得意忘形,你应该学会淡然:同样,当有厄运降临的时候,你也不要过度悲伤,自暴自弃,你应该把厄运看得开一些,因为也许厄运会在不经意间给你带来福气。

换言之,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人生总是福祸参半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有“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的心态。得与失是一体的两面,得也好,失也罢,我们都应以平常心去看待。

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一些人因为遭遇了一桩不幸的婚姻或是丢掉了一份好工作而痛悔不已,觉得生活从此变得暗淡无光,暗淡的心境使自己终日沉浸在痛苦的境地,戴维斯就是这样的人。不过,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在遇见一个人后便彻底改变了这种心态。

曾经,戴维斯是个患得患失的人,他经常因为得到一个东西狂喜不已,又因为失去一个东西而悲痛交加。他是一个很容易被得失左右心情的人。

戴维斯曾经在纽约经营了一家杂货店,由于经营不善,杂货店倒闭了,他损失了所有积蓄,还负债累累。举步维艰的境况让戴维斯无法面对,他甚至想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天,他在一家商店门前看到了一则招聘广告,他赶紧凑过去看个究竟。不看还好,一看他更加心灰意冷。因为他觉得自己一条也不符合招聘信息中提出的要求,看来自己和这个工作无缘了。

正当他怀着惆怅的心情走在大街上时,看到一个人迎面走来,严格地说,那个人是迎面“滑”来。因为他没有双腿,也没有双手,他坐在一个装有滑轮的小木板上,完全靠光秃秃的双臂夹住一个支棍滑行。当他和戴维斯的目光接触时,他没有像普通的残疾人那样下意识地躲开对方的目光,低头前行,而是有礼貌地笑了笑,并热情地打了个招呼:“早安,先生!天气真的很不错啊!”

就在那个瞬间,戴维斯的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想:“这位缺了双手、双腿的人能如此快乐地活着,自己作为一个四肢健全的人,还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呢?与他相比,自己有手有脚,是多么富有啊!”

从此以后,戴维斯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他学会了在失意时微笑,在得意时洒脱,学会了用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故事中的残疾人在艰难行路的时候还不忘微笑着和路人打招呼,足见其礼貌;没有双手和双脚,仍然乐观,足见其勇气和自信;木板托起的滑行生活中,仍能留意到好天气,足见他的豁达。

确实,与故事中的残疾人相比,我们大都是极其幸运的。按理来说,我们应该也是幸福的,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感到世界不公、命运不济呢?想必是因为过分看重得失吧!得到时狂喜的人,失去时必定狂怒,喜怒之间,足见他们患得患失的心态,在得到之前,担心得不到;在得到之后,兴奋不已不说,又担心失去。这种只顾眼前得失的人的目光是短浅的,是不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即使有90%的好事情,也免不了有10%的坏事情。如果你想过得开心,活得轻松,不妨多把精力放在好事上,尽量不要被坏事牵着鼻子走。坏事的降临通常意味着你会失去,比如失去好心情,失去既得利益,失去健康等等。总而言之,你将会失去一些什么。如果你明白不幸、挫折、失败是人生的必经之路,用平常之心淡然看待,你就能走向成熟,走向快乐。

有一个人,他没有右手,但是在众人之中他总是能够侃侃而谈,是众人的焦点——他丝毫没有因为失去右手而自卑和失意。在工作中,他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凡事他都会争着去干,是公司最优秀的骨干之一。在众人看来,他虽然缺了右手,但并没有影响他的正常生活。

有人对他的平静感到难以置信,便好奇地问道:“难道你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吗?你缺了右手,会不会感到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