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理化学校大楼底层的一个房间里,一男一女正忙得大汗淋漓。男子挺着颀长的身材,风度翩翩,十分潇洒。女子长着一头美丽的金发,一双灰色的眼睛深邃逼人,端庄典雅,特别有气质。
房间的角落里堆放着沥青,两人正从这里面提炼着什么。男子见汗顺着女子的两腮流下来,忙拿起毛巾给女子擦汗。女子好像没有看见似的,依然聚精会神地盯着仪器。
那个女人就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玛妮娅·居里夫人。男子是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
居里夫人出生在欧洲东部的波兰。她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后来,父亲又被撤去副学监头衔,家中生活很艰难。父亲一个人既做父亲又要当母亲,带着小玛妮娅等四个孩子苦苦地挣扎着。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很有出息,儿子考入大学,玛妮娅中学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获得金奖章。
寻找职业摆在玛妮娅面前,她经过介绍所,被介绍到一个律师家作家庭老师,年薪四百卢布。从此,玛妮娅告别了少年时代,开始步入社会了。
这个律师非常吝啬,玛妮娅如同落进了人间地狱。但是,她必须忍受着这一切,因为她答应姐姐把自己全年的收入资助她去法国留学。
这时,姐姐布罗妮雅已经在法国巴黎了。玛妮娅那可怜巴巴的薪水除了供姐姐留学外,剩下的就微乎其微了。父亲眼看就要退休了,家庭收入即将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玛妮娅只好远离家乡,到乡村去作家庭老师,年收入五百卢布。
这一去就是五年。
布罗妮雅从巴黎的医科大学毕业,便给玛妮娅来信,让她立即去巴黎求学。玛妮娅不忍心离开年迈的、无人照顾的父亲。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终于在1891年秋天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此时的玛妮娅已经二十四岁了,她胸有成竹地迎接着命运的挑战。
开始,玛妮娅在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理学院学习。这时,她的名字按法文的拼法,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住在姐姐家。
后来,为了有一个更安静的学习环境,她离开了姐姐家,自己租了一间阁楼。租金很低廉。
当时,她每月只有四十卢布。为了节约开支,她十分节俭,每天去学校都是步行。晚上,她尽量利用图书馆的灯光看书,等到图书馆闭馆后,才回家点起自己的油灯继续攻读。
她每天晚上要学到第二天凌晨二三点钟才睡觉。冬天是她最难过的日子,买不起煤,只好忍耐,睡觉时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再钻进冰冷的被窝里。实在忍不住了,她就把椅子压在被窝上。
一天,玛妮娅从图书馆回来,见家里什么吃的也没有了,只有一点小萝卜。她随便吃了几口,接着继续看书,直到凌晨三点才睡下。次日早晨,她照样上课去了。等回到家里时,她眼前一阵发黑,昏了过去。
当医生的姐夫赶到时,玛妮娅又坐了起来,继续看书哩。姐夫在她房间里找了个遍,一点吃的东西都没发现,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立即将玛妮娅带回家。
在姐姐的照顾下,玛丽逐渐恢复了体力,她又回到自己的小阁楼里,继续过着她那苦行僧似的生活。
两年后,玛丽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士学位。以后她又把目标集中到了数学上。她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894年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
就在她雄心勃勃地向最后一个目标冲刺时,遇上了难以克服的困难。这时,她受人之托,在从事钢铁的磁性研究,但实验条件太差。
恰好旅居瑞士的波兰籍物理学家科瓦尔斯基夫妇来到巴黎旅行。玛丽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苦衷,科瓦尔斯基深表同情,说道:“我倒有个朋友,此人在理化学校就职,很有才干。他可能会有自己的实验室。如果没有,让他给你出个主意也好呀。你明天晚上到我这里,先与那年轻人见上一面。”
次日傍晚,玛丽见到了这位很有才干的学者,他就是比埃尔·居里。他出生在巴黎的医生家庭,由于不能适应学校正规教育,他父亲便在家里教育他。比埃尔·居里很快成为理科学士,十八岁又成了硕士,十九岁开始在巴黎大学作研究助手。
比埃尔和玛丽一见钟情,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玛丽只好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人们都称她居里夫人了。
这期间,她通过了毕业考试。孩子三个月后,她写出了钢铁磁化的研究报告,发表在《全国工业促进协会报告书》上。
居里夫人的下一个目标是考博士学位。
自从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上世纪末发现X射线之后,一些科学家便对这种射线进行了研究。柏克勒尔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观察到一种异常现象:铀盐能自发地放射一种性质不明的射线,使包在黑纸中的底片感光,也能使空气导电。居里夫人便以这种射线的研究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课题。
她没有实验室,比埃尔也没有实验室,经过多方努力,理化学校便把大楼底层的一间仓库借给她。这里只有一间空房间,没有任何实验仪器。冬天寒冷,夏日闷热。
居里夫人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从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一种未知元素来。在这关键时刻,比埃尔·居里放下了自己手中的工作,与夫人一起担负起这项实验。两个非凡的头脑,两个具有非凡毅力的人,开始了艰难的路程。
1898年7月,他们得到了两种元素中的一种,这种黑色的粉末,比等量的铀的放射性要强四百倍。为了纪念居里夫人那已经从地图上消失的祖国,他们决定把这种新元素起名为“钋”(POLONIUM)。因为这个词的词根同波兰的国名(POLAND)的词根是一样的。
居里夫人坚持说里面还有另一种元素,并起名“镭”。在法文中是放射的意思。要提炼一克镭,最少要有一吨矿石。含有这种镭的沥青铀相当昂贵,即使他们卖掉全部家产也买不起一吨矿石。于是,他们便买了价格便宜得多的矿渣。他们知道,提取铀之后,矿物里所含的微量的镭一定原封未动。
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干了四十五个月。居里夫人体重迅速下降,他们拼搏得筋疲力尽了。
1902年5月的一个晚上,居里夫人疲倦地依在丈夫的肩头上,稍事休息。
就在这个夜晚,他们发现了奇迹,得到了纯镭!两人久久地注视着那放射着淡蓝色荧光的新元素,两眼也同这镭一样闪着晶莹的泪花!
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