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凡江沂
1974年4月28日《人民日报》消息:
“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开展的大好形势下,为进一步掀起普及革命样板戏的热潮,从5月1日到5月23日,全国各地城乡将举行革命样板戏影片汇映。
汇映期间,全国广大城乡的电影院、放映队将集中放映《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沙家浜》《龙江颂》《海港》《奇袭白虎团》等八部革命样板戏彩色影片,以及在革命样板戏带动下摄制的《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四部彩色故事片。”
在世界电影分类词典里,“样板戏影片”是中国人的独创。回望中国电影发展100年的历史画廊,这一道很独特的景观无法被人忽视,更无法让人回避。十年的时间,除了屈指可数的几部故事片和纪录片外,“革命样板戏”成为银幕上无可撼动的绝对主角,而这样的影片在上映时竟能场场爆满。
“八亿人民八台戏”,这种荒唐不要说外国人难于理解,即便是今天的中国年轻人,也不会相信当年他们父辈们所接受的文化熏陶竟然是那样的可怜、可悲。
“样板戏影片”的缘起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戏剧界的演出剧目虽然出现了少量的革命现代戏,如话剧《智取威虎山》(1958)、沪剧《碧水红旗》(1959)等,但不可否认,舞台上大多上演的还是传统戏。江青对此非常不满,同时也自认为这是捞取政治资本的绝好机会,于是开始着手京剧传统戏的批判和现代戏的“指导”。1964年6月5日到7月31日,由文化部举办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有29个剧团带着35个剧目兴致勃勃地来京亮相,共演出了244场。周恩来、康生、陆定一、江青、郭沫若等都出席了大会并观看了部分演出。其中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被确定为八个保留节目。
江青对这次观摩演出热情很高,7月5日她参加了观摩演出人员举办的座谈会,俨然以一个“文艺领袖”的形象发表了题为《谈京剧革命》的长篇讲话。讲话中称,全国3000多个剧团中的2800多个戏曲剧团演出的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有牛鬼蛇神……舞台上是封建主义的一套,资产阶级的一套。戏剧艺术家们都是在为一小撮地富反坏右和资产阶级分子服务,而没有为广大工农兵服务。我们提倡革命的现代戏,要反映建国15年来的现实生活,要在我们的戏曲舞台上塑造出当代的革命英雄形象来。这是首要的任务。江青甚至很“专业”地提出了一些技术问题:改编京剧,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合乎京剧的特点,有歌唱,有武打,唱词要合乎京剧歌唱的韵律,要用京剧的语言。否则,演员就无法唱。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江青公开以“革命文艺旗手”自居,加紧插手戏剧界。1966年2月,林彪委托江青在上海主持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制定了“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并在1967年5月29日的《人民日报》上以整版的篇幅公开发表。她宣称文艺战线上存在着“黑线”和“红线”的斗争,“搞掉这条黑线之后,还会有将来的黑线,还得再斗争。所以,这是一场艰巨、复杂、长期的斗争,要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努力。”江青在会上还发表了“关于电影问题的谈话”,对当时的68部与部队有关的影片进行了褒贬,建国后拍摄的影片竟然有三分之一受到了批判。此次座谈会以后,江青的地位迅速上升,担任“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第一副组长的威慑力实在不容小视。1967年恰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5月1日至6月17日,江青在北京举办了“八大革命样板戏汇演”,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乐《沙家浜》等八大样板戏集中献演218场,历时一个多月,观众多达33万。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都观看了这次“文艺革命”成果的隆重展现。1967年5月10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江青在1964年的那篇题为《京剧革命》的讲话,1967年第6期《红旗》杂志发表题为《欢呼京剧革命的伟大胜利》的社论,称京剧革命已经出现了一批丰盛果实,《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等京剧样板戏的出现就是最可宝贵的收获。它们不仅是京剧的优秀样板,而且是无产阶级的优秀样板,也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各个阵地上的斗、批、改的优秀样板。
汇演的成功似乎给江青注射了一支强心剂,她马上又开始筹划将样板戏迅速地搬上银幕,以巩固京剧革命的成果,扩大样板戏的影响。就这样,一种被称为是“样板戏影片”的片种在浓厚的政治气氛下,荣幸地得到了“文艺旗手”的亲自关怀,登场亮相了。
《智取威虎山》:
首部问世的样板戏影片
演出单位:上海京剧院
拍摄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
出品时间:1970年
将样板戏搬上银幕,江青首先选中的是《智取威虎山》。
1958年,文化部召开全国现代戏座谈会,提出戏曲艺术要进行革新。上海京剧院一团的几位演员非常兴奋,他们在观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此时正在上海公演的根据曲波同志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林海雪原》后,自发地决定将其中杨子荣打入“威虎山”的一段故事改编成京剧,并改名为《智取威虎山》,于1958年9月17日在上海中国大戏院正式公演。这部戏初稿的结构和剧情,基本是按照原著的故事脉络展开的。在这之后,为迎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剧团又对该剧进行了再加工,压缩了部分反面人物的戏,加强了杨子荣和少剑波的戏。
1963年1月中旬,江青到上海参加华东地区话剧观摩演出,时任上海市委文教书记的张春桥特地把江青请到京剧《智取威虎山》剧组进行现场“指导”。在1969年第11期《红旗》杂志上,刊登了剧组撰写的“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一文,专门提到江青对这出戏的关注:她“看出它在内容上有相当大一部分糟粕,同时又看到它在某种意义上提供了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可能,因此便决定把它拿过来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从那时起,这个戏及其代表的剧种,便逐步走上了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的革命道路。”
打这以后,这部戏由于有了“江青同志”的“指导”,顿时身价百倍。1964年,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智取威虎山》由于艺术上还比较粗糙被安排在第三轮上演,但开幕式后突然就被提到了首轮上演的剧目中,并在“江青同志”的亲自“关怀”下,率先被搬上了银幕。
《智取威虎山》是上海的戏,按照逻辑应该交给上影厂拍摄,但是这家电影厂的大部分老艺术家都是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影坛走过来的,知道江青底细的人太多,他们早就被清出了厂,此时这家人才济济的老牌电影厂竟然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境地。除了上影,当时国内实力雄厚的电影厂还有长影、八一和北影。但是这些电影厂也有许多艺术家被打入了冷宫。1968年9月,江青在接见一些文艺团体的代表时正式宣布,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要把一些犯过错误的同志从文艺黑线中保出来,重新工作。在她宣布的名单里有北影厂导演谢铁骊和摄影钱江,看来江青是相中北影了。1968年初秋,全国第一家样板戏影片筹拍组——京剧《智取威虎山》摄制组在北影成立。谢铁骊、钱江和李文化(后被调走筹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负责筹备工作。1968年11月,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来到北京“报到”,万事似乎已经俱备,只等开机了。
拍摄的命令是下来了,但是样板戏影片如何拍,拍出来应该是个啥样子,谁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于是江青就领着大家观摩、探讨,在一些中外影片中寻找创作灵感。这一观摩半年就过去了,影片还没有一点眉目。大家都有些着急,特别是那些从上海来京的剧团成员,离家半年多了,谁不想早点完成任务回上海和家人团聚。拍摄工作之所以进行不下去,最大的障碍是摄制组人员配不齐。尽管这第一部样板戏影片的主创人员是江青“钦定”的,但摄制组除了导演、摄影和演员之外,还有录音、美术、化妆、照明、灯光、剪辑等多个工种,这些成员迟迟难以确定。
当时北影和全国一样,派系林立、斗争激烈,对立的派系之间互相攻击、拆台,再加上好几年都没有拍片了,好不容易等到成立摄制组的机会,谁不想挤进来?可斗来斗去,谁又能挤进来呢?这一回江青也没辙了,她找到毛主席,结果是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进驻到北影厂。
1969年5月,摄制组终于完成了人员调配。进入夏天,根据毛主席“五七”指示精神,北影厂除了摄制组的成员之外,大部分职工都被派往北京郊区大兴县的五七干校,厂里的喧嚣结束了,摄制组也终于能够安静下来分镜头,进入实拍阶段。
尽管大家对成型的样板戏影片缺乏足够的想象,但拍摄的总原则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整个拍摄过程要自始至终贯彻“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江青为此还专门到摄制组宣布,要用最好的色彩、角度和光线来塑造英雄人物。只要有利于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什么都可以改。不仅要“还原舞台”,更要“高于舞台”。摄制组曾在1971年第3期《红旗》杂志上撰文,大谈“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经验:“所谓还原舞台,主要是忠实地还原样板戏的革命精神,还原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还原舞台演出的革命气氛,还原样板戏在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成就;所谓高于舞台,就是运用电影艺术手段进一步塑造和突出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弥补在舞台演出条件下受到限制的不足部分,进行再创作。”这一条经验也成为后来样板戏影片拍摄的一条原则被广泛运用。
1970年夏天,拍摄历时两年之久的第一部样板戏影片终于完成了。这部影片拍摄积累的各种经验,成为后来者的示范。
1970年10月1日,样板戏影片《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公映,它所带来的轰动效果是主创人员意想不到的。
《红灯记》:
“三突出”原则的突出成果
演出单位:中国京剧院
拍摄单位:八一电影制片厂
出品时间:1970年
继《智取威虎山》之后,第二部投拍的样板戏影片是京剧《红灯记》,这部片子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来完成的。
《红灯记》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的东北,铁路工人李玉和在一次完成传递“密电码”的任务时,由于叛徒王连举的出卖,与母亲李奶奶、女儿李铁梅先后被捕,他们与日本宪兵队长鸠山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李玉和、李奶奶英勇牺牲,李铁梅在群众帮助下,将“密电码”送到了游击队手中。
这个故事最初与观众见面,是196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自有后来人》。影片公映后,观众如潮,并且很多戏剧工作者也感兴趣。很快这个故事就被改编成多种戏曲形式搬上了舞台,主要有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话剧《红灯志》、昆剧《红灯传》、沪剧《红灯记》等。1963年2月,江青在上海观看了上海爱华沪剧团演出的沪剧《红灯记》后,觉得剧本比哈尔滨京剧院的《革命自有后来人》要好,于是通过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推荐给了中国京剧院。中国京剧院动用了最有力的阵容来排演此剧,边排演边修改,共计九稿。李玉和由著名演员李少春、青年演员钱浩梁(后改名“浩亮”)任A、B角;李铁梅由刘长瑜担任;李奶奶一角通过公开选拔,由高玉倩担任;鸠山一角则非袁世海莫属。随后剧组专程到东北山区和铁路车站体验生活。1964年5月,该剧在内部试演,获得一致好评。6月又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亮相。1965年2月,剧组南下演出,场场爆满。“临行喝妈一碗酒”、“我家的表叔数不清”等唱段不胫而走,广为传唱。
1969年《红灯记》被确定为投拍对象,5月,江青在对中国京剧院、北影、八一厂部分人员讲话时说,此剧要搞稳一些,先成立摄制组,要执行导演就可以了。执行导演要综合大家的意见,没有集中的民主是假民主,不要总导演,那是苏修的一套。要为人物服务,又不忽视技巧。搞创作的人要有干劲,广泛听取意见,不断修改,精益求精。
指示虽然下了,但江青却对八一厂的创作力量不屑一顾。在她眼里,八一厂的导演不是政治上有问题,就是业务水平还不够。她最后选中了曾经拍摄过《钢铁战士》《南征北战》等影片的北影厂著名导演成荫。
摄制组成立了,导演也到位了,根据首长的指示,1970年6月《红灯记》正式开拍,年底前必须完成任务。
当时在国内的几家电影厂里,八一厂的摄影棚堪称之最。北影厂在拍摄《智取威虎山》的时候,曾借用这里的摄影棚,但却被八一厂以要拍摄《红灯记》为由很快被“请出来”了,为此两家电影厂还闹出了一些不愉快。这回自己要真刀真枪地干了,八一厂领导决定用厂里最大的摄影棚作为《红灯记》拍摄场地。
样板戏影片的拍摄实际上与一般的故事片拍摄有很大的不同,样板戏影片一定要遵循“三突出”的原则进行拍摄,所以拍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机位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八一厂现有的摄影棚在拍摄反面人物的时候还可以,因为多采用的是俯拍的方式。但是要拍正面人物,特别是主要正面人物,为了突出其形象的高大魁梧,一定要降低机位,采用低角度仰拍的方式,这样人物的脑袋就很容易穿透摄影棚的天幕。为此摄制组专门请北京重型机械厂制作了一个小型升降机,靠气泵启动,升降自由,解决了拍摄难题。
在1971年2月28日的《光明日报》上,有一篇“英雄正气贯长虹”的文章,专门以《红灯记》的拍摄为例,分析在拍摄样板戏影片的时候,如何用镜头体现“三突出”的原则。其中“赴宴斗鸠山”一场戏镜头运用最为典型——先是鸠山凶相毕露:“我干的这一行,你不会不知道吧?我是专给下地狱的人发放通行证的!”(俯拍中景)李玉和针锋相对:“我干的这一行,你还不知道吗?我是专门去拆你们地狱的!”(仰拍半身)
鸠山妄图恐吓:“劝你及早把头回,免得筋骨碎!”(俯拍中景)李玉和:“宁肯筋骨碎,决不把头回!”(仰拍近景)鸠山一声嚎叫:“宪兵队里刑法无情,出生入死!”(俯拍半身)李玉和斩钉截铁:“共产党员钢铁意志,视死如归!”(仰拍特写)在这段戏的拍摄中,一高一低、一仰一俯的镜头运用,形成了层层递进、步步紧逼的鲜明对比,以鸠山的阴险、垂死挣扎,突显了李玉和气宇轩昂、威慑敌寇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