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19090900000061

第61章 班子换届(1)

2009年5月19日下午,川航隆重召开干部职工大会,总结股份公司过去三年的工作,宣布新一届领导班子任命,部署今后三年的发展构想和建设规划。

四川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少雄,省国资委主任彭渝,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局长郭为民等领导出席了大会。彭渝主任和川航股东南航股份公司董事长司献民、上海航空公司董事长周赤、川航股份公司董事长蓝新国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这次大会,标志着川航股份公司的发展进入了新一轮周期。

川航股份领导班子换届

5月19日上午,川航股份公司在川航大厦七楼会议室召开第九次股东大会暨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监事会和第三届董事会监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由蓝新国董事长主持,全体股东单位代表、董事、监事出席。大会分别审议了第二届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关于三年任期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2008年生产经营情况和2009年工作安排计划》。

会议表决选聘了蓝新国、徐杰波、周赤、李庆恩、王刘幸、李海鹰、张桂龙、苏亮、施志新九同志为川航股份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选聘肖烽、吴启敏、金德新、黄健珊、方洁、徐骏民、李明七同志为川航股份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监事。会议推选蓝新国为董事长,徐杰波、周赤为副董事长,肖烽为监事会主席。

会议决定从第三届董事会起,在董事会中增设“安全运行与质量控制”、“市场营销与合作”两个专业委员会,并完成上届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委员的换届工作。

董事会聘任李海鹰为总经理,张桂龙、郭全芳、李光、张会玉、石祖义、石坚为副总经理,周晓军为安全总监,许盛辉为财务总监,刘晓东为董事会秘书,聘任李延平为总飞行师,李越为总工程师,张伟为营销总监,张建川为运行总监。

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彭渝受少雄书记的委托,在干部职工大会上对川航股份公司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的各位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历届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他说,2005年至2008年,是川航股份公司各位股东精诚合作、和谐共赢的三年,也是川航股份公司规模翻番、资产增值、科学转型、队伍团结、生机勃勃的三年。三年里,川航人牢牢地抓住安全和效益两个中心,锐意改革,沉着应对,顶住了国际油价飞涨的压力,经受了汶川特大地震和金融风暴的考验,逐步改善了飞行人才紧缺的不利局面,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截至2008年末,川航机队规模达到44架,较2005年末的27架净增17架,年均运力增长16.4%,高于全民航平均运力增幅。总资产从62.7亿元增加到96.6亿元,增幅达53.4%,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

他明确指出,下一个三年,川航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川航集团已经确立“三个一百”的战略发展规划。他希望川航股份公司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两个加快”,为四川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他的希望是有依据的,因为川航股份公司新调整的经营班子成员全是各个岗位的精英,总经理李海鹰又是业绩突出、经验丰富的“实干家”,而党委书记张桂龙则是南航委派干部,带着满腔热情和诸多可以借势的有利条件而来。

李海鹰这辈子跟飞机有缘。他出生在空军飞行员家庭,1981年9月到飞机大修厂工作,先后任工程师、技术室主任。1992年2月进入川航,历任机务部检验员、副部长、党委书记兼航材部经理,2002年6月任川航副总经理。

李海鹰从小对飞机着迷,后来把兴趣化为刻苦学习和不懈追求。他先后从事军用和民用航空器的机械、电子、电气专业工作,以及飞机维修、质检、维护管理、航材管理等,并陆续获得运七、图154、空客A320系列飞机机型维修执照、基础执照和整机放行资格。1995年,川航将引进空客A320飞机,他被派赴法国参加为期3个月的维修培训,以优异成绩获得中国第一批空客A320飞机维修主任执照。由于这种机型系川航在全国首家引进,无可借鉴经验,他带领质检部苦钻细研,克服众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编写出第一部符合中国民航和川航运行特点的《A320飞机质量控制大纲》,构建了维修质量控制和保证体系,确保了飞机维修系统的安全运行,受到中国民航总局适航司的高度评价。

李海鹰多次出色地组织完成飞机抢修和专机保障任务。每当遇到急、难、险、重任务,他总是赶赴现场指挥协调,是名副其实的一线指挥员。他在机务部、航材部工作时,所在部门曾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机务部三中队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维护中心被授予“全国民航发动机维护管理一等奖”,机务部获空客公司“V2500发动机优秀机务维护荣誉奖”。

李海鹰聪明好学,勤奋刻苦,对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航空理论基础扎实,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先后主持完成了《A320飞机质检控制和保证体系的建立及运作》、《飞机维修系统规范化基础管理手册》等资料的编写。他勇于探索,注重总结,敢于创新,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并先后荣获省、市级科技创新奖,用充满青春活力的姿态赢得“‘天梯’支撑者”的美誉。1997年2月担任机务部副部长后,他针对管理无章可循的情况,组织人员八方搜集资料,熬更守夜苦干三个多月,主持编写出川航第一部共37本的《规范化管理手册》,迈出川航工程维修系统标准化、适航化、规范化建设的关键一步。

1997年11月,李海鹰被任命为航材部经理。由于缺乏管理程序、工作流程和有效约束机制,航材部人心浮动,程序混乱,恰逢“危难之时”。对此,他不怕,他喜欢挑战性的工作,他认为越具难度的事就越有成就感。他从建班子、定规则、严制度入手,利用多种方式抓骨干,带队伍,使面貌很快焕然一新,连续几年被公司评为先进集体和安全先进单位,他自己也被评为“优秀基层主管”。1999年12月兼任机务部党委书记后,他团结“一班人”大抓规范化运作,在完善工作例会、安全讲评、质量自我审核制度的同时,积极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和“规范化管理”,有效地激发了全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奉献精神。

对计划财务工作,李海鹰是个“门外汉”,分管川航财务,只有“一切从头开始,一切从头学起”。他边干边学,用两个多月学完相关知识,研熟有关规章,弄清公司现状和问题症结,然后从改革抓起。短短两个月,他组织完成财务管理系统整合,全面推行财务控制和预算管理系统,在成本控制、市场财务、销售成本和会计成本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把原贷款方式作了调整,减少了贷款利息和中间环节成本,并利用抵押飞机掉期操作,减少了利息支出。为了解决公司负债率高、现金短缺的长期困扰,他利用现金流优势寻求合作伙伴,在多家银行取得信用资金额度20多亿元,使公司发展有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李海鹰担任川航效益监控小组组长后,很快完善了相关机制。在尝试营销系统改革中,他一改旧的目标考核方式,实行客、货分离考核,把工作业绩和效益挂钩,把职工待遇和个人业绩挂钩,使过去的单纯考核销售收入指标,变成集考核销售费用、直销比例、服务形象、航班正点、旅客投诉等多项指标的考核体系,促使销售费用大大降低。他注重成本控制,严格管理,抓好细节,不仅使维修费用一直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而且每年对外索赔数额可观。

川航股份制改造完成后,新川航向何处去?新的发展战略该如何构想?各项指标应怎样确定?三年后将达到什么样的规模……李海鹰在受命编制《三年规划》时四处取经,八方搜集资料,然后结合实际深钻细研,听取多方意见反复修订。股东大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三年规划》科学合理,具体指标切实可行。果然,川航三年发展的利润指标、市场建设、服务形象、安全投入等都是按照规划进行的。“突破瓶颈,扩大机队”,但引进新飞机障碍很多。他根据公司实力制订引机方案,多次赴京汇报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使机队规模快速扩大,并在“非典”时期争取到最低的租机价格。

张桂龙书记跟李海鹰总经理的成长之路不大相同。

他从1972年开始,就一直在新疆民航从事通信导航业务工作,先后担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1984年任通信导航队政治教导员,还先后到中共新疆喀什党校和中央党校培训5年,并从政工师成长为高级政工师。从喀什党校毕业后,他从导航中队政治教导员的位置被借调到通信大队政治处帮助工作,1989年被任命为该队党支部书记兼副中队长。经过两年艰苦努力,通信队党支部、团支部在1990年均被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评为先进,所领导的单位还同时被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会”,成为民航新疆地区的先进典型。

1990年底,张桂龙被调到新疆乌鲁木齐管理局(航空公司)办公室任秘书,1992年任宣传部副部长,没多久就被提升为部长,并兼任公司企业党校副校长。 他在宣传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期间提出并实施了新疆民航的大政工格局和大宣传意识,在党委全力支持下把局有线电视台收归宣传部管理,并于1993年创办《新疆民航报》,一年后又创办《新疆民航彩报》。随后,他先后组织开展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飞机客舱文化”、“职工班车文化”和“场区街道文化”建设活动,主编了《天山南北民航人》一书,组织编印了《新疆民航企业形象识别手册》。担任宣传部长期间,多次主笔撰写管理局会议报告和领导讲话稿,发表各类新闻稿件500多篇(条),主笔起草了《二五普法》和《三五普法》规划,为管理局(公司)荣获新疆自治区、中国民航总局、国家级“普法”、“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先进称号做出了突出成绩。

1998年6月调任管理局(公司)工会副主席后,张桂龙按照工会创新创效要求开展工作,多次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工作研究和论文。他在提出“让职工之家从墙上走下来”观点的同时,先后为职工聘请法律顾问,制作发放便民服务卡,出台《职工婚、丧补助及疗养管理规定》,争取到职工凭工会会员证免费游泳,建立了“职工互助基金会”等。他还组织实施了新疆民航历史展厅建设,协助中央电视台《当代工人》等栏目策划拍摄了《向着太阳飞》、《三个玛利亚》、《且末小站》、《寻找娜佳》等多部反映新疆航的电视专题片。他突出的工作业绩受到职工和上级认可,所分管的文化中心三年里就获得各类奖牌20多块。

2000年12月,经南航党组提名、职代会选举,张桂龙当选南航新疆公司工会主席。他所创建并实施的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一条龙”服务程序(关怀职工生涯18项服务措施),被南方航空集团工会借鉴,公司也被中国民航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分别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张书记幽默风趣,开朗豪爽,人缘极好!”凡是跟张桂龙接触过的人大多都这么夸他。可能是他的水平能力出众,工作业绩突出,为人实在厚道,在群众中威望挺高,所以南航在挑选川航新一届党委书记时,在众多候选人中选定了他,而他之前对川航就有颇多了解,感情亲近,与李海鹰总经理搭档更是信心满满:“只要两个‘一把手’团结协作,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

2010年3月30日,川航股份公司召开党代表大会,选举出新一届党委和纪委领导班子,审议并通过了新一届党委《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决定》,蓝新国在会上作了《文化强企民航强国,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的作用》的重要讲话。4月16日,川航股份公司召开职代会,通过了《公司职工(会员)代表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

蓝新国给新班子“双十条”寄语

蓝新国任川航总经理之初就非常清楚:企业健康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班子,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人才。于是,他始终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抓学习,搞教育,挖潜能,做协调,使班子一直成为带领川航人创新拼搏、屡创奇迹的坚强团队。如今,新一届股份公司领导班子成立后,怎样才能促进大家齐心协力,和谐奋战,真正成为川航发展的领导者和带头人呢?

他深入思考,细心琢磨,亲自动手,奋笔疾书,为新班子写下了内容丰富具体、令人感慨的“双十条”寄语。

一、班子是关键。新班子成员朝气蓬勃,年富力强,德才兼备,专业经验丰富,知识、年龄、阅历结构合理,希望能创出新的奇迹。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合起来就力量无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川航是学校,是大熔炉,在这里能去除杂质,经受锤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班子文化是川航美丽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川航的宝贵财富。对班子成员提出十点要求:一是感恩戴德。要懂得感谢组织,感谢企业,感谢父母,感谢朋友,感谢师长,感谢领导,感谢员工。二是党性道德。路遥知马力,烈火显真金。在关键时刻,对关键问题、关键事件的处理是最能考验干部的。办事公道、为人厚道,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三是珍惜情谊。要善待人生,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不要做自己的金杯,而要做群众的口碑,清正廉洁,光明正大。四是五湖四海、阳光大道、天地正气。不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要包容和公正,不占小山头,不拉小团体,不搞清一色,只有坚持“五湖四海”才能走上“阳光大道”,否则就是“羊肠小道”,最后“死路一条”。五是“班长”是关键,坚持“一条心”。班长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既不搞“一言堂”、“家长制”,也不能凡事议而不决、决而不断。六是沟通交流,深入基层。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路线。“信任、友谊、支持、谅解、尊重、沟通,比什么都重要。”班长有时事情多,对没有想到说到的,大家应理解,不要埋怨。要多接触飞行员、机务人员、乘务员,多接触一线员工。七是坚持制度和规则。班子要讲默契、讲规则、讲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