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19090900000065

第65章 九大联动(1)

2010年年初,蓝新国在《文化决定成败》一文中提出,今年是企业文化提升年。文化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找出文化的欠缺与短板,释放思考和行动的能量,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提升,使美丽川航在“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川航股份公司总经理李海鹰在着力“文化提升”之时,将文化的作用概括为:

“外塑品牌,内强管理。”他提出,在公司战略转型、闯关攻坚的关键时期,必须着力实施“九大联动”,即安全与运行、运行与航班网络、网络与收益、收益与大区、直销与渠道、收益与成本、成本与效益、营销与服务、超售与现场联动,并以此为突破口,变革管理体制,优化管理机制,推动文化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与提升。

立足当下,前瞻未来。李海鹰指出,实施“九大联动”的目标,第一是解决核心业务和相关业务的密切协作,第二是解决三大基地和各自发展的相互促进,第三是解决航线网络和市场资源的协调并进,第四是解决规模扩张和人力、设施、土地等各类资源的有机匹配,避免失衡,达到联动各方的平衡发展。

“安全联动”串起各路环节

企业管理如同一张网络,公司每个部门、岗位、人员都是这张网络上的节点。

网络的经脉活络才有生机,企业才会脉流强劲、充满活力,如人体任督二脉,二脉通畅方能体质强健、循环通畅。

实施“九大联动”,打通任督二脉,努力实现企业管理的变革与转型。川航先行实施安全与运行联动,使安全信息、安全责任、安全监管、安全文化4条主动脉逐步清晰,勃发强劲脉动,进而激发全员意识和目标统一,形成了巨大合力。

安全信息联动:畅通安全信息渠道。当年,公司收到不安全信息530条,其中主动报告504条,较往年增长265%。高增长率得益于有效的信息管理制度,川航建立了自愿报告系统和主动报告系统的减免处罚政策及程序,提高了全员的信息报告意识,有效地增加了各类安全信息收集量,为公司进行安全趋势分析、危险源查找、消除安全隐患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有一位机长提交自愿报告单,言辞恳切,内容详尽,反映出对某架飞机安全状况的担忧,希望公司重视。李海鹰立即指示机务给这架飞机做停场检修,安监部给该机长正式回复通报处理情况。“有报告就有回复”,坚持安全信息双向传递,有效地增强了全员安全意识,调动了积极因素。他们利用内部网站、飞行准备平台和个人邮箱等,及时转发相关文件,发布安全信息和安全温馨提示,还在公司内网开设了“航空安全信息”窗口。

安全责任联动:安全责任联动你我他。“持续安全”理念,强调以更宽广的视野,更科学的思路,更严格的管理,更务实的措施,推进安全理念体系、队伍体系、法规体系和责任体系建设。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就是要严格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领导者的安全领导责任、员工的安全岗位责任。

以往提及安全责任,普遍认为只有相关部门才有安全责任。其实,安全是一项系统工作,保障安全不仅要靠一线员工按章操作,同时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充分的财力投入,公司全员皆与安全有关,皆有安全责任。川航通过SMS体系建设和手册编写,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做到各岗位因安全相联,为安全互动,产生了显著的合力效应。

安全文化联动: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落实安全责任,遵循安全制度,执行安全规章,需要有强烈的安全观念,制度之外也需要营造安全气场,建设安全文化。为此,安全文化建设成为川航美丽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于是,空地技术交流会、飞行技术论坛、安全论坛、航班正常论坛、手册知识竞赛、“持续安全?优质服务?创新营销”青年辩论赛等一系列活动有序进行,为安全工作营造了浓厚氛围,也使大家逐步从“要我安全”走向“我要安全”。川航首届安全论坛,就征集到各类论文81篇,其中不少分析深透,见解独到,有较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2010年春节大假期间,川航共运送旅客19万人次,比上年增加5万人次,销售收入1.6亿元,日销售收入不断刷新,充分体现着“联动”的成效。《四川航空报》以整版的篇幅介绍了各部门联动的做法,几个小标题分别是:运行:联则“胜”、市场:预则“利”、地服:攻则“坚”、货运:舍则“得”。

破解难题扭动转型“钥匙”

李海鹰把川航转型期调整形象地比喻为“流转”,意为让“水”流转起来,润泽犹如棵棵大树的每个部门,使其“根深叶茂”,进而“聚木成林”。

2009年,川航就着力局部调整,在内部管理上突出深层、边角、外站的互动联动,从破解难题入手,扭动转型“钥匙”,促使优势“流转”。

川航在三亚设立过夜基地,摆放3架飞机,虽然客运量明显增加,但飞行人力资源虚耗却成为突出问题。因为三亚航线多为经停长航线,需配备多套机组,其中三亚—温州—哈尔滨和三亚—兰州—乌鲁木齐由于返航较晚,机组无法当天回到成都,造成休息时间不足,虚耗很大。怎么办?如果将两个航班的起飞时间调前一个半小时,就可破解这一突出难题。可是,要提前一个半小时,需要协调5个机场的时刻,难度可想而知。川航副总经理张会玉带队攻关,连日奔波,终于圆满成功,使三亚驻外机组由7套21人减为2套6人,同时大大增加了机组调配空间,给川航整体运行安排也带来诸多便利。

三亚难题破解仅是“九大联动”的一个缩影。安全运行、航班网络、收益轮转,“全公司围着飞机转,飞机围着市场转,市场围着效益转”……“九大联动”

使川航呈现出一幅美妙互动的喜人场景。安全是前提,运行是手段,市场是导向,效益是目的,九大联动中“联”与“动”的统一,唇齿相依,互为导向,初步形成了密切协作、和谐促进的良好局面。投入和产出要匹配,资源整合要合理,潜能挖掘要充分,最终实现“效益围着公司发展、员工实惠、股东利益、社会责任转”,整个川航犹如环环相扣、鲜活灵动的“一盘棋”。

时任川航原副总经理石祖义细算过“三笔账”:第一笔,五月进入运输淡季,可同样的投入,下半月却比上半月多收入3000多万元,如果将月飞行小时多投入下半月,可能还会多收1000万元,而节约的座位数也能直接转化为收益;第二笔,由于机械故障,3架飞机同一天停飞,减少座位投入近3000个,但收入却不比往天少;第三笔,部分航班取消后,使得客源相对集中,预计亏损航班反而实现盈利。

据此,他围绕运行、市场、成本、效益四大因素细解“九大联动”:航班编排是为了获取最大效益,收益好坏是衡量航班编排和调整有效性的标尺;有效整合有限的航班资源,发挥人财物最大潜能,才能把握机会成本使之创造更多产出;成本投入一定要有回报,必须强调成本的绝对效益型(花小钱办大事)和相对效益型(产出大于投入)。

为此,石祖义提出“十二字诀”,即“看飞行,盯运行,盼市场,抓效益”。

商务委员会在机构调整中,把运力网络部合入收益中心,这看起来不大显眼的一“合”,使两个部门配合更密切,协作更顺畅,工作更简明,效益更突出,被大家称为战略转型中的联动“妙招”。川航运用这些有效办法,很快就破解了杭州等过夜基地类似的难题。

2009年4月,海关总署审批核准川航的进出口AA类企业管理资格。AA类企业除享受A类企业海关先货后税银行担保函保等优惠措施外,还增加了暂时进出口货物免交海关保证金,仅此一项全年可减少流动资金占用2000万元,为航材保障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不仅如此,他们还在近年来先后与四川宜宾市政府、辽宁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成都分行、民航二所、阿里巴巴集团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九大联动调动了川航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给川航带来了快速稳健的发展和辉煌的经营业绩。2012年8月10日,随着川航新引进的空客A320/B-6953号飞机的加盟,川航的机队规模达到70架清一色空客飞机,除在重庆、昆明建有分公司外,在全国六大民航地区管理局辖区内均设有基地,并在当日承运旅客人数突破5万人次,单日收入超过6000万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李海鹰总爱从“水”入手解释“九大联动”,他说:“‘九’在古语中为虚数,是泛指。‘九大联动’是指九大系统的联动,其实每个大联动中还有很多‘小联动’。水要转才动,要流才活,人的思想亦如此,企业更是如此。‘流转’不仅可以带来大大联动、大小联动、小小联动、小大联动,还可以由此带来方方面面、多种多样的外部联动,由此形成内外众多系统的良性循环。由此来看,转型这盘棋能否下‘活’,‘九大联动’就成为我们制胜的利器。”

“九大联动”带来营销“三变”

在2010年5月份的效益分析会上,李海鹰指出:“为什么我们的航班客座率、座公里收入、日利用率都不比其他6家航空公司差,飞行小时也有保证,但效益却不行?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他对国内一家航空公司因入此怪圈导致被重组收购的“前车之鉴”记忆犹新,一直担心着隐藏在风平浪静之下的风险。“1至4月业绩看起来很好,但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礁。”

“九大联动”的推出,就是要理顺机制,润滑关节。他提出的“为营销创造宽松环境”,更是给销售人员的一针强心剂。商务委员会在效益分析会后连续召开大区协调会、运力网络会、收益分析会,明晰差距,力图求变。

变观念。过去,川航重庆分公司维修空客A321飞机人力有限,需要维护必须调回成都。运力网络部的建议得到公司支持,7月,川航将两架空客A321飞机调至重庆。其实,收益管理中心总经理吴德昀早就盘算过:重庆至北京、上海航线平均客座率85%以上,如果用A321执飞,分别比A319、A320多45和30个座位,按照现在运价,单班将分别增加收入2至4.5万元,两条航线一天将增加收入35万元左右,而在成都执行的一些航线远远低于此收入。川航据实出发,尝试结果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