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点亮智慧人生全集(白金版)
20859600000052

第52章 良好习惯,事业基石(18)

曹操做出这一安排,是基于他对三位将军的深刻了解。张辽,文职武职都担任过,有胆有识,能顾大局;乐进是名猛将,但脾气暴躁;李典,举止儒雅,不爱争功,但难以独当一面。如果让张辽、乐进一同出战,让李典守城的话,两员猛将可能会有争执,而李典恐怕也难当大任。所以曹操做出了让张、李出战、乐进守城的安排。

果然,在张辽的带动下,三人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大破孙权。

知人善任,择人任势,是一门重要的组织指挥艺术。领导应深知下属做事为人、性格修养等各个方面的特长,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调兵遣将,正确地使用人才。糊涂的领导常会做出派“黑旋风”到水里同“浪里白条”交手的傻事来。这种“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的做法,必然会导致调遣失度,做事失利。

在一个领导班子中,最好由各种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性格、对问题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物组成,以便于互相取长补短,异中求同,使决策更科学。那种“一色清”的指挥班子,以一人的意见为决定,一人提出方案,大家举手通过,不能进行各种意见的比较和补充,这样形成的决策就容易失误。

改革开放之初,因为中央有文件,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于是,某些部门一哄而上,把原来的业务骨干提为所在单位的一把手、二把手。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当了“官”的业务骨干陷入日常工作的烦琐事务中,陷入了文山会海的包围中,陷入了各种迎来送往的应酬中,再没有时间,没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业务中去,时间一长,眼看着原来的同行不断开拓提高,而自己的业务水平却远远落后,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人才就是生产力。在你的团队里,有没有人才被闲置,或是被放错了位置?他们是不是正在生闷气,或是准备跳槽?这些问题值得用人者深思。

宋太祖的用人手腕

用人要靠政策,靠手段,还要讲究方法,对于封建帝王来说,还少不了用手腕。

凡是有作为的帝王,都善于用人,恩威兼施是他们常用的手段,而这手段的具体运用,形式多种,千变万化,很难用笔一一说清,但目的却是一个,那就是让属臣忠君爱国,竭尽心智,以死报效。

历史上,这种帝王不少,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其中一个。

宋太祖很善于用人,他训练出来的禁军个个精通武艺,以一当十。一次,宋太祖率领禁军将士在讲武池演练水战,看着禁军将士在那儿搏斗,宋太祖忽然说:“人们都声称自己舍身为国,但是让人去赴死是件很难的事,看来还是说说容易啊。”宋太祖的话音刚落,天武厢主李进卿马上就站出来说:“像我这样的人,陛下让臣去赴死,臣就去死。”说完就跳入水中,那李进卿本不会水,当宋太祖急忙命人将他救起时,他已昏死过去。正是在宋太祖这样的调教下,禁军将士个个英勇,攻城夺地全尽死力。

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且还要善于处理能人、近臣犯的错误,使他们能够痛改前非,竭尽心智,以死报效。

李汉超是宋太祖的一员爱将,在陈桥兵变立赵匡胤为帝的行动中,他也出了不少力。在跟随宋太祖消灭了后周地方割据势力李重进的反叛之后,李汉超出任齐州防御使兼关南兵马都监。李汉超到关南(今河北河间县一带)后,有人便跑到京城向赵匡胤告状,说李汉超强娶其女并且借钱不还。宋太祖听说后,马上召见那个人,他问那人说:“你女儿能嫁给什么人?”那人回答说:“嫁到农家给人当媳妇。”宋太祖又问:“李汉超没到关南时,辽兵对你们如何?”那人回答说:“每年都要受到辽兵的侵扰。”宋太祖又说:“现在怎么样?”那人回答说:“辽兵不敢再来了。”宋太祖厉声说:“李汉超是朕之贵臣,你女儿给他当妾还比不上给农夫当媳妇吗?假如李汉超不守关南,你还能保证辽兵不侵扰,不夺你的财产吗?”

宋太祖这边用一套歪理将那告状的人训斥了一通打发走了,那边马上派人告诉李汉超:“马上将那人的女儿送回家,借的钱马上还了,这回我饶了你,以后不准再犯,你若钱不够用,为什么不告诉朕一声。”

李汉超听了宋太祖的训诫,感激涕零,发誓要以死报答宋太祖对他的宽恕,一定痛改前非,守土安民。果然,李汉超后来勤政爱民,在关南17年,很有政绩,受到百姓爱戴,百姓还特地派人到京城向宋太祖请示为李汉超立碑,以颂其恩德。

用人要靠政策,靠手段,还要讲究方法,对于封建帝王来说,还少不了用手腕。宋太祖用激将之法,来检验禁军是否忠诚于自己,说这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手腕。他对李汉超的错误的处理,采取的是内外有别的方式,对受害农夫,他强词夺理,极力袒护李汉超,而内部又严责李汉超的所作所为,致使李汉超感恩戴德,发誓以死报效皇恩。

站在今日的立场,李汉超所为,足当绳之以法,但在人治的封建王朝,宋太祖如此处理,换得边境平安,也不可多加指责。就是今天,不是还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政策吗?

避免优秀人才撞车

在机关里,领导常面临多名优秀的下属争夺一个职位的问题,这就需要领导及早地考虑他们的出路,旱一点儿分槽,使他们都有好的归宿。

南宋的张浚协助赵鼎执掌枢密院,配合得很好。很多人猜测他们两人会一起担任宰相,只有史馆校勘喻樗说:“他们两人只适合同知枢密院,将来赵鼎退休,张浚就可以接替他继续留任。成就事业任用人才,应该相差不会太远,那么政令就可以不变地延续下去。如果两人同为宰相,万一意见不合而离职,原来的政策必然发生大幅度的变动,那就会出现可悲的事情。”

喻樗的言论很有意思,大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味道。无论有多少优秀人才,对于政治或管理组织而言,最后只能由组织的领导者负责大局,其他人必须围绕他进行工作。机关单位里都讲究“一把手“和“二把手”的职责区分,毕竟组织的事务比较复杂,工作量很大,不可能事必躬亲,也不可能让领导层的人员都参与全局性的决策。应该有所安排统筹,个人根据自身特点负责不同的事项,单独决策,才能够达到“人和”的完美效果,机构的工作自然也可以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内耗。

张浚和赵鼎都是优秀的人才,不过毕竟年龄上差了十一二岁,如果都在枢密院任职,按照正常的交接秩序,双方可以合作愉快,也不容易出现意见不合导致的摩擦。如果一起担任宰相,由于文官集团的决策权力经常是掌握在一个人手中,双方很可能会发生冲突,而且权力分散,对政府本身的运行也有不利的影响。贤者应该有自知之明,尽量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

这个道理可以用“分槽喂马”来比喻。据说蒙古马能负重,大宛马善奔跑。某家恰养有大宛、蒙古二马,喂则同槽,卧则同厩。但是,相互踢咬,两败俱伤,主人不胜其恼。求之伯乐,伯乐看后,建议分槽喂养。主人从此轻松驾驭二马,家业遂兴。

领导在培养骨干和接班人的时候,也要考虑人才的搭配问题。“分槽喂马”,不要让优秀人才撞车,内耗,影响内部的团结和工作效率。

2001年3月,联想集团宣布“联想电脑”、“神州数码”战略分拆进入资本分拆的最后阶段,同年6月,神州数码在香港上市。分拆之后,联想电脑由杨元庆接过帅旗,继承自有品牌,主攻PC、硬件生产销售;神州数码则由郭为领军,另创品牌,主营系统集成、代理产品分销、网络产品制造。

至此,联想接班人问题以喜剧方式尘埃落定,深孚众望的“双少帅”一个握有联想现在,一个开往联想未来。曾经长期困扰中国企业的接班人问题,在联想老帅柳传志的“世事洞明”的眼光下,一笑而过。

李嘉诚是这样选定家业接班人的。让性格沉稳、作风踏实的长子李泽矩成为长江实业集团新掌门人;而崇尚自由创新、同时喜欢作秀的次子李泽楷另创TOM,COM事业。

在机关里,领导常面临多名优秀的下属争夺一个职位的问题,比如小张和小李争夺一个副处长职位,关系很僵。这就需要领导及早地考虑他们的出路,早一点儿分槽,使他们都有好的归宿。

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一个集体,必须形成良好的风气才能成大事。凡有害群之马,一定要及时查处,以防微杜渐。

一个集体,必须形成良好的风气才能成大事。曾国藩特别强调风气的重要性,他手下的湘军吏治清明,管理严格,与当时晚清官场截然不同。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曾国荃来探访兄长,临行前说,驭下应当严厉,曾国藩也说:“余亦深知驭军、驭吏皆莫先于严。”

在封建社会,为官者是民之父母,地方上的行政、司法等大事都掌握在地方官手中。如果不对他们严格要求,听任他们肆意行动,必然使这一地方有法不行,有令不止。百姓申冤无门,控告无所,长此以往,必然怨声载道,这对统治者来说是不愿看到的。

为官者就应当赏罚严明、恩威并重,符合国法者,奖之,违法犯罪者严惩。这一点,曾国藩也常常跟自己的朋友谈起。例如曾国藩曾经给黄翼升写信说:“严字为阁下所短,尚望始终勉之。”

湘军统帅中,曾国藩驭下最严。不论是多么剽悍的将领,在他面前无不战战兢兢。为了统一号令,在湘军创建初期,由于王璞山不服从指挥,曾国藩给以了开除出门的严厉惩罚,使得王璞山丧失了发展的机会,不久郁郁而亡。由于李元度不遵号令,临战张皇失措,失去了军事重镇徽州,兵败后久不回营,反而投靠到政敌王有龄部下,曾国藩不顾他是救过自己性命的“三不忘”大恩人,断然严厉弹劾,断送了李元度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