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3
21417400000003

第3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

元好问写了不少关心民生疾苦的诗,暴露了金末社会的黑暗。据《金史》记载,金章宗时“批政日多,诛求无艺”,宣宗南渡以后,为了维持淫侈的生活和巩固摇摇欲坠的统治,“奖用肯吏,苛刻成风”,弄得人民“破田宅鬻妻子”,这种尖锐的阶级矛盾反映在元好问的诗作之中,就是对贪官污吏的嫉恶如仇和对清官的赞扬。他最早的《薛侯去思口号》有这种倾向,后来的《宛丘叹》就更突出了。他把这两种官吏作了鲜明的对比。“苍髯长官”非常残忍:“至今三老背肿青,死为逋悬出膏血。”结果是造成满目荒凉,获花遍野。另外一个官吏叶县令就不同了,他的惠政,从人民对他的爱载中得到表现。作者希望的是“早晚林间见鸡犬,一犁春雨麦青青”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企图不触动整个社会的改良是行不通的,同情人民和效忠王室的矛盾在通常情况下难以调和。

元好问对金亡国深为悼惜,认为“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想利用金实录撰编金史,历受到阻挠,未能如愿。但晚年仍致力于金史的搜集,采摭所闻,抄录史料,得百余万言,著成《野史亭稿》。还著有《壬辰杂编》,主要记述金末丧乱之事。另编有金诗总集《中州集》。收有金代249个诗人的作品,并为每个诗人写了小传,成为后世研究金代诗歌的主要资料。元好问的诗华美、质朴、苍老、清新兼备,而以悲壮为主,颇能代表当时北方诗人的特色。其《遗山集》存诗1,300首,内容相当丰富,被后世称誉为金末的“诗史”。

以天下万民为事

——黄宗羲

黄宗羲生于1610年,卒于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又号犁洲,浙江余姚人。黄宗羲少时读书即不守章句,14岁补诸生。其父黄尊素是东林党要人,要求黄宗羲认真读书。黄宗羲19岁前后,自明十三朝录上溯二十一史,每日刻苦攻读,通霄达旦,两年而毕,打下了坚实的史学基础。

黄宗羲在14岁时就跟随已授山东道监察御史的父亲上北京,因此得有机会时常倾听在京的东林党人评议时政的言论,深知朝政清浊。杨涟、左光斗等人的冤狱发生后,黄尊素为此弹劾阉党首领魏忠贤,被削职南归。接着,魏忠贤血腥镇压东林党人,黄尊素惨遭毒刑,死在狱中。崇祯帝即位,19岁的黄宗羲,袖里藏着奏疏和铁锤,独自上京告状。至京时,魏忠贤已经伏诛,但是,朝廷里还有一批阉党在左右朝政。他大胆上书,为父鸣冤,先后在公庭上和狱门口,用铁锤击伤阉党许显纯,拔下了崔应元的胡须,归祭他的父亲,因此名闻天下,时人呼之为“黄孝子”。

21岁那年,黄宗羲在南京参加了复社,其成员大多是东林党的后裔,他们联合发出《南都防乱揭》,揭发企图东山再起的阉党阮大铖,迫使其暂时收敛劣行。1644年,清军入关,南京方面拥立明福王朱由崧,建立起南明弘光政权。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再次得势,他们兴大狱,凡置名《南都防乱揭》的140人,尽被列入《蝗蝻录》(以东林党为蝗,复社为蝻),企图一网打尽。黄宗羲在南京被捕。不久,清军南下,黄宗羲脱险回浙江,招募数百名爱国青年,组成“世忠营”,参加了熊汝霖、孙嘉绩等奉鲁王为监国的抗清队伍,共同防守钱塘江。他被南阳鲁王任命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后改任鉴察御史。由于鲁监国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导致钱塘江防线崩溃,鲁王也由海上潜逃至闽。黄宗羲命部将茅翰和汪涵率军士500人,退入四明山,结寨杖锡寺,徐国恢复之计。不料部下没有遵行他的团结山民、不可就地取粮的方针,山寨不久就被攻破,500人的伤亡殆尽。黄宗羲不得不暂时隐居化安山内舍。后鲁王返回浙江舟山重建小朝廷,黄宗羲又参与其事。当时,张煌言、五翊等抗清义军已重建四明山寨,势力发展至会稽、天台和上虞等地。黄宗羲则奔走其间,呼应策划,并曾渡海去日本借兵,抵长崎不果而还。由于诸将骄横,互相倾轧,最后鲁监国政权败亡,黄宗羲见复国无望,才被迫停止了武装斗争。以后,清朝政府曾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他三拒诏书,持节不仕。

黄宗羲晚年悉心著书讲学,虽是不出乡里,却文名满天下,清朝曾以博学鸿词科相延揽,他坚持不去。后清朝又要他参加修纂明史,他仍然拒绝。康熙三十四(1695年)黄宗羲病故。死前遗嘱:葬时不用棺椁,“身遭国变,期于速朽”。

黄宗羲的诗多故国之悲,其《山居杂咏》:“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一冬地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自叙宁死不屈、贫不辱志的志向。政治上,他提出“非君说”的朴素民主思想,揭露了君主一人私有天下产业的罪状,作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胆结论。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下之所非未必非”,肯定“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因此,黄宗羲主张分君权,“公天下”。在经济上,他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反对历来封建统治的主张的以农为本,工商为末的思想,这实际上是明清之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顾炎武生于1613年,卒于1682年。原名绛,字忠清。明朝灭亡后,他立志坚持抗清。因为他平生十分敬仰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而文天祥有个弟子叫王炎午,于是,就把自己的名改为炎武,字宁人。他的家乡江苏昆山有个亭林湖,后人又称他为亭林先生。他的祖上三代都曾中过进士,是个官僚地主家庭。

顾炎武小时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和影响。从10岁起,他就在祖父顾绍芾的指导下,读孙子、吴子等兵书,《左传》、《史记》、《国语》、《国策》和《通鉴》等史书,并作札记。当清兵不断扩张势力,侵犯明朝边境时,他的嗣母王氏就选择许多历史上爱国者的故事讲给他听。到15岁的时候,开始接触社会。当时正是天启朝和崇贞朝更替的时候,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阉党的恶势力受到抑制,士大夫继东林党之后又组织了复社,顾炎武参加了复社。他在广泛接触了一些士大夫之后,对于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病,社会的黑暗,政治的危机,认识得更清楚了。他读实用的书,读五经,读二十一史,读大明一统志,读各州县的志书。他认为,只有从这些书里,才能找到当时许多重要问题的具体答案如有关土地、国家税收、养兵、开矿、贸易,以及改革当时空疏的学风等。在那样的时代,一个少年在开始接触社会时就注意这些重要的问题,是难能可贵的。

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军南下攻破南京、进兵苏州时,顾炎武积极参加苏州人民自动组织的抗清义军,不幸这次起义很快失败,几乎半城的居民被清兵屠杀。接着,顾炎武等人又在家乡昆山举事、杀死清朝派来的知县,焚烧了县衙门,并推举出守城的指挥官,封闭城门,准备抗拒清兵。保卫昆山的战斗,坚持21天,终因势孤力单,被清军攻破了城池。顾炎武由于掩护得好,没有遇难;但他的四弟和五弟,都被清兵杀死,他的生母何氏,也给清兵砍断了右臂。清兵接着攻破常熟。顾炎武的嗣母王氏得到消息,绝食15天后死去。面临苏州和昆山百姓的灾难,国亡家破的遭遇,顾炎武痛心疾首,他的抗清思想更加坚定了。

在两度反清失败之后,顾炎武开始过着流浪生活。考察山川地势,广交朋友,图谋匡复明室。他在大江南北往返奔走,1657年到了山东。47岁到49岁这两年内,还游历了河北省的许多名胜险要之地。1661年以后,他又经过太行山到山西和陕西去从事更大范围的“求友”和访问活动,经过多年的考察活动,顾炎武认为西北居高临下,形势险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是当时对清军打击最大的抗战策源地之一,因此,他又把抗清的希望寄托在西北。他由山东动身到西北后,除了奔走联络抗清志士,有时还亲自参加和组织生产,兴修水利,把江南的水车水磨介绍到北方,并提倡发展林牧。他这样做,是想尽力为复国运动积累物质基础。

然而,这时清朝的历史,已经由顺治翻到了康熙的一页。到康熙初年,南明政权覆灭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病故,张煌言被俘后英勇就义,各地虽还有小股的抗清力量,已很难成气候。明朝的恢复,似乎已不可能,顾炎武的眼光,却因而放得更远了。1665年(清康熙四年)顾炎武到山东章丘县长白山下的大桑家庄,租了一所房子,暂住下来。他要把头脑中日渐酝酿成熟的对国计民生等大事的看法,以及多年来实地考察所得的体会,编写成书,告诉大家。在这时他集中精力撰写《日知录》,他的哲学观点、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都在《日知录》中有所阐发。但他并不奢望他的主张行之于当世,而是“著书待后”,期待后起的“王者”“有所师法”。

顾炎武提出并实践了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张,不但直接参加反对清王朝的斗争,而且始终坚持民族气节。曾与归庄等参加“惊隐诗社”,以不仕清廷相激励。哲学上,顾炎武继承了气一元论唯物主义传统,注重实践,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书本知识和实际考察相结合,反对空谈性命义理,主张天下“众治”,反对“独治”。

炽烈的爱国者深刻的哲学家

——王夫之

清朝初年,在湖南衡阳金兰乡石船山麓,隐居着一位渊博的思想家,深刻的哲学家,炽烈的爱国者,后人推崇他的学问和为人,尊称他为“船山先生”,他就是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王夫之。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生于1619年,卒于1692年。王夫之降生的时候,立国250年的明王朝正在风雨飘摇中度着它的残存的岁月。在国内,成长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正悄悄地销蚀着古老的封建社会的基础;随着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加剧,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在四处迸发;统治集团日益腐朽,内部矛盾日趋激化,竞争迭起,政潮频仍。东北地区,崛起的满族贵族,虎视眈眈,进逼中原,骠悍的八旗,挥戈跃马辽东的原野,古老的长城,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汉满之间的民族战争一天比一天激烈地进行着。这“天崩地解”的时代,呼唤着一代思想巨人的诞生。

王夫之自4岁起就在家从父兄受严格的封建教育,14岁考中了秀才。面对社会的大动荡和各种矛盾的空前激化,王夫之开始注意到时事政治,逢人便问四方之事,进而研究舆地,考察各地江山险要,民情风俗,生活疾苦,以及历代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和典章制度的沿革。20岁时,在长沙参加“行社”,次年和郭风跹等人组织“匡社”,以期“匡时救国”。崇祯十五年(1641年)24岁时考取湖广壬午科第五名举人。此时,李自成、张献忠两支农民起义军正纵横弛骋于黄河上,大江南北。明王朝危在旦夕。王夫之沿着一般封建士子通过科举走向官场的路被堵死了。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起义军攻克衡阳。因倾慕王夫之的学问和才能,执其父,逼使王夫之人幕襄赞军务。王夫之自伤其体,往见张献忠,坚不从命。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缢死。五月,吴三桂引兵入关。王夫之闻此巨变,五内俱焚,悲愤莫名。他自动投到唐王政府,思效铅刀一割。清顺治三年(1646年),他到湘阴,上书司马监军章旷,建议募兵筹粮,调和南北督师的矛盾,团结一致,协力抗清。他的建议未被采纳,唐王政府也于是年垮台。

清顺治五年,清军进至湖南,王夫之与管嗣裘等在衡山组织义军,英勇抗击清军。战败兵溃后,王夫之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到达肇庆,顺治七年至梧州投效南明永历政权,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王夫之看到清兵压境,但统治阶级内部依然是奸臣当道,派系林立,互相倾轧,非常着急。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三次上书,弹劾奸佞王化澄,几遭不测。全赖忠贞营统帅高必正营救,才幸免于难。他见永历政权不能成大气,于是又到桂林投奔瞿式耜,但桂林很快失陷,式耜殉难,永历政权也随之灭亡。从此,王夫之遁迹民间,浪游于湖南的浯溪、郴州、来阳、晋宇、涟郡一带。为反抗清朝的剃发令,他窜身瑶族山区,更换装束,自称瑶人,得“完发以终”。1669年,51岁的王夫之,迁徙到湘西金兰乡的石船山,造了几间茅屋,定居在这里,从事著作。降清将领吴三桂攻占衡州后,曾派人请他出来做官,他拒绝了;清朝官吏带了许多礼物去拜访他,他也拒不见面。王夫之暮年体弱多病,连磨墨握笔都很困难,但他仍然支撑着病体,竭尽全力,坚持著述。在自撰墓碑上,他以西晋末年抗击匈奴贵族的刘琨自比,表明了反对民族压迫的志向。在王夫之的部分著述与诗文中,热情歌颂“轩辕所治,大禹所经维”的祖国是“田蚕所直”“聪明材勇,物万半犀”的“天地之奥区”。他认为,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自固族类”,实行民族自卫,保证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如果君不能使其民族“自固”,便“可禅,可继,可革”。他坚决反对民族侵略,强调要对外来民族的武力进犯坚决抵抗,狠狠打击。对汉族侵略少数民族,他对坚决反对。主张互不侵犯,各安其所。

王夫之毕生努力,对于各方面的学问,都有深湛的造诣,详尽的阐述。尤其是他在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方面,更有卓越的创见,粗辟的议论。其哲学是对源之于老子、管子的气一元论唯物主义思想的总结,他肯定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宇宙的起源是实有而不虚无的,物质世界是有其规律的,是永恒的,矛盾和运动的。对政治制度,他从社会进化的观点出发,反对复古,主张根据时代的具体要求而立论。他觉察到土地兼并、集中和罪恶,在北宋张载有关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土地公有制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他在《噩梦》的开端说:“土地不是帝王所得私有,人民生长在土地上,用自己的劳力,耕自己的田地,土地分明是耕者所有。”这是十分有创见的思想。

(焦吉林王忠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