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3
21417400000006

第6章 蒙冤受屈穷且益坚(1)

在中国古代社会,有许多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得不到帝王、上司的理解和任用,有的穷困潦倒,有的忧愤终生,有的甚至贬官下狱。尽管如此,他们却依然矢志不移,希望有朝一日受到重视,得到理解,一展宏图、报效祖国。

遭贬志不移

——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楚国贵族。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在世。曾做过左徒(国王的近臣,仅次于宰相,参与国家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作),当过三闾大夫(管理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大姓的子弟)。他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名见经传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的诗人。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刻苦用功,“博闻疆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他曾立下大志,要在政治上干一番事业,并一度深得楚怀王的信任,“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同上),直接参与楚国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的决策。

屈原当“左徒”时,正是秦国和楚国争雄的年代。他一心想使楚国富强起来,统一中国。所以对内主张任用贤能的人做各级官吏,改革政治、限制贵族的特权;对外则主张联齐抗秦。但是,当时以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近臣靳尚为代表的贵族不甘心放弃特权,千方百计排挤屈原,离间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当怀王轻信靳尚的诬告后,“怒而疏屈平”。屈原后来被去职,流放到了汉北。但这次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并没有使屈原屈服,他仍然对怀王抱有幻想,心里始终想着报效祖国。

秦国为了孤立楚国,削弱六国联盟,趁屈原被疏之机,进行离间楚齐关系的阴谋活动。大约在公元前313年,秦派张仪做说客,来到楚国。张仪用钱财先后收买了楚国内奸靳尚和楚怀王宠纪郑袖,托他们在楚怀王面前为秦国说好话。张仪又诱使令尹子椒领他去见楚怀王,并趁机唆使楚怀王与齐国断交,说如果楚国与齐国断交了,秦王愿意送给楚国600多里土地。楚怀王贪财如命,轻信了张仪的话,立即答应与齐国断交。屈原闻知这一消息后,便立即去见楚怀王,加以劝阻。但是,利欲熏心的楚怀王,不仅听不进屈原的话,反而认为屈原在破坏他跟秦国的友好关系。对屈原越来越心怀不满,更加对他疏远了。此后不久,楚国完全断绝了与齐国的外交关系。可是秦国不仅没有按约将600多里的土地割给楚国,而且竟把前来泰国谈判的楚怀王扣押在咸阳。结果,楚怀王在秦国都城忧郁吐血而死,他的大儿子顷襄王做了楚国的国君。在国内顽固保守势力的包围下,顷襄王不仅不听从屈原改革内政的一些劝告,反而撤掉了屈原的一切职务,将他流放。这时,屈原已有50多岁,须发皆斑白了。

屈原悲愤地离开了郢都,在流放地过着孤独的流浪生活。他看到自己的国家一天天衰弱下去,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到处是一片凄凉景象,心里非常难过,他忧国忧民,常常一个人独自在江边漫步,面对江水长声叹息。谓“整个朝廷都很混浊,只有我一个人是纯洁的;众多的官僚都昏庸似醉,只有我一个人是清醒的。我不和他们同流合污,因此被流放”。

屈原一面在江边漫步,一面赋诗表达他忧愤的心情。他面对滚滚东流的江水,想到楚国的衰弱情景,感慨万分,大声吟诵说:

……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屈原边走边吟的这首诗,就是后来闻名中外的《离骚》。

屈原赋《离骚》前后,还写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流传到今天的有《九歌》、《九章》、《扫魂》、《天问》等共20多篇。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屈原爱祖国、爱人民、追求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在写作方法上,吸收了楚国民歌的精华,运用楚国方言声韵,叙写楚国风土物产,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所以后人称它为“楚辞”。

屈原遭贬被流放以后,楚国在没落腐朽势力的控制下,国力愈益衰弱。公元前278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都城郢都,楚怀王的祖坟被秦兵烧毁。屈原眼看楚国很快就要灭亡,人民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心里象刀割一样难过。就在这年的五月间,屈原走到今天湖南省东北部的汨罗江边,悲愤至极,最后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江而死,以表示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抗秦到底的决心。据说,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五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很自然地想起了屈原殉难的情景,并将它定为“端午节”,以示纪念。

端午节划龙船,是根据当年人们出动船只抢救、打捞屈原尸体的情景发展来的。这一天,人们还吃粽子。据说,最初人们是将粽子投到河里祭祀屈原的,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习俗,这个风俗也传到了朝鲜、日本、越南和马来亚。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定为国际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三位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并进行纪念。这说明屈原不令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也是受世界人民尊敬的伟大诗人之一。他那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和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屈原所作的不朽诗篇,也为祖国和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异彩。我们为祖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感到骄傲!

鞠躬尽瘁守东京

——宗泽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生于1059年,卒于1128年。是我国宋朝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

1091年,宗泽考中进士,由于他在考试的时候,大胆正直地指出当时朝政的弊端和黑暗,受到主考官的厌恶,结果只录取于末甲(第三甲),萎派做大名府馆陶(今河北馆陶)的县尉。以后,还做了衢州(今浙江衢县)龙游令,晋州(今山西晋城)赵城令,知莱州(今山东掖县)掖县、登州(今山东蓬莱)通判等地方官,无论他在哪里就任,他都把所管辖的地方治理得很好,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1126年,金人围攻北守都城东京(开封,也称汴京),宋徽宗传位给钦宗,南逃镇江。宗泽被保荐担任正少卿的官职,应召到汴京,当时已经是67岁高龄了。他见钦宗时,慷慨地谈论当时的形势,坚决主张抗金。随后,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斗志昂扬地投入东京保卫战,英勇抗击金兵。

8月,宋钦宗任命宗泽为和议使,出使金营。宗泽向钦宗说:“用和议这个名字是不妥当的,敌人会当我们非求和不可,不如改名计议使,表示我们并不是去求和的。”钦宗只好下令改和议使为计议使。宗泽在临出发前,表示决不屈节求和。一心一意向敌人妥协投降的钦宗,就把他调出东京,调到磁州(今河北磁县)去做知州。

磁州在金兵侵时,已遭严重破坏。百姓逃亡他乡,府库空虚,防备艰难。宗泽到后,马上修复被破坏的城墙,制造兵器,召募兵土。不到一个月时间,在军民的同心协力下,磁州的守卫工作就做好了。所以当金兵第二次南下,攻陷定州(今河北正定)、派遣数千骑兵攻磁州时,宗泽披甲登城,指挥作战,命令部下用神臂弓射杀敌人,并开城门追击,斩杀敌人数百,金兵大败,只好跳离磁州,转向东京逼进。

金兵进逼东京的消息,把钦宗吓昏了,便慌忙派自己的弟弟赵构和副使王云去金营求和。赵构到了宗泽镇守的磁州,被老百姓在路上拦住,劝他不要自投罗网,宗泽也竭力劝阻,人民又起来杀死奸臣王云,赵构只好留在磁州。这时,相州(今河南安阳)的守臣汪伯彦激请赵构去相州。不久,钦宗任命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汪伯彦和宗泽为副元帅,要他们领兵去救援东京。但随后又派人通知赵构说,议和正在进行,可望成功,叫他暂停进军。宗泽竭力提议把兵马向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推进,以解京师之围。可是,汪伯彦却主张讲和,不愿进兵,还劝赵构要宗泽率兵先出发。宗泽只好单独率两千名士兵出发,赵构和汪伯彦却逃到东平去了。

宗泽率兵到开德(今河南濮阳),连续打了13次胜仗。他写信劝赵构号召各路军队到东京会合,赵构却置之不理。宗泽到了南卫(今河南华东),陷入金军的包围圈。面对险恶的形势,宗泽慷慨激昂地对士兵们说:“今天进是死,退也是死,一定从死里杀出一条生路来!”士兵们听了,大受鼓舞,人人都拼命作战,以一当百,杀死了好几千人,金兵大败,后退了数十里,宗泽预料,敌人不甘心失败,获胜后立即转移。果然金军连夜赶来反击,却扑了一座空营,大感惊奇,从这一仗里,充分表现了宗泽作战的勇敢果断。

由于投降派的卖国政策,1127年金军攻陷东京,二帝(徽宗、钦宗)被俘,宗泽主张出兵据金兵归路,迎还二帝。构构为争取得到帝位,却命令“移师近都”、“按甲观变”。

赵构即帝位(宋高宗)后,为当时形势和舆论所迫,不得不起用主张坚决抗战的李纲。李纲任宰相后即推荐已经69岁的宗泽任开封府尹兼东京留守。宗泽来到开封后,一面巡视各处,出示安民,诛除地痞、恶棍,肃清敌人奸细;一面依靠人民的力量,召募义军守城;并根据城外的地形,立坚壁24所,沿着河岸筑起连珠寨,以加强防御,把开封布置得象铜墙铁壁一样。宗泽还团结两河及陕西义军,共同对金兵作战。这样,宗泽一时拥兵达百万以上。还经常进行操练,士气很高。粮草的积累也很充足,并在战斗中屡败敌军。开封经过他的整顿,十分坚固。从此,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更为广大人民所崇敬。敌人也闻名而丧胆。

宗泽对于抗击金兵、恢复故土的事业抱有极大的希望,他曾多次向高宗上奏,陈说恢复大计,并劝高宗回开封主持抗金斗争。但是,昏庸已极的赵构,始终不准宗泽出兵北伐,还罢免了李纲的宰相职务,让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掌握了朝中大权。于是,宗泽的处境就更加困难了。

1127年冬,金统治者分兵三路进攻山东、河南和陕西。进攻河南的中路军遭到宗泽的英勇反击,其他两路也都受到各地义军的沉重打击,吃了败仗的各路金兵,纷纷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