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经验明确地告诉人们:要想国安,必先安民;要想国强,必先民富。“君为轻,民为贵”,人民的安居乐业是治国的根本。于是,围绕着利民还是害民,展开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斗争。在这场抗暴反奢、赈饥利民的斗争中,“心系百姓,重视农耕”者有之;“宁可贬官,也不刮民”者有之;“以诗言志,功在为民”者有之;“忘躯为民,千古风流”者有之;“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者有之;舍身为民,“愿以一身易得十万人命”者也有之……
心系百姓重视农耕
——贾思勰
汉唐在中国的科学文化史上占重要地位。而魏晋南北朝近400年的科学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继往而开来。这时期战乱频起、山河分裂,但科学文化仍有累累硕果。其足以称道者,如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至今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骄傲,闪耀着人类智慧的火花。
贾思勰,山东益都人,生卒年不详,曾任高阳(今山东临淄西北)太守。后回家经营农牧业。他不仅具有广泛的农学知识,而且关心民生、农事,鄙视王公贵族“既饱而后轻食,既暖而后轻民”的行为和思想,推崇“富国以农”的观点,主张重视农耕。北魏永熙二年(533年)至东魏武定二年(554年)间,他广泛查阅前人的有关著作,大量搜集民谣、农谚,访问有经验的老农,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写成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农业专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重要的一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生物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全书共有10卷,92篇。包括正文和注11万多字。它主要记载了自西周以来,特别是作者所生活的时代,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农业生产经验。其中包括谷物、蔬菜、瓜果、林木的栽培(一至五卷);家畜、家禽、鱼类的饲养(第六卷);酿酒(第七卷);制酱、制醋、腌腊(第八卷);主食品制造、副食烹调(第九卷)以及黄河流域以外的北方、南方各地,还有国外,各处传入中原的各种作物品种介绍(第十卷)等。它不但集中了古代旱地作物生产经验之大成。而且从中反映了农村生活状况和社会经济情况。贾思勰给这部书起名为《齐民要术》,“齐民”是使人民丰衣足食的意思,“要术”就是重要的方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谋求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方法。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教导人民要掌握天时和土壤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他很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提到顺(应)天时(时令),量(估量)地利(土地情况),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凭主观)反道(违支客观规律),劳而无获”他譬喻说:“到泉水里去砍伐树木,到高山上去捕捉鱼虾,结果自然只能空手而回,逆风向泼水从、平地向高坡滚球,效果也一定很差。”所以贾思勰特别提醒种作物要充分利用“上时”(最好的时机),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才能获得好收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不失农时”和“因地制宜”的道理。贾思勰还注意到地理环境不同,同样的作物,在不同的地区生长情况就不一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如他指出,并州(现在山西省的太原、大同一带)没有大蒜,从朝歌(现在河南省的淇县)取来的蒜种,结果种成了“百子蒜”,蒜瓣变得很小。而外地的芜菁移到并州来种,芜菁根变得有碗口那么大。他认为蒜由大变小,芜菁根由小变大,主要是土质条件不同而造成的,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他的又一重要贡献是搜集和记录了不少民歌和农谚,对当时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加以总结。如“湿耕泽锄,不如归去(回家)”,说地太湿就去翻耕,会使土地板结变硬,不如不翻得好。又如“耕而不劳,不如作暴”,是讲耕了地面不把它平整好,那就等于瞎胡闹。又如“锄头三寸泽(水分)”,锄头上带有三寸深的水,是说勤锄勤耪,利于保墒的道理。再如:“穄(祭,糜子)青喉,黍折头”,是讲穄在穗与杆相接的地方,还没有变黄时就得收割;而黍子则要等完全成熟,穗子弯下头时才能收割。《齐民要术》为我们保存了许多农谚,十分珍贵。
贾思勰对于选种下了一番调查研究的功夫。仅仅对于谷子的品种,他就列举了86种,他对它们的品质、性能都进行了分析。他还指出,播种必须适时,在一般情况下,早播比晚播好。播种稀密的程度,应视作物的品种和土质的肥瘠而有所不同,一般作物合理密植会提高产量,同时他又指出,密植时要留下一定的空间,使作物能够通风、透光,也便于中耕锄草。例如“谷子一尺留一棵”,种瓜应考虑到摘瓜的运输道及其多蔓的情况等。这些都是极可贵的经验总结。在施肥方面,他肯定绿肥的肥效与腐熟的粪便相等。绿肥能起改良土壤使薄地变肥的作用。且种植绿肥时,以豆类植物为宜。我国劳动人民,早在战国时期对绿肥有初步的认识,但贾思勰对绿肥的使用和培植又作了系统的和重要的发展。此外,他又主张用颓坏的土墙作肥料,这个办法现在农村里还有人使用。
他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经常访问农民,向他们学习生产经验,还亲自做实验。贾思勰自己养过200头牛,因饲料不够,饿死大半。后来他又养一群羊,准备了充分的饲料,羊还是死了不少。最后他去请教一位养羊的能手,才知道饲料随便扔在羊圈里,羊的屎尿都撒在上面,羊不肯吃,因此饿死了。贾思勰参观了那位养羊能手的羊圈,学得一套养羊的经验,自己才养好羊。这件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贯穿于《齐民要术》这部书中的重实践、反对空洞理论的精神,就是它的具体体现。
贾思勰具有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观察分析的能力。既重视前人的经验,更重视运用这些经验,在实践中加以鉴别。如《汜胜之书》谈到黍子要种得比禾稀一点。而贾思勰从实践中了解到,稀植的黍子谷粒不饱满,米色较黄;而密植的虽棵小些,但谷粒匀称饱满,米色较白。因此,他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改正了《汜胜之书》的说法,作出了黍子密植为好的正确结论。
总之,《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农业科学的专门著作,它不仅对当代起过作用,而且对后代的农业生产也有巨大影响。1020年,北宋政府曾刻印了《齐民要术》发给各地的“劝农使”,一般群众知道后也争相传抄。历代农学家编写的农书,如元朝的《农桑辑要》、王祯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清时的《授时通考》等,无不注意吸收《齐民要术》的精华。直到今天,《齐民要术》仍是我们研究农业科学史的宝贵材料,占有很高的地位。在国外,特别在日本影响很大。《齐民要术》中引用过上古以来的有关书籍150多种,其中的一些书早已失传。因此,《齐民要术》就显得更为宝贵。如西汉的《汜胜之书》;东汉的《四民月令》等,赖此书而保存了部分内容。因此,它是世界农业科学著作中的一部珍贵典籍。
宁可贬官也不刮民
——元结
元结是唐朝官吏、文学家。他宁可自己受贬官的处分、也不肯执行勒索州民的命令,是封建统治阶级成员中的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反暴抗奢、赈饥利民精神的有识之士。
元结,字次山。号漫郎、聱叟。又号猗玗子,河南洛阳人。生于719年,卒于772年。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进士。他本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时,推行汉化政策,提倡鲜卑贵族改姓汉姓,故改姓元。
元结处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出生的719年是玄宗开元七年,正是唐朝最强盛的时期——开元盛世。他中进士的753年,正是玄宗骄奢淫逸,朝政日趋腐败、危机四伏的时候,即安禄山反于范阳的前二年。特别是在安史之乱中,他亲眼目睹了人民惨遭的战乱之苦,听到了人民渴望安居乐业的强烈呼声。所有这一切,都使他深深体会到了“君为轻,民为贵”,“民是国之邦本”的道理。可以说,元结反暴抗奢、赈饥利民的思想,就是这样一个时代的产物。
元结的父亲元延祖也是一个具有爱国精神的有识之士。他在元结小时候就对元结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对元结很有影响。天宝十四年(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反于范阳后,其父元延祖对他说:“你要为国效劳,不可自安山林。”元结勇当国难,招集义军,投入了抵抗史思明的战斗,正是在其父的这种敦促下进行的。
为了讨伐史思明,元结曾两次招集义军。第一次是在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招集义军赴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次年应征入朝,指陈时弊,升为右金吾兵曹参军。不久,他又在唐、邓、汝、蔡四州招集义军,抵抗史思明。
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特别是在讨伐史思明的斗争中,元结也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如上元二年(761年),他任山南道(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节度参谋,守卫泌阳(今河南唐河),就保住了15个城池。
元结的突出政绩是为官爱民。他廉洁奉公、体察民情的精神深得民心。
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元结任道州(今河南道县)刺史。当时,由于连年战乱,国库匮乏,上司明令要增收捐税。更有一些贪官污吏借机大肆搜乱民脂民膏,中饱私囊。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可是,元结不仅没有借机勒索州民,而且连明令增收的捐税也没有增收。这是要冒贬官的风险的。他不仅没有增收赋税,而且还招抚流亡、赈济贫民,维护了百姓的利益。这种廉洁奉公、爱民如子的精神很受人民赞扬,因此,他的“宁愿受贬官的处分,也不执行勒索州民的命令”的事迹也很快流传开来。
大历三年(768年),元结授容管(今广西境内)经略史。当时,由于民不聊生,社会秩序非常混乱。岭南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发生了骚乱。面对此况,他认为,“乱”不在百姓不安本分,而是因为聊无生计所致。“剿”只能加深百姓的苦难,愈剿愈乱,不解决根本问题。要治本,就必然“抚”。他力排众议,坚决地采取了“抚”的政策。他为了抚慰百姓和边民,还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了骚乱的岭南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结果,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恢复了8个州的秩序。
元结还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在文学创作上,对反对浮艳作风,主张文学的任务是“道达情性”、“救世劝俗”。要能“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谏之流”。故其诗多有同情人民、批判现实的精神。如《悯荒诗》、《去乡悲》、《农臣怨》等。《春陵行》中有:“朝餐是草根,暮食仍衣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之句,表达了他对战乱之后的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斥责了官吏的严刑苛敛,深受杜甫赞赏。其杂文尤为犀利,如《正论》、《说楚王赋》、《时议》、《哀丘作》、《道州刺史厅事记》等,抨击了腐朽政治,暴露了黑暗现实。其诗文上承谢灵运,下启柳宗元,对古文运动颇有影响。
元结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特别是他处于腐化之风盛行的时代,却能够身处浊世而独清,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知人疾苦造福黎民
——李皋
李皋,字子兰,唐宗室,生于733年,卒于792年。少补左司御兵曹参军,天宝十一年(752年)嗣封曹王。授都水使者,三迁至秘书少监。《新唐书》卷八十谓李皋“事母太妃郑以孝闻”,“上元初旱歉,皋禄不足养,请补外,不许,乃故抵轻法,贬温州长史,俄摄州事”。恰值州境歉收,民大饥。当时官廪有粟数十万石,李皋欲开仓赈饥,人谓需有诏方可行事。李皋说:“人日不再食且死,可俟命后发哉?苟杀我而活众,其利大矣!”于是“开仓尽散之”(《旧唐书》卷一三一)。事毕,李皋以擅贷自劾,天子闻而嘉之,进少府监。
德宗建中六年(780年),李皋任湖南观察使,前使辛京杲贪虐,逼致驻守武冈的部将王国良反叛。时荆、黔、洪、桂兵共讨之,联岁不能下。李皋到任后,遗书抚之,言辞恳切并晓以利害,王国良且喜且畏,答应归降,但“内尚首鼠”。李皋大义不惧,单骑入王国良垒中,大呼其军曰:“有识曹王呼?乃我也。来受良降,良今安在?”于是一军惊愕,不敢动,王国良乃出降,李皋执其手,约为兄弟。
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李希烈反叛,李皋以江西节度使挥师讨伐,破之。史载“凡战大小三十二,取州、县二十,斩首三万三千,禽生万六千,未尝败。师所过,不敢伐桑枣、践禾稼”(《新唐书》卷八十)。
李皋于贞元初任江陵尹、荆南节度使等职。江陵东北古堤傍有废田,夏雨时泛滥成灾。李皋发民工修好堤防,得良田5千顷。又见民俗不井而饮,泽塘水脏易病,乃合钱开井,改善饮水条件。
史载“皋性勤俭,能知人疾苦。参听微隐,尽得吏下短长,其赏罚必信。所至常平物估,豪举不得擅其利……有所造作,皆用省而利长。以物遗人,必自视衡量,库帛皆印署,以杜吏谩”(《新唐书》卷八十)。如此看来,李皋虽出身皇族,的确是一位体恤民情、为政清廉的好官。
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白居易
白居易是与李白、杜甫一样蜚声四海、映照古今的唐朝三大著名诗人之一。他不仅以自己那如椽之笔,为中国文学史抒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更以自己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情,为民众呐喊奔走,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英名。
白居易,字乐天,生于772年,卒于846年,原籍太原。他一生历经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8个朝代,在宦海中几次沉浮,曾任县尉,左拾遗。因屡次上书请求革除弊政,得罪权贵,以越职言事罪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任过杭州、苏州刺史,秘书监,河南尹,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等职。后半生长期居住洛阳龙门香山,以行善饮酒吟诗为乐,自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生活的时期,正是李唐统治走下坡路的时候。“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势力逐日扩展,相对地削弱了皇帝的统治权力。藩镇多以土地传给子孙或其部将,将在盘距的区域内肆意剥削和压榨人民。代表中央统治政权的皇帝,便借“解救民困”的理由,兴兵讨伐,以致形成了混乱局面,严重地破坏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灾难。同时,在统治阶级内部,亦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但吃苦头的总是老百姓。白居易同情劳动人民,不畏权势、直言指斥时弊。决定了他官场上的失意。从而也奠定了他在古代诗人行列中的伟大而崇高的地位。
作为封建士大夫,他的政治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他提出的最基本的主张,就是发展农业生产,认为农业生产是“斯人之性命系焉,国之贫富属焉”(《策林十九》卷四十六)。故尔特别重视农民,提出“诫厚敛”、“去杂税”、“均贫富”、“禁兼并”以保障人民生活安定,专心从事生产,才能国用丰足。
白居易于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授左拾遗。职务主要是“供奉讽谏”,对朝政如有意见,可以随时上奏。遇大事,也可以廷诤。白居易对左拾遗的工作很感兴趣,他认为自己“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可以通过皇帝得到实现,所以在就职之初,便向皇帝表示了决心。他说:“倘陛下言动之际,诏令之间,小有遗阙,稍关损益,臣必密陈听见,潜献听闻。”
白居易在人朝以后,即开始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努力,和宦官、旧官僚集团展开了不妥协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