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政府办理“和籴”。本应是“官出钱,民出谷,两和商量,然后交易”。可是长安附近的和籴,逐渐形成“强卖”。一些贪官污吏从中渔利,假借公事以勒索农民。他们可以派定“户人”,规定日期,苟有缓粜的人,便“追提鞭挞”,这些情况,白居易都是亲眼看见和亲身经历过的,他深有感慨地说:“臣久处村闾,曾为和籴之户,亲被迫蹙,实不堪命。臣近为畿尉,曾领和籴之司,亲迫鞭挞,所不忍睹”。白居易不仅上疏反对并且还提出了改善的两个方案:第一是有司“开场自籴”,把价格定得比当时行价稍高一点,农民自然乐于出粜,这样可以免除前弊。第二是折籴。折籴就是把青苗税钱,折收粮食,不令农民缴纳现钱,这样可以减少农民在“卖粮换钱”过程中所受的损失。但未被皇帝采纳。
元和五年(809年)初,南方大旱,受灾面积很广。江淮等七地,灾情十分惨重,人民陷于饥谨。三月,长安城附近也大旱起来,农民衣食困难已极。但官府豪家,依然是催租逼税。皇帝国久旱“欲降德音,白居易即上疏请求“减收租税”以“实惠及人”。可是,当减免租税的“德音”传到乡村的时候,大多数农民在官吏威逼下已“典桑买地“地缴纳了租税。诗人通过《杜陵叟》诗描述了农民们的不幸遭遇:“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中口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与此同时,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的生活,则是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他在《轻肥》中写道:“樽罍溢九醖,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鲙切天池鳞”、“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白居易不仅仅关心农民的疾苦,更以自己的赤诚,对关系到国家生死攸关的问题犯颜请谏,对那些贪暴不法的贵族、官僚、宦官进行严厉劾评。
淮南节度使王锷,入朝后,便以大量财物进奉给皇帝,并贿赂宦官,企图求做宰相。白居易素知其人,如果他做了宰相,天下将何以堪,乃上疏坚决反对。诗人有力的揭发了王锷的卑污行为,了说:“臣又闻王锷在镇日,不恤雕残,唯务差锐。淮南百姓日夜无憀。五年诛求,百计侵剥。钱物既足,部领入朝,号为羡余,亲自进奉,凡有耳者,无不知之。今若授同平章事,臣恐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宰相也”(《论王锷欲除官事宜状》卷十一)。白居易的意见是尖锐的,皇帝不能不有所顾忌,因而王锷就没有做成宰相。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白居易对贪官污吏是如何地痛恨,从而也表现了诗人不畏强暴的精神。
白居易任左拾遗3年。这3年的谏官生活,表现他坚韧的斗争精神。他除了在政治上直接提出正面的意见外,还写下了几百首脍灸人口的诗篇。他写诗的目的,是要反映现实和改造现实。因而,他的诗歌里所描写的事件和人物,都深刻表现着生活中的矛盾与斗争。
唐代宦官专横无忌,欺压人民的罪恶行为层出不穷。诗人特别痛恨宦官,在《卖炭翁》诗里,塑造了一个宦官欺凌农民的真实形象,通过卖炭老人的不幸遭遇,反映出宦官的残暴: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骑翩翩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卖炭翁》
在《官牛》诗里,通过官牛驶车载沙铺道的事实,对尸位素餐的右丞相,作了极其锋锐的讽刺。对旧官僚们“灯红酒绿,缓歌漫舞”的生活,诗人更是痛恨。在《歌舞》一诗里,他把官僚们的丑态揭露无遗: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门车马客,红灯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乐饮,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白居易以诗歌作为斗争的武器,把官僚统治集团的丑恶行径暴露于字里行间,把关心人民疾苦的一腔热血倾注于笔端,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诗篇。
由于时代、社会制度、阶级出身的关系,白居易同情人民是有一定限度的。但作为封建阶级的中小官僚,他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英勇无畏,犯颜上疏,和当时统治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实属难得可贵。
以诗言志功在为民
——王禹偁
王禹偁,字元之,晚年贬居黄州,人称王黄州。954年出生在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一个农民家庭里。卒于1001年。他活动的时代,是北宋建国之初的40多年。由于生当时宋室初建,自感时清任重,很想依据儒家的一套理想化的政治蓝图,干一番事业:“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群望尧舜,学业根孔姬。自为志得行,功业如皋夔(《吾志》)。然而,因循现状的政避和忌忠直、喜谗媚的官场,却使他的主观愿望多次碰壁。由此而生牢骚和愤慨,也时而陷入思想矛盾中。不过,他始终尽职国事和关怀人民。倔强的性格,使他对政治打击没有表示屈服,所谓“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三黜赋》。其在政治上这种进取精神和积极态度,正是他在文学上所以能坚持优良传统的重要原因。他诗法白居易,后来更有意发扬了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传统。“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代表了他对杜、白的尊崇。因此,我们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位卓有实绩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前驱者,而且还是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疾苦,胸怀报国大志的封建文人。
王禹偁出身寒微,《东都事略》和《宋史》本传都说他世为农家,《邵氏闻见后录》谓“其家以磨面为生”。他在《蔬食示舍弟禹圭》中也说“汝家本寒贱,自昔无生计”。不过,他还是有条件读书应举的。他少小曾经“耕桑都不事,园井未曾窥”,专心致志地读书于乡里,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和写作诗赋的严格训练。后来回忆说:“余总角之岁,就学于乡先生,授经之外,日诵律诗一章。”(《孟水部诗集序》)《谪居感事》诗有云:“收萤秋不倦,刻鹄夜忘疲,流辈多相许,时贤亦见推。”这反映了他少年的勤奋好学。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少年时就表现了一定的文学才华。据说一次济州从事毕士安(真宗时位至宰相)写了“鹦鹉能言宁比凤”一句,命诸子作对,没有人能答,王禹偁适巧送面粉到州衙,应声答曰:“蜘蛛虽巧不如蚕”,毕士安赞叹曰:“子经伦满腹,将且名世矣!”《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四)
983年,他得中进士,授成武(今山东成武)主簿,故《成武县志》有“释褐来成武,初官且自强”之句。次年,授大理评事移知长洲县(治所在今苏州市)。他刚一到任,就采取措施,笃于政务。并“鸠敛民疾,评议政体”,提出了若干改革议案(《长洲县令厅记》)。不过,他感到县令的地位难以有大的建树,为了实现政治抱负,他希望能得大用,“何当升大用,吾道始辉光?”(《寄主客安员外十韵》)公务之暇,他常与友人探幽访胜,诗赋唱和,人多传诵。宋太宗赵光义听到他的文名,召试中书,王禹偁奏篇称旨,擢右拾遗直史馆。他受宠若惊,献《端拱箴》寄寓规讽,希望太宗做一个勤政恤民的圣君,其时正是端拱元年(988年)。当年辽兵攻取涿州等地,北境骚动,他曾写对雪诗,感叹时事。写大雪酷寒,自身全家团聚,安居帝京,而北方军民深受战伐摇役之苦,痛感自己未能为富民安边尽责。真切地展现了诗人关切国事、同情人民的博大襟怀。次年上《御戎十策》,主张聚合兵力,加重将权,以抵御侵扰。三月,太宗曾命他当面赋诗,又博得赞赏,被升为左司马谏知制诰。因京郊天旱,民饥可忧,他于是上疏请削减百官奉禄,以轻民负。此期,他确乎踌躇满志,仕途扶摇直上。但由于他是非分明,刚直耿介的性格,秉公办案,严格执法,触怒了皇帝。朝中庸俗官僚乘机谗言,终于被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逼使。
商州地处荒僻,加之夏旱秋潦,居民生计艰难。他是携家到任,境况也颇凄苦:“山城已僻陋,旅舍甚从脞,夏旱麦禾死,春霜花木挫,吾亲极衰老,吾命何坎坷,稚子啼我前,孺人病我左。”(《七夕》)这是初到商州的真实记录。结合自身的遭遇,他深切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于是怀着深深的同情,写下了《感流亡》、《蔬食示舍弟禹圭并嘉祜》、《竹醚》、《乌啄疮驴歌》等富有人民性的诗篇。《感流亡》描写了一个农家的流离失所。满面愁苦的农夫,扶持着苍颜白发的双亲,提携三个幼儿来到檐前歇脚。他们逃荒在外,饥寒交加,孩子的妈妈不久前被饥饿夺走了生命,余下的鳏夫和老少,更加无路可走。这诗用白描、对话和戏剧式场景,构成了一幅荒年流民图,是富有典型意义的。商州属邑丰阳、上津一带,多“深山穷谷,不通辙迹”,那里的农民还习惯刀耕火种,王禹偁写了一组具有民歌风味的《畲田调》,反映了山农质朴的劳动生活。自991年9月到993年4月近两年的谪居,是他一生诗歌创作的高潮时期,多达160韵的《谪居感事》,就是这时期完成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长诗。
993年,他才被召还京师,拜右正言直史馆。后任礼部员外郎知制诰,995年拜翰林学士。这期间,他写《对雪示嘉祜》一诗自责。诗人认为居官取俸,受百姓供养,就应替百姓办事,像他现在那样颂奉权贵、保官保命,那何异于鼠窃苟偷。诗人严于律己,自我解剖的精神和发自肺腑、痛切肌肤的语言,赢得感人的艺术效果。他的这次到京,虽不像头次抱那样多的政治幻想,但他耿直敢言的性格并没有变。995年4月,因皇嫂孝章皇后丧礼,他又上疏论谏,被责以“讪谤”再度被贬,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次年十二月移任扬州,他一到任即忙于积案、讼狱、水利等公务的措置,所谓“堆案有留事,听歌无欢声。胥徒费簿领,使客烦送迎,狴牢未空歇,堰埭劳修营。”(《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成均关博士同年殿省柳丞》)他时时关心着人民的疾苦,如(《扬州池亭即事》)诗:“民瘼不能治,恻隐情悲酸。”这种念念不忘忧民的精神,同杜甫的“穷年忧黎元”、白居易的“不能救治生民病,即须先濯尘土缨”,是同样真挚动人的。997年春,太宗病死,真宗赵恒嗣位,五月召求直言。他即上疏,陈奏五条政见:一、谨边防,通盟好,使辇运之民,有所休息;二、减冗兵,并冗吏,使山泽之利,稍流于下;三、艰难选举,使入官不滥;四、沙汰僧尼,使疲民无耗;五、亲大臣,远小人。这些意见大都切中时弊,尤其加强边防、减并冗兵冗吏、缩减财政开支等项,可说是此后几十年范仲淹等进步政治家改革主张的先导,表明王禹偁是富有政治远见的。奏疏上达后,他就被召回朝廷,复知制诰,不久参与修《太祖实录》,敢于直书其事。但是他这次还朝,更加不受信任。不久,就因遭受权重一时的宰相张齐贤和李沉疑忌,于是年除夕被贬,出知黄州。
新皇帝上台,自身内迁,他的确很想乘时有所作为,不料竟毫无理由地第三次遭受贬逐。对此,他愤慨异常,临离京都写下《出守黄州上史馆相公》,以“未甘便葬江鱼腹,敢向台阶请罪名”明志。由于他的多次进取受挫,不免颓唐寡欢,经常以诗酒琴棋消忧解愤。于1001年一病而逝,享年48岁。
王禹偁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心里时刻想着人民。他一生三次进取,次次为民请命,“穷年忧黎民,救治生民病。”他严格执法,不徇私情,“事上不曲邪,居下不谄佞,见善若己有,嫉恶过仇雠。”他遇事敢言,实事求是,表现了一个处处以国事为重、时时以人民为本的政治态度。虽三次贬为地方官,但他为官清正无私,勤政恤民。并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文,且“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他提出了“薄天下之赋,休天下之兵,息天下之役”的呼吁。由于社会的原因,他的抱负没能实现,但他一腔热血为国为民,值得称颂。
忘躯为民千古风流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省)人。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他是北宋时期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不仅文学成就蜚然,而且在为政期间,殚精竭虑,处处为民,堪称千古风流。苏门弟子陈师道诗谓:
“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
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