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长在一个很深的文化教养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聪明勤奋,博览群书,关心现实,儿童时代就已经有志于治理国家。嘉祐元年,苏轼22岁进士及第,名列前茅,但因母亲病故,没有出任。嘉祐六年,通过制科考试,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苏轼守制期间,朝政发生变化,英宗病死,新皇帝神宗赵顼登位。神宗很想有所作为,擢用有志改革的王安石入参大政。王安石设置机构,经划变法事项,于不长的时间内,以很大的魄力,次第推行新法,希图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苏轼虽怀有以身许国的壮志,奏章中针砭现实,倡言兴革。但其思想同王安石存在很大分歧,有些甚至是背道而驰,于是接连两次上书,全盘反对变法方案。由于新皇帝兴革劲头十足,苏轼的意见自然不被采纳,又不能忍受卑鄙的朝官的诬陷便请求离开京城。他历任杭州通判和密、徐、湖三洲地方长官。元丰三年(1079年),御使何正臣、舒亶等借口苏轼反对新法,摘引他的诗文,罗织罪状,欲置之死地。苏轼被捕,送进了御史台(乌台)狱中,受到凌辱和迫害。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由于他们不得人心,又遭到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苏轼被释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神宗去世,苏轼被召还朝,一再升迁,官至翰林学士。当时旧党执政,尽废新法;苏轼则主张对它“校量利害,参用所长”(《辩试馆策问札子》),因而引起司马光等的不满,加上受到洛党攻击,不容于朝,又出知杭、扬地。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重新执政,苏轼不断受到攻击,当年由富庶的扬州调往临近边防的定州。翌年,以讥讪先朝的罪名,远贬岭南的英州,途中再贬。绍圣四年(1097年)迫害他的官僚们认为打击还不够沉重,又责授苏轼为琼州别驾,把61岁的老人流放到更远的海南岛。随后还派人将苏轼赶出官僚,让他一度野外露宿于桃榔林下。直到宋徽宗即位,宣布大赦,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第二年秋天,这个历尽人世磨难的一代英才在常州与世长辞了。
苏轼一生虽命骞运乖,但他经世济民的抱负始终未变,并且,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有一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精神。他对朋友说:“仆虽怀壇于世,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与李公择书》)。他的“尊主”虽有儒家“愚忠”色彩,但主要还是和治国、爱国联系在一起。
苏轼出任地方官时,虽对变法不免有些牢骚,但不是尽心职守,每到一地,都注意了解民情民隐。熙宁七年九月,他改任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知州,一入境就发现蝗虫遍野、旱灾严重、民不聊生,而官吏为讨好朝廷,故意隐瞒灾情。苏轼一面写了奏章,如实反映情况,呼吁朝廷减免赋税;一面组织百姓生产救灾,还拨出库粮,收养无家可归的儿童。熙宁十年,苏轼奉命移知徐州。到任不久,黄河决口于澶州(河南濮阳),汹涌的洪水呼啸着冲到徐州城下,全城面临淹没的危险。苏轼果断地组织军民抗洪,并动员武卫营官兵冒雨抢修堤坝,苏轼亲临指挥。“庐于城上,过家不入”,奋战70余日,洪水始退。
元祐四年三月,苏轼出知杭州。当时浙西六州春潦夏旱,稻田受灾,米价飞涨。苏轼一面连进《奏浙西六州灾伤》状,《相度赈济六州》状,向朝廷报告灾情,一面采取措施救灾。还筹集公款,并献出私囊黄金,设医疗站,为灾民治病。苏轼看到西湖环境缺乏治理保护,葑田淤积,湖水污染,遂结合救灾,用常平米招募饥民开浚西湖,并亲临指挥,挖葑由于湖中筑成长堤,贯通南北。堤下种菱,夹岸植树,解决了湖水的淤塞,美化了杭州的环境,“望之如图画,杭人名之苏公堤。”
苏轼61岁时,再次被贬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儋州当年荒僻异常,居民主要是黎族,“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与程天侔书》),条件的艰难可以想见。苏轼在朋友的热心帮助下,自己动手搭了几间茅屋,才仅免露宿。但苏轼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并不戚戚于个人忧患,却能主动地为当地人民做好事,尽义务。他写劝农诗,宣传内地生产知识,纠正海南人民轻视农业的陋习;他启发人们破除迷信,爱惜耕牛,他向黎族人民传播文化知识,培养黎族知识分子;他反对歧视少数民族的偏见,同当时百姓建立了真诚的友谊。
一个伟大诗人,必须是热爱祖国的人,也必须是热爱人民的人,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有可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的真实面貌,给人民以启示和鼓舞。苏轼的诗,历久而不衰,正是因为其诗富有强烈的人民性。苏轼以诗为武器,抨击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抒发人民的心声,表达人民的愿望,为民而歌。
苏轼不少诗篇真实地反映了宋代农民的艰苦生活,并且揭示了日益严酷地赋役盘剥是造成农民贫苦的重要原因。如黄州时期作的《鱼蛮子》写一家渔民为逃避苛重的剥削长年漂泊水上,双足不践寸土。即使如此,也难保能逃出封建阶级严密的剥削罗网,“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这是何等沉痛的控诉!此外如“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五禽言》);“下马作雪诗,满地鞭棰痕,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之由韵》)等等,都是对重赋伤民一针见血的揭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晚年谪居惠州时所作的《荔枝叹》。这首诗一开头便是“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俗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前三句渲染出一幅尘土飞扬,横尸遍野,有如古战场般凄厉的图景。而如此十万火急的原因,不过是进贡使“宫中美人一破颜”的荔枝龙眼而已,但却使得“惊尘浅血流千载”。这种谄媚取宠,荼毒人民的卑劣行为,激起诗人强烈的愤慨!他希望上天可怜老百姓,不要生出这种稀罕的“尤物”来害人。这种愤激之情,并非仅对历史上进贡荔枝的无情批判,更重要的是对当代贡茶贡花者流的严厉谴责;甚至还指名道姓直斥当朝“名臣”丁谓、蔡襄、钱惟演之流谄媚邀功,残民以逞,似宫妾之爱君,和唐代贡荔枝的李林甫无异,于是发出“至今欲食林甫肉”的呐喊!当时正属绍圣党争之际,诗人一再以文字罹祸,而浩然之气,迄不少衰。
苏轼的诗不仅流露出对苦难中人民的深厚的同情,更体现出诗人有为他们纾困解厄的积极愿望与热忱。他遇上漫天大雪,不由地想起村民的饥寒,写下“谁怜屋破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他看到狱中百姓除夕也不得同家人团聚,不禁“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对因贩盐为生而触犯封建法网的百姓流下了同情之泪。苏轼有为人民缓解苦难的心愿,在友人黄实赴两浙任职时,苏轼写了《送黄师是赴两浙宪》,诗篇由赞扬黄实的家世和才干,说到吴越遭受水灾,百姓苦难深重,而官僚们却只顾自己挥霍,不管人民死活,期望他到任后采取措施,解救濒于死亡的百姓。
苏轼一生虽身处逆境,但仍忘躯为民,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愿以一身易得十万人命
——洪皓
洪皓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官吏。他曾“愿以一身易得十万人命”,私扣纲米,赈济灾民,被百姓称为“洪佛子”。他被金人扣留15年,在金人威逼利诱之下始终坚贞不屈,不亚于汉时苏武。他爱国利民的精神永为后人称道。
洪皓,字光弼,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于1088年,卒于1155年,享年67岁。徽宗政和五年进士。累任秀州(今浙江嘉兴)司录、赴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等职。
洪皓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他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北宋末年,宋徽宗昏庸腐败,贪图安逸享受,大肆在全国各地搜刮民脂民膏和奇花异石,已弄得民不聊生。更加上朝政又被蔡京童贯一伙佞臣把持,朝政日非,人心离散,阶级矛盾异常突出,农民纷纷揭竿起义。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十一月,方腊起义于青溪(今浙江淳安);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宋江等人又在郓州(今山东荷泽一带)梁山泊等地点燃了起义烈火。所谓“官逼民反”、“逼上梁山”,正是对这一时代的写照。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许多有识之士都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要想国安,必先安民;要想国强,必先民富。人民的安居乐业是治国的根本。洪皓前半生所以有敢于私扣纲米、赈济灾民的壮举,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产物。洪皓不惑之年后,南宋小朝廷偏安于江南一隅,不图谋取中原,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已被金军占领。然而,这并没有能够满足金统治者的欲望,仍然不断发兵南侵,战乱连年不已。这使民族矛盾上升,而阶级矛盾则相对缓和。因此,这一时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赤心报国,誓杀金兵的思想便已成为主流。洪皓被金人扣留了15年,仍然坚贞不屈,也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充分表现。
北宋末年的徽宗宣和(1119~1125年)年间,洪皓任秀州司录。恰值州境发生大水,庄田被淹,民失其业,生活非常艰难困苦。为了安民,洪皓自请担任拯荒任务。然而,朝廷无明令赈济灾民,没有赈粮发放,州境内也严重缺粮,洪皓难为无米之炊。恰值此时,有浙东运往都城的纲米通过城下,洪皓就请求郡守留下纲米以赈荒。郡守怕风险,不同意,洪皓便挺身而出,毅然说道:“愿以一身易得十万人命”。他私将细米扣下,发给灾民。
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宋遣徽猷阁待制洪皓为赴金通问使,龚涛副之,出使金国。粘罕逼其为伪齐刘豫政权伪官,洪皓坚贞不屈、誓死不从。说道:“不愿偷生于鼠狗间”。因此他被金扣留于太原,一年后转至云中(今山西大同)。副使龚涛屈服,至汴(今河南开封)受刘豫官职。后来,洪皓又被流放到冷山(今吉林农安以北)。
冷山寒冷,又无房屋,洪皓居住在洞穴之内。大雪时以马粪燃火煨面为食。然而,艰产的生活没有吓倒他。金人常至劝降,他始终不为所动。金人为了将其招降,又将其押至燕京(今北京市),几次授予翰林学士等官职,他不是固辞不就,因此又被迁至云中。
洪皓被金人扣留期间,不仅表现出了“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高风亮节,而且还在生活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尽力做一些为国效力的事情。徽、钦二帝被俘在五国城(今吉林扶余境),他常遣人秘密致书,以通消息;遇有宋室贵家子弟流落至金,他都致力拯救;他还暗探金军虚实,多次派人密告南实朝廷。绍兴十年(1140年)六月,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刘锜率领八字军在顺昌以少胜多,大败金军。顺昌之役震动了金朝,金朝已作了兵败北撤的准备。洪皓探听到这一消息,急忙派人南下密奏南宋朝廷:顺昌大捷,金人败北,将金都燕京存放的珠宝玉器尽徙北方。洪皓暗通消息与南宋朝廷,本来希望南宋朝廷能够乘此时机,大举北进,收复中原。然而可惜的是,南宋朝廷只图偏安,不图进取,不仅没有下令乘胜进军,反而严令刘锜退至太平州(令安徽当涂),致使坐失了这一良机。
绍兴十三年(1143年),蒙古崛起反金,金与宋议和,金主大赦,许宋前使洪皓等人南归。他请归养母。高宗称:“卿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岂可舍朕去邪!”赐金白甚多,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复以事忏秦桧,乃被出知饶州(今江西鄱阳),再贬英州(今广东英德),9年后又徙袁州(今江西宜春),1155年死于南雄(今属广东)。
洪皓不仅爱民爱国,而且学识也很渊博,能诗,尤工词。所作《江梅引》四首,表现了浓郁的爱国情感。留金期间所著诗文,金人亦争相传诵、刻印。著有《帝王通要》、《松漠纪闻》、《鄱阳集》等。
洪皓长期被扣留于金,为官时间不多,官微职小,不能充分展其才学,但其冒险舍身、反暴抗奢、赈饥利民的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其忠贞不逾的爱国主义精神亦值得称道和效法。
(李荣光李丽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