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五四以来—文化名人与祖国1
21421900000012

第12章 戏剧家——洪深

杰出的戏剧家、戏剧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洪深(1894~1955),学名洪达,号伯俊,字潜斋,又称浅哉。出生在江苏武进县(今常州)一个官僚世家。1900年入家塾,1911年前分别就读于上海徐汇公学、南洋公学、天津铃铛阁中学,1912年入清华学校预科。1916年公费留学于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学习烧瓷工程,1919年改学戏剧,就读于哈佛大学并获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曾先后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教授,其间仍进行戏剧的创作及导演工作。1924年闯入电影圈,与田汉、夏衍等成为挚友,与中国共产党也发生了联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组织抗敌演出队,坚持抗日宣传工作。解放战争期间,组织教授罢课并积极参加学生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爱国游行示威,因而惨遭国民党特务的迫害。

建国后,洪深先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因患肺癌于1955年8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洪深一生对我国的戏剧、电影及戏剧教育事业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五·四”运动前,人们把以对话和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剧种,称之为“新剧”或“文明戏”,这是为区别于旧的戏剧而命名的。“五·四”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现代话剧兴起,不过当时并非叫话剧,而称之为“爱美剧”、“真新剧”或“白话剧”。针对这一情况,洪深于1928年建议取消这些名称,改用“话剧”。他认为戏剧不过有两大类,即歌唱与说话的,这种剧是说话的,应叫“话剧”。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了戏剧界人士的一致认同,于是话剧这个名称便通行起来。

洪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也是很高的。他曾编导过10多部影片,并创办了中华电影学校,训练、培训了一批电影事业的人才。早期的中国电影没有剧本,他的历史题材的电影文学剧本《申屠氏》,是中国电影艺术的一大创举。他编导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影片。

洪深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其中《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是其代表作。此外还撰写了大量研究戏剧、电影的理论文章。他的主要著作都收入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洪深文集》中。

学戏剧,唤醒国民

1916年,洪深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选为公费留学生,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烧瓷工程。这对洪深来说,实现了他最初要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以实业救国的愿望;对他官宦出身的父辈们来说,看着自己的下一代入了正路,也放了一条心。

1919年5月, 伟大的爱国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身在异国他乡的洪深,深受国内形势的感染。他想:欲真正拯救中华民族,实业、金钱固然重要,而整个民族的灵魂不改变是不行的。我要用戏剧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唤醒苦难中的祖国人民,起来推翻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于是改变了他“实业救国”的宏愿,不顾家庭的反对,不顾世俗的偏见,毅然决然,改学了当时在国内被视为“下九流”的职业——戏剧。

其实,洪深的这一举动,井非仅仅是青年人一时的心血来潮。他自幼就偏受戏剧,早在清华读书时就创作了《卖梨人》和《贫民惨剧》两出话剧。特别是《贫民惨剧》,在北平东城青年会新述会堂募捐义演时,很多名人都出席观看。许多观众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受到了当时一些进步报刊的赞扬。来到美国后,他在学习陶瓷专业之余,仍然对戏剧有极高的兴趣,阅读了大量的戏剧书籍。1918年他用英文创作了《为之有室》和《回去》两部剧作,特别是前者,以结局上不落当时美国流行的窠臼,在留学生举办的“中华夜”联谊会上演出时,受到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

1919年,为了配合国内的“五·四”运动,他创作了以欧战史实为题材,以反对帝国主义为主题的英文剧《虹》。《虹》一编出,便得到中国留学生的大力支持,在美国各地巡回演出,获得了成功,该剧的成功,极大地加强了他以戏剧为武器,唤醒国民的决心。同年秋,洪深以《为之有室》、《回去》两部剧作考取了哈佛大学,专攻戏剧编撰。次年,一并涉及舞台设计、剧场管理等各个方面,还在考普莱广场剧院附设的戏剧学校进行了全面的学习。

洪深虽然出生在官僚世家,却对下层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早在国内学习期间,他就常常与校门的小商贩,拉洋车的人了朋友,不然,绝写不出反映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贫民惨剧》。1920年,中国华北地区遭受了特大的洪水灾害,灾区人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一向关心下层人民生活的洪深,在美国听到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这时他已毕业,并参加了美国职业剧团。为了救赈国内灾民,他辞掉了工作,邀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中国留学生,在纽约、华盛顿等城市演出了由他和教育家张彭合写的多场英文剧《木兰从军》。他任导演,并亲自粉墨登场,所得收入全部寄给灾区人民。

除陋习、创体制、革新戏剧

在美国短短的五、六年间,洪深通过艰苦的自学和专业训练,艺术才智有了极大的提高,在戏剧这个行当中,可以说他“羽毛已经丰满”了。为了实现他以戏剧教化国民的宏愿,于1922年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了施展他的戏剧才华,洪深选择了当时文化生活比较先进的上海作为立足点。刚到上海人地生疏,只得暂以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作为栖身之地。工作之余,却按捺不住干戏剧的激情,仍在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

这年冬天,他以反封建反军阀混战为题材,编写了一出需要女角的戏,定名为《赵阎王》。他请了当时小有名气的李悲世、秦哈哈等人来担任角色,自己亲自扮演主角赵阎王。本剧除第一场和第九场外,其余七场全是赵阎王一人的戏。洪深在舞台上时而大声疾呼,时而痛哭流涕,入木三分地刻划出一个因军阀混战而神经失常的赵阎王。这种独树一帜的表现手法,当时的观众很难接受,因而未能获得成功。

初试锋芒,遭受了折挫。然而,洪深并没有因此而一厥不振,仍然在孜孜不卷地追求探索。1923年,洪深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戏剧协社,由于他在当时的戏剧界是唯一的一个受过西方高等戏剧教育的人才,所以担任了排演部主任的职务。当时的话剧舞台,盛行男扮女色,对于这种反串表演的陋习,洪深真可谓深恶痛绝,总想改变这一局面。由于当时洪深在戏剧界的地位还没有确立,如果把自己的主张公开端出,肯定会遭到指责,甚至非难。

机会终于来了。

1923年9月,协社请他执导欧阳予倩的《泼妇》和胡适的《终身大事》。他经过深思孰虑,想出了一条妙计,事先他不动声色,悄悄请来了女中的学生担任《终身大事》的女角。大幕徐徐拉开,男角男饰,女角女演,男女同台演出一改旧习,耳目为之一新。全剧结束后,大幕降落时,台下的观众欢声雷动,掌声经久不息,大幕不得不重新拉开,演员一次次谢幕。压轴戏《泼妇》开始了,女角一如既往由男人妆扮。观众看着台上演员扭扭捏捏地走动,听着演员尖着中嗓子的叫喊,才感到十分别扭。演员那种矫揉造作的表演,不时引起台下观众的哄堂大笑,嘘声、倒彩声此起彼落。

洪深的这在一大胆而有创造性的尝试,震动了上海,震动了中国的剧坛。从此,中国戏剧舞台上男扮女角的陋习才得以革除。

这一次的成功,更增加了洪深革新戏剧的决心。于是在次年由他翻译并导演的《少奶奶的扇子》中,在布景、灯光、道具、舞台设置、表演动作、发音技术、化妆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革新,达到了当时国内最高水平。演出不仅哄动了上海,整个中国戏剧界都为之轰动,从而奠定了我国现代话剧的一整套演出体制。

威震“大光明”

1930年2月21日,由外商开办的上海光明和光陆两家戏院,同时上演美国滑稽幽默电影《不怕死》。第二天,洪深同音乐家张曙、电影演员金焰等一起,来到“大光明”观看此片。戏院内万头蠕动,坐无虚席。电影开始不久,银幕上出现了一系列侮辱我国同胞内容的镜头。洪深气愤之极,忍无可忍,大踏步登上前台,挥拳高喊“同胞们,在我们的国土上,怎么能允许放映这种有侮我中华民族的丑剧?凡是有血气的中国人,都应当站起来抗议,维护我中华的尊严!”

“中国人的都站起来!”张曙和金焰也一起呼喊助威。

在他们的鼓动下,戏院内立刻大哗,观众们纷纷离座有的还高声呼叫:“我们退票,我们退票!”

在一片喧闹声中,电影无法继续演下去了。戏院的灯亮了,经理一边跟洪深等理论,一边暗中派人叫来英、美巡捕,当场把洪深等人押上了警备车。租界当局连夜开庭审讯,戏院内继续上映该片。

这件事激起了一些进步人士和上海市民的强烈不满,一致抗议,要求禁演这类辱华影片。院方经理和英、美巡捕房慑于群众的威力,不得不低头服输。经过洪深等人的据理抗争,结果是:一、《不怕死》影片不再在中国各地放映;二、该片演员罗克用书面向中国人民道德;三、大光明戏院公开登报向洪深等道歉,向上海市民道歉。

斗争的胜利,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洪深的名字连同他的爱国精神,在人民群众中不胫而走。

洪深不仅对中国戏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早期电影事业中也是一员虎将。

中国电影起步较晚,30年代初中国电影公司还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大规模地有声影片制作。美国电影商看到这里有可乘之机,于是便勾结一些官僚买办,以“中美合资”的名义,筹组什么美国注册联合电影公司,以便大肆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为使美商的这一阴谋昭然于世,洪深于1930年7月21日第一个在《晨报》发表评论文章,题目是《美国人为什么要到中国来办电影公司摄中国片》。文章指出:“这是一个阴谋,如果让其得逞,中国资本的影片不是被挤跨,便是被吃掉,到那时,我们还想做什么反帝的片子?社会革命的片子?而甚至于狭义的爱国片子么?”洪深的这篇战斗檄文一发表,立刻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一些报刊也纷纷发表类似的文章,抗议美商的这一“侵略”行径。在强大的社会舆论指责下,这个联合电影公司的筹备机构,在登报认股后不到一个月便停止了招股,被迫“下马”了。

击败了美商的阴谋以后,洪深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更加卖力了。接连编导了《香草美人》、《铁板红泪录》、《劫后桃花》等反帝影片,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精神。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洪深一直活跃在戏剧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一个戏剧家应有的贡献。

全国解放后,他仍然为繁荣和振兴祖国的戏剧、电影事业而进行创作、奔波和操劳,直到耗尽最后的光和热。

(周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