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历史上的奸与诈
21607400000036

第36章 杂谋杂智,见仁见智(2)

有一个大富翁的妻子丢了一根金簪,当时在场的只有两个女仆。于是,富翁把两个女仆送到了县衙。但是,她们都大喊冤枉。刘宰命令她俩各拿一根芦苇杆,说:“不是盗簪的人,芦苇不会长,偷了金簪的,手中的芦苇会比现在长两寸。”第二天去看那两个女仆手中的芦苇杆,其中的一根与原来的一样长,另一根已被折掉了两寸,结果就真相大白了。

能有信心偷东西并加以抵赖的人一般不会是傻子。他们之所以一下子被诈得原形毕露,是因为在高度的精神压力下乱了方寸,不由自主地丧失了理智和冷静,干出了傻事。

要劝别人同你合作,从正面费尽口舌也未必有效,善使诈术之人,善于在交流中创造态势,变“要他合作”为“他要合作”或“他不得不合作”。其诀窍就是一个“逼”字。当然,如果对方是一个蛮横的人,这时仅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说服他与你合作就远远不够了,这些手段只是辅助的,最主要的应是敲山震虎,逼迫其低头。

在康熙年间,三藩作乱,吴三桂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韩大任,他率部在湖南与清军作战,结果出师不利,不得不退入福建,准备攻打汀州。

当时在福建与叛军作战的清军统帅康王杰书得到消息后,打算发兵进剿。这时,康王的属下吴兴祚提出招抚。这个吴兴祚,见多识广,口若悬河,很得康王信任。同时,康王也正在担心兵力不足,围剿韩大任并无把握。于是便采纳吴兴祚的意见,派他前往叛军驻地招抚韩大任。

吴兴祚快马加鞭来到叛军驻地,一见到韩大任,便嚎啕大哭起来,把对方搞得莫明其妙,忙问缘由。吴兴祚开诚布公地说:“我这次来是专为吊唁您而来的,叫我怎能不哭?”韩大任忙问:“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吴兴祚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将军你所以威行天下,是由于平西王(吴三桂)对您格外器重。现在平西王把兵权交给您,深信不疑,实指望您建功立业,广占天下,可是您几年却寸功未建,损失惨重,平西王现在还能看重您吗?现在您又冒险准备攻打汀州,可汀州守军早已严阵以待,您觉得以疲惫之师攻打精锐军队能够打胜吗?如果一旦战败,平西王还能原谅您吗?所以我说将军死期已近,前来预先吊唁。”

听完吴兴祚的一席话,韩大任低头沉默片刻,问吴兴祚道:“你看我归顺康王怎么样?”一看时机已经成熟,吴兴祚就把此行的目的托出,“我这次来就是受康王的委派来劝说将军归顺的,将军如能够弃暗投明归顺国家,当是建功立业的绝好时机。”就这样,说服了韩大任与清军合作,带领数万军队归附了朝廷。

由此可见,专打七寸、逼对方低头在劝说对方合作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91制造笑料引发对方思考

现实中,我们可以即兴利用一些由头,运用夸张的形式,制造一些笑料,逗引别人开心,使其在开心之后,又能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得到启发。

在齐威王即位的第八个年头,楚国大举入侵齐国。齐威王让淳于髡带上黄金100斤,车马10套到赵国去求援。这个淳于髡个子不高,其貌不扬,是“嫁”到齐国作女婿的,但是他风趣滑稽,能言善辩,非常聪明。淳于髡一听齐威王说完,就笑得前仰后合,把结在下巴底下的帽带子都给抻断了。这一笑,把齐威王弄得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忙问:“先生,你是嫌礼品太少了吗?”

淳于髡回答说:“哪里,哪里。不敢,不敢。”齐威王更是坠入雾里云中,便问:“那你笑什么呢?”淳于髡说:“刚才我在来这里的路上,看见有个人正跪在路边向田神祈祷丰收。他拿了一只猪蹄子,端起一小盅酒,嘴里祷告着:‘请神明保佑,让我低处的田收获满车,高处的地收获满篓;五谷丰登,粮食装满仓。’我看到他拿来献给神的是那样少,而想得到的却是那样多,觉得好笑。现在想起,还禁不住要笑。”

齐威王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便增加礼品,叫他带上黄金1000斤,车马100套,玉璧10双,去见赵王。赵王派出精兵10万,来援救齐国,听到这个消息,楚国连夜撤兵。

还有一回,齐王让淳于髡把一只天鹅献给楚王。美丽的天鹅是难得的珍奇宝物,齐王郑重其事地让淳于髡去送。但是,他刚一走出城门,就不小心让天鹅给飞走了,手上只剩下一只空笼子。要是别人,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可淳于髡却自有办法。他带着这只空笼子,大摇大摆地来见楚王,并叫人通报说:“齐王使者淳于髡来献天鹅。”

楚王看他提着个空笼子,非常奇怪,忙问:“天鹅呢?”淳于髡不慌不忙,回答说:“齐王派我送天鹅。在过河的时候,我看天鹅渴得厉害,就让它出来饮水,不料它却展翅一飞,离我远去了。”

楚王听了这话,非常气恼,心想:明明已无天鹅,却说来献天鹅,这不是捉弄人吗?想到这里,便没好气地说:“那你还来干什么呢?你不知道该当何罪吗?”淳于髡却慢条斯理,故作正经地说:“是的,我知道。我想过很多:我想用匕首刺穿肚子,或用绳子绞住脖子上吊来自杀,可又怕人议论我们国王,因为一只鸟的缘故而让一个士人自杀,有伤国王的名声;我又想,天鹅是有毛的禽类,像这一类的鸟多的是,想买一个代替,却又是弄虚作假而欺骗了大王您;想要畏罪逃走到其他国家去,又担心齐楚两国因此伤了友谊。想来想去,还是宁可空手来见您,愿意领受大王您的惩处。”

他的这一番话把楚王逗乐了,忙说:“好啊!齐王有这样的忠诚之士,可喜可贺!”就这样,楚王不但没有惩罚他,而且还非常热情地款待了他,最后还给了他许多的赏赐,超过天鹅的价值好多倍。

由此可见,趣话逗着说,需要的是智慧,淳于髡也正是利用智慧转祸为福的。无独有偶,中国古代还有一个被当成智慧化的人,他就是东方朔。

东方朔是汉武帝身边的一名大臣,他头脑聪明,言词流利,又爱说笑话,当时人称他为滑稽派,他曾多次以滑稽可笑的方式,说服了汉武帝接受他的意见。

一次,汉武帝刚即位就下了一道诏书,叫各郡县品行端正、有学问才能的人推举上来,当时有上千人应征。这些人上书给皇帝,多半是议论国家大事,卖弄自己的才能,其中不少建议皇帝看不上,提建议的人也就没被录取。东方朔的上书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自己怎么博学多才,聪明过人,怎么身材高大,五官端正,怎么勇敢灵活,正派守信,最后说:“像我这样的人,真该当皇上的大臣了。”汉武帝看这份上书与众不同,有些意思,就给了他一个候补的官职,虽然留在了长安,但薪水很少,也见不着皇帝。

过了不久,东方朔想出一个主意来。当时,皇宫里有一批给皇帝养马的侏儒。东方朔骗他们说:“皇上说你们这些人一不能种田,二不能治国,三不能打仗,对国家没一点用处,准备把你们全杀了呢。”侏儒们听了之后,都吓得哭了起来。东方朔又教他们:“皇上要是来了,你们赶快去磕头求饶。”

不久,汉武帝路过马厩,侏儒们都嚎啕痛哭,一起跑在武帝的车子前连连磕头。武帝觉得奇怪,问道:“你们干什么?”侏儒们回答:“东方朔说陛下要把我们全杀了。”汉武帝知道东方朔鬼点子多,就把他叫来责问:“你为什么要吓唬侏儒?”东方朔说:“侏儒身高不过三尺多,每个月有一袋粮食、二百四十钱。我东方朔身长九尺多,也只有一袋粮食、二百四十钱。侏儒们会撑死,我却会饿死。皇上要觉得我对朝廷还有些用,就总得让我的薪水比侏儒们多一点;要觉得我不行,就放我回家,别留着我在这里吃白饭。”武帝听了哈哈大笑,让他待诏金马门。待诏金马门比待诏公车的地位高,他也就渐渐地能接近皇帝了。

还有一次,汉武帝让手下人玩“射覆”的游戏,东方朔连猜连中。汉武帝身边的一个郭舍人,也很聪明,能言善辩,见东方朔这么得意,很是眼红,就对武帝说:“东方朔刚才都是碰运气,并不是真会猜。现在我来藏一样东西,如果他猜中了,我愿意挨一百板子;要是猜不中,您把刚才赏他的东西都给我。”

汉武帝同意了,结果东方朔又猜对了。汉武帝命令左右打郭舍人的屁股,郭舍人痛得直喊叫。东方朔嘲笑他说:“呸!口上没有毛,声音叫嗷嗷,屁股翘得高。”郭舍人喘息着说:“东方朔辱骂皇上的随从,该杀头!”武帝问东方朔:“你为什么骂他?”东方朔急中生智,回答:“我怎敢骂他?是让他猜谜语?”东方朔信口胡编道:“口上没毛是狗洞,声音叫嗷嗷是鸟儿在喂小鸟,屁股翘得高是白鹤弯腰啄食。”见他说得头头是道,武帝也就不再追究。

在生活中有一些看似随意的滑稽的言行,其实是深藏智慧的,它们都是有所指的,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因此,在趣说逗着说的时候千万不要为“逗”而“逗”,也不要胡乱开玩笑。

92利用混乱局面,转移别人的注意力

在中国古代史上,局势越混乱,蓄谋已久之人越容易利用人心惶惶的局面达到自身的目的。因为人心不稳的时候,人们往往不会把注意力放在某个人身上,而这正是可趁之机。

公元1053年,北宋大将狄青率军去征讨叛军侬智高部。他打算穿过昆仑关(今广西南宁东北昆仑山上),把侬智高占据的珐州城攻取下来。但是,昆仑关被侬智高设重兵把守,不易通过。狄青只得在关下部队驻扎。

这个时候,正是农历正月十四,明天就是元宵节。狄青的军营中张灯结彩,设宴作乐,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狄青宣布一连三夜要欢乐一番,先请高级军官和中级军官,再请各级文官。这些情况,被侬智高派来的密探知道,然后飞报侬智高。因此,昆仑关上的守军麻痹松懈起来。

在第一夜狄青与高级军官开怀畅饮,闹了个通宵。第二夜是元宵节,喝到二更天的时候,狄青忽然呕吐了起来,随从人员连忙把他扶到内室,狄青令一位军官代他主持宴会。

过了一会,狄青的一位亲信出来举杯说:“大将军正在服药,让我代表他向诸位表示节日的问候。”过了一会,狄青又派人代他向各位文官致意,并叫大家多喝几杯。狄青派来的人不断劝酒,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一直到天快亮时宴会还没结束。

就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清晨的沉寂被一阵马蹄声敲破了。一个骑兵飞身下马,奔到军营,向还在饮酒的文官们报告道:“狄将军已拿下了昆仑关!”文官们一个个又惊又喜:啊呀!刚才狄将军还在这儿痛饮,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斩将夺关了呢!

原来,狄青设宴,几次派人劝酒,让军官们不要离开酒席,都是做给侬智高派来的奸细看的。于是,侬智高就误认为狄青和将领们都在宴会上,不可能会在元宵节之晚去攻打昆仑关了。就这样,狄青趁其不备,暗中出击,一举拿下了昆仑关。

明朝末年,满族在东北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了。满族首领努尔哈赤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意图进-步扩大势力,入主中原,他的儿子皇太极也有着同样的心愿,只是由于明朝官兵的英勇抵抗,他们的心愿一直未能如愿。

皇太极死后,顺治帝即位。当时的顺治帝只有6岁,年龄太小,满族的权力都集中在皇太极的弟弟摄政王多尔衮的手中。对于中原多尔衮也早有攻占之意,意图在自己手上建功立业,完成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夙愿。于是,他时时刻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明朝的一举一动,希望寻找机会大举侵犯中原大地。

明朝末年的时候,政治极端腐败。崇祯皇帝即位后,倒是一心图治,希望能把明王室振兴起来。但是明朝长期宦官专权,朝廷上下多小人,少君子,而崇祯帝又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经常受一些小人挑唆,加害忠臣,因而忠臣良将根本无法在朝廷立足。他在位期间,一连更换了十几个宰相,以至于谁也不敢轻易地直言上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