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老北京民间传说
21989400000022

第22章 老北京的美食(1)

古董羹是如何得名的?

假如问现在新一代的北京人,“您喜欢吃古董羹吗?”估计很多人会疑惑地说:“这是什么啊?”但若是问那些老北京,估计他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会说:“不就是涮锅子吗?当然喜欢了!”

也许您要有疑问了,这涮锅子为什么又叫“古董羹”呢?我们就先从涮锅子的历史说起吧。

涮锅子又叫火锅,在我国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因为在将肉料投入沸水中时会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人们便称其为“古董羹”。在宋代,吃火锅在民间已经是常见的事了,那时人们将兔肉、羊肉等切成薄片放入煮沸的锅中,而且还用烧酒、辣椒以及各种酱料作为增味的作料。

而“涮羊肉”的名字则是元世祖忽必烈给起的,当年忽必烈率领元军南征,其时天降大雪,严寒逼人,因此忽必烈就命令大军进驻到一个地处山谷的牧场里。几名火夫正在给大军准备食物时,便听探马急报说在前方发现了敌军。忽必烈一想,总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去打仗啊,便命火夫用最快的速度来准备饭食,以解将士们的饥寒之苦。火夫们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入锅中沸水里搅动了几下,待羊肉变了颜色,就捞入盛着细盐和汤料的小碗里。尽管当时情况紧急也来不及仔细调制汤料,但大家吃完之后马上就恢复了体力,将士们纷纷上马迎敌,经过几番较量终于旗开得胜。

晚上在营地举行庆功宴时,忽必烈吩咐依照白天的那种做法,再给大家烹制出那样的美味。现在时间比较充裕,伙夫们便在调味酱和汤料上花了更多的心思,羊肉也比白天切得更薄了,因而晚上做出的涮肉片比白天的还要美味可口,将士们吃了后一致赞不绝口,忽必烈就问火夫,这道美食叫什么名字。火夫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说了一下大概的做法,请忽必烈给起个名字,忽必烈本不懂什么文雅之词,但一看碗里的羊肉,又想了一下这羊肉片的做法,便说:“叫‘涮羊肉’吧,直截了当,又容易记住!”

在满人还未入关时,有位在旗的统领,他武功平平、资质不高,因此也不被众人所看好。可这个统领却还在一次小战役中打了个胜仗呢?这场胜仗,倒不是拜老天爷所赐,而是因为他吃了一碗香喷喷的古董羹又喝下了几两白酒之后,一下子浑身冒出了热汗,来了劲头儿,他纵身上马、挥着战刀,一路冲杀过去,他手下的士兵一见这等场面,顿时也鼓舞了士气,就这样,夺取了一次胜利。以后凡是作战,这个统领都要先吃上一顿古董羹。那肥美新鲜的羊肉涮锅子,再配上浓香的陈年老酒,便是激发将士们勇猛作战的最佳“补品”。

如今,不管这涮锅子的汤料和佐食愈加丰富,而古老的涮锅子发展到现代已经不再单纯作为一道美味而被人所喜欢,人们更注重的是涮锅子的养生保健价值,“古董羹”这种流传了千多年的美食,更成为了老北京传统美味中的一个代表。

冰糖葫芦儿是如何兴起来的?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可酸里面它透着甜……”这首民谣里所说到的“酸里透甜”正是冰糖葫芦儿的一大特点。很多老北京一定都还记得那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儿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可是,这冰糖葫芦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这个恐怕您就不知道了吧。

据说南宋时期的宋光宗赵惇,有个十分宠爱的贵妃,一日这位贵妃突生怪病,不言不语、也不睁眼,终日只是昏昏沉沉,如同死人一般。虽然经过多名御医的调治,用了许多名贵药材,却也不见有丝毫起色。宋光宗在无奈之下只好张榜招医,若是有谁能救治好贵妃的病,便将南宋河山送他一半作为酬谢,可是假如不能医治好贵妃,便要将这人碎尸万段。

这皇榜张贴了许久,竟没人敢来揭榜。倒是一个相貌丑陋的江湖术士大摇大摆地走来揭榜。在一旁围观许久的百姓都说:“这人看来是活腻味了,那么多名医都不敢贸然来揭榜,这人怎么就敢呢?难道不怕治不好贵妃的病,还要被治死罪吗?”

这丑脸的术士倒也不管旁人如何冷言冷语,倒是坦然自信地跟随看守榜文的官员来到了皇宫。赵惇一见此人居然长着个阴阳脸,一半脸是白色,一半脸是块黑色的大胎记,又见他根本不懂最起码的礼数,便打心眼儿里不高兴,于是冷着脸说:“你有什么本事能给贵妃瞧病?”

“陛下,我既然敢揭榜进宫,就必定能有神奇偏方给人瞧病。倒不如让我试上一试,如果治好了贵妃娘娘的病,那陛下就要履行诺言啊!”这人长相不怎么样,说话口气倒是挺大。

赵惇哈哈大笑说:“朕准了,你给贵妃瞧病吧。不过,假如你没那个本事,治不好贵妃的病,我就……”

“假如我没有治好贵妃娘娘的病,是杀是剐,任凭皇上处置。”

几名宫女将贵妃搀扶出来,这丑脸的术士对着贵妃望了一眼,便说:“此病倒容易治。只需要用红果和冰糖一起熬煮,每顿饭前服下十枚,不出半个月便可见到效果。”按照这方法服食之后确实见到了效果,贵妃娘娘又恢复了往日的娇媚。赵惇见后自然喜不自禁,但当那个丑脸的江湖术士向赵惇索要一半江山时,赵惇便支支吾吾地要反悔。这术士愤怒地拂袖而去,并说他迟早会得到整个南宋江山的。

也许是被那术士所诅咒,赵惇在位五年便被迫退位了。可是丑脸术士的神奇药方却流传到了民间。到了明初时,人们便把大个儿的红果串在下面,而小个儿的红果放在上面,因其形似葫芦,又是蘸了糖吃,所以人们便称其为“糖葫芦儿”。

据说清代大学士纪昀写不出文章时便去一家有名的老字号店铺“不老泉”买来冰糖葫芦儿,那酸甜可口的滋味便能给他带来灵感,“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从不老泉”便出自纪昀的手笔。自此之后,这冰糖葫芦儿的大名在京城传得更是响亮了。

西太后与门钉肉饼

在老北京的传统美食中有一种叫做“门钉肉饼”的小食品,因其形似古时城门上的门钉,因此才被慈禧赐了这么个名称。不过,慈禧在给它起名字时,却是因为听信了一个道士的话,那么这其中会有什么奇闻趣事呢?

慈禧当政时,因为一些朝政上的事情而日夜忧烦,她请太医进宫诊病,太医们都查不出问题来。惯于讨好主子的李莲英便说:“太后您觉得精神不济,但在奴才们看来却是大清国的好事。咱大清国能有您来治理,必定是日益繁荣的。”

慈禧听后喜笑颜开,便说:“尽管你说得不错,但我还是觉得身体不爽。你去吩咐御膳房备办些糕点,给我开开胃吧。”

老太后既然下了旨意,那就照做,不过御膳房的厨师也犯了难,每天这山珍海味、珍馐美食,哪一样慈禧太后没见过?御膳房的厨师们知道最近慈禧太后心情不好,都害怕自己哪里做错了会引来杀身之祸,因此在做事情时都分外地留心。可不论怎么留心,怎么注意,怎么想要做出个花样来讨好慈禧太后,这位难伺候的老佛爷就是整天紧锁着双眉,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连李莲英见了都提心吊胆的。

这一天,慈禧又在发脾气,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御膳房做的糕点她都吃腻了,而御膳房的厨师又没做出新鲜的来,她就不高兴了。为了让慈禧开心,宫里便安排了道士进宫举行祈福仪式。可巧这天御膳房的一个小厨师因为肚子饿了,所以偷着做了一些点心,这种点心形状扁圆,用牛肉大葱做馅,在煎烙成熟后皮薄馅足,外焦里嫩,香酥可口。在做好之后,这些小饼子就放在了一边,小厨师转身忙活别的事情了。来御膳房给慈禧拿点心的太监一眼瞧见桌子上放的小饼子,还以为是专门给老太后做的,问也没问,端起来就走了。

就这样,这一盘刚做好的、还冒着热气的小饼子端到了慈禧太后面前,之前慈禧并没有见过这种点心,于是怀着好奇心尝了一口,没想到这种小饼子看着不起眼,吃起来却满口清香,颇有一番风味。慈禧太后便问这种食品叫什么名字。在场的人因此之前没见过,自然也说不出来。慈禧便有些不高兴了,一个道长就说:“看这圆形的小饼子,便知道是圆满丰裕的象征;圆形的饼子里面填满肉馅,便说明老佛爷吃了它后财富多多。这是好兆头啊。”

也许是道士的话说进了慈禧的心坎儿里,也许是刚才吃的小肉饼可口喷香,慈禧那天的心情特别好,说起这小饼子的名称来,慈禧说,这种美味和城门上的门钉十分相像,就叫“门钉肉饼”吧。这个名字尽管起得不是很文雅,但却形象生动,拿现在颇为流行的说法是“充满了喜感”。还真别说,这门钉肉饼从此之后就成了慈禧太后最喜欢的一种食品之一。而那个制作门钉肉饼的小厨师呢,经过慈禧太后的提拔早就已经“升职”了。

如今的门钉肉饼早已经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小食品,而且它的吃法和做法也发展出了很多花样。那么究竟这门钉肉饼的滋味如何,这就要您亲口尝一尝才能知道了。

老北京炸酱面的独特魅力

北京人喜欢吃面食,最主要的就是吃面条,而在各种不同做法的面条之中,老北京人又最喜欢炸酱面,连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品尝之后都赞不绝口,而作为一种老北京传统的风味美食,炸酱面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竟然成了美国副总统来华访问期间的“钦点”食品呢?

众所周知,咱们国家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仅能让人们果腹、赶走饥饿,而且我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而炸酱面中就包含着很多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作为一种有着极强文化底蕴的美食,它能得到国人甚至海外人士的喜爱,这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在这种充满了文化特色的美食之中还包含着一个救弱扶贫、知恩图报的故事,这可能就是大家所不知道的了吧。

话说明朝末年,朝政黑暗、各地战乱频仍,再加上水灾旱灾,那可真是民不聊生、满眼皆是饥饿人、满耳尽是恸哭声。有个姓刘的人,他的妻儿老小不是饿死就是病死,他看在老家实在待不下去了,就动身来到京城,希望能在京城谋一份事情做来养活自己。

这个姓刘的本是山西人,从老家一路来到京城,风餐露宿,十分艰辛。待他终于来到京城,走到前门一带时,因为体力不支而倒在了地上。在恍恍惚惚中,姓刘的人感觉有人在拍他的脸,然后又端来热乎乎的米汤喂他。姓刘的人强撑着睁开眼睛一看,是位老大娘在照顾他。原来他晕倒之后,正好一位大娘路过此处,这大娘为人善良,便叫上几个年轻人把他抬进了家。

姓刘的人在身体渐渐复原之后,便请求留下来给老大娘做长工,他说不要工钱,只求能吃上饭就行。无儿无女的老大娘便笑呵呵地答应了。姓刘的人感激老大娘的救命之恩,于是做事情时也分外卖力,他像对自己亲娘那样孝敬她,过不多久,姓刘的人就真的开口喊她“娘”,每当他亲亲热热地喊她“娘”时,老人都高兴地落下泪来。

那年月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可街坊邻居们仍然经常周济这位大娘,有一次大娘做了一大锅面条,里面随便放了一些青菜沫子,又舀上一勺邻居送来的自制的黄酱,这几样食材这么一搅拌,便成了娘俩儿一天的食物了。可这种面条在姓刘的人看来却已经是上等的美味了。

过了几年,到了清初时候,北京城里也算比较太平了,于是这姓刘的人就说要自己开店,等挣钱了好好侍奉老母。可是说来容易做来难,他一没本钱,二没手艺,能开什么店呢?忽然,他灵机一动,想起来以前经常和老母亲吃的那种“杂拌面条”,于是就摆了个小摊儿,用自家制作的黄豆酱作为酱料,又把小青菜和胡萝卜等切成丁或者块儿。刚开始原料简单,做工也粗糙,但因为价格实惠而引来了不少做体力活儿的前来品尝。在摸出一些门道之后,姓刘的人就开始在制作工艺上下工夫了,不论是抻面还是切面,他都要做得最好,而对于豆酱的选择,也比以前更为精细,为了能让味道更好,还要在豆酱中加入一些肉丁,这种肉丁要求四分肥、六分精,在放肉丁之前还要把姜蒜放进豆酱里。待油滚热之后,再加入黄酱,之后就是不断地搅拌、翻炒。

看起来,这做面条的工序是复杂了,但味道也的确更鲜美了,这姓刘的人从来都是选好料,从不欺蒙顾客,因此远近的人都知道刘记面摊儿做出来的杂拌面不仅味道好,而且价格也公道。花上几个铜子儿就能吃上一顿喷香又饱肚的面条,因此刘记面摊儿便成了远近闻名的“面条王”。

眼看着自己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好,姓刘的就想买来些糕点、水果的,好好孝敬一下自己的干娘,毕竟是她救活了他。可就在他兴冲冲地提着糕点回家之后,却发现老母亲并未在家中,他急得喊上邻居到处去找,却也不见老母的身影。一连几天都找不到老母亲,这姓刘的人心中十分难受,索性连面摊也不想开了。可在这天晚上,他却梦见了老母亲笑眯眯地望着自己,然后说自己本是修道的狐仙,幻化成人形而暂且住在前门一带,她已经帮了无数人了,如今功德圆满,修成正果,已经离开人间而升到天庭了。

次日一早,姓刘的人就跟街坊们说起了这个梦,很多街坊都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这胡同里住进来这么一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她只说自己姓胡,子女和老伴儿都不在人世了,大家见她可怜,就帮她安顿下来。可这老人也经常帮助别人,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她都能给治好,日子一长,大家便都不把这老太太当外人了,别人有什么事情,她给帮忙,而大家平时也各尽所能地照顾她。

姓刘的人回想起梦境中老母亲的话,她说他一定要诚恳待人,多做些扶贫救弱的善事。这姓刘的人一直把老母亲的教诲记在心里,后来这面条生意越做越火,他仍记得拿钱周济那些贫弱的街坊邻居,一是报答当年大家善待他干娘,二是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别人,至少能落个心里安生。

如今的炸酱面,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所选的食材原料,都比以前更精致了,花样儿也更多了起来。可是您在品尝这喷香扑鼻的炸酱面时,会不会想起和它有关的传说故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