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每天读一点中国史
22063700000032

第32章 宋辽金元时期(11)

由于元朝对于南方和北方的统治有不同的制度,故而汉族地主的状况南北之间也有着明显的社会差异。北方的汉人地主原是处于金国的统治之下,在金元相抗之际,地主豪强们开始利用自己的资源组织武装,进而迅速发展,在蒙古攻灭金国之后,这些汉人地主得到了官职,成为大小不等的军阀。他们在各自统领的土地上兼并土地,拥有军事、政治的权势,以及大量的私产,他们是仅次于蒙古贵族地主的阶层,是汉人地主中最为富有的阶层。

而南方的汉人地主原处于南宋的统治下,在南宋时候就有了超越前代的发展。地主们能够自由地购置田地,在元军灭亡南宋之后,忽必烈已不再以虏获奴隶为目标,而是很好地保存下了江南的财富,在南宋灭亡之后,南方的剥削制度和汉人地主的势力基本上得以保存。虽然元朝在江南各地都委派了蒙古及色目官员进行统治,但实际上,这些官员们大多贪财求富,故而江南一带的势力都被江南的富豪们所操纵。

原先在金国和宋朝的统治地区就有大批的僧侣地主,在元朝时候,僧侣地主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元朝以土着萨迦派的佛教领袖总领全国的佛教,这些喇嘛僧人即“番僧”,拥有种种特权。在江南地区,禅宗派的临济宗曾在南宋时期盛行一时,在元朝攻灭南宋之后,1280年,临济宗禅师云峰妙高曾到大都求见忽必烈,为禅宗争取继续传教的权力。佛教寺院遍布全国各地,并占有大量的田产,单是忽必烈所建的大护国仁王寺在大都等处就占有分散的田产共十万顷以上,大承天护圣寺在元文宗时期曾一次赐田达十六万顷,元顺帝时期又赐田十六万顷,一般的寺院也占有数量多少不等的土地。实际上,大寺院的僧侣们就是披着袈裟、富比王侯的大地主。

元朝时期,道教也有很大的势力,据说当时的道教徒达到了三十万人,道教信徒主要是汉人。江南的道教以龙虎山张天师为首,世代相承。而北方的道教原先有全真、真大、太一等教派,其中以全真教最为兴盛。全真教原本是一些逃避现实,拒不服从金国统治的汉人地主的集合,后因为全真教道长丘处机受到成吉思汗的召请,而使全真教最先获得了优待。元朝初期,很多名儒都与道教徒有所往来,道士成为汉人地主中的一个特殊阶级。

元朝社会里的色目人大多数都是商人,他们无论政治还是法律上都享有仅次于蒙古人的优待,但色目商人在南北方的状况也有一定差异。北方的色目商人以奥都刺合蛮和阿合马为政治代表,他们作为高级官员,辅助蒙古统治者掠夺人民的财富,又为色目商人提供牟利的途径,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拥有一定的特权。而南方的色目商人不同于阿合马一类的官员,他们主要是以经商为主,进行往来贸易,其政治代表是泉州的蒲寿庚。蒲寿庚是江南富商,在元朝做官主要管理局部地区的海外贸易。

汉族的商人们也拥有巨大的财富,这些大商人有的出身权贵,有的则是结交权贵,还有一些是依据官府所提供的优惠和条件来经营。

除处于统治阶级的一些变动以外,被统治阶级也有与从前所不同的新变动。

蒙古贵族们在北方占有大量的奴隶,称为驱奴。元朝的法令明确规定了驱奴和良民之间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奴隶是主人的私有物,在元朝初期的时候,主人甚至可以随意杀死奴隶。再之后,虽然规定奴隶犯罪要交由官府处置,但实际上,主人和奴隶之间的地位还是十分不平等,奴隶在法律上的地位甚至不如牛马。而奴婢们所生的子女也要世代为奴,成为主人的私有物。而奴隶若是背着主人逃亡,被抓到后则仍然要交还给主人。官府以及蒙古诸王们的工匠大多也都是奴隶。驱奴在元朝是一个人数众多的被压迫阶级。

从宋朝到金国,租佃制一直都得到普遍的发展,在金和蒙古相抗争的战乱中,北方的租佃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一些佃户在战乱中被俘虏成为驱奴,一些则被迫依附豪门求得自保,还有一批则陆续逃往江南地区。在元朝攻灭宋朝的时候,在江南维持了原有的统治制度,所以当时广大的佃户主要分布在江南。没有田的佃户们依附地主的田地,没有任何权利。佃户们想要婚娶就必须要缴纳地主勒索的财物,如果无法缴纳,甚至不能成亲。甚至佃户们的子女也要被地主所奴役。虽然佃户在法律上来说是良民,但实际上,地主在典卖田地的时候,也会将佃户一同计数典卖,地主对佃户能够随意打骂,甚至主宰他们的生死。也就是说,在元朝,佃户们实际上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更接近于驱奴。

农民中除了驱奴和佃户之外还有一部分拥有土地的自耕农。元朝时期,由于北方的自耕农在战乱中大量被俘虏成为驱奴,又有大量的自耕农沦落成为权贵家里的农奴,故而自耕农的数目大量减少。而幸存的自耕农们则必须要负担繁重的税赋和差役,最终往往被逼流亡。在元朝统治期间,手工业中也存在着不同地位的工匠与佣工们。蒙古在对外作战中曾俘获大量的各族工匠,蒙古军一般都将抵抗过他们的敌人杀死,只带回有手艺的工匠。这些工匠此后就成为工奴,在匠官的严格监督下进行着各种劳作,处境极其悲惨。

蒙古在攻灭金之后,把各地的手工业者都调集到京师编为匠户,属于与民户不同的匠籍,匠户要世代承袭为工匠。官工匠由官府直接来管理,其子女也要世袭其业,婚姻也不能够自己做主。虽然匠户们有很多限制又遭受着官府的多方剥削,但作为匠户,也有一些优惠,例如一丁入户,全家就能够免除一些税粮和差役。并且有一部分手艺高超的匠户还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而致富,所以,许多民户们甚至更愿意投属匠籍。散落在江南地区的工匠们情况与此有些不同,这些工匠绝大部分是原来散居在乡村里的小手工业者,他们遭受剥削严重,不少人因为破产而走上流亡的道路。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某些行业中就已经存在了数人甚至数十人的手工作坊,雇佣匠人来进行生产,这些被雇佣的匠人就是佣工。在元朝时期,佣工依然继续存在着。这些佣工原本的身份是良民,只有在受雇的期限内根据契约来履行与主人之间的雇佣关系,当期限满后,佣工与主人的雇佣关系就不存在了。

皇位争夺战

元朝从元成宗以后直到韩林儿和刘福通发动农民起义的近半个世纪里,陷入了长期的皇位争夺中,先后更换了八个皇帝。皇位的争夺战与推行汉法的贵族和蒙古保守势力的贵族之间的斗争而相互影响,使得元朝的统治集团一直处在动荡之中。

1305年,元成宗将皇后弘吉刺氏的儿子德寿册封为皇太子,同年12月,德寿病死。次年,元成宗病死,无子嗣继承,于是贵族们决定在皇帝的侄子中选择皇位继承者,皇位的争夺战正式展开。

在皇后弘吉刺氏病死之后,元成宗立了卜鲁罕为后,在元成宗死后,卜鲁罕和左相阿忽台等人支持安西王忙哥刺的儿子阿难答为皇帝。阿难答继承了父亲的封地,治理秦蜀地区,由于他信奉伊斯兰教,故而和信奉喇嘛教的元成宗一直不和睦,但是他却得到了色目官员的支持。右丞相哈刺哈孙等蒙汉官员则是拥戴真金的两个孙子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自从1299年领兵作战后,多立有战功,被封为怀宁王,驻守在阿尔泰山,镇守北边。哈刺哈孙秘密派遣使臣,向北迎接海山归来,向南迎接爱育黎拔力八达母子。1307年,爱育黎拔力八达进入京师,与右相哈刺哈孙合谋,海山军还未到达京师,就开始举事。爱育黎拔力八达和哈刺哈孙逮捕了阿难答,斩杀了阿忽台等谋臣,并自称监国行使号令。

海山到达和林之后,诸王推举他为皇帝,在得到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自称监国的消息后,海山十分不满。1307年5月,海山领兵到达上都,废卜鲁罕后,并将阿难答等人处死。最终海山在诸王推举下继承皇位,即元武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

元武宗即位之后为了争取各大臣和宗王的支持开始滥加封赏。宗王们多得以加封王爵,而大臣则多封国公,宦官李邦宁也受到宠信而加封司徒兼任左丞相。元武宗降旨封授的官员多达八百八十余人。

元武宗即位之后仅仅4个月就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于是再度设立了尚书省。当年元世祖忽必烈时两度理财失败,故而朝中大臣都持有异议,一直未能执行尚书省的设立。直到1309年,才以乞台普济为尚书省右丞相、脱虎脱为左丞相,三室奴、乐实为平章政事,并用六十四员官员,开始了理财的新政。

元武宗海山沉溺酒色,1311年就病死了,即位不满四年。同年三月,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即元仁宗。元仁宗曾跟随李孟学习儒学,倚重汉人文臣。元仁宗即位之后力行汉法,元朝的政局有了巨大变化,儒家的纲常之道为了元朝政治的统治思想,汉人的儒士也被武宗广泛任用,儒学在元朝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元仁宗时期皇太后干预朝政,将元成宗和元武宗时期的宣徽使铁木迭儿任命为中书右丞相。1312年,铁木迭儿因病而辞去职务,1314年再次被任命为右丞相,铁木迭儿依靠着太后的宠信把持朝政,收受贿赂。1317年,御史中丞西夏人杨朵儿只和中书右丞契丹人萧拜住共同上书弹劾铁木迭儿,元仁宗下诏逮捕铁木迭儿,结果铁木迭儿在太后包庇下仅仅被罢免,而没有被问罪,次年又被起用为太子太师。

1320年,元仁宗病死,太后答吉随即将铁木迭儿复任为中书右丞相,到3月的时候拥立十七岁的太子硕德八刺继位为帝,即元英宗。铁木迭儿在复位之后,随即依靠太皇太后的支持展开了报复,处死杨朵儿及萧拜住,并降了李孟的职,杀死与自己不和的上都留守贺伯颜,还妄图将曾弹劾过他的前御史中丞赵世延诬陷治罪,后赵世延在英宗保护下才得以脱罪。后元英宗为牵制铁木迭儿,罢免了原左丞相合散,起用安童的孙子拜住为中书左丞相。铁木迭儿看拜住得到了元英宗的宠信,派人密谋陷害拜住,但没有得逞。后铁木迭儿病死,拜住升任为右丞相,朝中不再设立左丞相一职,拜住得以独揽朝纲。

在铁木迭儿死后,拜住迅速打击铁木迭儿一派的官员。虽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铁木迭儿一派的官员并不甘心失败,而是开始密谋叛乱。1323年秋,元英宗从上都南还,拜住同行到南坡驻营。御史大夫铁失和铁木迭儿之子、前治书御史锁南、知枢密院士也帖木儿等人策划发动了政变,最后铁失进入元英宗的行帐中,杀死拜住和元英宗。

在铁失发动政变之前,曾派遣使臣到晋王也孙铁木儿府中告知将密谋杀死元英宗,并承诺事成后推举也孙铁木儿为皇帝。也孙铁木儿是真金长子甘麻刺的儿子,甘麻刺曾被封晋王,镇守北边,他死后也孙铁木儿继承了晋王位,依旧镇守漠北。晋王将使臣囚禁,派遣使者到上都告变,但使臣还没到元英宗就被杀死了。1323年9月,晋王也孙铁木儿在克鲁伦河畔正式继位为皇帝,即泰定帝。在泰定帝确立皇位之后就开始陆续处置所有参与政变的官员,恢复元仁宗时期被杀害的大臣的名誉,并赦免在这段时期内被流放的诸王大臣等二十余人,改年号为“泰定”。

泰定帝也是信奉佛教的,他在位期间在各地修建佛寺,此外还修建了一些伊斯兰教的礼拜寺,故而也争取到了色目人的拥戴。泰定帝在位仅五年,没有什么新的建树,而前朝未能解决的财政困难在泰定帝时期也更加陷入困境。泰定帝统治的时期,财政始终都处在困窘不堪的境地之中。

1328年,泰定帝在上都病死,皇位的争夺战再次展开。

泰定帝死后,留守大都的枢密院事大将床兀儿之子燕帖木儿和西安王阿刺忒那失里发动了政变,迎立元武宗的两个儿子和世及图帖睦尔。图帖睦尔到大都以后就即任帝位,改元天历,宣称等待兄长和世到来就将皇位让出。而上都方面,辽王脱脱、梁王王禅、右丞相塔失铁木儿、左丞相倒刺沙以及御史大夫纽泽等听闻政变,随即也在上都拥立泰定帝的幼子阿刺吉八继承皇位,以此形成了上都与大都两个皇帝并立的对峙局面。上都与大都的宗王大臣们各拥一帝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图帖睦尔大获全胜,处死了梁王王禅以及倒刺沙和纽泽等人。

1329年,和世在和林之北宣布即位为皇帝,即元明宗,派遣使臣回大都报告消息,并立图帖睦尔为皇太子。图帖睦尔迎接元明宗回大都,途中,燕帖木儿用毒药害死元明宗,图帖睦尔在上都以皇太子的身份恢复皇帝位,即元文宗。

元文宗自幼谪居在海南,在汉地成长,故而更为接近汉文化。在元文宗即位之后,大批任用通晓汉文化的蒙古和色目官员,并对究心儒学的赵世延加以宠信。在元文宗的统治期间,汉文化在多方面都得到了提倡。

元文宗尊儒崇佛,在任用儒士文臣的同时还极力尊孔崇儒,以此来争取汉人文士的拥护。1330年,元文宗加封孔子父母及各弟子,封孔子的父亲为启圣王,孔子的母亲为启圣王夫人,颜子为兖国复圣公,曾子为郝国宗圣公,子思沂国述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又追封宋儒程颢豫国公,程颐洛国公。同年又以董仲舒从祀孔庙。文宗还遵循儒家的礼仪进行祭祀,依制行礼。

燕帖木儿由于拥立文宗有功,在元文宗即位后权倾朝野,独专政事。元朝的财政原本就陷入困窘,导致拥有多种特权的朝廷宿卫也屡被裁汰,但到元文宗时期,朝廷宿卫却由原来的一万人增加到了一万五千人,其一切开支也比此前增加了数十倍,故而人民的负担比元成宗时期更加沉重,而元朝的统治也愈加走向崩溃了。

1330年,元文宗封皇子阿刺忒纳答刺为燕王,有意将他立为继承人。同年12月,元文宗正式立燕王为太子,不到一个月,太子病死。1332年8月,元文宗在上都病死。9月,皇后奉元文宗遗诏立次子为皇帝,即元宁宗。元宁宗当时年仅七岁,即位不满五个月就病死了。在元宁宗死后,燕帖木儿有意立元文宗幼子燕帖古思,但皇后却支持妥欢帖木儿,两人争执不下,直至燕帖木儿病死之后,1333年,皇后正式立妥欢帖木儿为皇帝,即元顺帝。

元朝统治的衰败

元顺帝即位之后任命左丞相伯颜为右丞相,燕帖木儿的弟弟撒敦为左丞相。燕帖木儿之子唐其势和伯颜的弟弟马札儿台共同为御史大夫,然后又册封燕帖木儿的女儿答纳失里为皇后,伯颜与燕帖木儿两家自此成为朝中权势显赫的两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