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每天读一点中国史
22063700000041

第41章 明清封建时期及封建帝国的崩溃(6)

金国建立之后,必然要为扩大奴隶主的利益而进一步进行对外扩张。明朝廷自永乐以来,对辽东女真各部族实行封建统治,勒索各种贡品,对其肆意压榨。在明王朝逐渐走向衰落,女真逐渐开始强大之后,从1608年开始,女真不再向明朝进贡。而金国在建立之后,也随之展开了与明朝廷之间的征战。

1618年,努尔哈赤率众誓师,正式展开了对明朝廷的大规模作战。明朝廷立即下令征收税银,并从各地调集军马出兵迎战。此次大战明军四路出兵迎战,却三路遭遇惨败,这是金国建国以后和明朝的第一次大战,清人将此次战役称为萨尔浒之战,盛誉努尔哈赤的功勋。此次战争的胜利使得金国的地位得以巩固,并为此后对明作战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明朝统治的危机

在萨尔浒战后两年,明神宗病死。在明神宗死前,召英国公张惟贤、大学士方从哲以及尚书周嘉谟、李汝华、张问达等人辅立太子朱常洛。后朱常洛即帝位,即明光宗,改年号为“泰昌”。

明光宗即位之后,明神宗的妃子郑贵妃和光宗的宠妃李选侍相勾结,郑贵妃请明光宗立李选侍为皇后,而李选侍也请求晋封郑贵妃为皇太后,后因为内阁的阻碍而都没有达到目的。后来明光宗生病,内侍崔文升让明光宗服食泻药,臣僚开始怀疑崔文升是受郑贵妃指使而谋害明光宗,后杨涟上疏弹劾崔文升,并联合御史左光斗和吏部尚书周嘉谟等人迫使郑贵妃迁出了乾清宫,移居慈宁宫。后明光宗病危,召见了三十一个朝廷大臣,册封李选侍为皇贵妃,不册立皇后,又命方从哲等人辅立皇长子由校。

明光宗死后,皇子由校继承帝位,即明熹宗,时年16,改年号为“天启”。在明熹宗即位后不久,山东、河北等地区就相继爆发了徐鸿儒等人所领导的农民起义。

山东、河北地区流行白莲教,被压迫的农民群众们一般利用白莲教来秘密组织起义,这已经是长期形成的传统。在万历年间,闻香教主王森曾在京东滦州石佛庄传教,后被官府抓捕入狱,通过行贿被放出来后继续传教。1614年,因为与弟子李国用不和,两人相互攻击而暴露。后来王森和李国用都被逮捕,王森死于狱中。再后,王森的儿子王好贤及其门徒于弘志继续在河北武邑、景州一带传教,其门徒徐鸿儒则在山东地区继续传教,先后20年,信徒发展到了二百万人。

到明熹宗即位的时候,山东地区发生大旱,民不聊生,此时朝廷在辽东与金兵作战,于是在山东地区又增加赋税,更加激起了农民的反抗。山东驻军被调往辽东地区支援,地方兵力薄弱,为起义创造了时机。1622年,山东徐鸿儒与河北王好贤、于弘志等联络,决议同时起义。后由于起义的计划被泄露,徐鸿儒提前举兵起义,自称中兴福烈帝,建年号“大乘兴胜”,当地人民纷纷起而响应。起义军先后夺取郓城、巨野、嘉祥等地,继而攻占济宁。各地起义军声势浩大,不多久就发展到了十几万人。面对起义军的蓬勃发展,明朝廷派天津巡抚李邦华和保定巡抚张凤翔等分别派兵支援山东,于弘志部队遭到镇压,徐鸿儒部队也被围困邹城,后明军攻占邹城,起义军四万七千余人被俘,徐鸿儒英勇就义。王好贤逃往扬州之后也被捕就义,起义失败。在徐鸿儒死后,残余的农民起义军依然坚持战斗,直至1624年才被消灭。

1621年,明朝廷因辽东地区战事紧急,征兵进行增援,四川南部地区的彝族首领奢崇明上疏请兵三万进行增援,得到了安家银四万两。奢崇明乘机招纳士兵,打造军器来扩充兵力,并派遣部下与水西等彝人联络,密谋起事。1623年正月,奢崇明等人联合云南安效良兵马共同击败了明军,彝族各部见明军失利,纷纷起来响应起义军的号召。后起义军奢寅部投降明军,明朝廷派遣朱燮元总督云贵川广西军务,朱燮元收买了奢寅部将阿引等人,将他们放归回去作为内应。1626年,阿引等人秘密联合明军前来攻打起义军,奢崇明兵败投降。

辽东地区在萨尔浒战后,兵部右侍郎熊廷弼在辽东整饬军纪,经过一段时间,边防渐有起色,后御史台弹劾熊廷弼,1620年,熊廷弼辞官,辽东巡抚袁应泰为兵部右侍郎,接替了辽东地区的管理。次年,努尔哈赤亲自统帅大军攻打辽东地区,明军大败,明朝失去了辽东。

在明朝失去辽东之后,亡国之祸已经迫在眉睫,但朝廷内部却始终未曾停止争斗。明熹宗即位时候尚且年少,故而处理日常事务多是依靠内监,故而客氏和魏忠贤等内监结纳朝臣,形成了阉党,为了巩固其势力,与朝中的东林官员展开了争权夺利的倾轧。

东林官员一直极力打击阉党,企图削弱客氏和魏忠贤等的权利,但明熹宗深居宫中,深知如果失去了内廷的支持,那么必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政权都会归结到朝臣手中,这是皇室所不能容忍的事情,故而明熹宗对于阉党一派依然给予支持。客氏和魏忠贤等得到明熹宗的支持后,权势日渐强盛,但官员的黜陟之权,仍然还是操纵在东林党人手中。朝臣与内廷之间的斗争不止,后妃与客氏和魏忠贤之间的斗争也仍然不止。

明熹宗的皇后张氏对客氏和魏忠贤等人深恶痛绝,时常对明熹宗指责他们的过失。后来张后怀孕,客氏和魏忠贤派遣亲信宫人侍奉,不久之后张后就流产了,有人曾怀疑是客氏和魏忠贤指示宫人谋害张后。明熹宗的妃子裕妃也与客氏和魏忠贤不和,后来竟然被二人幽禁于别宫之中饿死。得罪二人的妃嫔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客氏和魏忠贤二人逐渐夺取势力,掌握了内廷。

1623年,魏忠贤受命总督东厂。东厂设立于明成祖时期,主要作用是稽查官民,照例是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提领,直属于皇帝。东厂掌管刑罚,理刑官员一般是由锦衣卫军官所担任。魏忠贤掌握东厂后,厂卫成为镇压异己的工具。魏忠贤权倾朝野,阉党都称他为九千岁,依附客氏和魏忠贤等人的官员们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遍布各地,明朝廷的统治更加昏暗了。

1622年,在金兵占领广宁之后,山海关以东,广宁以西,成为进一步争夺的目标。明朝廷令兵部尚书王在晋经略辽东,王在晋倚用兵部职方主事袁崇焕来备战。1625年,金正式自辽阳迁都沈阳。1626年,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袁崇焕与满桂、祖大寿等召集将士,坚守城池,金兵不得进。这一战,金军锐气受挫,后努尔哈赤病逝。

袁崇焕击退金兵,取得了胜利,于同年被任命为辽东巡抚。随即魏忠贤派遣内监刘应坤镇守山海关,企图夺取兵权。1627年,金兵围锦州,魏忠贤指示官员弹劾袁崇焕不救锦州,袁崇焕被迫辞官,魏党霍维华继任兵部尚书,8月,明熹宗病死。

大清国的扩张

金国建立后并没有立太子或者指定继承者的制度。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由代善提议与二贝勒阿敏、莽古尔泰及诸贝勒阿巴泰、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杜度、岳讬、硕讬、豪格等共同推举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正式即位,即清太宗,称天聪汗,以天聪纪年,族名也不再沿用女真,而称为满洲。

金国在攻占辽东之后,南边与朝鲜相接,西北有蒙古,北方黑龙江流域有索伦等部,在皇太极即位后,开始进攻周围的邻国,并继续对明朝展开攻伐。

1627年,皇太极派遣二贝勒阿敏率兵渡过鸭绿江,直抵平壤,朝鲜国王遣使请降。满洲诸贝勒都认为,明朝与蒙古两大强敌都在伺机而动,故而朝鲜也是不宜久留,不如接受议和。后阿敏与朝鲜原昌君李觉复在平壤城达成协议,约为兄弟之国,朝鲜向金国贡纳税币,金兵退出朝鲜。

在皇太极即位之后,蒙古方面,把林丹汗作为最主要的敌人。1628年,皇太极派遣贝勒阿济格与老哈河上游受察哈尔部统治的喀喇沁部会盟,共同对抗林丹汗,后林丹汗被迫退出西拉木伦河流域,至归化城。1632年,皇太极再次率领大军西进,贝勒多尔衮从征,林丹汗逃往青海,两年后病死。1635年,漠南蒙古全属金所有。

1626年,年仅17岁的崇祯帝即位,非常想有一番作为。即位之后,崇祯帝随即诛灭了魏忠贤和客氏集团,起用被罢黜的文武重臣,岌岌可危的明朝又出现了一线转机。金国皇太极在对朝鲜作战得胜之后,切断了明朝与朝鲜之间的联系。1629年,皇太极发动了以掳掠奴隶和牲畜为目的的对明侵略战争,皇太极亲自率军越过长城,进攻遵化,占领遵化之后随即进攻蓟州、三河以及通州。袁崇焕和祖大寿领兵至蓟州进行支援。皇太极为除去袁崇焕,使用反间计,故意对俘虏的杨太监透露金国与袁巡抚之间有秘密条约,然后故意放走杨太监。崇祯皇帝果然中计,将袁崇焕逮捕入狱。1630年,满洲兵成功占领永平、迁安、滦州等地。1631年,祖大寿投降。此后,一度出现转机的明朝廷边防再次趋于瓦解。

皇太极即位以来,对外作战方面不断取得胜利。1635年,诸贝勒与蒙古各部贝勒合议,为皇太极奉上皇帝的尊号。皇帝是汉族传统的最高称号,改号皇帝就意味着这个称号将会高居于各汗之上,并意味着正式与明朝皇帝并立,而不再是边族之国。同年,皇太极正式规定被征服的女真各地统称为满洲,次年四月,满洲诸贝勒、蒙古各部领主、外藩蒙古诸贝勒以及汉军都元帅、总兵官及文武大臣在沈阳举行了隆重的典礼,皇太极受尊号为“宽温仁圣皇帝”,并建国号为“大清”,立年号为“崇德”。在称帝后,皇太极随即追谥努尔哈赤为承天广运武皇帝,并依据汉族制度追上庙号太祖。

皇太极当年是以第四贝勒的身份继承汗位的,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等三大贝勒都是他的兄长,因此临朝议政的时候都并坐左右。皇太极在继承汗位之后,就设立了八大臣共同议政,从而削弱了贝勒的权力。后皇太极又取消了三大贝勒值月的旧制,更进一步削弱了三大贝勒的权力。1630年,大贝勒阿敏在滦州等地与明军作战失利,皇太极借故幽禁了阿敏,并没收其家产,十年后阿敏病死。1631年,又以莽古尔泰悖逆不恭为由,革去了其贝勒的封号,莽古尔泰次年病死。到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的时候,当初的三大贝勒只有代善一人了,国家的权力更加集中于皇帝的手中。

在即位之后,皇太极又设立十六大臣,八旗每旗二人,出兵驻防时候随时能够调遣,同时也审理属下的词讼。此后又规定满洲八旗军官不得沿用汉军官名,而是继续用满语的名称。各旗总兵官为昂邦章京,副将为梅勒章京,参将为甲喇章京,备御为牛录章京,管一旗的人即为固山厄真。

在努尔哈赤时期,曾选拔八旗牛录的兵士十组成巴牙喇,每牛录十七人。在皇太极即位之后,又将八旗巴牙喇并分别组编成为巴牙喇营,成为单独的军事组织。巴牙喇营自立一旗,旗色与八旗色相同,称为巴牙喇纛。巴牙喇纛设置厄真一人统领,其地位仅次于固山厄真。1634年,皇太极改巴牙喇纛厄真为巴牙喇纛章京,各旗的巴牙喇纛章京由皇帝直接调遣,皇太极由此掌握了各旗的精兵。

在皇太极建号清国前后,曾任用汉人文士仿照明朝制度改订了中枢官制。1631年,皇太极仿照明朝的制度,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皇太极在设立六部之后,礼部实行科举制度,定期举行考试。1636年,皇太极将文馆改建成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合称内三院。

在皇太极称帝之后,大清强迫朝鲜称臣,并遣送质子来满洲,朝鲜不同意,于是皇太极于当年12月发动了第二次侵略朝鲜的战争,命睿亲王多尔衮和贝勒豪格分统左翼满蒙兵进攻朝鲜。多尔衮率领的清兵俘虏了朝鲜王妃、王子以及宗室76人,群臣家口166人。朝鲜被迫接受了清朝的条件。次年,清兵撤退。

在皇太极称帝时,黑龙江流域还有一些从事渔猎的部落散落在山河之间,1635年,皇太极曾派遣副都统霸奇兰领兵往征黑龙江各地,招抚各个部落。后在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建号称帝之后,随即派遣使臣去漠北与喀尔喀蒙古的三大汗议和,漠北蒙古三汗成为清国的藩部,清国免去了后顾之忧,得以全力进攻明朝。

清军屡次南下侵犯,1638年,皇太极攻占了义州,并以此为基地展开了对锦州的围攻战。次年,明朝廷派遣洪承畴总督蓟辽,领陕西兵东来,与山海关马科、宁远吴三桂合并,以锦州松山、杏山、塔山三城相为犄角。1640年冬,清军来攻,洪承畴败于塔山、杏山,后皇太极亲自率领大军围攻锦州,到达松山,马科和吴三桂两军逃窜,被清兵截击,洪承畴被围困。1642年,松山副将夏成德降清作内应,清军攻破松山城,洪承畴等被俘。明朝失去锦州,山海关的防线瓦解,清军得以入关掳掠。在松山战后,崇祯皇帝命兵部尚书陈新甲向清军求和,陈新甲派遣使者见皇太极,皇太极提出了以下条件:明朝向大清纳岁贡,金万两、银百万两;双方送回各自叛逃人犯;以宁远与双树堡中间土岭沿海至黄城岛以西为界;在连山互市。皇太极的条件引起朝中哗然,崇祯皇帝恼羞成怒,斩杀了陈新甲,和议作罢。

1642年至1643年清军对明朝的战争,主要目的仍然在于掳掠人畜,并不占据州县。后在降清的汉臣建议下,皇太极逐渐意识到靠俘获人畜为生并非长远之计,要想立国就必须要有土地和人民,也就是说要效法明朝的封建统治。

明朝的灭亡

在明崇祯年间,清军不断南下侵扰,与此同时,陕西及河南等地区还爆发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所领导的大规模农民战争,明朝的统治最终于1644年被推翻。

陕西是明朝西北的边防地区,驻守在此地的明皇室藩王贵族等占据了大量田地,攫取大量财富。陕西、河南等地区虽然是农业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但同时也是阶级压迫非常严酷的地区。这使得农民的生活十分痛苦,尤其是自天启到崇祯年间,陕西及河南等地连年饥荒,遭到地主和官府及军官压迫的人民更加没有生路可走。

自从1627年开始,陕西农民先后就在王二、王嘉胤、高迎祥等领导下举行起义,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