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每天读一点中国史
22063700000045

第45章 明清封建时期及封建帝国的崩溃(10)

明珠一党中的要员主要有汉官余国柱,满人大学士勒德洪,汉人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李之芳,以及历任工、刑、户部尚书的佛伦等,地方官员中则有云贵总督蔡毓荣及湖广巡抚张汧等人,被称为“北党”。

索额图解任之后结纳了李光地等汉人儒臣,侍奉皇太子,在朝中依然有一定的势力。明珠一党由此准备阴谋反皇太子,并暗地排斥侍奉皇太子的官员。随着明珠一党势力的扩大,康熙帝也逐渐开始察觉,1688年正月,在康熙帝支持下,郭琇上疏弹劾明珠和余国柱一党,二月,康熙帝召集内阁大臣,将勒德洪、明珠革去大学士一职,并将余国柱以及佛伦等人革职解任。这是清朝统治中枢的一次重大变动。

在明珠党败后,户部尚书管兵部事梁清标与礼部尚书满人伊桑阿并任为大学士,原刑部尚书张玉书为兵部尚书,徐乾学为刑部尚书,吏部侍郎李天馥为工部尚书,共同组成了新的内阁。徐乾学是江南人士,翰林院的江南汉人官员以徐乾学为首形成了号为“南党”的政治集团。南党接近皇帝,拥有一定的权势,像康熙帝倚信的官员高士奇,也属于南党一派。

1688年,在审讯张汧贪污案之际,牵连出了徐乾学及高士奇等人收受贿赂之事,康熙帝下令暂停质讯,之后命高士奇等人休致回籍。徐乾学等南党人一再遭到非南党汉人官员的弹劾,但康熙帝却对其一再宽容,实际上这也是对南党一派和江南地主士大夫的宽容。

1691年,因明珠案而被免职的佛伦被任命为山东巡抚,追究前任巡抚的贪污案,由此再次牵扯出徐乾学,徐乾学被免职。在徐乾学失势之后,北党开始起来进行报复,朝廷中的党朋之争愈演愈烈。

康熙帝一直致力于消弭朋党,于是继续贯彻争取江南士大夫支持的执政方针,于1694年召回徐乾学、高士奇及王鸿绪等人。后徐乾学病死,康熙帝恢复了其尚书等官职,王鸿绪入京之后出任工部尚书,高士奇则直属南书房。

在索额图与明珠党的争斗之中,太子胤礽是索额图的支持者,在明珠党败后,索额图再次被起用。1689年,索额图率领使团与俄国谈判,1690年后领兵与噶尔丹军队作战,屡立战功,其被革去的爵位一一恢复。1701年,索额图致仕,但在朝中依然拥有非常强大的势力,同时也是太子胤礽最信任的支持者,索额图一党也逐渐演变成为太子党。

在1690年至1697年间,康熙帝两次亲征准噶尔,留皇太子在京师执政。康熙帝返回京师之际,发现皇太子所用的各种物件颜色都和皇帝相同,甚至定下的一切礼仪也与皇帝相同。康熙帝开始对太子党产生了怀疑。1703年,有人告发索额图等人“背后尤怨,议论国事”,于是康熙帝捉拿索额图下狱。后索额图死于狱中,朝野震动。

诛除索额图一党之后,康熙帝对太子依然疑虑重重。1708年,康熙帝决意废除太子,后将太子胤礽幽禁,并命皇长子胤褆和皇四子胤禛负责看守。在胤礽被废之后,围绕太子废立的党争又再次推向了高潮。

太子胤礽被废除之后,康熙帝没有另立新储,各皇子及依附的大臣们开始密谋争夺皇太子之位。康熙帝共有三十五个儿子,其中十五个儿子早死,一个儿子出继,实际上来说有十九个皇子。皇子们各自结交权臣,招揽门客,以谋求太子位。其中大皇子胤褆党羽众多,引起康熙帝不满,后又被皇三子胤祉揭发其曾用秘术谋害胤礽,康熙帝将胤褆革爵幽禁。在太子胤礽被废之后,随即就有人提出立皇八子胤禩为太子,康熙帝不悦,开始对胤禩产生怀疑,后胤禩被革去了贝勒一职。

1709年,康熙帝复立太子胤礽,同时也对其他皇子加封晋爵,以求稳定局势,其中皇八子胤禩也在胤礽被释之后恢复了贝勒爵位。三子胤祉、四子胤禛以及五子胤祺等都由郡王晋封为亲王,七子和十子都晋封郡王,九子、十二子和十四子则封贝子。

康熙帝复立太子胤礽之后多方扶植,为继承皇位作准备。1711年,康熙帝去热河行宫避暑,得到密告说太子和多名大臣结为朋党,康熙帝大怒,严查此事,次年,再次将胤礽废黜禁锢。胤礽此次再立不满三年。在胤礽再次被废之后,皇八子胤禩又谋继位,后被康熙帝察觉。1714年,康熙帝出巡塞外,乘机追查胤禩党羽之事,随即对其进行了严密的监视。

在诸皇子争夺储君之位的争斗中,皇四子胤禛一直在康熙帝面前亟表恭顺,不露行迹,但暗中却一直结纳朝臣,多方活动。胤禛在二十一岁时封贝勒,在胤礽第一次被废之际,在康熙帝面前屡次为其保奏,在康熙帝复立胤礽之际,对胤禛大为赞赏,次年晋封其为雍亲王。

1722年,康熙帝在寝宫病死,宫中传出遗诏,称“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雍亲王胤禛随即奉诏即位,即清世宗,改年号为“雍正”。

雍正帝时期的封建专制统治

雍正帝继承皇位时是45岁,至58岁病逝,前后在位共13年,在这13年中,雍正帝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进一步发展康熙帝时期所建立起的封建统治制度,并极力矫正康熙帝晚年实行“仁政”所留下的种种积弊,使得吏治败坏的清朝政局颇有振作的气象。

雍正帝在继承皇位之前曾经历了长期的皇子争夺战,在即位之后随即便采取各项措施来稳定局势,革除隐患。

雍正帝登基之日就下令胤禩、胤祥与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等四大臣总理国家事务,并晋封胤禩和胤祥为亲王。胤祥原本就是雍正帝的支持者,而胤禩在长期夺位之中,在朝中拥有一众党羽,权势不容小觑,晋封胤禩实际上是为了暂时稳定局势,安抚胤禩一党,以图时机进行清除。后雍正帝又召皇十四子胤禵回京奔丧,胤禵是雍正帝的同母兄弟,于1718年受命为抚远大将军征讨准噶尔,在康熙帝病死的时候,胤禵正领重兵在外。雍正帝召回胤禵守陵,并于1723年解除其兵权,将其留居京师。在1722年之际,雍正帝又下令,改兄弟同辈诸王的名字中“胤”为“允”,以避皇帝名讳。为了消除康熙帝以来,各皇子结党营私争夺皇位的积弊,雍正帝还宣布将会亲自将皇位继承人的名字书写密封在匣内,放置于乾清宫正中匾额之后,皇帝死后才能取出。此后,清朝不再立太子,以避免朋党之争。

1724年12月,被康熙帝废黜的太子胤礽在囚禁中病死,雍正兄弟中的政敌主要是胤禩一党。1725年2月,雍正帝撤销了四大臣总理朝政的事务,并对胤禩加以斥责。7月,雍正帝革除了胤禟的贝子封爵,将其幽禁在西宁。11月,内务府属下聚众喧闹,雍正帝说胤禩是祸首,将其押往宗人府会审。不久之后,又查出胤禩曾私自毁坏康熙帝御批的事宜。1726年正月,雍正帝将胤禩削去皇室宗籍,并禁锢高墙。其后于八九月间,胤禩和胤禟相继死于狱中。雍正帝就这样一举消灭了自己的政敌。

雍正帝在位期间,对满汉大臣及文士采取了控制镇压的方针。

在雍正帝即位之后,曾召回了胤禵,后命年羹尧总理大将军事务。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人,于1709年出任四川巡抚,1718年擢升为四川总督,1721年升任川陕总督,镇守一方。1723年,年羹尧授抚远大将军,驻守西宁,并进兵青海,击败了和硕蒙古,次年晋爵为一等公。年羹尧主持西北军务,战功卓绝,权势也日渐强盛。雍正帝担心年羹尧功高盖主,对其起了疑心。但因年羹尧在西北立有战功,雍正帝担心若是将其随意处死之后人心不服。后雍正帝命各省将军督抚提镇弹劾年羹尧,将其逮捕入狱。后雍正帝诏命年羹尧在狱中自裁,并斩其子与宾客。

隆科多是康熙帝孝懿仁皇后的弟弟,雍正帝称他为舅舅。在康熙帝病死后,隆科多传遗诏雍正帝继位,此后被雍正帝所倚重,任为总理事务大臣,兼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1725年,雍正帝定年羹尧罪状之际,隆科多提出将其罢任留爵,引起雍正帝不满,认为隆科多想要徇私包庇,将其太保衔削去,撤销总理大臣职务。1726年,隆科多又因家仆牛伦贪赃枉法而遭罢黜尚书之职。1727年,因私藏玉牒被雍正帝禁锢,次年,死于禁所。

在雍正帝处置年羹尧和隆科多时,也涉及到一些依附于他们的汉人文士。其中汪景琪、钱名世、查嗣庭三文士的案子震动一时。

汪景琪是浙江钱塘人士,曾为年羹尧记室。1725年,朝廷在搜查年羹尧书信之际,搜出了汪景琪所写的《西征随笔》。雍正帝指责其中的记事文字对康熙帝不敬,并诽谤雍正年号,于是将其处斩,枭首示众。

钱名世是江苏武进人,任翰林院侍讲。钱名世曾作诗赞颂过年羹尧,雍正帝以此将其革职。并令众官员作“刺恶”诗攻讦钱名世。翰林院侍读吴孝登和陈邦彦等人因作“刺恶”诗不合雍正帝意,被罢黜职务并发配为奴隶。

查嗣庭是浙江海宁人,曾由隆科多引荐任礼部侍郎,于1726年出任江西考官,据说因曾出题“维民听止”,被指为将雍正帝的“雍”字去首,此后又被搜出两本日记,被指有讥讽诽谤朝政的词句,后被雍正帝革职囚禁,死于狱中。其家属被流放,其兄长查慎行为翰林院编修,为一代名士,也因此案被罢黜职务回原籍。其弟弟也为翰林院编修,被贬谪关西,于1734年病死。

康熙帝时期一直极力争取江南名士的支持,来稳定清朝的统治。但雍正帝却以三士之狱杀鸡儆猴,压制江南士人。在汪景琪、钱名世和查嗣庭案之后,雍正帝随即又处治了广西谢济世案和湖南曾静案。

谢济世于1726年考选浙江道御史,弹劾了河南巡抚田文镜等人营私贪虐的罪状。田文镜是汉军正黄旗人,曾受到过雍正帝的嘉许。雍正帝由此对谢济世不满,将其夺去官职进行审讯。后广西巡抚李级也弹劾田文镜等人,雍正帝认为李级受了谢济世指使,御史将谢济世革职发往阿尔泰军中服役。

曾静案在雍正帝时期曾震动朝野。在清朝初期,浙江文士吕留良隐居山林,着书立说来传播反对满人的思想。康熙帝时期,吕留良病死,其弟子严鸿逢继续传播其学说。曾静是一落第书生,在吕留良的儿子吕毅家中得到了吕留良所着的书,与严鸿逢门人沈在宽等秘密联络准备反清。后曾静被雍正帝所拘捕,解押来京。雍正帝赦免了曾静和其弟子张熙的死罪,命其到江浙各地宣讲其悔悟的过程,以消除汉人的反满思想。雍正帝在镇压汉人文士之后,对臣民加强了思想统治。

在康熙帝末年,由于提倡理学,并施行“仁政”,对臣下宽容放纵,致使清朝吏治败坏,严重威胁到了朝政。雍正帝即位后随即以雷厉风行之势开始大力整顿吏治。

雍正帝首先对各级官员进行审查,先后降旨革除了江西巡抚王企清、湖广巡抚张连登、直隶巡抚赵之垣、山西巡抚苏克济、河道总督赵世显等多名不能胜任的官员。随即下令各省督抚整饬官吏。1726年,又对朝中各部官吏进行整顿,裁减了大批冗员。

贪污舞弊一直是朝政中的大弊病,雍正帝即位之后就即刻下令,限各省督抚在三年内核查所有钱粮,凡有亏空,必须在三年内如数补足,但不能从民间苛取。如果限期内不能补完,要从重治罪,补完之后如果还有亏空,就绝不宽待。1726年,雍正帝所定的三年期限已满,各省都还未报奏清理就绪,于是再宽限三年,并下令如果到期仍旧不能完成,就将督抚从重治罪,若实在有难处,可以奏报请旨。官员们贪污贿赂是长期形成的积弊,雍正帝的举措固然不可能将这些积弊扫荡一空,全国各地的钱粮亏欠也不能够全数补齐,但这些举措对官场侵贪的劣习给予了沉重的打击,在整顿吏治的过程中成绩显着。

康熙帝晚年提倡理学,要求臣僚对上忠顺,对下宽仁。结果,朝廷之中,所谓忠顺变为了逢迎,而所谓宽仁则成为徇私舞弊,形成了十分不好的风气。雍正帝在即位后,致力于理财惩贪的同时,也力图矫正官场风气,他提出了“实心实政”的方针以整顿吏治。在处治庸劣官员的同时,雍正帝也极力褒奖专心实政,有所贡献的官员,以此来从实处倡导实政,摒弃积习。

雍正帝为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控制,并深入了解情况,特别拟定了密折言事的制度。雍正帝命朝中科道诸臣,每日每人上密折,一折只说一件事,无论大小都要据实陈述。地方的官员也可以呈递密折进行陈奏,密折需要官员亲自书写,直送京师,不能泄露,这对官员有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雍正帝时期对于中枢统治制度和赋税制度都做出了重要改革,成为此后清王朝历代相承的定制。

在中枢统治中,雍正帝设立了军机处,掌管当时的军事机密。军机处满汉大臣并用,但大学士和军机大臣的领班需由满官所担任。这些官员文武兼备,既熟悉各院事务,又了解地方情况,并具有一定的军事经验。雍正帝与军机大臣们一起处理各地所呈送的文书,之后批交给内外官员进行办理,使得手续简单快捷,从而也加强了朝廷的统治职能,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被军机处所取代。

在税赋方面,雍正帝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推行摊丁入亩制度,占地多的地主必须多缴纳田赋以及附加的地丁银。而占地少或没有地的农民则可以少交或者不交赋税,有效减轻了贫苦农民的负担。在此制度推行之后,入籍的户口显着增多,逃隐的人丁也减少了。雍正帝时期,还将各地大批不在籍的贱民们升等为良民,使得编入户籍的民户人口也大大增加。

雍正帝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雍正帝先后击败了青海和硕特蒙古和准噶尔部贵族的反抗,并与俄国订立了恰克图条约,划定清朝在喀尔喀蒙古地区的疆域,并进一步加强了东北方的边防。雍正帝还在西南各民族地区订立了统一的官制,加强边疆地区的统治,为乾隆时期清朝疆域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735年,雍正帝病逝,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大臣宣读了雍正帝的密旨,命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继承帝位。

乾隆帝的统治

乾隆帝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自幼深居宫中读书,尤其喜好汉诗文,虽然参与过军事会议,受封为和硕宝亲王,但基本上还是生长于深宫之中,与前朝皇帝即位前的经历迥然不同。在雍正帝死后,乾隆帝在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及大学士张廷玉、原大学士鄂尔泰等宣诏之后正式即位。

在乾隆帝服丧期间,允禄等总理事务王大臣执政,撤销了雍正时期设立的军机处,另设总理事务处办事。这一段时期内,乾隆帝不时会过问政事。直至1737年,乾隆帝服丧期满后亲自执政,总理事务王大臣解任,其总理事务处也撤销。乾隆帝恢复军机处设置,以鄂尔泰、张廷玉等为军机大臣,组成了自己的统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