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每天读一点中国史
22063700000006

第6章 从远古到秦朝的统一(6)

魏国

公元前424年,魏文侯即位,魏文侯学儒术,在诸侯中最有声望。在秦孝公变法之前,魏国是最强大的国家。魏国地处平原,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但却无险可守,四面受敌。此后魏惠王因为畏惧秦兵,于公元前三四十年从安邑迁都到了大梁,成为韩国的近邻。

赵国

都城在邯郸,西有黄河,南有漳河,与魏为界;东有清河,与齐为界;北有易水,与燕为界;后在西北傍阴山筑长城,与匈奴、楼烦、林胡为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向北开拓疆土,巩固了北方边界。

燕国

都城在蓟,又有下都。燕朝的国君是西周初召公奭的后裔,东周时期燕国很弱小,时常被山戎侵略,后来燕昭王招贤纳士,得到了乐毅,出兵破齐,使得燕成为北方强国。燕离秦较远,受战祸比较缓慢,故而有余力来开拓辽河流域,奠定了古代中国东北方的疆域。

齐国

都城在临淄。在西周和东周时期,齐都是大国,在公元前386年,世卿田和代姜姓为国君,使得齐国更加强盛。齐国国富兵强,与秦国相隔甚远,故而不受秦兵的威胁。齐宣王召集天下文学士千百人,给予非常优厚的待遇,让他们自由地讲学议论,文人聚集,使得临淄成为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

楚国

自从西周以来,楚国是吞并小国最多的国家。在战国时期,楚国的农业落后,兵力不强,但是却常常开拓国土。楚国疆域广大,北至中原,与韩、魏、宋、齐为邻;西有黔中、巫郡,与巴及秦为邻;南有苍梧,与百粤为邻;东至海滨。楚国境内有苗族、华族以及许多其他的小族,各民族间文化相互交流,产生了以巫文化融合华夏文化为基础的楚文化。楚国八百余年的扩张经营,为秦汉创立伟大封建帝国准备了重要条件。

在七国中,楚国的疆域最大,秦赵次之,齐魏燕又次之,韩最小,人口是楚魏最多。楚兵一百万,按照五人出一兵来推算,当时人口大约有五百万。以此类推,当时七国的总人口数大约在两千万左右。庞大的人口基数也是秦汉建立统一帝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战国时期的经济情况

东周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实质上来说是领主与新兴地主争夺政权的斗争。显然,在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在秦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而在其他六国虽然也取得了胜利,但还不能完全压倒领主。这一变化使得被束缚在宗族制度下的大量农奴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而农奴大体上都变为了农民,这个巨大的变化使得战国时期的社会呈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社会的繁荣必然意味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东周后期的时候,人口已经呈现出增长的状态,而到战国时,人口呈现了剧烈的增长。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农业手工业工具和技术的改进相配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战国时期,铁制的工具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仅是在农业方面。木工工具例如斧、锯、钻、凿等,还有女工工具例如刀、锥、针等,也都用铁来制造。某些地区甚至发明了炼钢术。

战国时期的农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当时,土地已经大量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大大增加了。东周时期在农业方面已经有了牛耕,而到战国时期,这一耕种方式大概已经得到了推广。商鞅变法时,把长六寸四分的周尺改为了长七寸二分的秦尺,又将一百方步的周亩改成了二百四十方步的秦亩。田亩面积计量的扩大,其用意自然是在于提倡牛耕,其实也就是鼓励地主富农经济的发展。这个时期无疑是农业跃进的一个时期,究其原因,根本上来说在于战国时,土地私有制已经基本确立,这在当时是一个进步,对农业的发展有着强烈的推动作用。

手工业的发展也同样是不容小觑的。东周时,齐鲁两国的手工业在各诸侯国中最为着名,到战国时,各国的手工业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各方面的发展必然使得商业开始兴盛。东周时期有着官府商业和私人商业的区别,到战国时候,私人商业更加兴盛,范蠡和端木赐都是当时着名的大商人。当时由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大量农民因为土地被兼并而失去了本业,或者是因为不堪忍受地主商人的剥削而自动放弃了本业,他们都投入到了工商业,以求生计。当时商鞅在秦国重农抑商,不仅不能够将这一政策推广到其他诸侯国,就算在秦国内部,也无法阻挠商业日渐兴盛的趋势。到战国末年的时候,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与了秦国的政权。

生产力和各个行业的发展必然引致社会阶级的变化。

从最高统治阶级来看,领主的地位受到了动摇。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掌握政权者有公孙衍、张仪、甘茂、樗里子、魏冉、范雎、蔡泽以及吕不韦、李斯等人。除了樗里子是秦宗室以外,其余都是异姓客卿,可见秦国的贵族领主已经失去了政治上的特权。而在其他国家,虽然领主依然有一定的势力,但遇到国家大事,还是得和贵戚之卿商量,可见,领主的政治权利已经逐步被削弱。

削弱领主权利的就是新兴的地主阶级。战国时,土地所有权的取得主要是通过买卖的形式来进行,有钱的人就能够成为地主。地主阶级在朝廷上有政治参与权,在农村中又有各种享受。这种地主阶级的兴起破坏了领主制度,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同时,这也使得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致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耕地。

士是战国时期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他们大都是地主阶级参加政治活动的代表。从春秋时候开始,诸侯卿大夫养士的风气已经开始,到了战国,这种风潮愈演愈烈。

导致这样的结果和宗族制度的破坏有着直接的关系。宗族制度的破坏使得国王和贵族势力开始削弱,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迫切地需要大量拥护者,于是便不得不考虑向地主阶级的士来求助。而这些士则需要依靠领主来获得富贵,可以说,他们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养士之风越是盛行,只能说明领主的地位越是危殆。

富商大贾和士一样,也是社会上十分活跃的一种人。大商贾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政治活动的商贾,兼营农业和畜牧业的商贾以及兼营大手工业的商贾。

在被统治阶级中,农民是人口中占最大数量,生产中占主要地位的一个大阶级。自从公田制废弃之后,农民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少地的农民生活穷困,多地的农民负担也极其沉重。残酷的剥削使得农民们节衣缩食,有的甚至放弃了本业转入工商业,也有的背井离乡,四处谋生。

民间的小工商业在生产上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是农民生产的主要配合者,同时也因为失去耕地,很大一部分农民转入工商业,使得从事小工商业的人口有相当大的数目。

除了农民和工商业者以外,战国时期的奴隶也有相当的数量。奴隶的来源一般是俘虏、罪人以及贫民。

战国时期,秦国构成封建社会阶级的,主要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其他各国的领主虽然失去了部分权利,但在政治上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而秦国和其他六国间的长期斗争,说明完全的地主政权和半地主半领主政权间的斗争是当时的主流斗争,而地主和农民间的阶级斗争在当时还并未激化,直至秦统一中国之后,地主和农民才开始了长达几千年的对立。

七国的兴亡

在秦孝公以前,魏是天下最强的国家。魏国都城在安邑,和秦国很近,当时商鞅就认为魏国是秦国的大敌,一山最终不能容二虎。于是,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由一个落后的国家成为一个先进的国家,并于公元前340年大破魏军,使得魏惠王将都城迁往大梁。此后秦魏两国连年开战,最终,秦国得到了黄河以西的全部魏国土地,黄河天险尽在秦国的掌握之中。

秦国与魏国的征战让其他国家开始害怕,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抵御强秦。后来,策士苏秦创立了合纵说。在公元前334年,苏秦见了燕文侯,游说他接受合纵的提议,文侯赠送了他车马和金帛,派他联合各国。后来,齐、楚、燕、赵、魏、韩各国都接受了合纵的策略,由赵王做纵长,苏秦一人佩六国相印,由南往北联合成一条直线,共同来反抗西方的秦国。

苏秦的合纵策略对于秦国是极其不利的,从秦孝公一直到秦始皇,都致力于完成帝王统一的大事业,若是六国真的联合起来,无疑对秦国是一大阻碍。不过六国间始终都存在着矛盾和利益冲突,故而他们的纵约也是极其不稳定的。

秦国破坏合纵的策略叫做连横,意思就是结合任何一个国家,连成一条横线,来攻击其他国家。当时战国时期的策士们奔走游说,归根结底不过就是纵与横两种主张,而七国之间变幻无常的战事,其实也就是纵与横两种活动罢了。

为了破坏苏秦的合纵,秦国起用了魏人张仪为相,进行连横。

公元前318年,六国第一次合纵出兵攻打秦国,推选楚怀王为纵长。秦在函谷关击破韩军,六国退走。公元前317年,韩、赵、魏、燕、齐五国联合匈奴攻打秦国,秦大败韩赵军。公元前316年,秦攻灭了蜀,后来又灭了巴,国力更加强盛。公元前307年,秦取得韩国的大都宜阳。公元前293年,秦大破韩魏兵,韩魏两国兵力大衰,只得献地求和。秦主力改向南攻打楚国。

当时楚怀王与齐湣王交好,约定了彼此互救。秦国便派张仪去见楚怀王,说愿意送楚国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非常高兴,便与齐国绝交了,还聘请张仪为楚相,命人跟随张仪到秦国受地。谁知张仪翻脸不认人,说:“我只说是六里,不曾说过六百里。”楚怀王大怒,于公元前312年发兵攻打秦国,大败而归,还失去了汉中郡。楚怀王更加生气,发动了全国的兵力去攻打秦国,又大败。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秦国所俘获,自此之后,秦国一再攻打楚国,楚国衰弱不能再振。

攻破楚国之后,秦国便开始将主力放在攻打北方强国赵国方面。公元前270年,秦兵攻打赵国,被赵国大将赵奢所击退,这是秦国鲜少遭遇到的挫败。此后,秦国的兵力暂时转向攻打韩国。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克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将韩国拦腰截断成两半,隔断了上党的道路。上党郡不愿意投降秦国,于是便主动投降了赵国。公元前260年,秦军又攻打上党,赵国的大将廉颇将军驻守上党,坚如壁垒。秦国派间谍以黄金千斤贿赂赵国的权臣,让他去对赵王说,秦国人其实最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廉颇并不难对付,而且他都快要投降秦国了。赵括非常善于谈兵法,甚至他的父亲赵奢也谈不过他,但赵奢却知道,赵括不过是只能纸上谈兵,绝不能带兵打仗。然而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让赵括代替廉颇成为主将。

赵括成为主将之后,秦国用白起做了上将军,去攻打赵括。秦军诈败逃走,赵括乘胜追击。秦兵断其后路,并将赵军围困在壁下。赵兵受困,只得临时筑起壁垒坚守,等待救援。秦昭王听说赵军粮道已经断绝,便加紧征兵送往长平,阻挡赵军的救援和粮草。最终,赵括在突围之际被秦兵射死,失去了主将的赵兵投降,一共四十余万人。然而,白起害怕赵兵再找机会反抗,将四十余万人全部在长平坑杀。这是战国时期最大也最为残酷的一次战争。

长平大战之后,秦国连年攻打赵、魏、韩三国。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攻灭韩国,公元前228年,秦又攻灭了赵,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六国全部灭亡,中国开始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秦统一中国的原因

秦国攻灭六国,在中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划时代事件。

秦国地处偏僻的西方,起初文化上是落后于其他诸侯国的。直到秦孝公的时候,商鞅变法,制订了许多的新法令,建立起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原本落后的秦国在进入战国时期后,反而一跃成为先进的国家。秦国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大的进步,恰恰是因为曾经国力的薄弱,故而新的制度所遭遇旧制度的阻力要小得多,从而得以实施。

荀子曾经到过秦国,在《疆国篇》里就夸奖秦国的民俗朴素,官吏忠实,大官守法,朝廷清净,认为是最好的政治。对于秦国的军制,荀子也认为比别的国家要好。在《议兵篇》里荀子就曾评价说,齐国的兵讲求勇力,只要斩杀敌人的首级一个,就能获得赏金一锱,这样的兵只能对抗小部分的敌人,遇到大敌必然溃散,是“亡国之兵”。魏国的兵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选拔,选拔上的人就可以免去户赋徭役,这使得魏国的军队辗转增加。但是荀子认为,这样做导致魏国虽然地大,但税赋却很少,这是“危国之兵”。而秦国则以军功来决定升迁,不管是什么人,打胜仗就有赏赐,打败仗就受惩罚,故而人人奋勇,以求军功。所以,秦国当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占有优势。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即位,当时秦国的疆土有巴、蜀、汉中、宛、郢、上郡、河东、太原、上党等郡。函谷关外有荥阳及周国旧地。从疆土形式上来说,秦国就比其他诸侯国更占优势。

在秦始皇之前,秦国夺取了重要都邑之后都会将原先居住的民众迁走或驱逐。然而到秦始皇的时候,这种办法被改变了,秦民与非秦民的差别虽然依旧存在,但界限已经不像从前那般严格了。

商鞅变法的时候,商鞅所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但在那个时候,地主阶级没有与士和大商贾相结合,力量还不算完整。而秦始皇则改变了旧习,尊崇游士,重用大商贾,吕不韦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可见,比起其他六国,秦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除了秦国内部的条件以外,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全中国范围内也存在着统一的条件。

西周时期,以宗周为中心,用车就能够通达四方各国。而到了东周时期,还有了海上和内河两种水上干道。到战国时期,交通就更为发达了,尤其是内河交通,可以通达全国九州。交通的便利对于全国的统一是有很大帮助的。

战国时期的商业还不十分发达,各国间的通商将各个独立的诸侯国联系起来,使得它们之间产生了微妙而无法切断的联系。

但总体来说,各国之间的管理始终是独立的,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项目上来说,无法达成共识会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例如水利灌溉,各个诸侯国都各自造堤防,遇到旱季,就争相争夺水源,遇到水涝就将水放到邻国。这显然对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一件好事情,故而双方自然都期望能有一个统一的管理。

再者,春秋时期的时候,一共存在着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小国要对大国纳贡,以免遭侵害。既然要纳贡,当然不可能是国君自己出钱,压力自然转嫁到了广大劳苦人民身上。况且,到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间战乱连年,对百姓又是一种摧残。可以说,若是能够统一就意味着和平,劳动人民自然是喜闻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