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吴长庆以前驻扎朝鲜近两年,由于朝鲜气候格外寒冷潮湿,结果落下喘嗽之重症。1884年春,吴长庆至天津与李鸿章商议军事,李鸿章即感到他病情严重,人极病惫。适值中法战争前夕,李鸿章遂于4月4日奏准,让吴长庆率领驻扎的三营庆军撤回山东金州,同时留庆军三营由记名提督吴兆有统带,并命分发各省补用同知袁世凯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吴长庆还将自己的副营(警卫亲军)交袁世凯带领,以示对袁的信任和厚爱。
吴长庆回到国内后病情加重,于闰5月21日病死于金州军营,年仅51岁。吴长庆身故后,清廷谥“武壮”。朝鲜国王李熙也下令在汉城为吴长庆建靖武祠,令金尚铉撰碑文,碑阴题名首列宪僚张謇、周家禄、朱铭盘三人,第二十二名才是营务处同知袁世凯,可见,当时袁的地位并不高。
在吴长庆死后还不到两个月,袁世凯就把他家和吴的交情以及吴对他的恩情忘得一干二净,转身投靠到李鸿章门下。李鸿章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又是慈禧太后的宠臣,权倾朝野,能攀上他,对袁世凯的进一步发迹是必不可少的。可是,由于袁世凯的势利表现过于明显,引起吴长庆的亲信幕僚张謇、朱铭盘等人的极大不满。于是,张謇、张察、朱铭盘三人联名写了长达数千言的《致袁慰廷司马绝交书》,痛斥袁世凯近乎忘恩负义、骄横跋扈等种种劣迹。绝交书首先说到袁家与吴家三代世交,吴长庆以此对袁恩爱有加,袁世凯在吴长庆幕府中“由食客而委员,由委员而营务处,由营务处而管带副营,首尾不过三载”。吴对袁的提携之恩不为不厚,他们以为袁世凯必“溯往念来,当有知遇之恩,深临事之惧者,及先后见诸行事及所和函牍,不禁惊疑骇叹”。接着,绝交书一一列举了袁世凯的劣迹,比如背故主投新主,令故主难堪。绝交书说:“慰廷自结李相,一切更革,露才扬己,颇有令公(指吴长庆)难堪者”。吴在决定将跟随自己数十年的副营交袁世凯统带时,曾对幕僚说:“慰廷是三世交情,吾所识拔,必不负吾,必不改吾章程!”吴以副营托袁,颇有“举贤自代衣钵相传之意”。而袁却自矜家世,大言不惭,说什么“是区区何足奇,便统此六营,亦玷先人”,对吴长庆的托付根本不放在眼里,让吴长庆有托付非人之讥。又比如,袁世凯傲视师长同僚,即以对张謇来说,袁世凯刚入吴幕时,尚能够“谦抑自下,颇自向学”,让人觉得他是“有造之士”。但当袁世凯有了权力地位后却傲慢起来,对张謇的称呼也一变再变,由老师、先生、某翁直至直呼某兄,“愈变愈奇”,让人难以接受。绝交书还详细列举了袁世凯品行不端、心术不正的十一项表现。这篇绝交书将袁世凯早年凶险玩鄙,负义专断,历历指实,写得淋漓尽致,对于人们认识袁世凯的卑劣本性无疑大有帮助。
吴长庆在朝鲜平定乱事之后,以对外政策与李鸿章不同之故,致遭李鸿章疑忌而屡受其压迫,抑郁愤懑,在不得志中死去。张謇作为吴长庆的亲信幕僚,为旧主鸣不平,遂对袁世凯施以无情之攻击,令袁世凯难堪。“以致双方负气,十年不通函牍”。
1893年,朝鲜东学道农民起义发动。次年,义军在道首全璋准领导下席卷南部道,朝鲜政府无力镇压起义,只得向清政府请求派兵“代戡”。而清军再次入朝,将面临巨大风险。根据1885年同日本达成的协定,在朝鲜局势出现波动时,中日两国出兵来朝,事前必须互相通报,这就给了日本出兵朝鲜的合法权力。若日本此时也出兵朝鲜,又将造成中日两军在朝鲜对峙乃至爆发大规模战争的严重局面。若不派兵入朝,又将有损“天朝大国”的体面。因而,判断日本是否出兵,是决策的关键。
袁世凯极力主张派兵入朝,以维护并提高“天朝上国”的威信。当时日本也放出话来:“中国可以放心出兵代朝戡乱,日本决无他意”。袁世凯在同日本驻朝鲜官员的往来中,判断日本支持中国出兵,日本若出兵,最多是以保护使馆为名,调百余兵来朝鲜而已,因而他极力怂恿李鸿章尽快出兵。李鸿章本想出兵,但顾虑日本的态度,而犹豫不决。在收到袁世凯几份催促出兵的电报后,李鸿章终于下定决心。他命直隶提督叶志超任主帅,率聂士成部2000余人开往朝鲜汉城,并根据协定将中国出兵一事通告日本。
此时的日本早已做好了出兵朝鲜并同清军决战的准备,在接到中国出兵的通告后,立即命部队出动,在清军抵达汉城时,大批日军也先后开到朝鲜,来势汹汹。这样,朝鲜半岛上中日两国军队形成对峙局面,战事一触即发。
在这种严重局面下,袁世凯也感到无良策可施,而在朝鲜,日军数倍于清军,战端一开,显然不利于中国,此时再留在朝鲜已是凶多吉少。袁世凯也被日军的声势吓破了胆,他接连向李鸿章等去电报,请求回国,并把政务交给唐绍仪代办,自己称病不出。7月17日,袁世凯终于得到了朝廷恩准回国的诏书,如同得到大敕,立即易装逃离汉城,乘船回国,结束了他在朝鲜十二年的生涯。
1895年4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驾装饰豪华的马车,风尘仆仆驶进天津城,徐徐停在李鸿章的私人花园门外。
对袁世凯此次专程来访,李鸿章非常感动,特别设了丰盛的晚宴,款待袁世凯。晚上二人促膝谈心至半夜方散。
此次进谒,使李鸿章对袁世凯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为日后的东山再起,埋下了一个极有力的伏笔。
在此之前,袁从朝鲜气喘吁吁地刚刚赶回天津,便被李鸿章委任为转运局承办,去应付中日甲午战争。袁世凯和昔日的老上级周馥一道,同赴辽东,专办粮物军需,供给前线。
对这次战争,袁世凯看得很清楚:中国不是日本人的对手。
当时,国内群情激昂。对日本人不宣而战非常愤慨。李鸿章沉默不语,他毕竟是朝中与外国人打交道最多的大臣,深知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已降至最低点,他知道这种不中听的话会引来满朝文武举国上下的同声反对和谴责。
中日谈判破裂,朝廷一声令下,中日正式开战,然而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中方都是连连失利,节节败退。但尽管如此,身为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的李鸿章还是振作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战争中去。
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人让他感到是个知己,这个人便是袁世凯。袁从朝鲜一回到天津,便把自己在朝鲜时对日本军队直接了解到的情况对李全盘托出,并明确提出,中国已失去战机,朝鲜早就被日本控制,现在惟有拱手让出朝鲜,舍车保帅,尽力求和,然后再寻机反扑。李又把不得已而战的内外压力向他陈述一遍,表明了自己的无奈。二人于默默对视中,已相互理解,成为知己。
战争失败,李又不得不作为替罪羊,硬着头皮到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不但白送了朝鲜还割让了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军费二亿两,并让日本一直将通商口岸沿长江开到重庆。消息传出,全国人民悲愤至极,正在北京应试的举人康有为等人上书请废和约,发出改良政治,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呼声。清政府中的一部分官僚也大为不满,都把矛头指向李鸿章。有的甚至提出杀李以谢天下,废约再战。4月中旬回到天津的李鸿章。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只有窝着满肚子的冤屈和无奈,躲在家里不敢出来。不少昔日常来巴结的官员,此时也为了自己的形象,避嫌不来了,一时间门庭若市的李家花园,此时已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眼看李鸿章这棵庇荫大树已倒,袁世凯得另投门庭,重建功业。朝中官员鉴于对日战争节节挫败,知道旧军不可靠,纷纷上条陈。以筹饷练兵为当前急务,皇帝载湉采纳众议,认为参酌中外兵制,改练新军,是自强的关键,于1894年9月成立了督办军务处,负责整顿京畿旧军和改练新军,以恭亲王为总理大臣,庆亲王为会办,李鸿藻、翁同龢、荣禄、长麟会同办理。袁世凯听到这个消息,懊悔迟了一步,落在别人后面了,犹豫了好些日子,试着先给李大军机写了一份禀呈,分析甲午战败的原因,提出练兵自强的方案,可是迟迟不见回音。袁世凯心情急躁,于是带了跟班吴凤岭乘火车去京师活动。
甲午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出清王朝旧军队的腐败无能,显示了日本军队和洋枪洋炮的强大威力。在战争中,无论是李鸿章督率多年的淮军、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还是刘坤一的湘军,都已不堪一击。清政府对依靠原来的军队维护自己的统治已发生了严重怀疑,各方人士也都痛感应迅速改革旧军队,建立新军队。
于是,从《马关条约》签订的这一年开始,清政府便下决心着手筹备建立新式陆军,选派青年出洋学习军事,设立武备学堂一类的新式军事学校,并批准了西按察使胡菜编选定武军士,两江总督张之,洞训练自强军十三营,一时间,训练新军成为举国上下的一个热门话题。
对如此敏感的大事,袁世凯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他已经瞅准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训练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是他早在朝鲜时就朝思暮想,并几次欲付诸实践而不得的事,现在他决不能放过。
甲午战争暴露了清军的腐败无能。而日军由于采用西方的军事制度和先进武器,在战争中表现出的优越性令清军将领自叹弗如。战后,要求改革军制,整军经武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社会上也开始改变以前重文轻武的风气,弃文习武成为时代新潮。在这种背景下,清政府也酝酿编练新军,并于1894年11月成立了“督办军务处”,由恭亲王奕为首,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的亲信荣禄手中。
袁世凯逃离朝鲜后,曾奉命赴前线协助前敌营务处周馥工作,主要是为各军筹拨弹药粮饷。他同湘军名将刘坤一及淮军聂士成、宋庆等将领多有接触,并因办事干练、有条理而颇获好评。在此期间,袁世凯曾到北京,遍访京中友人,他甚至抛弃嫌疑主动登门拜访已经有十多年不通音信的张謇,两人交谈三个小时。袁世凯历数在朝鲜因在李鸿章管辖之下,不能行使吴长庆政策之苦闷。并且说,此次乱事发生,曾有密电致李鸿章数十次之多,均不采用,且遭申斥。他又向李鸿章建议,如不愿开衅,即请明令派我(袁世凯自称)与日本驻朝公使协商,共同平乱,及共同改革朝鲜内政之办法,亦遭李鸿章严拒,言时愤慨不已。张謇听了表示十分同情,后来张謇在弹劾李鸿章的奏折中两次提及袁世凯之名,显然是完全听信了袁世凯的一面之词。随后,袁世凯把光绪壬午以后李鸿章对日交涉如何软弱,两次把吴长庆军队调回中国如何失算,与伊藤在天津所订条约如何错误,他本人在朝鲜因中国军队之撤回,对日交涉及对朝鲜处置如何困难,李鸿章之如何掣肘,并将最近四个月间来往文电摘要抄录,缮成小册数十份,呈送北京要人,不由军机处,而直达光绪皇帝,另有一份,则直达那拉氏。可见,袁世凯知道李鸿章失势后对其落井下石。《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被国人视为卖国贼,声名狼藉。本来靠李鸿章提拔起家的袁世凯加入了打“死老虎”的行列,并利用其叔祖袁甲三及堂叔、堂兄弟们的关系,到处攀援京城内外的达官显贵,如李鸿藻、荣禄、刘坤一等人,袁世凯之势利善于投机由此可见一斑。
李鸿藻
李鸿藻(1820-1897),直隶(今河北)高阳人,号兰孙,咸丰进士,翰林院编修。1861年4月,咸丰帝特诏为皇太子载淳(后来即位为同治帝)的师傅。此后历任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军机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当时,清廷内外大臣有所谓清流与浊流之分,而清流又有南北两派,李鸿藻为北派清流首领,张佩纶、张之洞为其中坚;翁同龢为南派清流领袖,黄体芳、陈宝琛、吴大徵、王仁堪、邓承修等为其中坚。作为清流派大老,一代帝师,李鸿藻“独守正持大体”,因而名重京师,是袁世凯很想攀援的大人物。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藻奉命商办军务,旋复为军机大臣。据说,袁世凯拜到李鸿藻门下,是由是他的拜把兄弟、翰林徐世昌介绍引见的,在投入李鸿藻门下后,袁世凯几次以“小门生”身份写信给李鸿藻,分析甲午战败原因,极力炫耀自己的军事才华。如在1895年5月7日致李鸿藻的信是这么写的:
至此次军务,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无将,其尤足患者在于军制冗杂,事权纷歧,纪律废弛。无论如何激励亦不能当人节制之师,即如前敌各军共计不下十万人,而敢与寇角者,亦只宋祝帅、依尧帅旧部二三千人,及聂提督千百人耳。此后,非望风而逃,即闻风先溃,间或有一二敢战者,又每一蹶不可复振。为今之计,宜力惩前非,汰冗兵以节糜费,退庸将以肃军政,亟捡名将帅数人,优以事权,厚以饷粮,予有二三自爱者,又每师心自用,仍欲以剿去发捻旧法御劲敌,故得力者不可数睹耳。其各省防练诸军大半安闲太久,习气薰灼,其真能御敌者,实难枚举,派驻前敌,徒足以滋扰闾阎与军务,不但无补而闻风惊扰,反为他军之累,况和局已定,嗣后饷源尤渐支绌,新募诸军自须依次汰遣。伏莽之起,恐不旋踵而各省防练诸军,尤须先行调回,以资弹压,其南方诸军又宜由就近海口船载以归,免至沿途地方遭其骚扰。
现值奉省荒歉,农务方殷,兵民杂处,此户弃业,如能早遣一日即为数万生灵之福,且此次赔输甚巨,开源节流,亟须整理,而养兵之费向属繁巨,似应速派明练、公正、真实知兵大员,除将着名骄饱疲懦诸军即须遣散外,仍将拟留各军认真点验,分别减汰,务期养一兵即得一兵之用,庶库无虚糜,扞卫有实效。统计奉直一带如有精兵六七万人,分归二三名帅扼要驻扎计可自守。正肃禀间,闻倭因俄、法、德三国要挟,已允还我全辽,诚足为大局聿。惟三国助我应必有以自计,他族生心亦在意中,而在栽自强之道,仍属刻不容缓。
以小门生卑微浅陋,何敢妄参末议?惟念世受国恩,未报涓埃,复蒙太老夫子恩遇,陶成有加无已,既有管见不敢壅于上闻,是否有当,优候采纳,不胜悚惶、待命之至。再,去秋本家本生母右肢受风,迄今未愈,足以小门生奔走戎马时,切系念病,每因之有加。前以军事孔亟未敢以私于请,现值和局已定,前敌输运已商同胡臬司燏菜饬各局总办,委员依次收柬。拟即禀请北洋赏假,归省以遂乌私。俟得批允,即将首途。此后遥荫慈晖,仰瞻愈远,尚乞不遗葑菲,随时教诲下颁,俾有遵循,不至玷辱知遇,尤切歧祷。谨肃寸禀,慕叩崇安。伏祈垂鉴。小门生袁世凯谨禀。四月十三日。
袁世凯在信中那种极谦卑的口吻活灵活现,这正是枭雄惯弄的手段,来得志时极谦卑恭顺,而一旦得志便猖狂,无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