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会有许多特点:
(1)堂会里的观众不像商业剧场鱼龙混杂,而且剧场秩序、卫生条件都比商业剧场为佳。
(2)举办堂会,可以组织自己最喜欢看的戏,更可汇精粹于一堂,它还不受戏班门户的限制,有势力的官或民,甚至可以为自己的堂会指命演员推掉商业剧场的演出。而有些职业演员或乐于趋贵,或慑于淫威也不得不招之即来。所以一般说来堂会的演出质量总是远远高于商业剧场的。
(3)主办堂会者,不论自己有戏瘾或亲眷中有戏瘾的,都可以参加堂会演出而粉墨登场,大加施展。而且这些票友还可以要求与有名的职业演员配戏,而职业演员此时多半不敢拒绝。所以堂会也有水平极不相称甚至是千奇百怪、令人捧腹的演出。
(4)在堂会中可饮宴,而且女眷可以看戏(有时需在垂帘之后,或妇孺只坐在楼上),这都是在商业剧场中所做不到的。
戏曲行话主要有哪些
演唱行话。如:唱白押错韵脚为“出辙”,念白带有土音为“切口”,咬字不准为“飘字”,声嘶力竭为“拉矢”。偶忘原词而混入别的戏词为“放水”,音出弦外为“黄腔”,超过既定的调门叫“冒调”,记词代以闲字为“吃螺蛳”,开口落音不合鼓板习惯为“走板”,念错字为“倒字”。
行当行话。对各行当也有许多行内的代名词:青衣旦为“平明”,武行为“打英雄”,小旦为“贴毋”,净角为“争工”,丑角为“破田”,末角为“丁八”。
砌末行话。各样砌末也都各有叫法:腰刀叫“腰片子”,铜锤叫“花球子”,宝剑叫“护身”,马鞭叫“代步”,旗为“招风”等等。
戏园行话。作为戏曲演出场所的戏园也有自己的行话:守门望风者叫“望青”,顾客为“汤水”,散场叫“放汤”。
戏票行话。戏票叫“头衬”,不买票看戏叫“借光”,戏单叫“青子”,等等。
其他行话。旧时戏曲艺人多出身贫贱,为维护切身和业中利益编制了许多行话。
如:自幼即入戏班学习为“坐科”,演员工资叫“包银”,外行人入班拜师为“挂刀”。他们还将只、蛋、阳、梨、模、龙、踢、扒、秋,作为当行一至九的数目隐码。
戏曲里的“砌末”是什么
砌末是戏曲舞台上大小用具和简单布景的统称,像文房四宝、灶台、马鞭、船桨,以及一桌二椅等。砌末不独立表现情景,它在舞台上首要的任务是帮助演员完成动作,如用旗子舞动表现波涛汹涌。
砌末不是生活用具的照搬,有一部分小砌末比较写实,但在写实中还包含一定的假定性,如烛台一般不点着;另一些砌末是通过变形、装饰,使之具有更明显的假定性,如车旗、水旗等表现。另一方面,运用砌末来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上,非常强调表情姿态的鲜明、准确、传神,如挥动马鞭来表达骑马飞奔的场景等。
戏剧“行头”有哪些
行头,是金、元时对戏具的统称。《扬州画舫录》称“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为衣、盔、杂、把四箱”。
衣箱,分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大衣箱包括各种长短袍服,如蟒袍、官衣、开氅、帔、褶(音学)子、八卦衣、坎肩、斗篷、青衣、宫装、旗袍、云肩、饭单、袈裟等,还要兼管玉带、朝珠、扇子、牙笏、手帕、腰巾和喜神(彩娃)。二衣箱包括各种武装人员的装束,如箭衣、马褂、大靠、茶衣、腰包、抱衣、打衣、制度衣、大铠、猴衣以及扣带、鸾带、丝绦等。三衣箱即演员所穿内衣、厚底靴、朝方、彩鞋、旗鞋、云履、福字履、彩裤、胖袄、僧鞋、薄底靴、大袜、青袍、龙套衣及塑形用品。
盔头箱,主要是盔、帽、冠、巾四种。如帅盔、霸王盔、夫子盔、蝴蝶盔,纱帽、毡帽、罗帽、风帽,凤冠、如意冠、九龙冠,扎巾、软夫子巾、文生巾、高方巾、员外巾。此外还有演员头上所戴的网子、水纱、雉尾翎、狐尾、甩发、髻发、耳毛、发髻和各式各色的髯口,如黑、黪、白、红、紫色的满、三绺、扎、八字髯、一字髯等。
杂箱,指彩匣子、水锅和梳头桌。彩匣子是为男角色面部化妆、抹彩、勾脸、卸妆、洗脸所用。梳头桌是专为旦角梳理大头、古装头、抹彩、贴片子、插戴银泡子、翠泡子、钻泡子和绢花等饰物所设。
把箱,即旗把箱。从刀、枪、剑、戟等各种兵器到桌椅、板凳、帐幔和山、城、墓、碑等景片;从文房四宝、印信、茶酒器皿、令旗令箭、马鞭、车、船、风、火旗到圣旨、香案、旗、锣、伞、报和剧中特定道具,如家法、手铐、铜锤、棋盘、笛箫等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道具。
一套完整的行头,在演出时均有一定的使用章程和规范,如衣箱上的十蟒十靠都必须按上五色和下五色,即红、黄、绿、白、黑、蓝、紫、粉、古铜、秋香十色的顺序摆放;后场桌上的道具必须根据戏码的变换而变换。以保证演员穿、扎、戴、挂、拿,有条不紊地进行。
“变脸”是川剧的特色吗
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
最初的脸谱是纸壳面具,后经改良,发展为草纸绘制的脸谱,表演时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脸谱,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变脸绝技的飞速发展,制作脸谱的材料也发展成为现在使用的绸缎面料,极大地方便了演员的表演。变脸脸谱会选用一些不知名人士,包括侠士、鬼怪之类的造型,而人们所熟知的脸谱,如关公、曹操、包公等人物的脸谱一般不用于变脸。绘制变脸脸谱笔锋要锐利、粗犷,颜色对比要强烈,这样才能形成炫目的效果。
川剧变脸手法包括:抹脸、吹脸、扯脸、运气变脸。抹脸: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表演时用手往脸上一抹,即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需变整张脸,就把油彩涂在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将油彩涂在脸上或鼻子上。《白蛇传》中的许仙用的就是“抹脸”。
吹脸:用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银粉、墨粉等,装进特定的容器里,表演时,演员只需将脸贴近容器一吹,粉末就会扑在脸上,吹时必须闭眼、闭口、闭气。《活捉子都》中的吹脸,化妆粉末是放在酒杯内的,更多的时候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已经装好粉末的小盒子,演员只需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就可以趁机将脸贴近盒子。
扯脸: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剪好的绸子上,然后按顺序贴在脸上,每张脸谱都系有一把丝线,丝线的另一端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上),依据剧情的需要,在巧妙利落的舞蹈动作的掩护下,再一张一张地扯下来。《望娘滩》的聂龙、《白蛇传》中的钵童都使用的是“扯脸”。
运气变脸:传说已故川剧演员彭泗洪曾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表现诸葛亮在得知司马懿大军退去后的心理变化。
“四大名旦”都是指谁
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四位杰出的旦角表演艺术家。他们是20世纪20年代起在京剧舞台上异军突起的四位艺术明星,他们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剧目,形成了四大流派,改变了老生唱主角的一统天下,形成了旦角挑班唱戏的新局面,创造了京剧舞台争奇斗艳、绚丽多姿的鼎盛年华。
“卧鱼”是钓鱼吗
“卧鱼”和钓鱼无关,卧鱼是京剧演员的一种基本功,也叫“卧云”。
一般是女演员的表演身段。演员斜托掌式右别步站立,然后两腿缓缓卷屈,下蹲,成盘卧姿势。臀部着地,右腿贴于地面,然后向右拧身,以右背部贴地。左手手背贴于左腰部位,右手则伸至后脑位置枕于脑后。在地面做这个姿势片刻,然后两脚用力蹬地,站立起来,但是仍然要保持开始的姿势——斜托掌右别步站立姿势。卧鱼分别有左右两式,但是要领相同,只是动作的姿势是相反的。
京剧“三大件”包括什么
京剧的乐队分为文场三大件与武场三大件。又称文三场,武三场,统称六场,故而称好的乐手为六场通透。
文场三大件:京胡、月琴、弦子。
武场三大件:单皮鼓、大锣、小锣。
舞台上的桌椅起什么作用
戏曲舞台上的一桌二椅,在演员没有上场以前,桌椅只是一种抽象的摆设。如演出皇帝视朝,这张桌子便成了视朝时所需的御案;县宫坐衙,这张桌子便成了坐衙时所需的公案;朋友宴会,便成了宴会时所需要的酒席。以上是实物实用,但戏曲舞台上的桌椅还可以做代用品。比如用桌子代替山石,人要上山,就站在桌子上,如果这山很高,就用两张桌子叠起来。要跳墙,就用桌子当墙;要睡觉,将身伏在桌上,用手支住头。
至于椅子所代替的就更多了。舞台上表示从矮山爬到高山去,是从椅子再登到桌子上,椅子还可以代替窑门,代替牢门,等等。桌椅无论代表什么,都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戏曲中的布城虽然比较简陋,但决不追求城的真实再现。布城可以根据城的需要自由调度。
戏剧“文场、武场”是指什么
京剧伴奏中的管弦乐队称为文场。一般重唱工的文戏,以管弦乐伴奏为主(虽也少不了打击乐),因此传统习惯称管弦乐为文场。文场包括的乐器,主要有:京胡(胡琴)、京二胡、月琴、弦子(小三弦)、笛、笙、唢呐、海笛子(即小喇叭)及云锣等。
京剧伴奏中的打击乐队称为武场。打击乐器虽然只能奏出一个有固定高低的音,但音响强烈,节奏感鲜明,一般重武打的武戏,以打击乐伴奏为主,因此传统习惯称打击乐为武场。武场的基本乐器包括:鼓板(鼓板实为檀板、单皮鼓两件乐器,因由一人掌握,故合称为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四件乐器。
“起霸”具体是指什么
起霸来源于明代剧作家沈彩所作的《千金记》,该剧以韩信为主线人物表现了楚汉战争的故事。起霸是其中的一出戏,表现的是气吞山河、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出征垓下之前,整盔束甲,检查自己上阵前的准备情况,试验自己穿上铠甲后的活动能力如何的生活场景。
起霸中具有表意成分的动作是“提甲”,在以铁器为主要武器原料的时代,这种以铁为主要原料的锁甲是专用于骑马打仗的,而起霸则是徒步行走,其重量可想而知,所以徒步行走必须提着甲。“抬腿”是检查自己脚部的活动能力,“跨马”则是演练上马是否便当,“理袖”是对上肢甲叶的检查,“整冠”“紧甲”则是较容易理解的生活动作。装饰性的舞蹈动作有云手、按掌、托掌、运靠、抖旗等,技巧性的动作有跨腿、踢腿、控腿、翻身、涮腰等。
“压轴戏”是最后一场吗
人们常把文艺晚会的最后一个好节目或各项体育运动的决赛称为“压轴戏”,这实为一种误解。
戏剧界称最后一出戏曲为“大轴戏”,而紧挨大轴的戏才称为“压轴戏”,也叫“贴轴”“倒二”,是指倒数第二出戏,其名意为“紧挨大轴”。
在旧中国的戏剧社演出中,尤其是大轴戏中,往往是名家云集,同台献艺,多以折子戏组台演出。剧目少则五出戏,多则七出、九出、十一出戏不等。以七出戏为例,第一出戏叫“开场戏”,或称“开锣戏”。往下依次“第二”“第三”,第四出戏叫“中轴”,第五出戏叫“贴轴”,第六出戏为“压轴”或称“倒二”,最后一出戏叫“大轴戏”,或叫“轴子戏”“压台戏”。“轴”字的读音戏剧界统读去声(四声),不读阳平(二声)。“压轴戏”多为戏班头牌演员或名角演出唱做兼重的文戏。有人认为“压轴戏”是“压台戏”和“大轴戏”的同义语,这是理解上的错误。
“木偶戏”是怎么来的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木偶艺术是借助木偶为表演媒介的。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奴隶陶俑(商代),春秋、战国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乐俑”)。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发掘出的乐俑、歌舞俑,工艺、种类和造型水准较前朝又有很大进步。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由祭仪而变成喜庆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
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枣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木偶戏成于何时?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木偶人已能表演各种杂技动作。当时的机械制造家马钧曾制造“水转百戏”,由水力发动木偶,据说能击鼓、吹箫、跳丸、掷剑等。到了隋炀帝时,已经出现高二尺左右、能机巧运动的木偶,演出《刘备乘马过檀溪》《巨灵开山》《秋胡妻赴杂记》等,此时的木偶艺术已具雏形。
到了唐宋时期,木偶的制作更加完美。
新中国成立后的木偶戏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国各地相继建立起了一批木偶戏剧团,并多次举行会演。现在,我国流行的木偶有三种——“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
“皮影戏”都有哪些称呼
皮影戏又称“影戏”“灯影戏”“土影戏”,是一种民间传统小戏。皮影戏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流行,在13世纪初,中国的皮影戏流传到了东南亚各国及土耳其、波斯,18世纪中叶又传到欧洲各国,影响面极大。
皮影戏的种类繁多,在不同的流行地区,有着不同的称谓:北京称“皮影戏”,河北称“滦州影”,浙江称“皮囝囝”,福建称“皮猴戏”,广东称“纸影戏”,东北地区称“边外影”“照条儿”,湖南、陕西、甘肃等地称“影子戏”,青海称“灯影戏”,山东称“驴皮影”,山西称“纸窗戏”“纱窗戏”,湖北称“皮影子戏”等。
皮影戏历史悠久,距今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民间流传甚广,是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
“独角戏”是种什么戏
独角戏又称“滑稽”,发祥于上海,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一带,以方言演出。独角戏兴起于1920年前后,早期多由一人演出,艺术上受到江、浙、沪一带流行的“小热昏”“唱新闻”“隔壁戏”等说唱形式的影响。
独角戏创始时期的艺人王无能,曾演过文明戏的丑角,江笑笑、刘春山也各有专擅,当时称为“滑稽三大家”。他们的表演也吸收了文明戏和相声的一些表现手法,形成“说唱”与“滑稽”的拼档演出,在剧场、游乐场和广播电台表演、播音,迅速受到群众的欢迎,遂使独角戏形成独立的曲种。
评书起源于何时
评书,也叫评词,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在江南则称为评话。它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战国时,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作比喻,后来形成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如:“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实际上这就是早期的评书。在北京流行的评书,相传是明末清初江南说书艺人柳敬亭(1587—1668)来北京时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清代北京鼓曲艺人王鸿兴去江南献艺时,拜柳敬亭为师,回京后改说评书,并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掌仪司立案授徒,流传到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