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
22582700000007

第7章 吉庆风俗,人生中的庆贺和祝福(1)

老百姓的谈婚论嫁、结婚生子、祝寿延年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离不开吉庆风俗。吉庆风俗对于中国人而言,就像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空气之于人。因此了解了吉庆风俗,也就了解了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面。

婚嫁中的“六礼”是指什么

周朝的时候,婚嫁礼俗渐趋烦琐,要经过六道程序,叫作“六礼”。

《仪礼·士昏礼》记载了“六礼”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古代中国的大多数时间,不仅士大夫的婚姻通行六礼,即使普通百姓的婚姻也要按照六礼进行,只是礼的繁简有些差异而已。时至今日,各地的婚仪中依然可见古代婚姻六礼的影子。

纳采,也叫议婚、提亲、说亲。一般先由男方派媒人向女家提亲,待女方答允以后,男方再使人致礼。古代纳采时的礼物通常用雁、鹅。

问名,也叫讨年生、问八字、卜吉。女方答应婚事后,男方则请媒人到女家问清姑娘名与生辰八字,女方具庚帖送给男方,以备合婚之用。如果合婚不吉,婚事便要停止。

纳吉,也叫小定、过定,是婚姻的初始约定。男方问名后经合婚得吉,备礼通知女方缔结姻缘的决定。古代纳吉时,男方仍须以雁为礼,女方则设筵款待,表示亲善。

纳征,又称纳币、纳成、大定、行聘、完聘等,男家以聘礼送给女家,相当于现在的订婚。

请期,也叫送日头、送日子、乞日,是确定婚期的仪式。

亲迎,又叫迎亲,新郎去女家迎娶新娘,俗称“结婚”。这是婚姻中的大礼,最为隆重。

南宋时,朱熹将六礼合并为纳采、纳征、亲迎三礼,平民百姓多采用之。现代社会中,城市里的婚礼在逐渐简化,一般只有订婚、结婚两步;在广大农村,传统的婚礼虽有所突破,但很多地方仍保留着传统婚礼的遗俗。

有夜里举行婚礼的吗

周朝人的婚礼,是在昏黑的夜里举行的。郑玄注周礼指出:“古娶妻之礼,以昏为期。”

《仪礼》亦云:“主人爵弁,绘裳缁衣。从者毕玄端,乘黑车。从车二乘,执烛前导。”

这段话说明:新郎穿黑色礼服黑夜里到女家迎新娘,而且,双方迎送的人,也要穿黑服,甚至连座车都是黑色的,一切都应与昏时配衬。黑夜娶亲,因此请人拿烛走在前面照道。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在白天娶亲了呢?

《酉阳杂俎》则说:“在婚礼必用昏,以其阳往而阴来也。今行礼于晓。”可见,黑夜娶亲的婚礼,在唐朝时已经改在白昼迎新妇了。

古代的婚龄有何规定  由于人口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历代封建王朝都提倡早婚。

春秋时期,齐桓公规定:男子30岁成家,女子15岁出嫁。越王勾践规定:男子20岁不婚,女子17岁不嫁,罪及父母。西汉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即罚交五倍于常人的人头税。唐初为缓和社会矛盾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对婚龄有所放宽,规定:男20岁娶,女15岁嫁。唐中叶时降低为男15岁以上,女13岁以上皆听婚嫁。否则由官府干预。此后,自宋至清,法定的婚龄都在男16岁、女14岁左右。

为什么会有哭嫁呢

结婚本来是一件欢天喜地的事情,但在我国的许多地方,现在还盛行着哭嫁的习俗。哭嫁的习俗是如何产生的呢?一般认为哭嫁源于抢婚。

抢婚也称掠夺婚,它是古代氏族部落外婚时期用战争手段俘获妇女的一种野蛮的强制婚姻形式。可以想象,面对突然而来的劫掠,身为弱者的女子只能以泪洗面。从此,哭便与嫁紧紧地拴在了一起,以至封建社会掠夺婚已不再存在,妇女“明媒正嫁”了,仍然要哭。这时,哭嫁所以存在,除了它作为一种习俗,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外,更重要的在于现实中仍存在着哭的理由。

在我国封建社会,女儿出嫁以后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要是娘家不接就回去,十有八九是被夫家休了。而娘家又不能轻易去接,所以一旦结婚,女儿和娘家人见面的机会是很少的,因此,出嫁无异于生离死别。

其次,在娘家,凡事都有亲娘操心庇护,即使犯了错误,也无关紧要。一出嫁就不同了,女儿去夫家就是要给人家做活的,碰上个脾气好的婆婆还好一些,若是婆婆凶狠,动不动就要挨打挨骂,又不知要受多少罪了。而未来的丈夫,面都没见过,不管是好是歹,都得应承着。对亲人别离的伤感、对前途未卜的恐惧交合在一起,放声大哭也是情理当中。

新房为何称为“洞房”呢

人们通常把结婚的新房称为“洞房”,这是何故呢?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阿房宫,挑选天下美女陪伴他。美女中,有一位出身官宦之家、长得十分俊俏又聪明勇敢的姑娘,因她排行第三,人称三姑娘。这位三姑娘,因不甘心过那被奴役蹂躏的黑暗生活,逃出宫外,直奔华山。

当时,秦始皇下令焚烧诸子百家的书籍,残害读书人。有一位叫沈博的读书人也逃命来到了华山。

三姑娘、沈博生活在深山老林中,受尽苦难。一天,他俩在密林深处相遇,各自倾吐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产生了爱情,结为患难夫妻。在一块大青石底下,他们发现了一个仅能容纳两个人的小洞,就把这个洞作为他们结婚的住房了。他们生活在这个洞房里,虽然生活十分困苦,但他们都感到非常甜蜜。不久,三姑娘生了个儿子,取名叫沈香。这位不畏强暴争取自由的三姑娘,就是神话中的三圣母。

后来,人们出自对他们的崇敬和怀念,便把结婚新房称作洞房。

“上头”和“开脸”是指什么

上头本来是我国女子的成年礼。据《礼记》记载,女子十五岁要行笄礼,即改变幼年的发式,把头发绾成一个髻,用黑布包住,然后再用笄插定发髻,表示女子已是成年人,可以许嫁。

上头本来是女子成年礼,后来渐渐成为婚礼仪式中的一个环节。在江苏高邮一带,新娘在出嫁前夕上头。届时,新娘要沐浴更衣,点上花烛,面对梳妆台,先喝两口“闭口茶”,寓意从此姑娘要成为人妻,应该遵守妇道,不能多嘴多舌。然后,请两位儿女双全、丈夫健在的福命妇女为她上头:先将发辫解开,连同额前的刘海一起梳向脑后盘成发髻,再用两盘叠成双层的红纱带从前额箍到脑后,要紧紧箍上十二圈,俗谓“十二月太平”。根据风俗,即使头被勒疼也不能叫喊,寓意新娘要学会忍耐。在天津,上头在迎亲花轿到来之后举行。其发式是将一绺头发横盘在头上,用红绒绳系好,称为“抓髻”,取“结发夫妻”之意。盘头上戴簪子一支,冠子一个。

开脸又叫“开面”“绞面”“绞脸”“择脸”等,是对新婚女子面部进行的一种仪式性修饰。开脸的具体做法各地大同小异:由开脸人先在新娘脸上均匀地扑上香粉,然后用合好的彩色丝线撵花,两手拉着线的两端,用牙齿再咬起线的中间,三处协调加力,一起一落,一松一紧,利用线的绞缠把新娘面部主要是额前和鬓角的汗毛揪掉,并把眉毛修齐。这一“开”,除掉了脸上的一层茸毛,绞去了鬓角的乱发,眉亦变得弯曲细长,新娘整个的面容就显得云开雾散,阳光灿烂。

“新郎”最初指什么

新郎新娘现在被我们用来称呼新婚夫妇。但“新郎”一词最早并非此意,而是指代新科进士。

首先,“郎”在唐代是官阶的一个泛称,六品以下被称为“某某郎”;而由于进士科中试的人就具备了做官资格,按官阶来说,都属于“郎”的范围,所以人们把新科进士称作“新郎官”。

而婚嫁在古代也是人生大事,男子娶妻非常荣耀可比中进士,还有美称“小登科”,因此对新婚男子也就沿用了“新郎官”的称呼,简称为“新郎”并沿用至今了。

婚礼中的祈子习俗

中国各地都有“撒帐”习俗,所撒“喜果”为枣、栗子、松子、桂圆、花生、核桃、瓜子、石榴、柏子等。“枣”寓意为“早”;“栗子”寓意为“立子”“立刻生儿子”;“松子”寓意为“送子”;“桂圆”之“桂”与“贵”谐音,表示“尊贵、贵子”之意;桂圆与“枣”“花生”“栗子”等物相组合,就等于一组象征物,完整地表达了一句祝福语“早生贵子”;“瓜子”中“瓜”与“娃”谐音;“石榴”子多,寓意“多子多福”;“柏子”谐音“百子”,寓意“子多”。

但民间撒帐之人必须为“全福人”,即儿女双全、父母双在的人,当新人进入洞房时,“全福人”将“枣、栗子、花生、桂圆”等撒在新娘的怀里,撒在洞房里,撒在院子里,引闹洞房的人去抢,并一边撒,一边念:“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

“传袋”习俗。“传袋”谐音“传代”,是民间婚礼仪式之一,也叫“转席”。新娘到丈夫家门前下轿时,男家用席子或袋子铺地,踩过的席子、袋子又传到前面再铺在地上让新娘走,这样一直走到庭院。“席”谐音“息”,“袋”谐音“代”,即“传宗接代、繁衍生息”之意。传代时,由伴娘和男家接亲客高念赞语:“一代传十代,十代传百代,百代传千代,千代传万代。”

合卺饭。新郎、新娘的合卺饭,不论是饺子还是面条都不能煮熟。新郎、新娘喝完交杯酒后,要吃半生不熟的饺子和面条。伴娘、闹房的人问:“生不生?”新娘、新郎回答:“生。”“饺子”谐音“交子”,取“男女交而生子,早日生出孩子”之意,在吃时还要新娘以问答的形式肯定地回答“生”,以生熟之“生”寓意生子之“生”。

童养婚陋俗是怎样形成的

有子嗣之家,抱养人家的女儿以为养女,待其子和养女达到适当年龄,即使之成婚,这称之为童养婚。

童养婚在中国起源较早,周代即有类似的婚姻模式雏形。此风起始于周朝,盛行于三国,至元代,童养婚之俗更盛。

童养婚是封建贫困经济的产物。它的产生,一般出自贫困之家,男方以减少将来聘金为目的。女方以免除抚养负担为愿望,有的则因生计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生了儿子后抱养或买进别家幼女作养女,长大后转养女为儿媳;二是尚未生子,先抱养或买进别家女子作养女,待生子后再将养女转为儿媳,俗称为“等郎大”;三是抱养他家男孩为子,待长大后招为女婿。童养婚具有极大的强制性,成婚双方的诸多因素均不考虑,给许多夫妻带来极大痛苦,特别是童养媳更受丈夫和公婆的双重支配,苦不堪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童养媳之俗已被新时代所淘汰。

新生儿“洗三”是怎么回事

洗三是人生第一次洗礼,这种风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在安徽寿县,“婴孩三日后,必为之净洗,谓之洗三朝。置红鸡于床前,使产妇焚香祷告,谓之拜床公、床母。若产妇有病,令洗婆代拜”。北京地区的“洗三”,清代以来受满族人的影响很大。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把接生婆或儿女双全又有威望的老太太(称为姥姥)用车接到家中,沐浴前在大铜盆里装上用槐树枝、艾蒿叶熬成的热水。趁着水冒热气,前来祝贺的亲友们将带来的铜钱、鸡蛋、花生等放入水中,一边放一边说些吉利的话,俗称“添盆”。添盆后,由姥姥给婴儿洗身,边洗边说:“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做知县;洗洗沟,做知州。”洗完后,再用姜片和艾团灸脑门和身上各个重要关节,据说这样就能使孩子不得病,体格健壮。

新生命在长辈们的注视下,举行了诞生礼,这象征着其人生拉开了帷幕。

婴儿庆满月有哪些习俗

婴儿降生一个月,称为“满月”。一般家人这天要给婴儿“过满月”,或者叫“做满月”,祝贺婴儿母子平安,此谓“弥月之喜”。满月这天亲友们要前往送贺礼,主家则设宴款待宾客。

满月那天,一般家庭都要办“满月酒”,也叫“弥月酒”。这天,亲朋好友携带礼物前来祝贺,特别是外婆,更是要事先准备好各种食品和孩子的衣裤鞋帽,早早赶来,看望小外孙和女儿。在江苏、浙江一些地方,生活宽裕的家庭,不但要做满月酒款待亲友,还要张灯结彩,请来艺人演唱弹词助兴。陕西一些家庭做满月时还要请来皮影戏班,吹拉弹唱,热闹非凡。

剃满月头有哪些讲究

满月礼中,最重要的仪俗要数“剃满月头”,也有些地方称作“落胎发”。这是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次剃发。新生儿的胎发受之于父母,因此自古以来,剪胎发受到格外重视。

在浙江宁波,落胎发要请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太太来抱婴儿。在上海郊区,则由祖父来抱。还有许多地方,满月剃头的礼仪要请婴儿的舅舅来主持。在浙江绍兴,剃发一般在堂屋进行,舅舅怀抱婴儿坐中央,请来的剃头师傅先将一把嚼烂的茶叶抹在孩子头上,据说这样以后就能长出像茶树一样浓密的头发,并且不容易生疮。剃头也不是将头发全部剃光,额头要留一块方方正正的“聪明发”,脑后要蓄一绺“撑根发”(北方称“百岁毛”),而眉毛倒要全部剃光,据说这样日后男孩子能长成浓眉,女孩子能长出秀眉。

剃下的胎发,一般也不随便扔掉。有的地方将胎发用红纸包好,挂在床头,按过去的说法,这样可以替婴儿压邪。有的地方将胎发搓成球形,用红线串好,挂在床头镇邪。现在还有人将胎发制成胎毛笔,留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