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需求,渴望体验更高的价值。我们作为高级生命个体的人,不应仅仅是达到基本生存的需要,还应创造美好的人生境界,不断满足人性的需要。
人性如何丰满
人性丰满者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真:真实;诚实;坦率;本分;丰富;本质;未掺假的完全。
善:善良;广泛;独一无二。
美:美好;洁净。
完善:没有什么是多余的,也不缺少任何东西;一切都在合适的位置上,无须改善;恰当;正当,完全;正是如此;适宜;不可超越。
完整:统一;整合;倾向单一;相互联系;组织;结构;不分离;协调;同法则和相结合的倾向。
活泼:生机盎然;过程;自发;自我调整;充分运转;改变着又保持原样;表现自身。
独特:新颖;独具的色彩;有别于他人的特征;不能类比;可感受到的特性;就是那样;不像任何其他的东西。
必需:逃脱不掉的;只有与那保持一致,不能有一丝的不同;那样就很好。
完成:结局、结束、符合规定;事情宣告结束;格式塔不再改变;目的实现;终点、末端;全体;没有缺点;命运的实现;顶点;终止;圆满封闭;生活还没开始,生命的结束。
二元超越:承认、坚决、二元、两极、矛盾的整合或超越;协调,即对立转化为统一,敌对转化为相互合作。
秩序:合法则;正确;完善安排。
公道:公正合理;适宜;应该;只有;成体系的性质;不能脱离;不偏袒;无偏私。
丰富:错综;复杂;分化;全体;都在眼前;无缺失或隐藏;什么都是重点部分,没有非重点;一切顺其自然,无须简化、重新安排。
单纯:专一;纯真且稍有无知;基本结构;问题的中心;不拐弯抹角;无修饰;没有多余的东西。
不费力:容易、不慌乱、轻轻松松地完成。
欢娱:有趣;欢乐;高兴;玩笑;幽默;生气勃勃。
自足:独立性强;不需要别的人或工具;超越环境;务实;依据自己的法则生活。
毫无疑问,如果谁具有了上述这些特征,那么,他就是具有丰满人性的人。问题是,人怎样向丰满人性成长呢?
马斯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要帮助一个人向丰满人性发展,最重要的是使其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意识到作为人类一员在生物学上、体质上是怎样的?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愿望、需要为何?也意识到自己的使命,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的命运是怎样的?
塑造良好的品格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品格。
品格,是人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在个人或多或少的调节和控制下形成的。
人的品格即良心。他把自己的良心置于他的工作、言语和每一个行动之中,而每一次行动、每一种思想和感情,都可以归因于他所接受的教养、他的习惯以及他的理解力,而且,它们必然会对他整个生命历程的所有行动产生影响。因此,人的个性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它可以通过改进变得更好,它也可能因堕落而变得更坏。
生活的意义,除了要诚实之外,还必须受到正确原则的启发,必须坚持正道,不懈地追求真理、正直和忠诚。陶冶出美好的心灵和情操。这样才能使生命有价值。
人,是有力量的。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一个人可能三心二意、力不从心只能生活在废墟中,也可能持之以恒建成理想的大厦;一块巨石可能成为弱者生活中的绊脚石,也可能成为强者继续前进的垫脚石。通过自由意志的选择,在不同的原则指导下,人可以把自己的行为引向邪恶,也可以把自己导向善行。
由高尚情操激发出充沛精力的人,他的行动受正直的品格和生活的责任等原则的制约。无论是在商务活动,还是政治活动之中,无论是在集体活动,还是家庭活动之中,他都是公平、正直的。在任何事情之中,他都诚实守信,对待反对者,他也会像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一样宽厚仁慈。
然而,良好的品格不会自发形成,是要轻过一番努力的,要经过不断的自我审视、自我节制和自我约束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许多踌躇,也可能会遇到羁绊和暂时性的失败;有许多困难和诱惑要抵制和克服。但是,只要有坚强的意志且心地正直,就一定会得到回报,使我们的品格得到升华。
如何进入美好世界
马斯洛认为,情感上健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来维持和促进他们的内在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许多情感上健康的人所面对的关键性问题是:如何在别无选择的匮乏性世界里生活?换言之,生活在充满了病态、无知、虚假、痛苦、丑恶的现实世界中,如何才能不忘记包含着至真、至美、至善的存在性领域和存在性价值?关于这一问题,有两本书值得我们注意——阿尔道斯·赫胥黎的《永恒的哲学》以及彼德内姆·索罗金的《利他和崇高的成长方式与方法》。
在这两本出色的书以及其他有关著作的启发下,马斯洛提出了下列建议:
以亲身体会验证生活。
不要只将眼光集中在手段上,也要注重结果。
遵从手段的目的性。
远离陈词滥调,追求新鲜体验。
直视你的罪恶,而不是逃避它。
面对你的过去,而不是忘却它。
欣赏自我,善待自我——理解、接受、原谅自己性格中的缺陷,甚至将它视为人性的自然表现而去喜欢它。
以道家的方式遵从规律:包括自然的规律、现实的规律和人性的规律,接受甚至喜欢这些规律。
花一些时间来入静、沉思,“从现实中走出来”,从你的日常境况——当前的恐惧、忧虑、灾祸的预感中摆脱出来。
心静如水,没有喧闹和忙乱,没有任何活动,不走神,暂时忘却时钟、日历、社会、责任、义务和他人的要求。
更好地判断你现在的生活状况,不要总是将它与那些显得比你幸运的人相比。
问一问自己:一个小孩子会如何对待自己所面对的情况?一个天真无邪的人会怎样对待?一个已经没有了雄心和竞争热情上了年纪的老人又会怎样对待?
培养无限可能的信念,去感受赞赏、敬畏、尊敬和惊叹的感觉。
努力发现对于生命的奇迹的感觉,例如,一个小孩子就是一个奇迹,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海阔天空任其翱翔”。
如果你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越来越自高自大,越来越傲慢,那就想想死亡,或者,你也可以想想其他一些自高自大的人,看看他们是什么样子。
解决匮乏性问题,换言之,不要认为匮乏性世界在与存在性世界对抗时总占上风。
达到更高层次的意识,并使它浮到意识的表面。
匮乏性世界与存在性世界相比,是更加基本的,前者是后者的先决条件,但你不能将两者分开孤立地看待,它们是处于一个整体的不同的层次中,没有必要认为它们是不相容的,事实上,存在性世界的最坚实的基础,就是对匮乏性需要的满足。
刻意体验实验性的慈善活动——如果有时候你不能给自己做点什么,如沮丧和焦虑的时候,至少能对别人有点益处——慷慨地奉献你自己:你的时间、金钱和服务,以帮助别人;为崇高的目标而工作,至少你收入的百分之一用于你认同的慈善活动,这有助于你感觉到自己善良的一面,感觉到自己的美德。
如何进入诚实世界
马斯洛就如何进入诚实世界,提出如下建议:
不要让自己变得对虚假、堕落、腐化、道德败坏熟视无睹,习以为常。
你必须不断地对不诚实的丑恶行为保持敏感——保持一双真诚的眼睛;坚持直言不讳的说话方式;处世朴素单纯。
记住善意的谎言仍是谎言。你不必非要有礼貌地表示同意。在一个令人愤世嫉俗的世界里,做一个好人是没有必要害羞的。
永远也别低估个人对世界的影响力。记得那个著名的安徒生童话吗?是一个小孩子首先发现并叫喊“皇帝没有穿衣服!”而后所有的人都看出来了。
你的尊严和骄傲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隐私和秘密?如果人们总是能看穿你的头脑,任何时候都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会有什么感觉?或者,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赤裸裸的你,你所有的隐私和秘密的行为都在别人的注视之中,毫无秘密可言,你又会有什么感想呢?你在这些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尊严和骄傲,才是真正的尊严和骄傲。为了获得真正的尊严和骄傲,不要试图借助隐匿行为和其他外在的确认标志。如,制服、帽子、称号、社会角色等。彻底地展示你自己,将你的伤痕、羞愧和罪恶感都表现出来。不要任何人将某种角色强加给你。也就是说,不要因为别人认为一个医生、教师等应该怎么做,你就采取别人的方式去做,从而违背了自己的本意。不要隐匿自己的无知,勇敢地承认它。
如何进入存在性世界
关于我们如何进入存在性世界,马斯洛则有如下建议:
通过有意识地进入存在性世界,可以走出匮乏性世界。比如,去图书馆读书,去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观赏美丽的或庄严的树木,到山上或海边去陶冶情操。
进入纯哲学、纯数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领域。
努力缩小注意的范围,全神贯注地陶醉于一些微小的世界,例如,观察蚂蚁或昆虫,细细地察看花朵、树叶、沙粒或尘埃。专心致志地观察而不受外界的干扰。
从别的动物的角度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比如,自己在一只蚂蚁或一只飞鸟的眼中会是什么样子?
长时间地与婴儿或儿童呆在一起。他们比其他人更接近于存在性世界。
当你看到一个熟悉的人或熟悉的情况时,换一种方式进行思维。比如,假设你是第一次见到,用一种新鲜的眼光去看;或者假设这是最后一次见到了。
思考一下,你的生活在一个远方的人看来是怎样的?比如,一个还在非洲的小山村里的人,他是怎样的呢?
假设你只能再活一年了,你会怎样对待你的生活呢?
默默地体会那些值得赞赏、值得尊敬和热爱的人,感受和思考他们的美德。
用艺术家或摄影师的眼光来观察物体的本质。比如,用镜框将它镶起来以使它和周围的环境分开,把它与你先入为主、预想以及它应该怎样的种种观点分开。把物体放大了看,眯着眼看以观察它大概的轮廓。或者从另一个异常的角度来观察,如通过镜子里反射来看或颠倒过来看。可以把它放入特殊的背景中,用特殊形式来摆放它。也可以长时间地盯着它,自由地联想它,随意发挥。
以伟大的、睿智的哲人的眼光来看问题,如伏尔泰、斯宾诺莎、苏格拉底的眼光来看问题。
试着与历史上的伟人交流,同他们交谈或者给他们写信。例如,贝多芬、威廉·詹姆士、伊曼纽尔·康德,而不是只与你生活中的人交流。
实现自我的价值
自我实现价值的人是人类中的最好典范,他们精神健全,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潜力,他们被称为“不断发展的一小部分”。他们的个人特点、创造性,向人们展示了令人惊讶而又激动万分的美好前景:人,经过充分的发展,竟然可以达到如此的高度!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魅力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研究源于他对大学时代两位教授——本尼迪克特和韦特海默的崇敬。由于对他们极度崇敬,马斯洛想搞清楚究竟是什么使他们显得如此卓越不凡、风度迷人。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发现两人之间仿佛有某些共同之处,这直接导致了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理论的兴趣。
经过研究,马斯洛发现,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中的杰出人物,他们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人类生活的理想状态——他们优秀而健康、坚强、有创造力、高尚而明智。马斯洛认为,研究他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发展潜力究竟会有多大,人能变成什么样子。通过研究他们,人类可以更好地探索自我潜力,自我实现者的特点就是整个人类所要努力的方向。
自我实现者具有我们梦寐以求的特点,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特点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十点:
对现实有更深邃的洞察力;
在接受自我、他人方面,往往做得更好;
具有自发性,坦率、自然,很少做作;
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超然独立与离群独处的特性;
民主的性格结构;
富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对文化适应的抵抗;
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
自我实现者也有缺陷。
马斯洛说:“通常来说,自我实现者在许多方面都堪为楷模。虽然他们也会有罪恶感,也会焦虑悲伤,也会有虚荣心,内心也会有剧烈的矛盾与冲突,但是这并不妨碍其人性的光辉。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自我实现的途径
自我实现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如何才能达到这种令人神往的状态呢?是不是像马斯洛的一些听众那样,今天下午听了一堂自我实现的课,然后在下个星期就声称他们突然达到了自我实现呢?这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趋于自我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中老年人身上才会发现,年轻人身上很难看到这一点。
根据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马斯洛发现个人趋向自我实现有以下八条途径:
第一,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体验生活,全神贯注,宠辱皆忘。它意味着不带有青春期自我意识的那种体验——这种体验的关键就是要达到“无我”,而大多数青年人的毛病正出在太少无我而太多自我意识和自我觉知。在这一时刻,个人完完全全地成为一个人。他全身地心专注于他正在做的事,脑子里没有任何其他杂念。这时候,他忘记了自己姓甚名谁,忘记了伪装自己,忘记了拘束与畏缩,他不再努力使自己变得成熟老练,此时此刻已达到了美妙的自我实现。作为个人,我们都偶尔体验过这样的时刻。
第二,自我实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在生活中我们面临无数次的选择,每次选择都有前进与倒退之分。是选择说谎还是选择诚实,是选择偷窃还是选择正义,生活中的诱惑时时刻刻都在引诱我们偏离航向,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前进的选择使人成长,让人更加自信、更加坚强;倒退的选择使人变得畏缩不前,使人更加悲观、更加消极、对人的防御心更强。每一次对成长的选择都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
第三,自我实现的含义就是设想可以实现一个真实的自我或成功的自我。人不是一块白板,也不是一堆泥或粘土。人是某种已经存在的东西,至少是一种软骨结构,至少是他的气质,标准生物化学平衡等。这里有一个自我,我们说“要倾听内在冲动的呼唤”,意思就是要让自我显现出来。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不是倾听我们自己的真情呼唤,而是倾听妈妈的、爸爸的教训,或教会的、长老的、权威的、传统的声音。
作为迈向自我实现简单的一步,马斯洛有时提醒他的学生,当有人递给他们一杯酒并问他们味道如何时,他们应该试着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作答。首先,马斯洛建议他们不要看酒瓶上的商标,不要想从商标上得到任何暗示再考虑应该说好或不好。然后,马斯洛要他们闭上眼睛,“定一定神”。这时,他们就可以面向自身内部,避开外界的干扰,用自己的舌头品一品酒味,并诉诸自己身内的“最高法庭”。这时,也只有这时,他们才可以开始说“我喜欢它”或“我不喜欢它”。这种我们惯常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说自己的话,是实现一个人自我连续过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