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鸳鸯瓦冷霜华重
22750700000148

第148章 公主(二)

她坐着暗暗欣赏了一会儿,那位紫衣公子腰间一枚飞鹰玉佩润若凝乳,显然不是凡品,而他面如冠玉,削脸胆鼻,眉宇间有股淡淡的寂寞,然而嘴角衔着一丝不羁的浅笑,偶尔同龙船上的其他人清谈两句,却并不深交,更显出他浊世佳公子的迷人气质。

紫衣公子虽然不是皇子,不过气质不俗,想来系出名门,幸颐很想认识一下。她心念一动,却见那名碧色长裙的郡主轻盈地走到紫衣公子身边,两人熟稔地说笑起来,紫衣公子换了一副热情生动的面孔,跟刚才的样子判若两人。

幸颐有些惊喜,这位紫衣公子果然是外冷内热,十分契合她的心意。但有一点叫她小小不快,便是紫衣公子身边的郡主,她记起来似乎叫素玉的,怎么总是抢在她的前头?真讨厌这样碍事的人!

想到这里,她施施然地朝那素玉郡主走了过去。承玺正跟江疏影聊得开心,并不曾见到幸颐朝她快步走了过来,到了她跟前却并不停步,只是全力往她身上一撞。她所站的位置正好是龙船边上,被幸颐猛地一撞,她不曾防备,一脚踏空,便朝御池中坠去。

承玺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呼,坠到半空,却有一根长长的红绸舒卷而至,柔软地缠住她的腰身,她下坠之势被红绸的牵扯之力化解,红绸卷着她在空中划出一道圆转的弧线,将她往船尾一带。她连忙用手去抓船尾的边沿,帝昙的手臂早已伸了出去,一把将她拉上船来,动作宛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船上的人群见她险些掉进御池之中,纷纷发出惊呼声,又见帝昙露了这样漂亮的一手,便接着发出喝采。人声嘈杂之间,江疏影连忙小跑过来,看承玺并没有受伤,才松了口气。承玺吓得心怦怦直跳,虽然她熟识水性,然而在端午节宴中当众落水,却不是什么好事。

承玺见幸颐施施然走过来,正要质问她两人无冤无仇,她为什么将自己撞落水中,却听一旁的帝昙厉声道:“幸颐公主走路也太不小心了。“

幸颐一双凤目在他脸上转了两转,忽而笑道:“郡王虽然离得远,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郡主,真是上心得紧。“

自从皇帝告诉帝昙,幸颐公主要来天启国拜访一事,帝昙就心知不妙。他和景顺一样,熟知皇帝对蓬莱国的浓浓觊觎,也早就听说过蓬莱国王要将蓬莱国托付给幸颐公主的夫君,看着皇帝对幸颐公主的到来雀跃不已的样子,心中怀疑更甚。

幸颐公主甫一见到他,说的那些话,帝昙便知道皇帝肯定跟蓬莱国王已经商量过此事,要将幸颐嫁给他。他决不愿意娶幸颐为妻,对吞并蓬莱国也没有特别的兴趣,但见幸颐对承玺格外关注,心里便暗暗提防,目光一刻不离承玺,见幸颐果然不怀好意地朝承玺冲去,他当机立断,扯下龙船边上装饰的红绸,恰好将坠至半空的承玺救起。

江疏影见幸颐故意将承玺撞下御池,心中也是不忿,然而承玺自有帝昙守护,他一个外人也没必要夹在中间,引人误会。他见幸颐目光闪烁不定,担心她跟承玺再起争执,毕竟幸颐是天启国贵客,承玺那个性子,两人吵起来肯定闹得很大,便随手拉了拉幸颐的袖子,转移她的注意力:“这里人多,咱们去个清静地方。“

幸颐见江疏影主动拉她走,果然喜出望外,还要假装平静地维持着公主的矜持,脚下却紧随着江疏影走了。

江疏影走下龙船,远离热闹的人群,周围渐渐安静下来,只听见草丛里不知名虫子低低的鸣叫声,一弯新月如眉挂在半空中,月光淡淡地映在御池的水波之间,反射出一串串银鳞般的光芒。五月草木葱茏,似有似无的烟气自御池上泛起,带着草木日间晒过散发出的清香,萦绕在御花园的阴影里。

幸颐闻着草木和水汽的香味,跟在江疏影翩然的身影之后,整个人仿佛微醺一般,飘飘忽忽地问道:“公子要带我去哪里?“

江疏影脚下不停,绕过一丛丛花木,听见幸颐仍然不紧不慢地跟在身后,心里也暗暗称奇。他拉了幸颐出来,本就是托辞,他在御花园之中漫无目的地乱走,幸颐竟然坦然地跟在身后,毫不怀疑他会对她不利,也是胆大得紧。

他哪里知道,幸颐自小便在蓬莱王宫内外四处行走,胆色过人,兼之她长年习武,也不担心他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会对自己做些什么。他见幸颐面无惧色,忍不住笑道:“你这样实心大胆的公主,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很好,如果好似素玉那样疑心病重,就不能像今晚这样洒脱了。“

幸颐听他赞扬自己,还说那个素玉“疑心病重“,心里一阵甜甜的,忍不住笑出声来。忽然想到一事,便问道:“你怎么叫她素玉?我以为你该叫她郡主呢。“

江疏影笑道:“你很聪明嘛,这就发现了我们之间的秘密。你若是敢随我来,我就给你讲一个长长的故事。“

幸颐大笑道:“有什么不敢的!我还想知道你究竟想去哪里呢!“

江疏影嘿嘿一笑,忽然拉住她的手飞奔起来。幸颐抓住他的手,只觉得他的手掌心干燥又温暖,硬硬的,硌得她的小手痒痒的,如同羽毛在一下一下挠着她的心。道路两旁的黑暗的树影一晃而过,在这黑暗而幽静的花园中她并不感到害怕,却有种奇妙的兴奋,跟着他一路跑到一处黑暗的宫室前。

江疏影的脚步慢了下来,忽而推开一间宫殿的大门,吱呀一声分外刺耳,一阵灰尘的气味扑面而来,江疏影忙为幸颐用长长的袖子挡住粉尘,等里面的浊气都散尽了,才拉着她走进房间,掏出怀中的火石,点燃了一旁的蜡烛。

幸颐见到这间宫殿仿佛是间课室,整整齐齐摆了几套桌椅,桌上还摆了些书本和笔墨,四处都落了薄薄的一层灰,许久没有人用过,也没有宫人打扫过了,似乎是上课上到一半,学生就走出了课室,不再回来的样子,便好奇道:“这是什么地方?“